游骊山的作文8篇

时间:2024-07-04 作者:Lonesome

素材积累是作文写作的基础,只有有了足够的素材储备,才能写出引人入胜的文章,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28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游骊山的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游骊山的作文8篇

游骊山的作文篇1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临潼有一座骊山吧,关于骊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历史故事,大家一定听过不少吧,比如“烽火戏诸侯”、“骊山老母”等,但是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逛一逛骊山上一年一度的“单子会”。

因为我们家离骊山很近,吃过晚饭,我们决定步行上山。来到大街上,明亮的路灯把街道照的比白天还亮。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朝一个方向走去,不用问,大家都是去赶赴“单子会”的。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山脚下,人们都说骊山像匹骏马,但此刻,我觉得它更像一头远征而归、俯卧在此的骆驼。

山下的.停车场里满满当当地停放了许多车辆,游人如织。我们买了票,进了山门,随着人流,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地向山上移动。走到半山腰的时候,我们停下来休息,回头看看山下,马路两旁的路灯多像两条闪闪的“锦带”,“锦带”中间是穿梭不息的车辆,光彩熠熠,多像天上的银河落入人间。

过了一会,我们继续上山,很快我们就来到了老母殿,这里的人可真多呀,卖东西的商贩不遗余力地吆喝着,人们在空地上支起帐篷,铺上单子,“单子会”起源于一个美好的传说:以前的人们相信,在每年的这一天,骊山老母都会显灵,所以人们便从四面八方赶来,祈子求福,到了现在,“单子会”不再只是一个美好的祈愿活动,而是人们放松心情的一个休闲活动啦。

我们找了一块石凳坐下,山上的风凉凉地吹着,城市的喧闹声渐渐远去,周围的人们也慢慢安静下来,不知不觉,夜已经深啦,我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骊山,心里却在期待着明年的这一天。

游骊山的作文篇2

妈妈带我去看望在西安出差的爸爸,顺便体验一下爬骊山。

一下飞机就看到爸爸已开车在机场等候我们了。爸爸帮我们放好行李第一站就去爬骊山。开车没多久就来到了骊山脚下,我从山脚望到峰顶看了一遍,说:“哇!这么高啊?我怎么能爬得上去呀!”爸爸听了说:“如果你闲累的话可以坐缆车上去呀!”

这时我看见一位 多岁的老爷爷两个肩膀上还挑了两篮橘子和柿子不坐缆车就向峰顶爬去。

我看见这场面也鼓足了勇气向峰顶爬去。一步;二步;三步……我没走几步小腿就累得走不动了。爸爸说:“我们家的'小宇是最棒的,你看那位老爷爷他挑着两篮水果还要上峰顶去做生意已经走得无影无踪了,爸爸相信你也一定行的!”听了爸爸的话我再次鼓足勇气向峰顶爬去。可每爬一步都很艰难,最后两脚无力实在抬不起来了。越快接近峰顶越是呼吸困难,喉咙干疼,汗流浃背。爸爸只好用手托着我的背继续向峰顶爬去……

我在爸爸的鼓励帮助下终于爬上了骊山峰顶,到达烽火台。从烽火台往四处看:整个西安城呈现在我们眼前,有秦兵马俑;秦皇陵墓;华清池等等……

不一会儿爸爸就叫我们下山了,有句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此话一点不差。我刚下没几个台阶两脚就不听使唤,不停地发抖。你们可别笑我哦!其实我爸爸妈妈也都这个样子。妈妈往下一看都害怕地不敢下山了呢!只见她双脚抖动的比我还厉害,四肢发软无力寸步难行。最后妈妈只好扶着栏杆一小步,一小步,小心翼翼地走下山。生怕自己一不留神滚下山去……

通过这次爬骊山我深深体会到遇到困难不退缩,相信自己,拿出勇气去战胜它。

游骊山的作文篇3

是否你有听过、聆听的雨声是新生娃娃般的清澈,给人一种空明恬静的感觉,一篇好的`作文有时就像一点雨,能让不眨眼的去看它,因为它真的很默默无却又感觉不可舍弃……

今年暑假第一站,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历史文化名城——西安。西安有许多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我们今天要去的就是风景秀丽的骊山。

骊山不仅有着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相传曾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还有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君”的闹剧;而且还有着长安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

大巴车载着我们穿过蜿蜒曲折的山路,很快到了骊山脚下。从骊山脚下仰望,远处苍松翠柏,一片葱茏,如同一匹跃跃欲试的骏马;近看又如同一位绿巨人。我们坐上索道游览车,放眼望去,一片一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俯视山下,不远处的秦陵皇陵和华清池尽收眼底。

到了缆车停靠站,我们下了缆车,沿着山路拾阶而上。茂密的树枝遮住了夏日毒辣的烈日,带给我们一丝清凉。

导游告诉我们,骊山大致分为四个区域:老母殿,烽火台,唐宫遗址群和兵谏亭。老母殿建筑精美,褐红色的宫墙重重叠叠地护着雕梁画栋的楼阁,甚是华丽。

老母殿下来我们直奔“兵谏亭”。1936年西安事变时蒋同志穿着睡衣从华清池破窗而逃到骊山并藏身于此。那是一条狭长的几乎直上直下的石缝。现在石缝设有防险铁链。出于对历史的好奇,这里游客云集,有的纷纷攀援而上,拍照留念;有的驻足至此,敬仰当年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爱国之举。

沿着石阶一路往下走,骊山的美景数不胜数,怀藏着的故事着实让人回味无穷。

游骊山的作文篇4

下午五点多,办公室突然黯淡下来,阴沉酷似黄昏。眼观窗外,才知浓云密布,天低云坠,一副山雨欲来的征兆。天地如此拍合,如此相融,使得秋的广袤变得极其狭窄,整个天地,大有集装箱可容的味道。

下班后,自己匆匆更衣,便带上妻子准备的行头,快步如飞决意登临骊山了。出大门西行百十来米,看见单位年龄相仿的一对夫妻。男的秃顶,仅有的毛发总是人为地覆盖缺失的头皮,不想狂风让他原形尽显;妻子瘦小,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文静出一种温存的柔弱之美。

吆喝他们一起登临,谁知,下午五点多他们就已登临了,仅登不足三分之一路程,见天昏地暗,风吹云卷,被山雨欲来的阵势吓破了胆,是仓皇遁逃至此的。他们站在桥头,伸腿动胳膊,居然以这种方式锻炼,真的好滑稽。

自己什么也不管,只是前行。既然决断了,就不必三心二意。到石瓮谷“秤砣石”附近,居然一个人影也没有。平素登临,这段路程,肯定会遇不少登山的。这时的天幕,瞬间遮天盖地拉了下来,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貌。是退缩折回还是继续攀登,这对自己来说,是必须抉择的。

生活中,自己从来不惧千难万险;登山中,也不管路途艰辛。为了信念,是沟是坎,是谷是崖,也会义无反顾。于是,一个人在光线黯淡的幽谷石径上攀援。前行一阵子,就会仰观天象,看会不会降雨,甚至担心暴雨引发的泥石流,会不会出现山崖坍塌。越是观天,越觉得雨要下,不觉步伐加大,步频增快。

爬到石瓮桥下方陡峭路段,山谷与天体合而为一,晦暗阴森的山谷,除了风的呼号,就是风的凄厉。还没上到桥上,银元大的雨点开始坠落,起初稀稀疏疏,到桥上,雨倾盆而下,浑身浸湿。汗水雨水,相溶相和,在脸上身上滚落,不知是汗腥、泥腥,扑鼻的,还有修筑栅栏新刷的.油漆味道。这里山势飞翘,嶙峋横空,是山体滑坡的危险路段。加速,很快登到火神庙,停在庙堂之下,避雨歇息。

神庙中央,是一尊金光四射的泥塑雕像,雕塑的神佛正襟危坐,目光炯炯,头长双角。这尊神佛,据说是炎帝之躯。历史上炎帝是否生角,是否生须,一点也不清楚。神像身躯,披着虔诚信徒的大红被面子。神台之下,有蒲团,也有手工制作的圆形坐垫。信徒进香佛事,可以跪在上面,不至于膝部粘灰带土。

神像两边,墙壁上镶嵌着两块巨大的青石,左侧是“炎帝与骊山之渊源”,右侧是“火神简介”。青石两侧,是一副“光被宇宙万物;福庇神州百姓”的对子。在神庙的两根水泥石柱上,镌刻着“福庇神州黄图九万里;德耀中华文明六千年”联子。神庙右侧,坐南朝北,矗立着一块青石,铭刻着“重修火神庙碑记”。风雨中,除了山谷的雨声风声,什么也没了。

我静立神像前,端详神的模样,揣测神的意旨,心灵第一次与神交流。神还是那副威严的神态,目光始终盯着我的身躯。我目不转睛,想从神的风采中,找出神的隐秘。

我对着神,默默表述心声:你至尊至圣,浮光普照;你金碧皇皇,富丽高贵。你坐在这里,天天受人膜拜,你真的伟大光荣,真的英明睿智。希望你在民众疾苦时,怜念他们;在迷惘时,智慧他们。

神看着我,依旧严肃,俨然是真的神灵。他告诉我:这个世上,信则有神灵,不信万事空。信由百姓,不信亦由民众。我整天背西面东,天天看晨曦,日日见黎明,总是看到光明的多,见到黑暗的少。至于百姓敬我信我,这由不得我。依我看,泥塑不是人,我炎帝也不是神。困苦的百姓,贫穷的民众,不必烧香,无需拜佛,更不应虔诚。学会珍重,学会自爱,超凡脱俗,足矣。

听罢神谕,我忽然间慧眼打开,顿悟世理。雨不停下,风不停刮。一时三刻,骤雨难停,就唏嘘一声,继续登攀。过鹞子翻身,小心翼翼。至达摩洞,则放步疾奔。登到上善湖,除了一汪碧水和无休无止的涟漪,就是空空荡荡,幽幽静静的死寂。喂鱼的小伙不见踪影,说好汇合的小倪未见,整个老母殿东侧,居然没有一个人的踪迹。看来,暴风雨之前,他们蛰居安稳了。他们是不是“愚蠢的企鹅”,我不得而知。但我绝非海燕,这是的的确确的。

无人的上善湖,空寂阴郁,冷飕阴潮。骤雨开始变得稀疏起来,没了初降时的猛烈。自己像吊嗓子吼秦腔一样,在那里飙喊起来。山谷回音,吼声入耳,快意出一种独特的满足来。未歇息,匆匆下山。因雨仍下,故未走登临时的老路。顺台阶下,依旧没有人的踪迹。

雨中的骊山,迷蒙出一种神秘。石阶积水,倒映着两边的花草树木。零零星星散落的枯黄叶子,趴在水中,泯然欲睡。这些雨后掉落的叶子,之所以枯黄,之所以凋零,全是虫叮的缘故。未受侵袭的绿叶,在树上悬挂,在风中展腰。看来,再健康的肌体,再美丽的事物,只要污秽了,虫蛀了,就难逃枯黄衰败命运。

下至观景台,仅看到了两男一女三个年轻人。女孩子站在“骊山晚照”的石头旁,两小伙用手机快速拍照,留存瞬间。继续下山,至日月亭,依旧没有任何动静。顺路继续,因地势未淋湿的青石上,留下下山人湿漉漉的足迹。到兵谏亭,遇到装束一样的两男子,上穿迷彩服,下穿蓝短裤。年龄大的,个高,微胖;年龄小的,稚嫩,白皙。与之搭讪,才知是某集团军某师的现役军人。

空山遇同路,这让自己格外开怀。平时上山,人山人海,走到哪里,尽是攒动的人头。而暴雨之后的骊山,空旷寂寥,深邃幽远,显得格外冷清。至山下,同行的两位,一个军官,一个随从,进了军部院子,而自己放开步子,径直回家。到家,已七点三十五分。

雨中登山,自有雨中所得:寂寥空旷,幽邃凄冷;神授智慧,增见长识。细细想来,雨中登山,除了执着,就是信念。既有目标,就应继续。风雨之洗礼,环境之熏陶,说不定还能生发出会飞的羽翼,翱翔的翅膀……

游骊山的作文篇5

早就听说骊山非常美,去年暑假,我们全家终于有机会去拜访骊山。

我们乘车到了骊山脚下,仰望骊山,它如同一匹黑色的跃跃欲试的骏马,又如同一个身披绿衣的少女,美丽极了。我们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坐上了索道游览车,向四周望去,骊山美景尽收眼底,大片大片的森林郁郁葱葱,抬头看去,天空湛蓝湛蓝的,像没有瑕疵的宝石。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半山腰的缆车站,一下缆车,我们就直奔山顶的烽火台。沿着山路拾阶而上,茂密的森林遮住了夏日毒辣的烈日,带给人无限清凉,可爱的小鸟在树丛中飞来飞去。站在烽火台上,心想:周幽王就是为了博褒姒一笑,而在这里“烽火戏诸侯”,最后他失掉了诚信,然后失掉了天下。原来,诚信是那么重要!参观完烽火台,我们又直奔半山腰上有名的“鸟语林”,一进“鸟语林”,一只孔雀就神气地走在我们前面,它昂首阔步地走着,不时地用翅膀指指这儿,用嘴点点那儿,俨然一位公主的派头。这时,一只大公鸡来了,它气势汹汹地闯到了孔雀公主面前,“公主”害怕了,赶紧躲到高高的岩石上,再看大公鸡,得意洋洋,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再往前走,我们看见了雉鸡,雉鸡非常可爱,我撒下几粒鸟食,它们就像百米冲刺似地跑了过来争来抢去。随后我们又到了天鹅湖畔,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正在用喙梳理它洁白的羽毛,两只黑天鹅结伴游泳,长长的脖颈弯成了美丽的“s”形,真是优雅极了。林子里还有高大的鸵鸟,成对的鸳鸯等等,据说这里鸟的种类多达60多种呢。

骊山的美景数不胜数,真不愧是天下闻名的风景区啊!

游骊山的作文篇6

学校组织了幸福作业,我参加了爬骊山小组,因为我喜欢爬山,热爱大自然。

那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我、王栋石、余俊杰和孟瑾钊坐着车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到达了骊山的山脚下。

到了下午,我们开始爬山。我仰头一看,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有数不清的栎树、松树、杨树。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先坐电瓶车走了一段路,然后步行上山。刚开始,我以为爬山比较轻松,就三步并作两步爬了起来。还没爬多高,就累得气喘吁吁,我紧皱着眉头,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豆大的汗水从我的脸颊上流下。妈妈对我说:“爬山其实就像在爬楼梯一样,开始慢慢爬,保存体力,最后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就能爬上山顶了。”听了妈妈的'话,我若有所思,按照妈妈说的做了起来。但是并不像妈妈说的那么轻松。虽然我开始慢慢地爬着,但是中途的时候又有点体力不支了,大口地喘气。当我看到小伙伴们都大汗淋漓,而他们只是抹了一把汗,就继续往上爬,让我受到了鼓舞。我咬着牙坚持着,坚持着……终于爬上了山顶。这时,我从山顶上往下看,哇,山脚下的树啊、人啊、车啊、楼啊……都变得像小蚂蚁一样小了。

这次爬山让我领略到了坚持不懈才能胜利,也尝到了坚持的甜头。

游骊山的作文篇7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的时候,顺路去了西安游玩了两天,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骊山和兵马俑。

一早我们跟导游乘车来到了位于临潼的骊山。距离还有很远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连绵不绝的山脉。导游介绍说,骊山又称为“郦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

我们在上山途中就隐约能看到一片建筑。下车后就看到一个很大的广场,右手边有很大的一面墙,上面写着“德贵道尊”四个大字。石墙正对着石阶,石阶两侧各有一个威猛的石狮子,之是茂密的林木。顺着石阶仰望上去就看到了宫门,近百级高耸的台阶让人第一眼看到就为明圣宫的宏伟而惊叹。

我们拾阶而上进入宫内参观,才发现各处都种植了松柏、竹子等多种植物,让整个明圣宫好似隐藏在茂盛的森林中,身处其中很容易忘却烦恼,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顺着山势不停地走,三清殿、仙祖殿、灵官殿、慈航殿、财神殿……,每次都以为是参观完了,但是,再向上走却发现之后还有大殿,让人有寻幽探秘的冲动!我不禁感叹古人的建筑是如此的充满智慧。各个大殿中分别供奉着道教的三清始祖、四御天尊、三宫大帝、谢映登仙祖和护法神王等雕像,神态逼真、形态各异,不觉就感受到庄严肃穆。宫中各殿以红墙白栏、凉亭回廊等相连接,很多墙壁上都有石刻、字画,充满了文化气息,不少游人在此拍照留念。

参观完各个大殿,我们顺着小路往回走。从宫门出来的一刻,我被眼前壮阔的景色震惊了。站在门口向下俯视,石阶下的游人仿佛缩小了一般。极目远眺,只看见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满眼的翠绿和薄霭搭配,让人不由充满激动地心情,想要通过什么方式抒发出来,却又因为不知道怎么表达而只能发出“哇”的惊叹。

流连很久,因为行程的原因,我们还是离开了明圣宫,去往下一个景点——华清池。

游骊山的作文篇8

今年暑假的第一站,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历史文化名城——西安。

西安有许多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此行,我们去了风景秀丽的骊山。骊山不仅有着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相传曾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还有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君”的闹剧;而且还有着长安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

大巴车载着我们穿过蜿蜒曲折的山路,很快到了骊山脚下。从骊山脚下仰望,远处苍松翠柏,一片葱茏,如同一匹跃跃欲试的骏马;近看又如同一位绿巨人。我们坐上索道游览车,放眼望去,一片一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俯视山下,不远处的秦陵皇陵和华清池尽收眼底。到了缆车停靠站,我们下了缆车,沿着山路拾阶而上。茂密的树枝遮住了夏日毒辣的烈日,带给我们一丝清凉。

导游告诉我们,骊山大致分为四个区域:老母殿,烽火台,唐宫遗址群和兵谏亭。走进老母殿,建筑之精美真是叹为观止,褐红色的宫墙重重叠叠地护着雕梁画栋的楼阁,甚是华丽。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历史的昨天。从老母殿下来,我们直奔“兵谏亭”。1936年西安事变时蒋介石穿着睡衣从华清池破窗而逃到骊山并藏身于此。那是一条狭长的几乎直上直下的石缝。现在石缝设有防险铁链。出于对历史的`好奇,这里游客云集,有的纷纷攀援而上,拍照留念;有的驻足至此,敬仰当年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之举。

沿着石阶一路往下走,骊山的美景数不胜数,怀藏着的故事着实让人回味无穷。说心里话,要读懂骊山,还需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