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爱耳朵教案6篇

时间:2024-07-16 作者:pUssy

教案写好了,让我们能够有系统地进行教学准备,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时间分配,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爱耳朵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爱耳朵教案6篇

小班爱耳朵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明白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明明:小珠子,真搞笑。(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之后怎样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样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留意掉进去,必须要立刻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忙我们。

教学反思:

在幼儿极其喜欢的听故事的氛围中,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整个课堂的气氛很好,当小朋友听到明明把珠子塞进了耳朵之后,都很担心,很紧张。我向他们提问,“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呀?明明的耳朵里有个珠子!”我向她们指着挂图上的老师,让她们接着猜一猜老师看到了明明耳朵里的珠子后会怎么做?小朋友们顿时炸开了锅,有的说要找爸爸妈妈,有的说要找老师,有的说要去医院。

小班爱耳朵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并说出动物耳朵的不同特征。

2、理解感受故事中叠词的巧妙运用,能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活动准备:

1、小书(人手一本)

2、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动物耳朵的不同特征。

(师头戴小兔、小猫、熊猫、小狗、大象的头饰)

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变出一对长耳朵,长长的耳朵会像谁?

提问:为什么会像小兔?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耳朵是不一样的, 有的圆圆的,有的尖尖的,有的长长的,有的大大的, 有的弯弯的。

二、看小书,学习尝试用恰当的叠词讲述图书内容。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小动物耳朵的图画书,名字叫《耳朵》。

师:第一页,小朋友扮演的是哪个小动物?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出圆圆的耳朵像熊猫)

第二页,小朋友扮演的是哪个小动物?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出长长的耳朵像兔子)

第三页,谁能用前面的方法来说说这个小朋友扮演的哪个小动物?

(引导幼儿讲出怎样的耳朵像小猫)

第六页,这个小女孩,她在干什么?

她的手在摸什么?那我的耳朵像什么?

(原来她戴的是保护耳朵的耳罩,毛茸茸的)

三、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故事中叠词的趣味性。

幼儿自取小书跟读。

要求:

(1)幼儿能跟随故事情节逐页翻阅。

(2)能积极地参与朗读。

四、师:原来小动物的耳朵有这么多不同形状,还有许多小动物的耳朵,它们会是什么样的?那我们到阅读区里的动物书籍里再去找找看,还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找找看哦,明天让我们一起来猜猜你找的小动物是谁。

小班爱耳朵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用完整的话讲述耳朵进水后的处理方法。

2、了解保护耳朵的一些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看图说说讲讲,理解故事内容。

1、你们看图上有谁?(火帽子、跳跳蛙、小老鼠和红袋鼠)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那你知道谁在找吗?(火帽子)你是怎么知道的?(他用手蒙住眼睛)

2、那小伙伴们藏在哪里呢?(红袋鼠、小老鼠藏在草丛里,跳跳蛙藏在池塘里)

3、谁能把这张图上的内容完整地讲讲。

4、朋友们都藏好了,火帽子开始找了。找呀找,它找到了谁?(红袋鼠)它是怎么找到的?(发现草丛里有红色的`小花在晃动,一看就找到了红袋鼠)

5、找到了红袋鼠,火帽子继续找小老鼠和跳跳蛙,可是他找来找去都找不到,这时它想到了请谁来帮忙?

6、小象想了什么好办法?(用鼻子在池塘里甩一甩)看,谁出来了?跳跳蛙藏在哪里?

7、小象帮助火帽子找到了跳跳蛙,可是发生了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水、小老鼠到了小象耳朵里)小象耳朵里的水出不来,它的心情怎么样?(很着急)

二、知道耳朵进水的处理方法。

1、那该怎么办呢?(幼儿想办法)

2、到底该怎么办呢?我们来听一听(单腿跳一跳,用手捂住耳朵再松开,脑袋歪一歪,水就会流出来了)

3、红袋鼠告诉小象该怎么做呀?(幼儿学一学,做一做)

4、小象照着红袋鼠的方法做,耳朵里的水真的出来了。哎呀,小象耳朵里还流出了什么?(小老鼠)

5、可是小老鼠的耳朵也进了水,我们快告诉它应该怎么做?(请幼儿完整讲述)

6、照着我们的方法,你看,小老鼠的耳朵里又流出了什么?

三、了解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1、夏天到了,我们经常要洗澡,如果洗澡的时候水到了耳朵里,你们会怎么做的?

2、水流进了耳朵可以用这个办法,那如果小虫子到了耳朵里我们应该怎么办?(把耳朵对着有光的地方,小虫就会爬出来,不要用手去挖)

3、耳朵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耳朵,要让耳朵不受伤,我们平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4、小结:耳朵是我们身上的重要器官,如果水、虫子等到了耳朵里,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把它弄出来,平时不能经常挖耳朵,不能把小东西放到耳朵里,不用尖尖的东西去戳耳朵,有很响的声音要把耳朵捂起来,把嘴巴张大,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小班爱耳朵教案篇4

活动目标

根据动物耳朵的特点,大胆猜测动物。

乐意学念儿歌,感受问答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捉迷藏”图片;“小动物”组图;《谁的耳朵》儿歌音频及图谱。

活动过程

出示情景图片“捉迷藏”,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森林里的动物都躲起来了,只露出了耳朵。我们一起来猜猜这是谁的耳朵?

出示组图“小动物”,引导幼儿根据耳朵的特点猜测动物。

——看看谁的耳朵长/短/遮着脸/尖/圆/听的远?

播放儿歌音频及图谱《谁的耳朵》,引导幼儿学念儿歌,体验问答儿歌的趣味。

1、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是不是你们猜的这样呢?我们一起听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2、出示图谱,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3、幼儿分组念诵儿歌。

1)幼儿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

2)两组交换问答。

师幼互动,引导幼儿讨论还有哪些动物的耳朵有儿歌里所说的特点。

——你还知道谁的耳朵长/短/听的远……(梅花鹿的耳朵长、仓鼠的耳朵短、小马的耳朵听的远)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语言区,投放不同动物的图片,如梅花鹿、马、蝙蝠等,鼓励幼儿观察图片上动物耳朵的特征,尝试仿编儿歌。

附【儿歌】

谁的耳朵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着脸?

兔子的耳朵长,猫咪的耳朵短,大象的耳朵遮着脸。

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的远?

狐狸的耳朵尖,猴子的耳朵圆,小狗的耳朵听的'远。

小班爱耳朵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猫、猴等动物耳朵的特征,理解儿歌内容并能初步认读。

2、学习用创编的方法学习儿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了解耳朵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活动课程内容:

一、生活课程

1、参观幼儿园的饲养角,认识兔、猫、狗等动物及其相应的字宝宝。

2、“耳”字的趣味讲解。

3、游戏:贴耳朵。

4、谈话:怎样保护耳朵。

5、生活点名:我是××小动物,我的耳朵×。(完整句练习)

二、环境课程

1、创设活动区──动物园。在一块草坪上放置若干软塑料动物模型及其在各动物脖子上挂上相应的字宝宝;看一看,摸一摸,比较他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识字“耳朵、尖、圆”。

2、创设活动区──感知角。听听什么在唱歌,引导幼儿区分沙、米、豆等不同物品发生的不同声音;科学角,引导幼儿做两个小实验:①打电话,(u u)一只杯子当听筒,一只杯子当话筒,将线拉直,两人打电话;②聋子与亮子,一部分孩子用棉花塞住耳朵(或用手捂住耳朵),一部分孩子跟平时一样,一起倾听一段有趣的笑话(或故事等),体验不同的感受,从而了解耳朵的作用。

3、语言角:投放图片、字卡。

三、学科课程

活动一:儿歌 耳朵

活动准备:已进行过生活课程1、环境课程1,小朋友手拿画笔的图片一张、猫、猴、兔、马、狗的动物图片各一张(其中身体和耳朵分开)。

活动过程:

㈠粗心的画家

1、出示小朋友图片问,“这是谁呀?”

2、“这是明明,你们瞧,明明可喜欢画画了,他特别喜欢

给小动物画像,可是,他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每次给小动物画好像,小动物们就不高兴了。”

3、出示没耳朵的小猫,问:“这是明明给谁画的像,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小猫为什么不高兴了?”(没有耳朵)

4、出示没耳朵的猴、兔、马、狗图片,问:“明明还给小猴、小兔、马和狗画了像,可他们也不高兴了,为什么呢?”

5、小结:明明给小动物们画的像都没有耳朵,所以小动物们都不高兴了。

㈡为小动物们找耳朵

1、“没有耳朵的小动物可真难看,小动物们知道我们小㈠班的小朋友很能干,想请我们帮个忙,帮他们找回耳朵,你们愿不愿意?”

2、出示小动物的耳朵,请五位幼儿找耳朵,贴耳朵。

3、一起说说它们的耳朵各是什么样的。(丰富词汇:尖、圆)

㈢以《耳朵》为题编儿歌

1、“小动物们夸我们真能干,现在他们还想请小朋友用它们的耳朵来编儿歌。”

2、教师示范编一句:猫的耳朵尖

3、引导幼儿依次用上好听的词给每一动物的耳朵来编一句儿歌。(启发幼儿比较猫和猴、兔和马的耳朵,用上相反的词; 狗的耳朵这一句的创编,引导幼儿从耳朵的作用上来考虑)

4、“现在我们一起把编好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给他们听。”教师一边指图一边引导幼儿念儿歌。

5、幼儿起立配上动作念一遍。

6、出示课文,“老师还把这首儿歌写了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读一读”。教师边点字边与幼儿朗读

7、出示字宝宝“的”、“听”,请幼儿说说它鞘撬⑷隙痢?br>

8、打开美丽的房子(书),找到第4扇门(第4页),边听录音边手指点字轻声跟读。

活动二:仿编活动

活动过程:

1、听“动物走”的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自由表演,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表现出耳朵的不同特征。

2、音乐停,回座位,教师和幼儿一起复习儿歌《耳朵》。

3、出示猪、鸡、鸭、人等图片,“它们听说我们小朋友会编儿歌,也急忙赶来,请你们给他们的耳朵也来编一首儿歌,你们愿不愿意?”

4、讨论:这些动物的耳朵特征,丰富相关词汇。

5、教师指其中一种,请能力较强的幼儿示范仿编一句。

6、分组请幼儿仿编,仿编的内容除已出示的图片形象外,还可以自己想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7、每组请一代表朗诵儿歌,教师为其录音。

8、将自己编好的《耳朵》歌念给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听。

小班爱耳朵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耳朵的功能,对人体的作用。

2、知道如何保护耳朵。

3、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片

幼儿已有相关知识经验分析幼儿知道耳朵的重要性,是我们了解外界环境的重要器官,但对于如何保护耳朵了解较少。

教学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以开火车形式进入活动室。

——教师出示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幼儿相互观察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前面凹进去,后面凸出来,这样的耳朵才能听得更远更清楚)。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都听到过哪些声音,从而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放录音、听故事。想: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图片学习怎样保护耳朵。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除了保护自己的耳朵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还要注意不伤害别人的耳朵。

——教师带领幼儿学小花猫走路离开活动室。

教师自我评析

听故事是幼儿很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通过听故事,加深了对耳朵的重要性的认识,有了保护耳朵的意识。

幼儿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和老师出示的图片的引导,很轻松的掌握了保护耳朵的方法。

教学内容附录伤心的小耳朵夜深了,大树公寓里安静极了,玩了一天的乐乐,欢欢,鼠标娃娃也都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发出了呼噜,呼噜的鼻鼾声。

"咳、咳、咳"咦?是谁在咳嗽啊!噢原来是乐乐的小耳朵。欢欢和鼠标娃娃的小耳朵赶紧关切地问:"你怎么了?是生病了吗?"乐乐的耳朵生气的说:"都怪乐乐,他今天游了一天的泳,把水都灌到我的身体里了,它也不管,害得我浑身湿淋淋的,都生病了。"说完乐乐的小耳朵委屈的哭了起来。看到乐乐的小耳朵哭了,欢欢的`小耳朵也生气的说:"欢欢也不知道保护我经常带我到有很大噪音的地方去,今天欢欢在家里听音乐时,把音响的声音调的大大的,震得我嗡嗡直响,什么也听不见了。"说完欢欢的耳朵扭了扭身子难过的趴在一边。

"唉"鼠标娃娃的耳朵叹了一口气说:"鼠标娃娃也是个粗心的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保护好我,每年冬天我都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可难受了。这不前几天鼠标娃娃还把一粒小豆子塞进了我的身体里,多亏医生把小豆子取出来了,不然我可受罪了。"小耳朵们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生气,最后它们决定要离家出走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乐乐、欢欢、鼠标娃娃什么也听不见了,因为他们的小耳朵不见了,他们急得到处去找,可小耳朵们却说,只有等乐乐、欢欢、鼠标娃娃知道怎样保护他们了,它们才回来呢!小朋友们请你们帮他们想一想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耳朵呢?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