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对电影情感和主题的深入剖析,观后感是我们对作品所产生的情感和思想的回顾和总结,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榜样123观后感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榜样123观后感篇1
今天,看完了《榜样的力量》,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新时代的榜样不就是像他们那样的人吗?他们所做的点点滴滴,让我为之一振!
责任重如山,一批批援鄂医疗队员奋战一线,不顾自身安危,舍小家,顾大家;责任重如山,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祝新根伯伯,为了把138个队员一个不少地安全带回,他带头进入病房,除了救助工作外,还和专家24小时督察每位队员的防护措施;责任重如山,今天你们扛起了时代的重任,明天我们一定会接好你们这一棒,跑好属于我们的那一棒!
因为爱国,白衣天使成了可敬的战士,和肆虐的病毒顽强抗战,他们决心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一张张请愿书上鲜红的指印,一个个逆行背影那坚定的步伐,不正是爱国的最美剪影吗?正如余医生告诉我们的,她父亲从小就教育她,人生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为国出力不能避,为民请缨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爱国的情怀怎么能让人淡忘?听到这热血澎湃的话语,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
先锋人物杨护士的故事,让我知道了,感恩是每个人最好的品质。感恩白衣天使,是你们最美的逆行,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健康生活;感恩杨护士,是你博爱的胸怀,让绝望的患者重拾抗争病魔的信心;感恩老师,是你们的谆谆教导,让我们长成参天大树;感恩父母,是你们默默无闻的付出,让我们茁壮成长!
创新,是我们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这是第四位先锋人物陈爷爷告诉我们的。他为了在祖先发明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自己身上留下了许多做试验的伤疤,他用了20年的时间,发现了艾灸的新规律,发明了“热敏灸”疗法。不但为我国抗疫作出了贡献,还参与了国外的疫情治疗。我们一定要像陈爷爷一样,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进取,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少年强,则国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给我们树立了前进的目标。我们要好好学习,增强体质,不断在追求和探索中进步,做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爱祖国,会感恩,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好少年,利用不断革新的强大力量,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榜样123观后感篇2
时光匆匆,金秋九月又是一个新学年。晚上八点《开学第一课》也如约而至,一如往年,我忠实地守候在电视机前。
今年《开学第一课》主要讲“理想照亮未来”的主题,节目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坚楷模、抗疫先进人物、英雄宇航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等代表上台讲述他们的故事。通过节目,使我进一步的了解到他们不畏艰苦,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伟大中国梦的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今年是伟大的党一百周岁,回顾百年历史让我们为之骄傲,经过百载流转,时光终于回报予我们今日的辉煌,理想终于照亮了现实。“为中华之崛起!”是多么铿锵有力的话,这是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国家和党的理想与信念,是支撑中华儿女为之百折不挠,头破血流也绝不退缩的精神支柱。
“理想照亮未来”在这个安逸的年代里,这一课如同醍醐灌顶,我好像懂得了什么是理想。理想是心中一盏不灭的灯,是一个人的“精、气、神”,它引导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人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去成就心里美好的梦。就像讲台上的那样党员,有了一股“精、气、神”再多坎坷,再多挫折,再多泪水,也咬着牙绝不退缩。
“祖国,您放心,强国有我”在往后的时间里,我必将严格要求自己,加倍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理想并坚定地为理想勇往直前的好少年。终有一天,我们将成为新时代有本领有担当的接班人,为祖国尽一份力,为党的第二个百年编写更辉煌的篇章。
榜样123观后感篇3
榜样的事迹很多,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动力,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韶华,去带给更多的人民群众幸福,这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这些榜样不仅有这样的初心,并且一直坚持初心,我也要这样继续做下去!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新时代的我们,能奉献的可以更多,在新疆这片广阔土地上更不要惧怕吃苦,生活条件可以苦一点,但是精神追求不能匮乏,不能因为物质利益违背初心,当我迷茫时,想想这些榜样的事迹,就会坚定脚步,跟着最初的选择一直走下去。
榜样123观后感篇4
12万公里家访路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
榜样123观后感篇5
冲锋在前,做排险解难最勇敢的急先锋。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不顾危险,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情况;湖北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隐瞒渐冻症病情,顾不上被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疫最前沿;陕西镇巴县医生张明文写下“听从指挥,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时刻等待”的请战书……基层战“疫”虽不像白衣战士那样拼搏奋战在最前线,却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守住成千上万个社区、乡村这样的防护网,对打赢这场阻击战极为重要。对辖区进出人员的检测排查,对居家留观人员的监测服务,对公共卫生的维护保障,都可能潜在危险隐患。这个时候尤需党员以足够的勇气站出来、顶上去,用“我是党员,我先来”的铮铮誓言,在急难险重的斗争中当先锋、作表率、耀初心。
讲求战术,做科学防控最睿智的急先锋。科学防控,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奋战防控一线,把工作落细落实,党员须当好信息员,坚持实事求是、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收集、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误报,用准确数据为决策提供服务;须当好监督员,发挥网格作用,对抗疫过程中发现的不当言行敢于制止、及时上报,对于不当舆情要敢于揭露,用科学事实击破“谣言”,传递社会正能量;须当好宣传员,根据政府权威信息,对广大群众进行科学防控知识与技能的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自觉做好防护,打消恐慌心理,坚定必胜信心,主动协助村镇、社区做好辖区防控,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