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应用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实际兴趣,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预估每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避免时间浪费,28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过冬天中班教案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过冬天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比较性观察力,了解几种熟悉的植物的过冬方式。
2、能关注周围花草树木的季节变化,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
3、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4、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活动重难点:
知道植物在冬季发生的变化。
活动准备:
关于秋天景色与冬天景色的图各一幅;幼儿园院内环境图片1幅;幼儿常见的冬天落叶植物图片4幅;松树、小麦图片各1幅;靠种子过冬的植物图片2~3幅;西红柿、黄瓜、西瓜、草莓图片各1幅;蔬菜大棚图片1幅。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你们去旅游过吗?旅游时都看到了什么了?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师讲故事)2、基本部分:
a、边讲故事,边出示秋天与冬天的图片,引导孩子感受季节的变化。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住着蜗牛妈妈和它的孩子小蜗牛,有一天,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去玩吧,地上开满了鲜花,你去采几朵鲜花给我吧。"小蜗牛很愿意帮妈妈做事,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它爬呀爬呀,不知过了多少天,终于来到小树林,它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色(出示秋天画面)地上根本没有鲜花,而是长着蘑菇,树叶全黄了。于是,小蜗牛只好回家,它爬了好久才爬回家,它说:"妈妈,鲜花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蜗牛妈妈听了,说:"哦,已经是秋天了,那你快去采几朵蘑菇回来吧。"小蜗牛再次爬出去,过了好久才来到小树林,可它找不到上次看到的蘑菇,而是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色(出示冬天画面),咦?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朋友,你能告诉小蜗牛这是为什么吗?
b、引导幼儿观察秋天与冬天的景色图片,发展孩子的比较观察能力小朋友,请你们仔细观察小蜗牛两次看到的景色哪些地方不同。(同时出示两幅图片)c、(出示幼儿园院内环境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这是哪儿?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再与现在室外环境相比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通过对比,引导幼儿学习身边常见植物落叶,变枯的原因,知道这是某些植物过冬的一种本能,通过落叶、变枯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此现像也叫休眠。采取这种过冬方式的植物都有哪些(出示杨树、柳树、月季花、栀子花的图片);学习了解植物过冬的.另外几种方式。如常青休眠的:小麦、松树、冬青;靠根过冬:韭菜、菊花等;靠种子过冬的:蒲公英、花生、玉米等。
3、结束部分(出示西红柿、黄瓜、草莓、西瓜的图片)小朋友,在寒冷的冬天,我们能不能吃到这些水果和蔬菜呢?共同探讨人类可以帮助植物过冬的方法。如,为小树穿稻草棉衣,给蔬菜建大棚等。
活动延伸:
到户外寻找需要人类帮助过冬的植物,为穿上暖和的"棉衣"。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的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周围花草树木的季节变化,了解了身边几种常见植物过冬的不同方式,从而激发了孩子们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过冬天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画过程中的乐趣。
2、能使用棉签大胆作画。
3、了解冬天的落叶树的主要特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积极观察,初步了解冬天落叶树的特征。使用棉签画树干和树枝。
难点:使用棉签画树干和树枝。注意绘画方式,保持绘画整洁。
活动准备:
黄色、蓝色卡纸若干,棉签,颜料,课件《冬天的树》,范画两张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冬天的树,了解冬天落叶树的特征。
(1)师:寒冷的冬天来到了,有许多的大树妈妈都发生了变化,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观看视频《冬天的树》)幼儿观察,教师提问:冬天里的树是什么样的?树枝有什么变化?小树叶都离开了妈妈,变得光秃秃的。这种树我们叫它落叶树。
(2)观察树干和树枝。问:大树妈妈的身体在哪里?树干是怎样的?
师:看!大树妈妈在向我们挥手呢!它的树枝是什么样的呢?
2、学习用棉签蘸颜料画冬天的树。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冬天的树是什么样的?要怎么画呢?
(2)根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小结:树上有树干、树枝。画时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教师边说边示范并请个别幼儿尝试。
3、幼儿绘画
(1)请幼儿用棉签大胆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2)鼓励幼儿画出自己见过的或喜欢的树,可画一棵,也可以画几棵。
(3)作画时保持清洁卫生。
4、绘画活动结束
(1)将作品贴起来组成"冬天的小树林"并欣赏同伴作品,说说你喜欢哪张作品。
(2)向客人老师介绍你的作品。
(3)整理小结。
过冬天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美妙的雪景,领略冬季的自然风光。
2、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3、进一步了解雪的特征,认识动物的不同特征。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动物头饰:猫鼻子、鸭嘴巴、狗爪子等道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师:冬天来到了,天空中有时会下什么?(雪)下雪后周围景象有什么变化?走在雪地上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
2、欣赏故事《冬天的小路》。
3、出示挂图并提问有关故事内容。
a 重点理解:小动物是怎样扫雪的?
b 初步理解并学说动词“推”、“铲”、“扒”、“扫”。
4、幼儿听故事自选道具进行表演,教师及时提醒幼儿边做动作边讲故事。
活动结束:
总结活动情况,结束活动。
小百科:由于冬天天气寒冷,人身各个组织血液循环降低,不利于炎症消退,所以前列腺疾病患者一到冬天病情就很容易加重。所以前列腺疾病患者应该在冬天注重保护好自己的前列腺。常见的保护方法为:勤锻炼、 多喝水、莫憋尿、戒辛辣、保温暖、多吃锌、莫久坐等。尤其要注意局部保暖,特别是头和脚。
过冬天中班教案篇4
环境创设:
1、幼儿和教师共同参与“冬天来了”的主题墙面布置,并将幼儿自制的小雪花贴在室内玻璃上。
2、布置《寒风中的人》展区,将调查表、拍摄的照片及绘画作品张贴在展区中,供幼儿观看、交流。
生活活动:
1、指导幼儿洗手后涂抹护手霜,保护自己的小手。
2、观察冬天人们的取暖方式,并进行统计。
3、了解下雪天户外活动时的`防滑措施,知道自我保护。
4、体验明显的冬天特征。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家园联系:
1、请家长帮助幼儿认识并学习使用温度计,引导幼儿每天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外温度,并进行记录。
2、家长鼓励幼儿天冷也要坚持早起上幼儿园,坚持和幼儿进行户外锻炼,多带幼儿到阳光下活动。
教学活动:
1、“雪孩子”,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
2、“寒风中的人”,学习采访客人,了解他们的工作,并能记录下来。
3、“怎样滑不倒”,让幼儿对摩擦力有好奇心,乐于参与科学小实验。
4、“雪花飞”,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抒发对小雪花的赞美之情。
5、“玩一玩,滚一滚”,让幼儿能在各种材料中,找到球体和圆柱体。
区域活动:
1、美工区“雪山风景”“爱的礼物”“设计制作冬装”“包饺子”,让幼儿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美工制作。
2、科学区“温度测量统计”,让幼儿认识温度计,学会记录温度。
3、表演区“雪孩子”,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4、角色区“冬装商店”“腊八粥铺”,让幼儿体验角色表演的乐趣。
户外活动:
1、“玩雪”,幼儿能不怕寒冷,感受在雪天游戏的乐趣。
2、“好玩的跳绳”,乐于探索跳绳的方法,感受跳绳的乐趣。
3、“雪花飘飘”,练习原地向上纵跳抛物,会听信号按要求活动。
活动反思:
本节课在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上开展教学活动比较轻松,幼儿也表现得投入、积极,特别是孩子们对动物们的过冬方式非常感兴趣,在观察图片很认真,能把自己所看到的,观察到的说出来,表现得很好,对后面学习儿歌起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全都是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课堂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体性,让孩子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课堂效果良好。
过冬天中班教案篇5
第一课时:冬天到了
1、积极参加冬季的体育运动活动,感受冬天生活的乐趣。
2、不怕寒冷,坚持按作息计划生活、学习。
3、通过多钟途径获得冬季保健知识,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感受冬天生活的乐趣。
2、让学生初步懂得一些冬季保健知识。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让学生说:本地的冬天有什么特点?周围的事物有什么变化?
1、分组讨论。
2、让学生自由说。
过渡:冬天到了,天气比较寒冷,如果我们想得到温暖,除了穿上足够的衣服外,我们还可以参加哪些有益的游戏活动可以得到温暖?
三、1、让学生说说哪些活动可取得温暖。
2、带学生到室外去体验。
第二课时:如何过冬
一、结合班级情况让学生体验我们如何去克服冬天给我们带来的障碍
如:1、怕外面寒冷不到户外玩。
3、冬天早上懒床。
二、如何健康安全过冬天。
1、如何预防冻疮。
2、跑步时不能张着嘴
3、运动出汗,不要立即脱衣等。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三、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好玩的冬天
冬天的游戏
寒冷是个考验
健康安全过
第三课时:动物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究的兴趣。
2、获得关于冬季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冬天的奇妙。
教学难点:使学生培养探究的兴趣。
教具准备:玻璃片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引导儿童利用平常的时间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感受冬季自然和人的生活特征。发现在街道、学校、人的生活中有哪些变化,用各种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二、我们的问号——提出问题
1、同学们在观察中产生了许多疑问,说一说你的问题。
2、学生提问,教师归纳
如:动物,蚂蚁到哪里过冬?青蛙去哪里了?有哪些动物冬眠?
植物:冬天怎么也有西瓜吃?
3、哪些问题同学们可以自己解答?不能解答的问题怎么办?
4、各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5、汇报。
三、冬天的奇妙
1、各个小组讨论自己在观察中发现了冬天有哪些奇妙之处。
如:同学们冬天跑步时,呼出的是白气,我们知道为什么吗?
用玻璃片实验为什么向玻璃片上吹一口气会留下一层白色的气。
2、总结: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说是什么原因。
板书设计:
奇妙的冬天
我们的问号
冬天的奇妙
第四课时:严寒中工作的人们
教学目标:
1、体验新年的喜悦。
2、学习新年祝福的恰当方式,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3、了解祖国各地和世界人民庆祝新年的方式。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新年的喜悦。
教学难点:认识和搜集新年的过节方式。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迎接新年
新年即将来临,教师可引导儿童讨论如何庆祝新年,引导儿童进行回顾、总结,并思考自己的新年打算。
二、新年寄语
新年贺卡制作,并写上自己的祝福语。
1、让学生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制作一张新年贺卡。
2、 写上自己的新年寄语。
三、认识祖国和世界各地的过节方式。
1、 说说每年你是怎样迎接新年的。
2、 说说自己知道中国的过节习俗。
3、 认识一些国家中的过节习俗。
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人民庆祝新年的不同方式,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四、心愿
1、 说说自己在新年中有什么心愿。
2、 你的心愿怎样才能实现。
五、歌曲欣赏《新年好》
六、全课小结,老师给予同学们的新年寄语。
板书设计:
新年到了
迎接新年
新年愿望
过冬天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乐于观察,发现身边常见树木在夏季和冬季里的不同变化。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关注自然界中树木的落叶与不落叶(常绿)的现象,并产生好奇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在夏秋季节里经常带领幼儿观察身边常见树木的生长情况,并留有照片或录像资料。
2、教学挂图《多彩的树叶》。
?活动过程】
一、利用录像或图片帮助幼儿回忆身边常见的树木在四季中的生长情况。
引起幼儿观看兴趣。
师:今天我们带来了一段好看的录像,看看是什么时候拍的?这里面有谁呢?他们在哪里?又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边看边说说录像中的内容。
师:你们都认识这里面的树吗?这些树上的叶子时候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描述这么多的树叶?
二、引发幼儿再次寻找、观察树叶的兴趣。
师:猜猜看在冬天里我们身边的树木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树上的叶子还像我们夏天看见的那么多吗?你还能看见哪些树的叶子?让我们再去仔细找找、看看。
三、带领幼儿实地观察各种树木在冬天里的变化。
师:好朋友一起去院子里找一找,冬天里,你看到的树木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自由结伴寻找并观察树木的变化,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树上还有叶子吗?你能看见哪些树上还有树叶,叶子是什么样的?哪些树上已经没有叶子了,变得怎样?
四、带领幼儿返园,借助录像进行集体交流。
师:刚才我们出去做什么了?你和朋友发现了什么?
帮助幼儿回忆与讨论。
五、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活动中的发现。
师:夏天,许多树的叶子都长得非常茂盛。冬天到了,树木的生长发生变化了,有的树叶落光了,变得光秃秃的;有的树上还有许多树叶,这些树木可真有趣。
师:各种树木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欣赏教学挂图《多彩的树叶》,进一步感受树叶的种类和变化。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在讲解树木过冬的方法时,由于知识点比较多,加上问题过于琐碎,个别幼儿注意力便于分散,参与性不高,这是值得我深思的。希望自己以后在设计提问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同时要注意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发展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