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思绪和观点,作文的主题要明确,不要让读者感到迷惑,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袁隆平在2024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袁隆平在2024作文篇1
作为国家最高科技的获奖者—袁隆平,是世界上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如果没有他,我们将不会吃上这么美味的大米饭。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走在大街上如果你碰到他的话,也许你都不会知道原来他是袁隆平。因为他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的就跟平常的老百姓一样,肤色是一样的黝黑,身材是那么的短小精悍,容颜是那么沧桑。
记得有一次,一家画报刊登他的照片,编辑这张照片的工作人员竟然给这幅画配了一幅“农民获得丰收的喜悦”的文字,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但是却也显示了一个事实:袁隆平他太像一个农民了。他走在大街上,的确是属于很快会被淹没在人海中的那种人。
就是这样的一位普通但不平凡的科学家今天要来我们学习做报告了,为此,我们异常的激动。
“谈杂交水稻”,这是袁隆平来母校为我们所作报告的题目。这个题目似乎也十分普通,没有什么修辞的运用,更没有任何学术的卖弄。但我们深深地知道,在这个看似普通的题目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不普通。
1978年,袁隆平和他一家7口,挤在两间用木板从澡堂隔出的潮湿发霉的小屋里,还要不时承受“不安心教学,专想歪门邪道”的冷嘲热讽。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他的杂交水稻研究终于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一切,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吗?
我们手捧着鲜花簇拥着袁隆平,并一齐涌向他主讲的报告厅,我们如此热情,一点也不比我们追逐心目中最红的明星差。我们知道,我们也许并不能完全听懂他所要讲的“杂交水稻”,但我们会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大师所说的每一句话。
他开场的第一句话是:“我只是个普通人……”
够了,我们哪怕听懂的只有这一句话,就已经够了!我们从袁隆平身上,懂得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这也是校友袁隆平给我们的最主要感受,的确这就够了。
袁隆平在2024作文篇2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题记
南园北李指的就是袁隆平和李登海,两位伟人都在全球的温饱问题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水稻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人的生命离不开食物,这也就体现了两位伟人的重要性。
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九十一岁,当殡仪车在道路上行走时,路两旁围满了路人,有的泣不成声,有的致敬默哀,行驶的汽车都长名为袁老送行,当时天上还下起了雨,原来老天爷在替他哭泣。
在元老最后离世的湘雅医院门口,不知是谁送来了三束水稻,稻子还带着泥,有着土地的味道。这是他留给人民的馈赠,也是人民为他践行的礼物。2004年,“感动中国”曾给了袁老这样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淑千里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成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支持出果树,我们更要学习袁老这种为国家奉献了一生的精神,珍惜吃的每一粒米饭,让袁老牺牲的有价值。
袁隆平在2024作文篇3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题记
英雄是什么呢?我认为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是英雄,我心中的英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社会财富,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无价。
对科学
科学家来自人民、直根人民、坚守着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袁爷爷对科学的态度是一丝不苟的,他相信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达到光明的彼岸。1953年,23岁的袁隆平立下誓言:“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百姓挨饿”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是在试验田就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20世纪九十年代,袁隆平领衔的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的五个目标已全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世界纪录。袁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稻田,他的事迹告诉我们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对生活
“我见过最有品的男人,就是会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袁隆平”被记录在史记里的袁爷爷,抛开所有的滤镜光环,其实他还有不为人知,亲切又有趣的一面:喜爱打球,擅长游泳,爱好唱歌还会温和的对待小动物。大学毕业后在安江农校工作时,袁爷爷用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小提琴,他说那是他的梦想。
袁爷爷工作的地点几乎都是田间地头,时常忙的满身泥土,在育种阶段,工作忙的日夜不分,睡觉的时间都少的可怜,拉小提琴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
在安江农校的时候,白天他在田间忙活,是一个朴实的劳动者,夜晚他拉琴时就变成阳春白雪:广袤大地,繁星满天,稻田蛙声,琴声悠扬……
这个农业科学家在闲暇时也会听听柴可夫斯基,舒伯特……他也是一个亲切的邻家爷爷。
对金钱
在袁爷爷的心里,国家利益重,科学事业重,个人名利最轻。耄耋之年仍然投身于稻田之间,他是为了金钱和名利吗?不,不是的。他身上穿着几十元的衬衫,过着最朴素的生活。袁爷爷说过“对金钱我是有看法的,要生活,生产钱是最重要的,钱来路要正。第二,钱是要来用的,有钱不用就等于没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要用,不该用的不能用。”
我喜欢他从不言败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淳朴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的偶像,一个真正能让我们吃饱饭的英雄——袁隆平。
你把双脚浸泡在稻田里,你把功劳书写在大地上,你把稻香留在了世界上!致敬,我心中的英雄!
袁隆平在2024作文篇4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一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中国科学家。他首创的杂交水稻不仅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推广了3000多万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袁隆平在这次世界种子大会上感动了全世界,并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责任、胸襟与贡献,就象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公民、一个科学工作者闪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么大头衔、那么多荣誉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财富积累上更进一步,如果真正重视“身价几何”,显然不需要费多大周折,做一些广告、或者把他的奖金成立一个可以最大程度赚钱的公司什么的,都是可行的办法。
但袁隆平呢,已经“满足于”自己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而且,尽管自己尚有一些“积蓄”,但他却会穿15元一件的衬衫,100多块的鞋子,260元的手表……对于如此节俭的“世界级科学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该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为金钱不惜一切、对金钱挥霍无度的人们应该为此感到脸红!不仅如此,已经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还给日益功利的社会上了一课,那就是,到100岁他也还想在田里,还想着解决更多的人的吃饭发展问题、为人类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无数相对于袁隆平老人年龄的“年轻人”,是否该以袁隆平老人为榜样,为着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只考虑更“赚钱”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奋斗不息呢?
袁隆平在2024作文篇5
2021年5月22日1: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是的这位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的伟大科学家永远的离开我们了,今天就让我来说说袁隆平爷爷生前的事情吧。
说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为大公之位,可他却谦虚的说道:“人民科学家我谈不上,我只能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是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他希望“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一样大,然后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爱提问,好自由的城市学生自立农家耕农业,5月10日在陇南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袁隆平爷爷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因此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研工作者,也才能当好一个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平转学到博学中学期间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打一次“牙祭”,但学习还是很有规律的,每天早上6:00起,养成了他干净利落遵守时间的作风。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爷爷因为个头小没被选上,他很不服气,就跟上了别人的自行车进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后勉强让他上去,没想到竟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其它人都落选了。还有很多很多他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事迹,百折不挠,勇于博击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袁隆平爷爷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记着您的丰功伟绩,记着您对祖国的贡献,向您学习为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