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认真写观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清晰地表达出来,形成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优秀的观后感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带给我们的情感冲击和思想启示,28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榜样》观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榜样》观后感篇1
榜样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虚心学习的态度,向榜样学习,让这些榜样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引领者,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2024年《榜样》观后感篇2
今年春节因为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而失去了年味,没有了走亲访友,没有了聚会聚餐,更可怕的是我们也失去了自由。我们每天就像笼中的鸟一样遥望着天空,渴望早日在蔚蓝的天空下飞翔。妈妈说要听钟爷爷的话,在家里宅着就是为抗疫出一份儿力,所以我不管多么想下楼玩耍,我都会努力克制住自己宅在家里不出门。可是楼下有几个爷爷奶奶不听话,总是三五成群的在小广场上聊天、散步或打牌。我真想下楼去给他们讲讲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它已经使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放弃假期,放弃与家人团圆,义无反顾的奔赴一线去与病毒做斗争;它还使城市里的小区封禁车辆禁行,乡下村村封路禁止外来人员入内保护本村人员的身体健康。这种病毒传染速度非常快途径非常多,让人防不胜防。我们只有宅在家里才能让它无法继续“作妖”。
过了两天我发现楼下的爷爷奶奶们都戴上了口罩,人数也少了许多,为此我心里也感到十分欣慰。看来那些爷爷奶奶们都知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性,我们只有减少出门才能对得起一线与病毒作斗争的钟爷爷和医护人员,最后才能打败病毒,取得胜利。
这个春节虽然失去了欢声笑语、冷冷清清,但我们依然心存感动。感动那些为了我们健康而奋斗的医护人员和工作者,我相信有了他们病毒一定会被消灭,自由一定会很快到来
2024年《榜样》观后感篇3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鏖战中,面对气势汹汹、突如其来的病毒侵袭,中国人民从未退缩畏惧,而是更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努力与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义无反顾,以汗水、血泪和生命相托,奋勇向前,用一个个坚实的身躯,挺起了抗疫的“民族脊梁”。在这个特殊的春天,哪里有疫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勇敢”的身影,你听,不一样的“春天故事”正生动地讲述着,你看,一样的“中国精神”正绚丽绽放着。
讲述同舟共济的“春天故事”绽放“碧血丹心、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中华儿女都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纷纷伸出援手尽己所能,表达爱国的赤子之心。你看,从捐赠人署名”中华儿女”的货物分拣表到环卫工大爷匿名捐赠了12000元钱、从被纸箱填满的“口罩航班”到菜农们把种植的蔬菜装车捐赠武汉、从走红网络的“最长行李托运单”到不惧疫情不远千里援建雷神山医院的小伙……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从国内到海外,从前方到后方,从出钱到出力,到处都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生动场面。什么是爱国?当国家有难时,积极奉献爱心,甘于挺身而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就是爱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抗击疫情的主角,用忠诚、友爱、互助讲述同舟共济的“春天故事”,绽放“碧血丹心、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凝聚着强大力量构筑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演绎逆行而上的“春天故事”绽放“临危不惧、自强不息”的“担当精神”。临危不惧、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走向富强的强大基因。哪里有重任和重症病人,哪里就有勇士的高大身影。面对来势汹汹、肆意张狂的疫魔,一个个白衣天使、人民军队、党员干部逆行而上,冒着牺牲性命的危险,去和死神争夺生命,和时间赛跑,去打赢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你看,在金银潭医院,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一瘸一拐地与死神竞速,向病毒发起着冲锋;在“疫”线战场,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刘丽连续奋战,口罩磨红了的脸颊、汗水浸透了的衣服;在转运路上,“战疫勇士”罗浩连续奋战6天6夜,独自驾车护送30余名疑似发热人员到定点医院……无论身处何地、肩扛何职,英雄的“逆行者”们,毫不畏惧,冲锋在前,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毅然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每当中华民族危难当头的时候,总有英雄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用不屈的意志,赴死的决心,演绎逆行而上的“春天故事”,绽放“临危不惧、自强不息”的“担当精神,守护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每一位“你我他”。
讴歌温暖心灵的“春天故事”绽放“使命在肩、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战“疫”中,能力有大小,岗位有不同,但火热的情怀是一样的,每一名坚守在一线的普通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温暖这个世界。他们是平凡的,在生活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在非常时期为社会做着不平凡的事情,汇聚起无坚不催的战“疫”力量。你看,那全身上下挂满药袋子的“药袋人”,他背负的不仅是药袋更承载着病人生命的希望和无数个家庭的嘱托;那单车把手上挂满100多斤冻猪肉的“猪肉哥”,332份的猪肉,是嘱托、是希望更是责任;那一位位以志愿者身份为社区居民担当转运司机的“摆渡人”,选择“逆行”用爱和坚守温暖着心灵……在这场战“疫”中,那一抹抹美丽的身影,那来来去去忙而不乱的脚步,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打破心灵隔离,传递守望相助,用行动凝聚爱的力量,用敬业和奉献筑起“防疫长城”,传递着“城市温度”。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每一个有你的“春天故事”,都是直抵心灵的温暖触动,绽放“使命在肩、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谱写出一曲曲大爱的颂歌,如同寒冬里的一股股暖流,温暖着人心,点燃了希望。
无论是一封封昂扬责任担当的“请战书”,还是一张张闪烁无私奉献的“口罩脸”;无论是以令世人赞叹的“中国速度”,还是人民子弟兵“誓死不退”驰援地方疫情防控工作……一个个可爱的群体,用真挚的情感,坚定的意志,无我的奉献,演绎着一个个不一样的“春天故事”,述说着响彻华夏大地的铿锵心声,绽放一样必胜信念的“中国精神”,向着胜利进军。
2024年《榜样》观后感篇4
今天,看完了《榜样的力量》,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新时代的榜样不就是像他们那样的人吗?他们所做的点点滴滴,让我为之一振!
责任重如山,一批批援鄂医疗队员奋战一线,不顾自身安危,舍小家,顾大家;责任重如山,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祝新根伯伯,为了把138个队员一个不少地安全带回,他带头进入病房,除了救助工作外,还和专家24小时督察每位队员的防护措施;责任重如山,今天你们扛起了时代的重任,明天我们一定会接好你们这一棒,跑好属于我们的那一棒!
因为爱国,白衣天使成了可敬的战士,和肆虐的病毒顽强抗战,他们决心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一张张请愿书上鲜红的指印,一个个逆行背影那坚定的步伐,不正是爱国的最美剪影吗?正如余医生告诉我们的,她父亲从小就教育她,人生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为国出力不能避,为民请缨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爱国的情怀怎么能让人淡忘?听到这热血澎湃的话语,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
先锋人物杨护士的故事,让我知道了,感恩是每个人最好的品质。感恩白衣天使,是你们最美的逆行,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健康生活;感恩杨护士,是你博爱的胸怀,让绝望的患者重拾抗争病魔的信心;感恩老师,是你们的谆谆教导,让我们长成参天大树;感恩父母,是你们默默无闻的付出,让我们茁壮成长!
创新,是我们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这是第四位先锋人物陈爷爷告诉我们的。他为了在祖先发明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自己身上留下了许多做试验的伤疤,他用了20年的时间,发现了艾灸的新规律,发明了“热敏灸”疗法。不但为我国抗疫作出了贡献,还参与了国外的疫情治疗。我们一定要像陈爷爷一样,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进取,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少年强,则国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给我们树立了前进的目标。我们要好好学习,增强体质,不断在追求和探索中进步,做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爱祖国,会感恩,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好少年,利用不断革新的强大力量,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2024年《榜样》观后感篇5
10月21日,观看《榜样4》,学习榜样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张富清精神,我认为应着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学习张富清的崇高精神,就要将其落实到正己修身处,严以用权、严以修身、严以治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我们不但不能丢,还应该使之成为自觉。因为只有守住了清廉这个“本源”和“底线”,我们才会有进取之气,在思想上、感情上热爱老干部,关心老干部;在工作上努力拼搏,为群众谋利;在作风上,务实正派,与群众心连心;在生活上,力戒奢惰,克服享乐主义和娇奢之气。
我们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奋斗是我们在党旗下庄严的承诺和刻入骨髓的誓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也必须传承和发扬奋斗精神,保持心存匠心的坚守、敢于担当的勇毅和无谓牺牲的忠诚,奏响新时代奋斗的主旋律,在追求幸福事业的路上高歌远行。
2024年《榜样》观后感篇6
关键时刻“站得出”。疫情发生后,各地纷纷响应号召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其中涌现出了不少不畏艰险、主动请缨奔赴一线的年轻党员。“我是党员嘛,而且我年轻,抵抗力好”——宜昌市一名女护士生怕家人担心,没和家人商量,悄悄报名上前线。“先斩后奏”“逆行”似乎很符合“90后”敢想敢做的行事风格,但这背后蕴含着的更是年轻一辈有理想、有担当,不怕苦、不怕累,以及作为一名党员勇于为人民群众挺身而出的奉献精神。1996年出生的汶川姑娘佘沙心怀感恩2次请战出征湖北,因救命情种下白衣梦的医生王冰与13年前的恩人成了一线“战友”,“这一次换我们90后来保护大家”……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知恩图报,尽己所能回馈社会,是每一名年轻人应厚植的美德,更是年轻党员应经常淬炼的初心使命。
艰难困苦“受得住”。相比于上一辈,大多数“90后”成长的环境确实有很大改善,一些人难免担心年轻人没吃过什么苦,经不起风浪敲打。但是,此次战“疫”证明了“90后”也是吃得了苦的。多少一线人员防护服一穿就是十几个小时,期间不吃不喝还承担着紧张忙碌的救治、护理工作,一天下来,脸上早已被护目镜和口罩勒出深深的血印子,贴身衣物早已湿透……尽管如此,曾几何时被贴上“娇生惯养”标签的“90后”没有一句怨言,不仅用自信和笑脸感染身边人,在走廊和防护服上作画鼓劲加油,带领患者在医院跳起了广场舞,耐心安抚情绪不佳的患者,却默默将对家人的思念和委屈深埋于内心深处。这一“战”让更多年轻人学会独立,学会担当,学会理解与包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催人成长,更能激发青年积极向上的力量,适时让年轻党员到服务群众最前沿、改革发展第一线、重大斗争主战场经受磨练,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
危急关头“扛得起”。多少身材娇小的女护士变身“大力士”“钢铁侠”,抑或左右手各抓起几大袋半人高的垃圾穿过好几个区域投放到指定点,或是踉跄着背起40斤消毒水给89间房仔细消毒;和病毒“面对面”近距离接触,高峰期一天采集数百份咽拭子样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连续多天转运430多吨医疗废水……一个个令人起敬动容的生动例子印证了年轻的身躯里也饱含着大大的能量,略显青春稚嫩的脸上也有闯关克难的坚毅目光,柔嫩的肩膀也能扛得起“天降大任”。之所以能担负起重任,不仅离不开坚定理想信念的支撑,更源于过硬的素质和本领。因此,作为年轻党员,必须坚持系统学习和实践锻炼,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锤炼,打牢参与急难险重任务的基础,既要着力增强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也要熟练掌握自己从事领域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越扎实,对本职工作的政策业务越熟悉,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2024年《榜样》观后感篇7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榜样6》,榜样的身上有动人的故事、质朴的美。作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追寻“榜样之光”,奋力追逐榜样之光,在新的征程上贡献智慧与力量。追寻“榜样之光”,点燃为民服务的“务实引擎”。为民服务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初心与使命。从引导牧民“减羊增牛”的.廷·巴特尔到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兴建家园的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再到解决王坝村缺水问题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他们深入为民实践,用真挚之心和务实之行绘就“初心图”。
党员干部要主动对标榜样之“美”,为群众服务不能“坐着等”“慢着做”,而要见行动、有效率,要主动去做、马上就干,以起而行之的姿态为民办实事,以奉献自己、造福人民的热忱与信仰干好为民事业,坚持用真心真情真行践行初心使命,在为民路上“不变向”“不掉线”。
2024年《榜样》观后感篇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每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应该始终站在战“疫”的最前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存在人传人现象,要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和防控。首先,基层党员干部要对社区的流动人员进行排查,对于从疫区和外地返乡的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群众配合度,积极宣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预防措施,对出现疑似症状的要提高警惕,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决不谎报、瞒报。
其次,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进行社区走访巡查。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的出入口设置疫情检查站,对出入的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登记,并在街道进行走访巡查,对于未佩戴口罩出门、举行聚集性文体娱乐集会活动、举办聚餐聚会的群众进行劝导和引导,要积极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少外出、不聚集,出门要注意佩戴口罩。
重视社区老弱病残的困难群众防疫情况。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对社区的老弱病残的困难群众提供口罩、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加强身体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情况及时上报登记。
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每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应该始终站在战“疫”的最前沿,但在此同时我们党员干部也应该加强自身的防控,避免成为疫情的感染者和传播者。总而言之,我们要全面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要严防死守,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齐心协力共同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