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存在使得教师能够在不同班级之间有效地传递教学经验和成功案例,教案的编写需密切关注学校的教学大纲,以确保实际教学内容与进度保持一致,达到预期效果,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听歌曲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听歌曲教案篇1
游戏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够根据游戏规则愉快的游戏。
2、能根据音的高低做不同的肢体动作,发展听辨和创意能力。
游戏准备:
?高人矮人》音乐,洒水车
游戏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
1、幼儿听音乐
师:来宝贝们,找到一个小点点站好,今天我们来听着音乐玩一个洒水车的游戏,游戏前请你们听听看,洒水车是怎样洒水的(音乐起)。
2、教师示范
3、幼儿游戏(基本玩法):幼儿扮演路人,教师扮演洒水车,路人要穿过有洒水车的马路,到公园去玩耍,音乐前半部分两者做一样的动作,当音乐到洒水车洒水时,洒水车洒水,路人躲避洒水车穿过马路(当洒水车向高高的.远处洒水时,路人要蹲下来变成小矮人通过,向低处洒水时,路人要跳起来通过,当洒水车向四周洒水时,路人要立马摆一个造型定住,没有摆好造型定住的路人要躲避洒水车一次。)
4、教师总结评价
二、第二次游戏
1、游戏方法:幼儿扮演洒水车,其他路人听辨音乐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
2、教师总结评价
3、第三次游戏
1、游戏方法:
(1)幼儿扮演洒水车,其他路人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出相应动作。
(2)幼儿自由组合做创意造型。
2、教师总结评价
四、游戏结束。
幼儿园, 洒水车, 听音乐, 教学, 游戏
听歌曲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拍。
2、了解乐曲优美、抒情的性质,能随乐曲节奏表现蝴蝶飞舞的优美动作。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并能随乐曲做蝴蝶飞舞的动作。活动难点:能在乐曲伴奏下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1、蝴蝶、花的胸饰。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师带领幼儿在《春天》的乐曲伴奏下律动入场。
师:美丽的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好吗?
二、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性质和节拍:
1、播放乐曲请幼儿欣赏。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乐曲吧。
2、提问:这首乐曲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3、小结:小朋友都觉得这首乐曲听上去很优美,那么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呢?再次欣赏乐曲。(师走向幼儿鼓励幼儿尝试打打拍子。)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所听出来的拍子。
4、尝试用2、3拍子为乐曲打拍子。师:有的小朋友说是2拍子的,有的小朋友说是3拍子的,那2拍子怎么打?3拍子怎么打?我们听着乐曲来打打,看看哪个更合适?
5、小结:大部分小朋友都听出来是3拍子的,那我们一起来为乐曲打拍子吧。师带领幼儿为乐曲打拍子。
6、师:除了拍腿还可以拍哪里?师带领幼儿用另一种方法为乐曲打拍子。
三、跟随乐曲节奏学蝴蝶飞舞:
1、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飞舞。
师:这首乐曲真优美,把小蝴蝶都引来了,我们一起学学小蝴蝶飞。
2、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师:刚才翁老师看见某某小朋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飞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师带领幼儿跟着节奏飞舞。
音乐结束前教师引导幼儿停下摆一个姿势。
师:你会跟着节奏飞吗?
师:飞累了,停一停。翁老师来拍照了啊,哪只蝴蝶停得最漂亮?
4、幼儿再次听乐曲飞舞,音乐结束时摆一个造型。
师:我们再去找一朵美丽的花,这次看看谁停得最漂亮。
四、游戏:
1、交代内容和规则:
(1)内容:蝴蝶找花。
(2)花找一个空地方摆一个漂亮的开花的样子。
(3)蝴蝶等音乐响起时飞到花丛中找一朵自己喜欢的花,等音乐停时摆一个漂亮的姿势停在花上。
2、游戏:
(1)幼儿自由找一朵花。
(2)交换胸饰找一朵和自己蝴蝶的颜色一样的花。
教学反思:
幼儿通过学习了解乐曲优美、抒情的性质,能随乐曲节奏表现蝴蝶飞舞的优美动作,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听歌曲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感受、表现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均匀节奏。
【活动准备】
?苹果歌》音乐磁带、苹果实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摘苹果、吃苹果等相关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情境讲述,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熊伯伯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它邀请我们去帮它摘果子呢。来,开上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喽!
2、摘苹果,放入果篮中。
师:果园到了,看看有什么?(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什么?苹果熟了,我们把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放进老师的果篮里,好不好?(请幼儿来摘苹果)
3、尝一尝苹果,深刻理解“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这句歌词。
师:苹果摘下来了,真香真甜呀!喜欢吃吗?老师这里也有苹果呢,来,我们尝一尝。
吃的过程中问一问幼儿:苹果的味道怎样?你们喜欢吃苹果吗、高兴吗?
教师小结:苹果吃起来甜甜的,而且它非常有营养,多吃苹果,我们的身体就很健康,不容易生病。
二、学习新歌。
1、观看图谱。
教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摘苹果、吃苹果的经过都画了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谱,教师带幼儿认识图谱。
2、学习歌词。
师: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我来念一念。(按歌曲节奏朗诵歌词)好听吗?我们一起学一学。
3、学唱新歌。
师:小朋友念得真好听。老师还能把它唱出来呢,你们想听吗?(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
我们一起唱唱吧。(教师和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用吃过的水果替换原歌词,创编歌曲。
1、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的黑板画,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教师:果园里还有许多苹果的好朋友也来了,你们看看有谁?(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刚刚你们唱得太好听了,可是没唱我,我们都等不及了。说说看,想唱谁?这个是什么颜色?它长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唱?
2、学习歌词,把水果替换进去,和幼儿说一说。
3、尝试把创编的歌曲唱出来。
四、游戏“摘果子”。
师:今天小朋友真棒,我们唱了苹果歌,还编了梨子歌、桃子歌。现在我们帮熊伯伯把这些果子都摘回家吧!(个别幼儿摘果子其他幼儿唱歌曲。)
五、结束活动。
宝宝们,我们帮熊伯伯把果子运回去吃水果喽!坐上小汽车,我们回去喽!
听歌曲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幼儿园、爱老师的情感。
2、学习一句一句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3、初步体验唱歌的欢乐,培养幼儿对唱歌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歌曲音带、录音机、大班幼儿一名
三、活动过程:
(一)、老师弹琴伴奏,请大班幼儿边唱歌边表演,激发幼儿学歌曲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讨论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
(三)、老师教幼儿朗诵歌词。
(四)、用全曲跟唱法教幼儿学歌曲。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自由的创编动作,在音乐游戏课中老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
?我上幼儿园》是一首优美的歌曲,生动形象的歌词浅显易懂。当教师出示色彩鲜艳的“晨风、小鸟飞、上幼儿园”图片时,小朋友们的'兴趣是非常高的,纷纷举手回答问题。通过认识图片,有意识的引导他们进行记忆歌词。在学唱环节,大部分小朋友学的都比较认真,能跟着老师、看着图片一起学唱歌曲,但是个别小朋友的音乐常规不是特别好,在今后的活动中将多加培养。由于时间关系,最后的表演环节不能顺利完成,可以作为延伸活动。
听歌曲教案篇5
设计意图: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寻找合适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在“好朋友”主题中歌曲《小猪像大象》,不仅旋律优美、内容生动,在简短的几句歌词中包含了一个极富童趣的小故事。
在活动中,我动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演一演的过程增进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充分感受的同时又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有利于引导幼儿观察的学习环境,也让幼儿通过音乐的感受习得有关小猪和大象鼻子的不同特点的常识,使音乐和科学知识相匹配,力求音乐活动多元化。在活动中,还为他们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刺激幼儿的视觉,引领他们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歌曲。但在学唱时,由于课件中速度快,所以从新录制了稍微慢一点的歌曲,有利于幼儿跟上速度。最后让幼儿通过动作和演唱的有机结合感受歌曲形象的可爱、滑稽,愉悦心情,享受、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究小猪和大象鼻子的不同特点,尝试用肢体来表现小猪和大象的鼻子。
2、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风趣,喜欢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小动物鼻子的特点与功用资料。
小猪胸饰、小猪、小象图片、动画课件、录制的歌曲、律动音乐。
活动重难点:能尝试用肢体表现小猪和大象的鼻子。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小猪吃得饱饱》
“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小猪,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吧。”
“猪宝宝们吃的'饱饱,又睡了一觉,现在开始学本领咯。”
二、幼儿理解感受猪鼻子的特点
1、说一说:小猪鼻子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用?
2、你们说的真棒,能知道小猪鼻子有这么多的本领,我们来学一学小猪鼻子的样子。
3、小猪与大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猜一猜在小猪旁边的也长的胖乎乎的是谁?(出示胖乎乎的身子——再出现长长的鼻子)
大象的鼻子长得怎么样?它又什么用?(引导幼儿做大象卷鼻子卷木头的动作)
课件小结:大象的鼻子长长的、粗粗的、可以吸水、还可以卷东西。
4、虽然小猪的鼻子和大象的鼻子不一样,可他们长得都怎么样?过度:小猪很希望自己长得像大象,可惜就鼻子短又翘。
三、课件欣赏“小猪像大象”
1、歌曲里说的是谁?说了件什么有趣的事情?
2、幼儿有节奏的跟讲一遍歌词。
3、幼儿跟唱(慢速)
4、加上夸张的动作
教师用夸张的动作表演引起幼儿学唱的兴趣,体验模仿和探索带来的快乐。重点唱:可惜少了条长鼻子,和哈哈、哈这个节奏。
5、表演唱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演出来,特别是胖乎乎和长鼻子、以及鼻子短又翘。
四、结束活动
“今天小猪宝宝们表演的真棒,大象本领大不大?妈妈想学学大象的本领,你们想学吗?
(听音乐做大象得动作出教室)
听歌曲教案篇6
中班音乐活动:《歌曲:理发师》
活动目标:
1、感受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2、引导幼儿用跳跃、轻快的歌声演唱歌曲。
3、学习借助图谱、节奏创编,合作表现等形式,提升幼儿音乐的操作性水平,促成幼儿快乐的学习。
重点:掌握歌曲旋律及歌词
难点:掌握跳音及连音的唱法
活动准备:
1、布置理发店场景,课前排练好一段理发的情景表演。
2、图谱、与歌词内容对应的图片、节奏图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孩子们,今天大街上可热闹了,我们一块去看看吧!(律动《逛大街》)
二、基本部分
1、观看情景表演,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听,理发店里传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瞧瞧去。
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理发师边唱歌曲边表演)
2、运用图谱记忆歌词
(1)出示图谱,通过提问呈现歌词内容
师:刚才理发阿姨在理发时唱了一首歌,你们听见歌曲里唱了谁?
师:他们理发时用了什么工具?引导幼儿学说歌词
师:瞧,已剪好了,多漂亮,怎样才能看到自己漂亮的样子?理发师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会感觉怎么样?
(2)教师范唱,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师:理发师在理发时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仔细听我唱一唱。
师:理发师灵巧的推着剪刀,那发出的声音应该是连贯的.还是跳跃的?(引导幼儿用跳跃的声音表现歌曲中的节奏“咔嚓咔嚓”)
(3)根据图谱朗诵歌词
3、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师看图谱范唱
(2)请个别幼儿点图谱,其他幼儿整首跟唱
4、创编节奏,巩固歌曲
1)师:刚才理发师理发时发出了“咔嚓咔嚓”的声音,如果你来理发,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运用幼儿创编的节奏型再次表演歌曲
三、结束部分
游戏互动,提升幼儿的表现力
师:你们理发的本领都很棒,现在我们就来玩玩“理发店”的游戏吧!请你们找一个小伙伴商量商量,看看谁先当理发师,谁先当顾客。
讨论:当顾客的小朋友应该注意什么?
听歌曲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最近一段时间宝宝们上幼儿园,早上见到老师打招呼的越来越少,即便老师主动招呼,多次提醒,但有的宝宝就是不愿意与你打招呼,也有非常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的宝宝。针对这些情况的发生,我们想通过预设的学习活动引导宝宝能有礼貌的与人打招呼。
活动目标:
1、能唱准节奏,唱清歌词。
2、能用相应的称呼替换“小明”“小红”进行演唱。
3、能使用礼貌用语,萌生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的愿望。
活动准备:
1、男孩(小明)、女孩(小红)、爸爸、妈妈手偶各一个。
2、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问早问好
——教师出示男孩手偶,以小明的口吻向大家问早、问好。
——引导幼儿向小明问早、问好。
二、学唱歌曲
——教师操作男孩、女孩手偶,演唱歌曲。
——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做向小明、小红问好的动作,在倾听歌曲的基础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
1、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2、出示爸爸妈妈手偶,引导幼儿替换小明、小红进行演唱。
三、学习歌表演
——教师边清唱歌曲,边走到幼儿面前,即兴替换幼儿的名疲惫不堪,与幼儿一一问早、问好。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问早问好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过程:
环节一:
出示男孩玩偶,吸引了幼儿的眼球,孩子们对玩偶特别感兴趣,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大家很快就学会了互相问早。
环节二:
在学唱过程中,孩子们学的很认真,但在替换歌词过程中,全班29个孩子,只有一半孩子会替换名字,其他孩子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真正原因是孩子胆子还不够大,同伴间还不够熟悉,为此不会更换。
环节三:
第三大环节效果不好,只有3个孩子会。所以在课后我就进行了反复的思考:我认为应把这个活动分成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幼儿学会歌曲,第二课时引导孩子替换,这样孩子才会对所学内容掌握的比较扎实。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在考虑这么两个问题:如何让我们的音乐活动吸引幼儿?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地学会新授歌曲?这两个问题在我每次执教音乐活动时,我都把它放在心中,也一直在尝试通过自己的教学技能来达到这两个理想的目标。
在实践过程中,我已经发现了要想达到这两个目标,我们需要都方面的努力,也取决于都种因素,它包括:歌曲内容、节奏、家学环节的设计、教师教学艺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