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作文6篇

时间:2024-08-02 作者:Brave

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独特的见解,作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激发写作热情,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邓稼先》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邓稼先》作文6篇

《邓稼先》作文篇1

我相信今天在场的各位,大家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今天来到这儿,我是想告诉大家我的偶像。

我们一起来想三个问题:如果说你一不小心,用不到三年的时间,从美国的名校拿回一个博士学位。你的导师跟你说:你很有才呀,我觉得你只要跟我混,我带着你给你最好的待遇,你留在美国。我能让你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这个时候你们会怎么选择?

可能,做科研对你们来讲太遥远,因为我们都不是学霸。那么如果说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他(她)有一天回家告诉你,你爱的,我要调动工作了,但是去哪儿,做什么和去多久,我都不能说。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好,如果说有一项事业,因为你的努力,让中国在这个领域拔地而起,提高了中国的话语权。你觉得你应该获得这个国家怎么样的奖励。我的偶像用他的一生这样的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26岁,用不到三年的时间拿到美国的博士学位。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回到了1950的那个一穷二白的中国。

34岁,她回家告诉妻子说:我要调动工作了,我明天走。妻子问他:你要去哪儿?你要去做什么?你要做多久?他的回答是一样的:不能说,不能说,不能说。从此他从他的妻子、两个孩子和所有熟悉他的人中消失了。整整28年,回来的时候,他是一个直肠癌晚期的病人。

61岁,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他一共获得了国家奖金、特别奖20元。其中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是,我的偶像叫邓稼先。

从去年开始,我有机会在话剧舞台上,重塑这位科学巨匠,从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

原来“两弹元勋”这四个金灿灿的大字背后,藏着那么多的.难以想象。

难以想象一次实验事故,邓稼先一个人冲进实验区,捡起那枚摔碎的核弹,命令所有人都在场外待命。

难以想象,核辐射的后果是止疼用的冷丁从一天一针变成一个小时一针。

难以想象,邓稼轩躺在病床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快去工作吧,别让那些国家把我们的国家落得太远。

2012年3月,我有幸去拜访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女士,我没想过,两弹元勋的夫人,今天仍然住在50多年前的老房子里。房子里的陈设和50多年前没什么区别。我们走的时候,老人说:今天给你们讲了这些往事,我需要缓一缓。我没想过,邓稼轩已经离开我们将尽30年之后的今天,往事对他的家人来讲并不如烟。

就在不久之前, 到荷兰海牙参加世界核安全峰会。电视机前的我泪流满面,因为我想起老邓。

如果老邓还在,他今年正好90岁,如果他知道中国发展的这么好,中国的核事业走的这么稳,他该会有多骄傲,有所高兴。

如果老邓还在,他今年正好90岁,我想请他就到《我是演说家》的播音室里来,让他看看这炫目的灯光,要看一看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的笑脸。

如果老邓还在,我多想亲口告诉他: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孩子,真的很崇拜他。因为有他,因为有和他一样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中国有了现在的模样,我们有了今天的生活。我们不该忘了他们。

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是邓稼轩诞辰90周年。让我们一起在这样特殊的时刻,想老邓致敬,向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致敬!

《邓稼先》作文篇2

伟大的心灵造就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总有伟岸的人生。在时代的前端,总会有高大的身影为我们带路,总有响亮的声音指引我们命运的'航向。

自从我学了《邓稼先》一课后,“邓稼先”这个名字就永远印在了我心中,他那朴实的脸庞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提起原子弹是家喻户晓,但要说是邓稼先,却鲜为人知。他长期敢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中国的国防事业。从50年代末期起,他就投身于和武器的研究,在以后的28年里,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实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1986年,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癌症夺走了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28年的秘密经历才得以披露,“两弹元勋”的名字才开始传扬。

作为科学家,他让中华民族摆脱了任人宰割的耻辱。然而现在,流星升空,鲜花再植,六十二岁高龄的稼先已走完了他的生命之路,永远的去了,但他的精神永存。今天当我看到邓稼先的照片时,心里总是感到无比的激动,每当我感到沮丧,感到无助;或感到骄傲,感到满足时,只要想想你的故事,我就会一如既往,努力上进,你的精神会永远的启示这我,会时刻召唤我勇敢坚定地前行。

《邓稼先》作文篇3

邓稼先这个名字可谓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他研发核弹与氢弹,荣获“两弹元勋”称号,足以见证他的伟大。可又有谁知道,在邓稼先伟大的形象下还有一颗平凡的心。

自邓稼先舍弃美国的'荣华富贵,优越的环境,毅然投入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怀抱后,便接下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研发核武器。当晚,他告诉妻子,说自己要去其他地方工作了,可能有一段时间回不来,说罢,便告别妻子,前往条件艰苦的实验基地,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别,就有数十载没有相见了。

在某次实验失败后,掉落了一片碎片在场地中,为获得确切数据,邓稼先不顾辐射的危险,独自一人去捡取碎片,在这次事故后,邓稼先便患上了直肠癌,享年仅六十二岁。

有人说,邓稼先既然为我国作出如此大的贡献,那么必然是名利双收吧。但我可以确切地告诉你,因当时国家保密需要,将邓稼先及一些科研人员的信息严格密封,视为机密,于是,连他们的亲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光荣事迹,更别说芸芸众生了。而那奖金更是少得可怜——核弹十元,氢弹十元,一共只有二十元的奖金。但邓稼先从不抱怨什么,最后把国家奖给他的汽车都无私捐与国家。

邓稼先,是如此平凡,他淡泊名利,默默无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他最好的人生写照。他,是我们祖国永恒的骄傲。

《邓稼先》作文篇4

因为有他,所以我们不再惧怕美国。——题记

是否有这样的一个人,默默无闻,隐姓埋名,明明很想念家人,却不曾回家看看;是否有这样的一个人,不慕名利,隐姓埋名,明明知道自己的一切学术成果不会公布,却义无反顾的投身于事业;是否有这样的一个人,鞠躬尽瘁,隐姓埋名,将事业工作放在第一位,甚至超越了自己的生命……

或许你会认为这样的人并不存在,但中国正是有了这样的他才站了起来。

1950年,他从美国回到祖国,和自己的妻子相爱,结婚,日子也算不错,就在1958年,这样的日子结束了……

在1958年,他被组织调去秘密研究原子弹,我想那时候的他一定是不舍的,更多的是对祖国加强核事业的高兴和自豪。

“这项工作的保密性很强,一旦涉足进来,就意味着今后要隐姓埋名,你的一切学术成就也许永远不会公开,也不能让你的家属知道你的工作性质和内容。”

听了这段话的他沉默下来,纵使人人都希望为祖国奉献自己,但谁又不希望自己能被人崇拜,被人铭记呢?而他答应了。

他匆匆的回到家,拿上行李,妻子问他“你这次又要做什么?”他却沉默许久后,回答“不知道,也不能说。”“那工作地点在哪里?我给你写信?”“不能说。”“那保密邮箱呢?这个总可以吧?”他沉默许久后…“不能说。”

对于妻子的'关心和好奇,他只能以沉默面对,回答不能说,不能说,什么也不能说,连同自己的亲人也不能说,面对妻子的关心和好奇,是祖国的发展,是他对祖国的爱,这是又多大的献身精神才能做到如此地步?不能说更多包含了他对祖国的爱,更能体现他对祖国的热爱和他的奉献精神。

我可以想象他的妻子从满脸的好奇和关心慢慢从他的话语中由满脸的失落所代替,最后只能将满眶泪水,和到嘴的话,一肚子的委屈咽下肚子,变成了一句句的叮嘱。

能看的出来他离开时对孩子,对妻子的不舍,这些却都比不过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却都比不过祖国在他眼里的发展!这是他对国家的忠心,这是他的鞠躬尽瘁啊!

1960年11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验爆炸成功。你无法想象他心里是多么的高兴和激动,他看着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就像自己被原子弹击中一样,倒在地上久久不能起,我知道是他心中升起的自豪和祖国核事业强大起来不会被美国欺负的自豪!

“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会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第一次的生命全部献身于祖国,哪怕能重生,进行第二次选择,他也义无反顾。他是谁?他就是两弹一勋的邓稼先爷爷。

他的一生全为祖国效力,不为私欲,不为荣誉,仅仅是为了国家的核事业发展,他一生不慕名利,无私奉献,为了国家隐姓埋名28年,为了国家抛家离子28年,也不曾问候家里一句话!我敬佩稼先爷爷!敬佩他的无私,敬佩他的不慕名利!

因为有这个男人,我们不再惧怕美国,因为有这个男人,中国的核事业发展才会如此的迅速!我敬佩他,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成就,而是被他的无私奉献,一生不够,第二次重生仍然选择祖国,选择核事业发展的精神所感动!

“不为名,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赴世界先进水平。”

“我死…也瞑目了。”

《邓稼先》作文篇5

我曾经读过詹天佑的故事、我曾经读过钱学森的故事、我曾经读过李四光的故事每一次,我都被这些爱国科学家的赤子情怀深深打动。今天,我又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我再一次地被深深地震撼了。掩卷沉思,邓稼先爷爷心系祖国、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那一幕、一幕,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挥散不去......

当我读到“1950年,年仅26岁的邓稼先在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的第九天,就毅然登轮回国,开创性地开展了对原子核理论的研究。”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邓稼先爷爷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如果像很多科学家,他的邻居兼好友杨振宁那样留在国外继续学习、工作,他有可能会获得更高的荣誉,甚至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是邓稼先爷爷不论自己在国外有多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不论自己在国外将会由多好的发展前途、有可能取得多高的荣誉,毅然选择回到当时还很贫穷落后的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情怀啊!试想想在我们当今的年轻人中,当面临着邓稼先爷爷这样的情况时,有多少人能义无反顾地做出像同样的选择呢?

当我读到“邓稼先带领他领导的一班青年人夜以继日地轮班进行紧张的计算,得出了与苏联专家结论完全不同的突破性结论。该结论最终被从苏联回国的物理学家周光召加以了证实,从而成为指导研制的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关键性理论成果。”时,我不禁拍手叫绝,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因为邓稼先爷爷与各个科学家废寝忘食地工作,经过周密的计算,才换来了成功,换来了中国事业的突破性进展。造出了“两弹”,帝国主义列强就不敢轻易地来欺负我们中国了,所以说邓稼先爷爷是我们中国的大功臣啊!而我们呢?面对困难有邓爷爷这样的钻研精神、刻苦精神吗?多么惭愧啊!我的很多同学,也包括我自己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经常是稍微想想,想不出来就去问妈妈或者干脆不做了。假如邓稼先爷爷也像我们这样,中国的“两弹”可能会迟很多年才能造出来或者到现在还没造出来呢!

当我读到“1979年,在一次航弹试验时,因降落伞破裂,从高空坠落地上。为了避免毁灭性的.后果,他竟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人抢上前去,抱起摔破的碎片仔细检验,由此受到致命的核辐射伤害...... 1985年邓稼先爷爷因辐射致癌而因公殉职。弥留之际,他还用生命的智慧和最后一丝力气,与于敏合著了一份关于中国发展的建议书,向祖国献上了最后的一片赤诚。”时,我更是被邓稼先爷爷这种不顾生命危险而尽忠报国的爱国壮举深深地震撼了!邓稼先爷爷的一生虽然不长,但是他却为中国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真的无愧于“中华民族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两弹元勋”等光荣的称号!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应该学习的榜样!

邓稼先、詹天佑、钱学森、李四光......一个又一个爱国科学家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向我们诠释了和平年代爱国的真谛。对于我们少年儿童而言,最好的爱国方式就是了解自己的使命,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的强大做贡献。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为祖国的未来加油吧!让我们一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长大后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无愧于祖国的人!

《邓稼先》作文篇6

开始,我对邓稼先了解并不深,在读了杨振宁先生写的《邓稼先》后,我更多地了解了邓稼先这个人,在我心中有很大感触。

邓稼先生于1958年8月,带领大学毕业生研究原子弹制造工作。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在1949年10月16日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爆炸了中国第一颗氢弹,有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他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

但邓稼先不引人瞩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没有小心眼,喜欢“纯”字,这和其他的核弹研究工程的领导人不同,比如奥本海默就和他大不一样,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而邓稼先却在中国鲜为人知。

邓稼先还始终站在中国原子弹制造的第一线,一次井下有一个信号检测不到了,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句:“我不能走。”仍旧站在第一线,他这种不怕牺牲,一心只为祖国的精神令我感动,为了祖国核工程成功,他表现出不怕牺牲、敬业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深深鼓舞着我,我心中对邓稼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是“两弹”元勋,是中国核工程的领导人,他为中国的核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载入史册,千古流芳。

邓稼先,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精神时刻激励我奋发学习、掌握知识、增强本领,努力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