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4心得体会优秀5篇

时间:2023-05-20 作者:Kris

写心得的好处,一方面能提升自我,也能更新替代想法,一篇出色的心得体会是会给人带去深远的影响和思考的,28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榜样》4心得体会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榜样》4心得体会优秀5篇

《榜样》4心得体会篇1

他们 用最平凡的脚步走出最伟大的征程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们,是一群最基层最平凡的人,但在灾难来临时,他们用最平凡的脚步走出了最伟大的征程;他们,是最渺小最常见的人,但在疫情面前,用血肉之躯为人民筑起了铜墙铁壁……“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榜样5》画面中再现的一幕幕场景,让我们感动、落泪,更让我们看到平凡也能造就英雄,坚守汇聚出的伟力。榜样,犹如一粒种子,只要有这份为民的初心和信仰,哪怕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凡的事业中,也能开出最耀眼的花,也能成就最灿烂的梦想,也能走出最伟大的征程。

无论是“敢与死神掰手腕”的军医张西京,还是“党员就应该先上”的护士张宏,亦或是舍小家顾大家的人民警察达娃仓决……他们在疫情未发生之时,也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粟”,也许你曾与他们擦肩而过,也许你曾与他面对面谈笑风生,曾经他们只是人海中与我们职业不同、角色不同的路人,可正是这群平凡到只是邻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人,在战疫中成为了最耀眼最璀璨的“明星”。他们平凡,但他们心中装着对人民爱的火种,让他们能够义无反顾,在战疫中首当其冲,用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抗疫史诗”。你我,也只是沧海一粟,可是只要我们像他们一样,心中装着对人民爱的种子,在平凡中我们也定能创造不平凡的事业。

鲁迅曾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笔者以为这个世上本来也没有英雄,而平凡的人能够坚守一份初心、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他们,就是平凡的英雄。我们党员干部也当如此,以榜样为旗帜,坚守自己的岗位,以忠诚爱国、心怀百姓、精益求精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干好为民之事,用平凡的坚守铸就不平凡的事业,用最平凡的脚步走出最伟大的征程。

《榜样》4心得体会篇2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__也强调,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榜样是时代的最美使者,“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实干一辈子,为民至最后一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干净与担当;榜样是社会的精神坐标,“全国道德模范”方敬,倾尽200余万元积蓄,累计帮扶260余位寒门学子步入高等院校,以“乡贤”情怀照亮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社会风貌。踏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对标榜样,看齐典型,学精神、学品质、学方法,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榜样力量感召对党忠诚的磐石信仰之力,扎根“红土地”。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品格。正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忠诚,全党树起“艰难我奋进,困乏我多情”的砥柱,历经苦难越勇猛,饱受挫折更坚挺,成功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对党忠诚是融入血脉的政治基因与思想印记,做忠诚执着的“真理”党员。90岁高龄的宋书声一辈子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研马、在马传马,我们要加强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对党忠诚是植入灵魂的行动本领和实践要求,做功成有我的“奉献”党员。历数国测一大队的忠诚足迹,走大漠高原,登世界峰极,用青春报效祖国,忠诚事业,用行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勉励广大党员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榜样力量感召为民服务的向阳宗旨之力,扎牢“人民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服务是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百姓有呼必应的“坚守”党员。不计个人得失、坚持十八年默默守护着乡亲们健康平安的贺星龙,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是他默默坚持的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将党的宗旨意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让为民不空洞,让服务接地气,全心全意做好群众大小事。为民服务是不为诱惑所动,不因祸患而避,做时刻挺在人民前的“先锋”党员。出生入死的缉毒英雄印春荣,出生入死用忠诚和担当捍卫人民利益,我们要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真正人民公仆。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榜样力量感召奋斗担当的激流前进之力,卯足“向上劲”。奋斗担当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坚实底色。中国高铁速度、深浅科考深度、塞罕坝绿意盎然、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每一项成就离不开日以继夜的奋斗,每一次进步源于大胆实干的担当,新时代是奋斗担当者的时代。奋斗担当是敢啃硬骨头,不怕开头难,做勇于进取的“有为”党员。李元敏“临危受命”,大刀阔斧搞改革,带领村民团结奋斗,让盖买村从“后进村”变成了“治村强村”示范村。我们要因地制宜实干而不蛮干、盲干,持之以恒长干而非半途而废。奋斗担当是大胆容错,开拓创新,做敢闯敢干的“立新”党员。“ppt书记”朱仁斌,创新创建“家庭农场+乡村旅游”模式,实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共赢共享。我们要坚持理念和实践创新相结合,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奋斗提速,让担当高效。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榜样是推动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激励我们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榜样的力量,似春风学习先进,坚定前进方向;像春阳保持先进,温暖实践双手;如春雨赶超先进,滋润精神心田,营造广大优秀党员干部的“春笋”长势。

《榜样》4心得体会篇3

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反映全国“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通过榜样让我认识了很多让人尊敬的人。

他们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榜样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我也深深体会到一种师生间难得的和谐之情,在感动的同时,我又自己感到羞愧,同样身为人师,我却常埋怨工作的不如意,埋怨学生的调皮,埋怨家长的不配合,却忽略了自我反思。惰性越来越占据了我的大脑,我不知道自己的思维中是否还存有“对工作的热情”。郭丽华得知自己患癌证晚期后仍然未有过丝毫的黯淡,痛苦中,她选择了理智:绝不能万念俱灰,要靠治疗向命运抗争,要夺回自己的生命,重新回到她怎么也站不够的讲台。可是我呢?我有着健康的身体,却拖着一个即将瘫痪了的大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消极的思想占据了我的心,没有希望、没有信心、没有斗志,有的只是埋怨。

学习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我不能埋怨学生,不能埋怨家长,不能埋怨社会,我要拾起信心,鼓起勇气,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榜样》4心得体会篇4

她,用真情感动了孩子,感动了乡亲,感动了同事,感动了领导,感动了全国,也感动了华侨。

张桂梅,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榜样》4心得体会篇5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