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观后感能够让我们对作品的情感和意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观后感让我们能够回顾和珍藏自己对电影的珍贵体验和感动,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天下无贼》观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天下无贼》观后感篇1
?天下无贼》是一部不错的电影,讲述了在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一些事情。
在故事中,傻根用纯洁的心灵和天下无贼的梦感化了王丽,王丽对王薄说她怀了他的孩子,迫使王薄协助她保护傻根。最后,王薄为了傻根的梦,被黎叔杀死,王丽则成功逃走,傻根平平安安地回到家。黎叔等人因贪婪而落网。
这虽然是一部电影,但它却类似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它明确的将人们分为两种,一种是像傻根那样心灵纯洁的人,另一种则是和之相反的黎叔一干人等,许多人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贼就是贼,不可能成为天使,《天下无贼》却截然不同,使贼变成了天使,为了一个傻根,不惜被杀死。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会发现这里也有许多共同的例子。比如一些黑道上的人,杀人无数,双手沾满鲜血,但最后也因良心发现,改邪归正。另外,还有更多:小偷偷盗后又将物品悄悄归还。一抢匪在警方捕捉时,用一位孕妇作为人质,但此时孕妇却开始生育了,可周围没有医生,怎么办呢?抢匪便告诉大家,他原职为医生,于是他为了这个小生命,用了很长时间,终于成功了,令大家十分感动……还有n个这类的故事,我们中国正在升华,用一件件事呼唤别人的良知,美好的未来正在向我们招手,展现出它的诱人和可贵。
啊,中国,我美好的家,你正在向世界展现自己。用自己的淳朴和无暇,开辟出新的天地!啊,祖国!
《天下无贼》观后感篇2
贺岁片《天下无贼》上映后,好评如潮,票房上亿,一时轰动了影坛。青年农民傻根要带上在西藏打工多年的积蓄6万元钱回河北老家,工友们劝他在路上千万不要声张,可傻根从来不信邪,大声嚷着自己带有6万元钱走上车。引得几路贼人纷纷把傻根当成猎物。火车一路东行,各路贼人都想伺机夺钱。但有一位良心发现的“女贼”一路为傻根保驾护航,更有便衣警察在暗中相助,最后还有“义贼”付出生命,从恶贼手中夺回傻根血汗钱归还原主,最后各路贼人被抓──这是影片的故事梗概。
在影片主人公看来,真的是天下无贼。傻根对贼人视而不见,甚至被贼人的谎言和虚假的水所迷惑,而奉送5000元钱;当听到列车有人需要输血时,傻根毅然前去献血直到昏肯睡不醒──多么憨厚老实的农民,他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和高尚,他是多私可爱啊!傻根不相信天下有贼,直到影片最后,他的眼里也还是天下无贼。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能坚信“天下无贼”。我们能不畏惧贼人的猖狂,但也不能像傻根那样轻信别人。我们欢迎更多良心发现的贼人洗心革面,希望像傻根那样真诚与善良的人越来越多,祈祷“天下无贼”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总之,《天下无贼》让我明白了一条永久不变的真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天下无贼》观后感篇3
?天下无贼》是一部以轻松的喜剧来反映当今这个残酷复杂的社会和人性伦理的电影。它很好地刻画了当今这个复杂而又现实的社会,隐引地勾出了当今这个社会中人类各种各样的欲望,而一些愚昧的人类有为了满足欲望,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良知,甚至是灵魂。它以一部电影引伸到了人性的探索和不同生活背景下的人的思想行为上的不同。
影片主要讲了一对浪迹天涯、以做贼偷窃为职业的情侣王薄和王丽,他们在火车上遇到了带着挣了好久的六万块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而且又非常单纯善良的农民工傻根。傻根“善良得傻”,不相信天下有贼,而冒冒失失就登上了贼列车。王薄一开始是相对他下手,可在傻根的纯朴善良打动和王丽向善的向导下,下定决心在众贼之下保护傻根。他想圆了傻根“天下无贼”的梦想。因此,引起他与另一个“贼道”更高的偷窃团伙进行了一场“贼斗贼”热火朝天的好戏。电影的结局,王薄死于正义,王丽得以逃脱,黎叔一伙被绳之于法,而傻根在他的世界里还是天下无贼!
电影的一开头,王薄和王丽这一对情侣以当家庭教师为幌子,合伙串谋敲诈了一公司老总的一辆宝马车。这敲诈的过程是如此的轻松,如此的熟练。开始的这个场景很好的让观众把这部电影的名字《天下无贼》想入一块。“无贼”与“有贼”相成一起,使观众不由自主地有种往下看的欲望。而且从贼到最后的无贼,又为后戏做了很好的铺垫。
从这么个小小的片段经过足以看出,被欲望冲昏了头脑的刘总妄想占王丽扮演的家庭教师的便宜,却偷鸡不成倒失把米,反而受到威胁敲诈。他这种不顾伦理道德的行为不仅让他名誉扫地,而且损失了一辆宝马车。再观王薄王丽这对贼情侣,敲诈刘总的时候是那么的熟练,那么的理所当然。他们为了钱,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不顾自尊,以做贼为职业,完全把人类的良知跑于脑后。做了许许多多不法勾当,却还那么的心安理得,面不改色。这真的不得不让人寻味这显示而又残酷的社会。
整部电影主要刻画了傻根这个人物角色,并以王薄和王丽还有黎叔等配角为衬托。电影里的傻根——无贼无邪。这一个纯朴善良农民工,对这个世界抱有很强烈的美好期望,相信天下无贼,对他人没有抱有戒心。在影片里,傻根大声喊着自己身上有六万块,问谁是贼。刻
画出傻根是难么的“单纯得傻”。还有,在车上无私献血,刻画出傻根这角色商量有爱心的一面。在听说王丽患有绝症的时候,不惜掏出自己的家本。刻画了他有同情心的一面。电影的最后还是让傻根留在了美好无邪的世界里。当今社会,像傻根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单纯、善良、憨厚、有爱心!如今,世界最缺少的就是这些品质,然而,放眼当今社会,缺却少之又少。这真的需要我们认真深思!但是,像傻根这样“单纯的傻”有情义被别人的虚伪一面给蒙蔽的人注定是会被社会淘汰的。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不去承认社会的复杂和残酷的一面。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还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再看看情意代表角色王薄和王丽这对贼情侣。王丽在知道自己有身孕后,性情有了很大变化,想从善做一个正常人,“为孩子积点阴德”。在认识傻根后,被他的淳朴憨厚所感触,决心保护他不让他受到其他小偷的伤害,想让“天下无贼”这个单纯的想法永远保留在傻根的世界里,不惜与男友王薄翻脸,竭尽全力。展现了人类善良、虔诚的一面。而王薄原先认为王丽的“从善”念头很不屑,认为“既已做过贼,就一辈子别想做好人”。但是当他得知王丽已怀有自己的孩子后,开始懊悔,也萌发了要为孩子“积阴德”的念头,并与王丽一起保护傻根,最终为保住傻根的6万元钱,遭到黎叔的毒手死去。这类“悔过自新”的做法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因为每个人的意识深处都有一种“从善”的愿望,也就是人性中有善良的一面。王薄开始的固执到悔过后的执着。当他用流血的手把傻根的包放到熟睡的傻根身边,在轻轻的拉上通风口。最后还给王丽发了信息:“傻根的事已办妥,等着我!”这就触动了观众心底的这根弦,所以不少观众在看完影片后,是挥泪告别王薄。反观黎叔这一伙,奸诈、狡猾、狠毒,不择手段,最后还杀死了王薄。到头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被绳之于法。
结局是残酷而又温馨的,黎叔等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王薄虽死,但他的死也为王丽和他们的孩子赎了罪。同时也让傻根的“天下无贼”的单纯想法可以延续下去,王丽也可以像正常孕妇一样,不必再过东躲西藏的日子。
这部电影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做人一定要善良虔诚,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而且我们要怀着善良爱心和正直、带着机敏和智慧去明辨当今这个世界!坚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天下无贼》观后感篇4
贼的故事也可以大行其道,《龙凤斗》讲述的就是一对雌雄大盗的爱情故事。极具香港商业文化的特点,不屑于说教,一派天真地搞笑,再加上必不可少的爱情信仰。故事情节险象环生,出人意料。刘德华和郑秀文在剧中扮演一对离了婚的神偷夫妇。两年后,郑秀文为了一条珠宝项链打算嫁给一个犹太人——一个同样是神偷富婆的儿子——富婆跟郑秀文签定协议,项链她只有使用权,如果她和她儿子的婚姻持续到60岁,这条项链才属于她。郑秀文答应下来。在富婆儿子拿项链去鉴定的路上,郑秀文派人抢走项链,不料却被刘德华抢先一步拿下项链。富婆报警,并要保险公司赔偿损失。分别两年的雌雄大盗再度重逢,郑秀文不解的是刘德华为什么要和她离婚,刘德华也想证明在郑秀文的眼里,他是否比珠宝更重要。
于是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喜剧性的剧情冲淡了男主角最后因绝症而亡的悲剧结局。香港的电影永远是要人享受现世的快乐,拒绝大悲剧的沉痛感。在那些由高档产品,高消费下建构的爱情和生活,有着物质的实在感,可是在多大程度上属于真正的平民?但无论如何,平民还是乐意接受的,有钱有趣有情有调的生活,是人人向往的,虽与己无关但也仍能在平庸的现实中制造传奇,至于故事永远不必推敲真伪,一笑而过便足矣。
?手机》的赤裸裸的写实风格遭到了攻击,理想的陷落很难满足观众的心理,它打破了某种平衡。所以在《天下无贼》中冯小刚加重了理想化的笔墨,设置了一个未被城市物质文明污染的打工仔的形象,形成了城市与乡村文明的二元对立的模式,最后乡村占了上风,理想取胜。作为成功的商业片《天下无贼》在取悦观众心理上真是样样俱全,邪恶和正义的二元对立向来是最能调动观众胃口的,无伤大雅的调侃和搞笑情节,甜蜜又伤感的爱情故事虽然令人怅惋但亦能起到荡气回肠的效果,回味起来就更香更浓,再说华仔饰演的角色算是个民间英雄了,把他写死既可成全凄美的爱情又合道德的惩戒法则,是两全其美的选择,既如此他就必死无疑了。
?龙凤斗》与《天下无贼》都是关于贼的故事,都是华仔的演绎,虽然华仔是一样的深情,但还是风马牛不相及,贼的故事也是多姿多彩的啊。
《天下无贼》观后感篇5
我第一次知道《天下无贼》这部电影,还是在十一年前,那个时候我还在念小学五年级。当时作文课上老师给出的题目是“写一部最近你看的电影观后感”,于是就有好多小伙伴写了天下无贼的观后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标题就是《愿“天下无贼”》。
当时的我被这个标题弄得心痒难挡,却又没钱去看电影(因为零花钱都用来买吃的了,不舍得花钱去看电影),尽管好奇也只好作罢。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渐渐淡漠了对这部片子的印象,却没有想到十年后在异国反而看到了这部片子,不得不感慨世事无常,命运的巧合真的是十分精彩,就如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讲了这样一个盗贼悔过向善、悬崖勒马的故事:故事以时间发展顺序叙事,男贼王薄和女贼王丽是一对盗窃搭档,也是一对恋人,两人在有钱人家里设下圈套,连骗带威胁抢走了男主人的宝马车,然后倒手卖掉。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做这样的勾当,可谓雌雄大盗。然而王丽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为了孩子也为了母亲这个神圣的身份,想脱离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两人在途中几次发生矛盾。就在这时他们在火车上遇到了,带着挣了好久的六万块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而且又非常单纯善良的农民工傻根。
这个傻根单纯的脱离现实,不相信天下有贼,就孤身一人带着钱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居然还大声嚷嚷自己有钱,成功吸引了各处贼人的注意力。王薄一开始打算对他下手,虽然傻根的纯朴善良也曾打动过他,但是最终妻子怀孕的消息才真正改变了他:于是决他心保护傻根,圆傻根一个“天下无贼”的梦想。
然而车上还有一个扒手团伙,早已盯上了傻根的钱。因此,王薄与偷窃团伙展开了一场技巧与智力并存的斗争。最终王薄以生命为代价替傻根拿回了钱,孤身一人的王丽为了孩子艰难生存,而傻根,依然相信着,天下无贼。
很难想象这部片子是当年的贺岁片,尤其是年年给大家带来喜剧的冯小刚导演拍出来的贺岁片。全片都充斥着冯小刚拿手的“冯氏幽默”,留下了很多流传至今的经典语录和搞笑片段(比如“人才”,比如“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按理说,这本来应该是一部给观众留下欢乐和教育意义的片子才对,最后男女主角幡然醒悟悬崖勒马,联手制服黎叔一伙人,最后弃暗投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新生活——理应如此。
然而最后男主角却无声息的死在火车上,不止是我,我想当年每一个看过这个片子的人,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脑子里都是王薄死前那不甘的眼神,这个年怕是很难过好了吧?所以我在想,冯小刚导演是抱着怎样的意图,去制作这部影片的呢?然后我就看到冯导的这段话—— “如果说《手机》是一杆子插到生活里的话,《天下无贼》可以说是打一巴掌揉三揉,对人性和生活都充满了善意,甚至有些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冯小刚
看到这句话,我忽然醒悟,冯小刚导演的这部片子,其实是理想主义和悲观现实的综合与碰撞。电影的题目是天下无贼,然而电影一开场却呈现给我们一场骗局,男女主人公居然是一对雌雄大盗,在情节上这固然是一种高明的手法,让观众疑惑、思索:不是说无贼吗?怎么上来就是两个贼?他让观众抱着一种悬而未决的心态带着问题继续看下去,却也奠定了全片的基调,那就是在现实的极致和理想的极致总是如此交错出现:刚刚还是雌雄大盗的精彩表演,下一幕就到了神圣的寺庙,而寺庙以及人们所笃信的宗教,也正是人们心中理想的极致;当你还沉浸在这信徒圣洁的气氛中时,刘德华和李冰冰扮演的小偷就登场了,轻而易举的顺走信徒的手机,我想问这些信徒所信仰的满天神佛此时怎么不出手阻止呢?神佛在哪里呢?因果报应在哪里呢?
现实的极致;神圣的拉卜楞寺前刚刚上演了现实的诡诈,却又凭空出来一个天真善良单纯的傻根——扯嗓子大喊贼在哪——目前为止的人生中,我不曾遇到一个如傻根般单纯的人,哪怕是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这又变成理想的极致了;一转眼,火车又变成了个贼窟……到后面的王薄王丽为傻根出手,黎叔一伙群魔乱舞,人民警察技高一筹,这些都是冯导巧妙安排的非现实桥段: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贼没那么出神入化,而人民警察也没那么无所不能,我们也并不知道是否真有这么一对贼人被单纯改变,他们都不是完全真实的存在,却因为戏剧效果的渲染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到最后曾经屡次想对傻根出手的王薄幡然醒悟,老谋深算的黎叔却放着逃生的机会不要也要拿到傻根的钱——这两者是何等的极致对比啊。
所以这样看这部电影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或许就很清晰了:它是真实,也是童话——或者说它不是真实,也不是童话。它是理想和现实极致的混杂。我认为导演选择将两者一起摆上台面,让观众去选择:你认为这故事是什么,你缺少什么,你就选择什么。如果是未经人事,经验尚浅,对这个社会充满着不切实际期望和幻想的观众看了,那么对他来说这一车盗贼,这深邃的心机,这危险的现实,无疑会给他带来深深的震撼,让他在步入社会之前或者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之前就有了最基本的心理准备。
如果你是饱经风霜经验丰富的“老鸟”,那么电影中傻根这么一如既往的执着和单纯,是不是你早已遗忘丢弃在角落里的珍贵情感?当你在这个世界上为了名利奔波之际,是不是早已遗忘了当年那个单纯善良,容易满足的自我?是的——“拍一巴掌揉三揉“——这就是这部电影存在的意义。你天真?你单纯?这一巴掌就让你明白什么是现实;你麻木?你无情?这揉三揉就让你知道,世界上还是有温暖,还是有一些应该去相信去做到的事情。即使你在不该走的路上走得太远,你也依然有机会转身回来,去开始你自己新的生活。
电影的结局冷酷而温馨。黎叔等人受到法律的制裁,王薄虽死,也为妻子和孩子换来了救赎,傻根继续天下无贼的单纯下去。这或许是导演最后对我们的教诲:做人一定要善良虔诚,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要带着善意和爱心、机智和机敏去分辨这个世界。对我而言,导演最后的情节其实带着血淋淋的告诫:有些事,做了就回不来,虽然你可以用生命去洗刷去赎罪。
但是,却也只能如此。心存善念吧,这个世界并不是真的“天下无贼”,但他却可以是我们心中一种美好的向往和信念,我忽然想起来小时候同学那篇作文的呼喊:“愿天下无贼”。在这个浮躁的现实世界,保持一颗明辨善恶却又不失善良的本心,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为了一些简单的梦想和守护这些简单的梦想而奋斗,或许是最轻松又最快乐的一种活法。
《天下无贼》观后感篇6
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冯小刚在2004年推出贺岁力作——《天下无贼》。为了兼顾港台市场,打破冯氏影片“北方热,南方冷”的桎梏,冯小刚还特意邀请了刘德华和刘若英扮演男女主角,而影片当时创纪录的400多个拷贝的投放量及过亿的票房,也算没枉了冯导对贺岁电影的一片赤诚。
影片根据赵本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并于2004年12月公映,但小说其实早在五年前就转到了冯小刚手中,当时冯小刚就被小说的这种悖反创作吸引,但几经改稿,都达不到预期,剧本也一直被搁置,后来在电影《手机》的首映式,冯小刚再次聚首二稿编剧王刚,两人达成共识,决定将剧本继续创作下去。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剧本斩获了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天下无贼”是个美好的愿望,我们不会去计较这种理想状态是否存在,真正让我们关心的是,这个“乌托邦”故事是否能说的圆满。鸳鸯大盗王薄、王丽为了帮一个叫傻根的人圆一个“天下无贼”的梦,与另一扒窃团伙展开一系列明争暗斗,在与对方头目黎叔的较量中,王薄以生命为代价迫使黎叔缩了手,最终成全了傻根纯真。让两个贼肩负维护“天下无贼”的脆弱谎言,这种出人意料的设定势必要找一个合情合理的缘由。
片中刘若英饰演的王丽在得知自己怀孕后便萌生“金盆洗手”的念头,火车上遇上不谙世事、纯朴善良的傻根,骨子里的母性被激发。面对警察的盘问,那句“我怀孕了,怕遭报应,想做善事积点德,就是这么简单”是王丽对自己、对爱人王薄,更是对腹中婴儿的救赎;除此之外,宗教的感化也是影片设置的一大前提。
所谓的梦想照进现实,“傻根”王宝强大概就是最活生生的例子,戏中那个坚信“天下无贼”理想的“缺心眼儿”傻根,戏外凭借“傻根”一角,迅速蹿红,签约冯小刚工作室,不久更是凭借一部《士兵突击》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电视明星。
《天下无贼》观后感篇7
曾经在某本侦探小说上看过这样一句话,除非看到结局,否则,所有的猜想都是徒劳。《天下无贼》也是一样,除非看到电影落幕,否则,不会有人猜测到这样的结局。
这并不是一部古装片,没有华丽的衣物,没有繁杂的造型,仿佛就发生在身边,然而又那么遥不可及。没有被污染的世界上最纯洁的质朴,与那老谋深算的狡猾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爆笑不止的幽默情节与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交错出现,却赋予了整个故事一个悲哀的结局。
王薄与王丽这对扒手情侣在火车巧遇憨直的农民傻根带六万元钱回乡。傻根淳朴的性格深深地打动了饱经沧桑的王丽,火车上有一个技术高超的偷窃集团,王丽与王薄为让傻根永远质朴,不想破坏他的纯洁,让他心中“天下无贼”的信念不会改变,与这个偷窃集团斗智斗勇,最终,王薄还是惨死在偷窃集团的老大手中。这部影片将镜头对准了人性,充满着哲理,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幅精彩的画面,还有意味深长的余音值得回味。
有一个片段让我感触颇深:当王丽对着那座西藏庙宇深深地拜下去的时候,我似乎体会到了那内心深处的虔诚,浪子回头金不换,身为贼的无奈,只有贼自己知道。一种安静、内敛的感觉,仿佛时间停止,只剩下庙宇与王丽自己……
每一个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都是纯洁的,他们人生的种种经历使他们有了不同的性格。傻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家离这里很远,春节我都是与狼一起度过的。狼都不会伤害我,人怎么会不如狼呢?”他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环境中,心灵没有一丁点儿的污染。他要经历的还很多,他不可能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安全的、不需要他有任何戒心的社会中。但导演最终还是没有破坏这纯洁,王薄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这纯洁,让“天下无贼”的信念在傻根心中永远不改变。
但真实的生活不会给你这个机会。从小父母、老师、国家都教育你要防偷、防盗、要有戒心。你没有戒心,说好听些,是你纯洁,说难听一些,就是无知、幼稚,你将会成为现实生活的牺牲品。
天下无贼?天下无贼只是一个理想,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个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天下无贼》观后感篇8
由刘德华和刘若英主演的《天下无贼》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影片。全片记录了一个善良而朴实的农村人,自认为天底下没有贼,拿着自己辛辛苦苦挣的六万块钱,准备回家盖房、娶媳妇。在回家的路途上,他碰到了两伙坏人:其中一伙人见到了他,认为他十分傻,觉得应该帮他,于是就处处保护着他;另一伙人则千方百计想把他的六万块钱偷到手,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正义取得了胜利,六万块钱保住了,人的良知也被唤醒了,但是刘德华扮演的王薄却被杀了。
这部电影既令人悲痛,又令人惋惜;既令人愤怒,又令人心酸。许多人看完了这部感人肺腑的片子之后,都会情不自禁地责问自己:“我能为‘天下无贼’做些什么呢?”
这使我回想起了一件令人难以忘怀的事。那是晴朗的一天,我与姐姐兴高采烈地骑着刚买的自行车上街。买完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后,就去一家很大的餐厅吃早餐。我们把自行车放在有保安看守的停车场,上锁后,便上楼吃早餐。约过了一个小时,我摸着撑得饱饱的肚子下了楼。天呐!我着见了什么!我揉揉眼睛,“新买的自行车不见了!”“怎么一个保安也没了?”二十岁的姐姐也惊呆了。在停车的位置转了两分钟后,姐姐突然像惊醒似的,往服务台跑……“小姐,请叫你们的负责人出而,给我们一个合理的交代。”然而那阿姨却不理不睬,把我们的话当耳边风。我和姐姐又生气地重复了五遍,她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经理不在,我没有电话。”“这就是交代?”我十分愤怒,“没有经理,也总得有个责任人吧?”她又斜着眼看了我们一下,就躲开了,留下了一个让人愤怒的影子。
我们在门口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可除了来来往往的顾客之外,一个负责人也没见到。最后我们只好沮丧地回了家,后来我们又找了几次,他们却以各种理由来搪塞我们,最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丢车这事己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我的心还在愤愤不平,我特别痛恨那些可恶的贼,那些只想不劳而获的社会寄生虫。我也特别痛心,有些人为什么麻木和怯懦?如果人人都像酒店的保安、服务员那样,贼岂不是越来越多了吗?
其实,要想让“天下无贼”,不仅靠那些执法部门,更重要的是要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如果当时,那位保安能守在岗位上,小偷偷车他怎么会不知道呢?服务小姐明明知道餐厅要负责任,却找借口不去通知负责人。在这种情况之卜,吃亏的总是老百姓,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真叫人气愤。 社会犹如一台在日夜不停地朝着“天下无贼”这个美好的梦想奔跑的机器。尽管这个机器中有多半齿轮都在竭尽全力地工作着,可还是有一些齿轮在袖手旁观,甚至去妨碍其他齿轮工作。导致这台机器离“天下无贼”这个目标还是那么远,那么渺茫。
“天下无贼”这项任务是伟大的,是艰巨的。只有警民同心,携手共进,才一能最快地、最有效地使这台机器加紧工作,早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心中这个美好的梦想。请睁开慧眼,请给心灵鼓起勇气,请拿起法律这个武器,让我们浩浩荡荡地打一场人民战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