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文学批评和评价标准,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28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名人》读后感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名人》读后感篇1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名人传》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的传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译者,使这部作品很快即成为经典名著,时至今日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二十世纪的前半期是人类历史上风云激荡也苦难深重的时期,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傅雷先生翻译《名人传》,都是有感而为,是要从这些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傅雷先生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名人》读后感篇2
?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令我们启示更多,获得更多。
本书的首位译者傅雷先生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承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正如傅雷所说《名人传》的三个主人公他们的骨子里都有那么一种品格叫顽强;有一种精神叫不屈;有一种人格叫奉献,这就叫做伟人。像贝多芬那样坚强、泼辣而又富有人情的人物,他的振撼和扶掖我们,不用多说了。托尔斯泰和米开朗琪罗——特别是米氏,都是具有很大弱点的人,可是我们在传记里和他们接触,却感奋地分了他们的痛苦、失败,同时也分了他们的诚挚和成功。我们的生命和他们的差不多融成一片,决不只“枕着他们休息一会”而已。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有了一个定位,在世界上可以站在哪个位置,让大家都彼此得清醒着,不要再自欺欺人。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位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艺术家,他们看似不同,却有着相同坎坷的人生:冷漠的童年、被人嘲笑的成年、被病痛折磨的老年。但当他们面对这些苦难时,都同样以博爱的情怀,顽强地抗争着。
先说说贝多芬先生。在读《名人传》以前,我只明白贝多芬是个伟大的艺术家,他创作的《英雄交响曲》、《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等曲目在世界家喻户晓,听者无一不为之陶醉、动容、震撼,即便是不懂音乐的人,也会为这激动人心的节奏与曲调而感动,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贝多芬苦难而伟大的一生。从贝多芬的一张肖像中,不难看出他的悲苦:蓬乱而逆立的头发泛着灰白,冷漠深邃的瞳仁射出一道道孤独。更难以忍受的是失聪,作为音乐家,不能听到自己呕心沥血创作的乐曲,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但是,贝多芬是个英雄,他将如潮水般涌来的痛苦化作音乐的结晶,一部部作品也就应运而生。当他最痛苦危难时竟创作了《欢乐颂》,那沉郁有力的曲子,不知鼓励了多少人,这该是多大的毅力与坚持呀。这一切,都让我对贝多芬————这位巨人,在困境中执着而刚强的神色予以由衷的叹服。
再说说米开朗基罗。他相比贝多芬,更为羞涩与优柔一些。他在生活中也曾遭到嘲笑和讥讽,但是米开朗基罗只是抛弃一切烦恼,自悲自弃地沉浸在忘我的情怀中创作,《大卫》是他的名作之一,从大卫苍劲有力的胳膊、微微的笑容中足以看出米开朗基罗的苦心。相比抗争,米开朗基罗似乎更是在躲避,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有了更多的传世佳作,这样的一生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沉寂的抗争吧。
最后谈谈托尔斯泰。他虽出身名门,却厌烦贵族生活,而对下层生活十分向往。当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问世并轰动后不久,他就和贵族生活彻底决裂了,与下层人民生活在一起。但是,朋友们、家人们都无法理解他,甚至连他所投身的下层居民们也对他没有信心,最终抱病而死。托尔斯泰的抗争似乎与前两者不同,贝多芬与米开朗基罗是身处下层与上层抗争,而列夫则是身为上层却要投身到下层,是对当时世俗社会的抗争。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告诉我们,悲惨的命运不只降临于普通人,伟人也是如此。虽享有盛名却并不能使他们免于痛苦,然而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承受痛苦的勇气和力量,这也可以使得我们从绝望中看到希望。像贝多芬的《欢乐颂》一样,他们也鼓励了我。
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名人传》即:“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他们的主人公分别为音乐家、雕塑家和小说家,不过,虽然他们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却是相同的——为了真理和正义所做出的努力。
面对痛苦、面对孤独,贝多芬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作为一个听不到任何声音的音乐家,他给人一种傲慢的错觉,对于政治上的专制统治,无情的战乱,他却选择了反抗,为了和平,贝多芬曾说:“只要是为了获得更美的事物,任何规律都可以破除。”这句话准确地表达了他当时反对专制的心理,而米开朗基罗又何尝不是呢?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因为他相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沦,那么就一定会冲破精神上的束缚,本想他的人生理想中。而托尔斯泰则用他的笔杆描写除了当时社会的阴暗,对神的信仰是他坚持不懈地用笔尖向人间播撒爱的种子。
《名人》读后感篇3
我看了一本书叫《中外名人故事》,里面包含着许多名人的故事。其中,王羲之是书圣,王羲之7岁那年的时候,在父亲的枕头底下发现了一本前人写的《笔论》,便好奇地拿来翻了一翻。这时,王羲之对里面的书法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边看边比画着,后来还偷偷把父亲的'笔墨纸拿来,按照书本上的内容练字。我还知道爱迪生是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话、电报、电影等。
看完这本书后,我学到更深的道理,得到更多的智慧,受到更大的启发。就要学习他们多动脑筋、勤练字。无论人生遇到如何,都要永不言弃,矢志不渝地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奉献。
《名人》读后感篇4
放了暑假,奶奶给我制定了学习计划。让我要勤奋读书,准备迎接三年级的挑战。
我除了做暑假作业,还要学习英语、补习数学,每天忙得我天旋地转。不知其所,有时间就玩、看电视,奶奶每天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啊!救命啊!我很烦。
有天奶奶让我看了一本古代名人故事,其中有王充书铺借读“和”承宫牧猪苦学,我读了后将这两篇打在电脑里,王充家里生活很艰难,念不起学,无法上学,20岁的时候终于有一个学习机会。王充不但学习完自己身边的书,还到书铺里看书几年时间他博览群书变得学识广博。成为著名的哲学家。
承宫小时候给别人家放猪,无钱上学他为了学到知识,在学堂外面听老师讲课,他为了学习吃尽了苦头,终于学有所成。
我通过这两个故事,对我教育很大,我们生活在这样好的环境里,衣食无愁,还不好好学习,和古人相比我太渺小了。
暑假快要结束了,但我要好好的利用时间多看书,写好每一篇作文。为三年级打好基础。
《名人》读后感篇5
刚刚起身的太阳呵,精神抖擞,红光四溢,把整个世界照得通亮。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下雨了,雨点“劈劈啪啪”地敲打着玻璃窗。朝外一面的窗玻璃上立刻聚集起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水珠。哥哥在我们村农机队开拖拉机。他个子高高的!身体很魁梧,黑红的脸上有一块块伤疤,每当我抬起头看到这些伤疤的时候,脑海里便浮现出了一位拖拉机手给我描述的动人故事。
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s光伤了自己的翅膀。朦胧中,我发现房间里还亮着灯。爸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书。啊!爸爸又工作到这么晚。天气又闷又热,我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湿了。我轻轻地跳下床,去拿毛由擦汗,顺便也给爸爸擦擦汗。走近一看,只见他脸上、背上都浸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汗衫与湿透了,几只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我连忙一巴掌打过去,把爸爸吓了一跳。我把毛巾递给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头工作起来。当我重新上床时,只听时钟“当当当……”地敲了12下。
墨蓝色的天空中挂着许多小星星,它们仿佛刚刚从银河里洗过澡似的,亮晶晶的。
《名人》读后感篇6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写的,书中的人物分别是19世纪的音乐天才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和19世纪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
最令我感动的是贝多芬,贝多芬是位天才,他的天分被父亲发现了,他的父亲想把他培养成一个神童,就整天强迫他练琴,甚至常常三更半夜酗酒回家后,还把他从睡梦中拖起来拉琴。这一切都在贝多芬的心里划上了一条深深的伤口。
贝多芬由于天分和勤奋,便很快成名,谁也没想到没过多久,不幸的事发生了,贝多芬的`耳朵聋了,对音乐家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是,贝多芬经过自己的努力,还是成功了。
贝多芬在这样的环境下用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困难,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平时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抱怨时,我们就应该想想这位名人在面对困难时的乐观冷静,遇到困难、麻烦时,第一时间的反应不是抱怨,而是去勇敢的面对它!
这让我想到参加的一次七天夏令营,在那七天当中,让我无法忘记的是,老师让我们攀岩的那一天,我站在队伍中看见前面的同学攀得好慢,就在心里想,这次的攀岩是不是很难,心里忐忑不安,很紧张,轮到我了,我走上前,手一抓,脚一蹬,轻松就踩在了石头上,心里想,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正当我有所松懈时,突然身体向后倒了一下,幸好,我的反应还算灵敏,手急忙抓住石头,于是,我攀得速度慢了许多,并没有像刚开始那样的掉以轻心,而是想我一定要攀上去,我可以的,要坚信自己可以,于 一步一个脚印,要踩稳,终于我攀到了最顶上的那一刻,我低头往下看,为自己坚持下来而感到高兴,如果期间,我不那样想,我有可能就攀不上来。
?名人传》教会了我贝多芬的坚强,教会了我米开朗琪罗的勇敢面对困难,教会了我托尔斯泰的诚实和不屈的精神,他人三个虽然理想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吻合特点,就是对自己的理想从未有放弃过,这是多么令人敬仰啊!
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名人》读后感篇7
从贝多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崇高的精神,尤其让我敬佩的是他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贝多芬的全名是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对他来说,生活就像一场悲惨而残酷的斗争。父亲急于发展音乐天赋,用暴力逼迫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大一点的时候,厄运又降临到了贝多芬身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他不得不写信给朋友们哭诉。
在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时,贝多芬遇到了莫扎特,相互交流。然后,我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当贝多芬第一次尝到成功的甜头时,痛苦又来了。慢慢地,贝多芬耳朵里的听力下降了,内脏剧烈疼痛。但他一直瞒着所有人,直到无法再隐瞒,所以他给两个好朋友,韦格勒博士和阿曼达牧师写信。贝多芬的耳聋在逐渐加重,但他并不是完全失聪。可以说贝多芬的作品几乎都是耳聋之后写的。
人们在贝多芬年轻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眼睛:从那双眼睛里,人们可以再次看到他悲惨的命运。在随后的几年里,过于自由暴戾的贝多芬不止一次的被爱情拒绝。在遭受这些生理痛苦的同时,贝多芬还必须承受另外——种痛苦。
不仅如此,他的身体还“背叛”了他,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我的健康每况愈下。尽管如此,他从未放弃音乐。要知道,贝多芬面对这么大的困难从来没有动摇过。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大结局。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无法治愈:他渴望治愈,他渴望爱情;他充满希望。也许你现在成绩很差,但不代表你以后还是这样。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力量,对自己有信心。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同样,要好好学习,做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学生。贝多芬曾在给弟弟们的信中说:“只有道德才能让人快乐,而不是金钱。”
除此之外,这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也想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到普通人身上,也降临到伟人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时,我们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和克服痛苦的例子,停止抱怨别人,坚定我们的信念…
《名人》读后感篇8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眼中的英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伟大的品格,具有对人类深沉而真挚的爱。他们或身受病痛的折磨或遭受悲惨的境遇,或因内心的不安或惶恐。这种种的折磨几乎使他们窒息。贝多芬用痛苦换了欢乐”的音乐,米开朗琪罗用一生的精力创造出伟大精致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世间的渺小与悲痛。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这正是三个伟人的一生,也并非人们所猜想的那种轰轰烈烈。在成功成名的同时,他们也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
贝多芬的音乐梦。在他的耳朵失聪时破灭,可他依旧靠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的热切渴望,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将个人身心的惨痛升华为一支又一支的乐曲。
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梦。他是一个忧郁症患者,也是一个享受痛苦,舍弃欢乐的英雄,一方面皇室的逼迫,使他几乎放弃生命。对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狱。就是这样,他在不断地反抗死亡,反抗内心的痛苦中,创造出了崇高的艺术品。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梦,他相貌丑陋,身材矮小,从小就不被人理解。但是,他最终在群山环抱的高加索山的清幽环境中清醒了过来,创造出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但他依旧没有停止对自己的解剖,他同情下层人们,又对他们缺乏信心,他这一生都在内心的挣扎的痛苦中度过,最后,他死在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却为人类留下了伟大的作品。
如今,多少的莘莘学习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进,或许他们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但是我相信,一个人的伟大不仅因为他的作品为人称赞,也因为他的经历会给人们的心灵以永久的洗涤。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永恒的精神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