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的教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确保课堂高效运转,一份教案的制定与执行过程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促进反思与进步,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充气雨衣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充气雨衣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导入】
1、猜谜语: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真神气
2、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讲授】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与同学讨论解决。
2.检查生字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卡,“开火车”读。
(2)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相互讨论不理解的`词义。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课件。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活动】
(四).思考,讨论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充气雨衣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共同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学生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学生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学生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如果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部分同学交流自己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己的设想动手做一做,我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充气雨衣教案篇3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识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充气雨衣教案篇4
学习目标:
会认“充”等14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
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的?
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2.谜底是什么,请你写在纸上。一件小花衣,3.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4.能穿,5.下雨穿上最神气。
6.请你把谜底在小组里揭晓,7.如果是一样的',8.大家互相拍拍手,9.告诉老师你们的谜底是什么?(板书:充气雨衣)
10.小朋友们见过充气雨衣吗?(板书:充气)有一个小朋友就发明了一件,11.他是谁呢,12.读读课文就知道啦。
二、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2.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多读几遍,3.把字音读准。
4.互相对读(同5.桌每人读一段),6.相互检查,7.遇到读不8.准的字音,9.相互纠正,10.碰到较长的句子,11.多读几遍,12.把课文读通顺。
13.课件出示生字,14.请同15.学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
16.指17.名18.读课文,19.边听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
三、朗读课文,大胆想象
1.朗读课文,2.想一想,3.当大家看到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后会怎么称赞他?
4.你对小林的充气雨衣还有没有更好的建议,5.请你在小组中提出来,6.大家一起讨论、互评。
7.再把课文读一读,8.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和大家交流。
9.小组推荐好的想法在全班交流、评价。
四、动脑、动手,学会实践
1.再读课文说说小林发明了充气雨衣,2.对你有什么启示?
3.你打算亲自动手做个什么小制作?
五、小结:
小朋友们,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动脑,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明,去创造吧!
充气雨衣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的。
2、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了解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2、联系日常生活,讨论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准备】
制作简单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疹测
1、检查生字的认读,听写生字。
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质疑解难 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划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
(读课文后知道什么,想说什么?)
3、读课文说说小林为什么要做充气雨衣?受到什么启示?
学习的.过程中演示课件: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你怎么称赞小林?
5、小结:
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6、思考讨论:
⑴ 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⑵ 怎么使想发变成现实?
三、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想成为小小的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回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的发明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小林 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教案篇6
教材分析:
小林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当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他就积极开动脑筋,连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小林一直在想啊想”。正因为小林“一直”在想,他才能从徐徐张开的裙子上得到启发,马上动手做。但是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解决了张开的事又出现了收不拢的事。也因为小林“一直”在想,他才能从吹气的救生圈上再次得到启示,他又动手完善了雨衣。在爸爸的帮助下,实用的充气雨衣终于做成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2、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
3、学会思考,实践,并愿意尝试改进生活中的日常生活用品。
重点:学会默读课文,自主探究,掌握故事大意。
难点: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大雨中行走会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2、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理解雨衣的下摆)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课件)
(1)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名认读(先注拼音,后去除)
膝下 联欢会 塑料气囊 旋转 塑料环
自行车内胎 塑料膜 剪刀 压成
暑假 差不多 粘在 缝雨衣
(2)指名分节读通课文,注意引导长句子的朗读及有问号的句子。(课件出示)
三、默读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想到 看到 做成
一般的雨衣———————————— ————————
想 看
----——————————————充气雨衣
2、小组长汇报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引导学生说出怎么想,怎样做的句子) 在汇报讨论过程中逐步出现以下句子:
(1)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2)小林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
小结:小林是一个勇敢的孩子,碰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真棒啊。
(3)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小结:他在生活中很善于观察,随时随地去发现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真厉害。
(4)当天晚上,他用粗铁丝弯了一个大圆圈,把它缝在雨衣的下沿,新式雨衣做成了。 过渡 :瞧,他不仅想,不仅去看,还自己去做呢。
(5)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6)小林的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7)回到家里,小林剪下救生圈的气门儿,买了塑料膜,又请塑料加工店的叔叔帮助压成一个气囊。
小结: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
四、信息交流 情感升华
1、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
2、在了解了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之后,我们开一个“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信息交流会”,
把你预先收集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人或事迹介绍给大家,好吗?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把它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