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详细的教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教案的科学编制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国庆节》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国庆节》教案篇1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表演法 演示示范法
教学目标:
1. 认识国旗,知道升国旗,奏国歌时,应肃立、行注目礼。
2. 培养幼儿对祖国的情感。
核心要素:奏国歌 升国旗 应脱帽 要敬礼
唱国歌 须肃立 爱祖国 要牢记
活动准备:
1. 中国国旗一面、其他国家的国旗若干。
2. 国歌磁带、录音机。
3. 欣赏歌曲“国旗 国旗 多美丽”。
4. 故事《岳母刺字》以及图片一张。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
出示各国国旗,让幼儿找出中国的国旗,引出活动主题。
(二) 关键步骤:
1. 认识五星红旗。
(1) 提问:五星红旗的旗面是什么颜色的?(红色)旗面上有什么图案?(有五角星)五角星是什么颜色?有几颗大五角星?几颗小五角星?
(2) 讨论:为什么要有国旗?国旗代表什么?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国旗,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3) 提问:你有没有看到过升旗仪式?(看到过,奥运会上运动员得奖牌时就有升旗的;还有小学的哥哥姐姐们早上在学校也有升国旗仪式)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在电视上面,在小学里面……)说一说国旗是怎样升起的.?(由护旗队护旗,由升旗手升旗,其他人行注目礼。
2. 参加园内升旗活动,知道升国旗时要立正、严肃,并要向国旗行注目礼。
3. 参加完升旗仪式后提问。
(1)在升旗时,大家是怎样行礼的?站立端正、不讲话、行注目礼。
(2)你们知道少先队员、军人是怎样行礼的吗?(行少先队礼和行军礼。)
4.学习歌曲《国旗 国旗 多美丽》。
5.故事欣赏:
教师讲述历史典故《岳母刺字》。通过故事的讲述,使幼儿知道岳母和岳飞“精忠报国”的感人故事,从而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
活动延伸:
1. 认识国徽的活动。
2. 观看影片片段,欣赏国歌。
3. 游戏:国旗连连看。
认识几个常见国家的国旗,进行连线游戏。
4. 拓印活动:
拓印一元硬币后面的国徽图案。
5. 制作国旗,用皱纹纸折成花朵,在幼儿园举行的升旗活动中,将自己亲自制作的礼物献给幼儿园。
家园互动:
1. 带孩子一起参加一次升旗仪式,体会升旗的庄严和肃穆,加深幼儿对祖国的情感。
2. 教幼儿歌唱国歌,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爱护国旗,尊敬国旗。
3. 请家长参考《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三册的第68页,给孩子介绍有关国旗、国徽和国歌的相关知识。
中班《国庆节》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10月1日是我们国家的国庆节。
2、初步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
3、激发幼儿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开国大典"、"祖国新貌"、"大阅兵"的记录片片段。
2、手工材料:彩色皱纸、浆糊、剪刀等供制作、布置环境用。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知道国庆节。
师:这几天我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鲜花、彩旗?为什么很多地方都挂上了五星红旗?
师:国庆节是几月几日?这是个什么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会举行一些什活动?我们为什么要过国庆节?
2、组织幼儿观看影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国庆节的意义。
⑴观看"开国大典"片段,教师边看边讲。
⑵观看"祖国新貌"和"大阅兵"片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建国后取得的重大成就,武器装备的更新,国防科技的发展,激发幼儿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⑶提问:影片里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有哪些新式的武器?有了新式的武器可以怎样?
⑷教师进行小结: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纪念日,称为"国庆节"。每年国庆节祖国各地都要组织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来展示新中国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3、组织幼儿为国庆节制作装饰物。
中班《国庆节》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联欢活动,加强幼儿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幼儿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刻苦学习。
2、让幼儿了解我们中国的首都是北京,以及国旗、国徽的含义。
3、培养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的性格。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时间
2019.9.30日上午9:00开始
活动过程
1、集体齐唱国歌。
a、当庄严的国歌演奏完毕,孩子们共同高呼:“祖国生日快乐!”
b、主持人详细向孩子们介绍中国的首都、少数民族以及国旗、国徽的含义。
2、各班集体大合唱。(有关国庆的歌曲)
3、钢琴独奏(中一班梁心洋小朋友表演)
4、新疆舞蹈(中二班全体女生表演)
5、木兰诗(中一班冯芷琪小朋友朗诵)
6、歌表演《拉拉勾》(中一班全体表演)
7、歌表演《小鸭捉迷藏》(中二班全体表演)
8、各班集体儿歌展示。
9、互赠节日礼物。(以班级为单位)
中一班(大地图);中二班(少数民族服装图片)
10、社区游 行。(结束)
准备:
1、道具:幼儿人手一面自制的红旗。
2、庆祝国庆的英文口号、诗歌、歌曲等。
中班《国庆节》教案篇4
活动时间:20xx年9月x日
活动地点:本班活动室、操场
活动对象:全体幼儿及部分家长、本班教师。
活动目标:
1、了解10月1号是国庆节,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节日。
2、通过亲子制作,感受国庆节欢快、愉悦的节日气氛。
3、在做做、玩玩过程中感受节日气氛,并能愉快地参加节日的环境创设中。
活动重难点:家长是否能和孩子一起合作完成作品。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对国庆节有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祖国61岁生日、国旗、国徽、国歌),收集有关国庆节的照片资料、熟悉国歌。
材料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如:纸盒、一次性纸盘、杯子、烟盒、易拉罐、矿泉水瓶、利是封、纸袋、报纸、废旧卡片等(活动前一周收集材料收回班上,老师保管)。
每个幼儿一张小卡片,活动前三天(27日)发放回家写好祝福的话语(要求:班级、幼儿姓名、愿望或祝福的话等)。
3、制作工具:双面胶、胶棒、胶水、剪刀(家长自备)、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颜料(用一次性杯子分颜色装好)等
亲子制作活动流程
1、要求:节约、幼儿不乱跑、剪刀的安全使用,制作时间的要求。
2、分组制作,提醒家长和幼儿一起合作,幼儿做一些简单的粘贴、绘画、涂色等工作。教师观察指导。
3、班级制作完成后一起合影。
成果展现
1、 粘贴好祝福卡片并将作品展示在操场绳子上。
2、 幼儿与家长共同欣赏别人的'作品,结束活动。
其他:
活动前一天准备好挂灯笼的绳。
活动当天将桌子摆放在走廊处,支持人说话结束后,由保育员将桌子、椅子摆放整齐。
事先收集的材料的管理,由本班教室用杂物箱装好,按分组情况将物品平均分配,桌椅摆好后分组放好。
活动前领取皱纹纸、亮光纸等装饰材料。
打印图片
做好示范灯笼。
中班《国庆节》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清楚地谈论自己在国庆节经历的事情,并能用较响亮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感受。
2、乐意在集体面前谈话,与同们分享节日的快乐。
3、能耐心地倾听同伴说话,培养有倾听的能力。
活动准备
收集国庆节外出游玩的照片和带回的.一些物品。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激发谈话兴趣。
观察幼儿带来的物品。这里有些什么?是从哪里来的?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国庆节你过得开心吗?说说你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幼儿分小组交谈,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谈话,学习同伴的经验。
3、每组请两名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经历,内容可涉及游玩、劳动、学习等。
4、教师小结幼儿谈话,与幼儿共同分享快乐。
主题活动总结
幼儿通过活动,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认识了国旗、国歌,知道国旗、国徽、国歌就代表中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国庆节放假期间,有些幼儿外出旅游,我们及时地创设机会让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在国庆节中的见闻与感受,增进幼儿与同伴间的交流,幼儿的表现欲望很强烈,都很乐于进行讲述。
中班《国庆节》教案篇6
活动名称:
我的国庆节怎么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国庆节的气氛、萌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
2、幼儿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3、在讨论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快乐的情感。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1、在教室内与幼儿一同布置庆国庆的喜庆场面。
2、各种图片,如:公园、景点等等。
3、小兔一家头饰:兔妈妈、兔爸爸、兔哥哥、兔弟弟、小兔jason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国庆节到了,小兔一家今年决定要去旅游。兔爸爸想去天安门,兔妈妈想去长城,兔哥哥想去三亚,兔弟弟想去台湾,小兔jason想去桂林。一家人争的是不可开交,最后小兔一家都气的谁也不理谁。最后小兔jason想了一个主意:就是他们一家先去北京,然后去海南,再去桂林,小兔jason的计划得到大家的同意,他们一家高高兴兴的去旅游了。
(二)教师提问:
师:小朋友们,小兔一家在国庆节都去旅游了,你们打算在国庆节的时候干什么呢?
幼儿:我也要去旅游;
我要去姥姥家;
我要去天安门;
我可能呆在家里;
师:原来小朋友们国庆节的时候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啊,那你们知道我们中国都有那些好玩的地方(旅游景点)吗?
幼儿:有北京、上海、香港。
师:原来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啊!教师出示各著名景点的图片,引导幼儿忍一下祖国的著名旅游景点。
师:那你们想带着谁一块去呀?
幼儿:妈妈、爸爸、爷爷、姥姥、奶奶。
活动延伸:
教师让幼儿回家以后也采访一下自己的父母,问一问他们在国庆节的时候,打算去干什么?到明天来幼儿园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教师根据今天幼儿的表现,及时的给予相应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同时也要考虑的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的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中班《国庆节》教案篇7
活动来由:
国庆节马上就要来临了,幼儿对节日的到来非常的高兴,每个幼儿都期待着国庆节,希望自己的国庆节是一个快乐又好玩的国庆节,但是怎样过一个国庆节呢?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想法。
活动名称:
我的国庆节怎么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国庆节的气氛、萌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
2、幼儿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3、在讨论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快乐的情感。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1、在教室内与幼儿一同布置庆国庆的喜庆场面。
2、各种图片,如:公园、景点等等。
3、小兔一家头饰:兔妈妈、兔爸爸、兔哥哥、兔弟弟、小兔jason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国庆节到了,小兔一家今年决定要去旅游。兔爸爸想去天安门,兔妈妈想去长城,兔哥哥想去三亚,兔弟弟想去台湾,小兔jason想去桂林。一家人争的是不可开交,最后小兔一家都气的谁也不理谁。最后小兔jason想了一个主意:就是他们一家先去北京,然后去海南,再去桂林,小兔jason的'计划得到大家的同意,他们一家高高兴兴的去旅游了。
(二)教师提问:
师:小朋友们,小兔一家在国庆节都去旅游了,你们打算在国庆节的时候干什么呢?
幼儿:我也要去旅游;
我要去姥姥家;
我要去天安门;
我可能呆在家里……
师:原来小朋友们国庆节的时候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啊,那你们知道咱们中国都有那些好玩的地方(旅游景点)吗?
幼儿:有北京、上海、香港。
师:原来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啊!教师出示各著名景点的图片,引导幼儿忍一下祖国的著名旅游景点。
师:那你们想带着谁一块去呀?
幼儿:妈妈、爸爸、爷爷、姥姥、奶奶。
活动延伸:
教师让幼儿回家以后也采访一下自己的父母,问一问他们在国庆节的时候,打算去干什么?到明天来幼儿园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教师根据今天幼儿的表现,及时的给予相应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同时也要考虑的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的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中班《国庆节》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欣赏《国庆好日子》了解南音的曲风特色,激发幼儿热爱家乡音乐文化的情感。
2、感受乐曲所营造的热闹,欢快的氛围,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音乐作品。
3、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奏南音的各种乐器及相关资料,收集有关泉州音乐文化的资料,陈列在活动室内。
2、材料准备:演奏南音的各种乐器—洞箫、南音二弦、琵琶、南音三弦、拍板、狗叫(小镗锣)、木鱼、四宝、铜铃、扁鼓、响盏、扇子、狮子等。
3、邀请南音演奏乐队。
活动过程:
1、展示自己收集到有关南音的材料,交流相关知识,同时激发幼儿欣赏南音《国庆好日子》的兴趣。
2、邀请老人协会南音演奏队完整演奏《国庆好日子》,感受乐曲的曲风特色及音乐性质。
师引导幼儿共同小结:这首《国庆好日子》它是一首非常热闹、欢快的曲子。
3、再次欣赏,引导幼儿了解演奏《国庆好日子》的乐器名称,体会其音色特征,进一步感受乐曲的音乐性质。
(1)幼儿欣赏音乐
要求:
①你看到哪些乐器在演奏呢?
②这些乐器是怎么演奏的,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2)幼儿自由探究
要求:
①想知道什么,大胆请教爷爷奶奶。
②爱护乐器。
(3)分享探究成果
①你看到的乐器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它叫什么名字?
②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
4、欣赏音乐,再次完整感知乐曲中所有乐器的音色,感受合奏的旋律美,懂得合作配合演奏的重要性。
师小结:这首好听的南音就是由爷爷奶奶手中这么多的乐器,互相配合共同的演奏出来的,就像小朋友一样,如果大家都表现好了,我们班就是最棒、最历害的。
5、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这首喜庆、热闹的《国庆好日子》。
引导幼儿尝试演奏自己喜欢的乐器(请爷爷奶奶教),启发幼儿表演舞狮、跳舞等。
6、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南音的乐曲,引导幼儿继续感受南音的曲风特色,鼓励幼儿在舞台上表演,以激发幼儿表现音乐的勇气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