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活动方案推荐8篇

时间:2024-05-31 作者:loser

一个可靠的方案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在制定教案时,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以便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道德活动方案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道德活动方案推荐8篇

道德活动方案篇1

目标与内容:

1.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

2.在数字资源使用中保护知识产权。

3.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数据隐私。

4.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

5.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提升鉴别能力。

6.把学生信息道德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渗透教师的言行。

对象:

1-6年学生

活动形式:

结合设计好的演示文稿,与学生开展一次“网络信息道德培养”的交流课,同时用教师日常教学、言行引导学生信息道德培养的日常养成。

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具体活动:

一、交流

1.课前任务,收集网络暴力的新闻、影视作品、宣传图画等资料。

2.小组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收集到的资料,小组讨论网络行为与礼仪,得出结论时代不断进步,信息不断发展,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做的事,在网络中会被无限扩大,因为躲在电脑、手机背后的人,自以为事,毫无底线,说话不负责任,这种人是不道德的,这种行为是可耻的,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礼仪,包括网络行为礼仪,在大数据的时代,每一个人的网络言行也都是有法可依、有律可查的。例:我校四年级一班学生某位同学,在网络学习期间,利用父亲的手机,在微信群里发表诋毁、侮辱、谩骂他人的言论,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造成了影响,也污染了大家学习的网络环境。

例:我校四年级一班学生某位同学,在网络学习期间,利用父亲的手机,在微信群里发表诋毁、侮辱、谩骂他人的言论,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造成了影响,也污染了大家学习的网络环境。

3.模拟法庭

通过教师准备的案例,进行模拟法庭活动,有律师、法官、被告、原告等角色,对网络暴力案件,进行辩论。

4.影视作品欣赏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观看片段视频,师生探讨网络舆论暴力的后果,引导学生反思,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礼仪的重要性。

5.总结

结合总结、分析课前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和迁移。

二、日常教学

培养学生信息道德首先要做好示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正确使用网络开展学习与工作,引导学生注重个人隐私的注意事项、合理有效地使用互联网、知晓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等。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板书广播、案例教学、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常规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

道德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主题:

感恩教育

二、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的表演及对成长过程中身边事件的感悟,学会感受关爱,学会感恩。教育学生,世上并不缺乏爱,而是缺乏能够体会爱的心灵,只要愿意用心灵沉浸其中,便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爱和关怀,从而萌发出感激之情。

三、活动时间:

xx年12月31日下午3:00

四、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五、参加对象:

四年段学生

六、现场摄像:

曾雪芳

七、主持人:

程振清

八、活动过程

1、唱一首歌曲——《感恩的心》(3分钟)

2、看一段短片(10分钟)

3、诵一首诗歌《感恩父母》(3分钟)

4、讲一个故事——《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卧冰求鲤》(10分钟)

5、谈一番感想(10分钟)

6、做一个承诺(2分钟)

让我们心怀感恩,学会感恩,赞美感恩。感谢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人;感谢老师,是他们给了我们知识;感谢社会,是它带给我们温暖与幸福。让我们学会博爱,懂得感恩!

7、送一份吉祥(2分钟)

九、活动要求

1、请各相关责任人要提前做好准备,布置会场,营造讲堂的氛围。

2、活动过程过程全程录相,同时每一个环节要有一张相片。

3、活动结束后要整理材料,即活动的主持稿、实施方案、dvd光盘记录、签到表、记录表等。

道德活动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信息道德培养不仅是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和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幼儿阶段也提前进入了信息时代,手机、电脑、网络电视等成为幼儿生活的主要部分,因而幼儿信息道德培养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我们应通过信息道德教育促使学生遵守信息行为规范,并使其信息行为能与社会行为和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的总目的相协调。

二、活动主题

西涧幼儿园信息道德培养

三、活动目标

1、培养初步的网络礼仪,正确使用手机电脑等网络工具。

2、培养幼儿正确判断、恰当选择、合理传递、有效网络应用信息的能力。

2、增强幼儿对“网络成瘾症”危害的认识。

四、活动内容

1、利用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知道简单的网络礼仪,使用完网络信息工具;学会正确识别网络不良信息;告诉幼儿要充分利用其广阔的辅助学习功能;要深刻认识到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范围非常广,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不要只注重其娱乐、消遣功能;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过长。

2、利用角色游戏时间,让幼儿在游戏时与其他幼儿讨论电脑、手机等的正确使用方法。

3、在家长微信群发布信息道德培养知识,宣传正确使用手机、电脑、电话手表、ipad等信息化工具等。

五、活动对象

西涧幼儿园中2班幼儿

六、活动环境

多媒体教学与角色游戏活动相结合。

附:(大家可以从中选择活动内容)

1、增强学生对不良网络信息和非正常网络交往方面危害的认识,互联网的开放性、隐匿性,决定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交往中隐藏着大量违法犯罪活动。就成了提高中小学生信息道德的核心内容。

2、培养学生尊重、互助、合作的精神。尊重精神,即培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尊重他人人格和隐私等;互助精神,即培养中小学生实现资源共享,面对来自现实生活和网络的各种求助尽自己力量予以帮助;合作精神,即培养中小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树立协作工作、共同进步的观点。

3、完善学生对计算机功能和互联网功能的认识。目前中小学生把计算机和互联网视为娱乐、消遣的工具和场所,热衷于计算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交友等。因此,需向学生强调:要充分利用其广阔的'辅助学习功能;要深刻认识到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范围非常广,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不要只视其的娱乐、消遣功能。

4、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网络属于开放空间,不攻击别人的同时要学会预防来自别人的攻击。如:进行网上活动时要保密身份和联系方式,利用银行帐号进行网络交易时要格外谨慎,切忌与网友见面等。

5、增强学生对“网络成瘾症”危害的认识。

6、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用道德和制度的力量去引导、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使中小学生的信息行为由他律向自律演进。

道德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背景

道德力量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道德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吸引社区居民等投身道德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活动目的

三、活动时间

每月一次

四、活动地点

社区会议室、文化活动站及户外场地

五、活动参与人员

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等

六、活动形式

通过动员所有资源,向上级部门求助等等,邀请相关人员担任道德讲坛主讲人,在条件允许下,每月组织相应的.道德主题实践活动,让道德真正从讲堂走向社会。

在宣讲内容上,通过创新形式,定期向广大居民公开征集讲堂选题、讲堂方式,及时了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居民所求,调动居民积极性,不断充实讲堂内容,让讲堂活动形式更丰富、内容更生动、更贴近居民生活,使得讲堂更具吸引力。

在其他宣传领域,社区将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市民学校、社区宣传栏、露天广场等阵地,综合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采取“道德典型自己讲、居民骨干带头讲、邻里之间互相讲、正反事例分析讲”等形式,形成室内室外、虚实结合的立体化阵地网络,为讲堂实现功能最大化提供源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和文化氛围。在全过程中,将通过采用亲子游戏、分发小礼品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提高道德讲堂的生命力。

八、活动要求

社区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系统化的领导责任体系。社区成立“一把手”负总责的组织机构,成立“道德讲堂”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确保组织力量到位。参与人员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本次活动在促进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要认真学习道德讲堂的内容,积极投入其中。

道德活动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信息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1.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班级各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周会升旗、道法课、信息课及黑板报,班队会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努力营造健康网络信息环境。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3.切实加强信息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信息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将网络信息法制教育、网络信息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活动。

4.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信息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5.注重总结,形成班级管理长效机制。及时对班级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班级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1.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2.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3.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4.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道德活动方案篇6

大家好!我是党群办的康红霞,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道德讲堂活动;今天的“道德讲堂”让我又一次接受了心灵的洗礼,让我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诚信的力量。尤其是听了罗教授对诚信的诠释后,深有感触。诚信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勤劳的中国人民身上发生了许多有关诚信的故事,诚信一直都是我们的信念,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发展的现代社会。三千多年前,商鞅立木,建信于民;今天,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生死接力谱写出又一段信义传奇;在二十一世纪,诚信尤其重要,加快社会信用体制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俗话说:“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我们国家要想永远矗立在不倒的中心,我们更加要让我们的整个社会都要讲诚信,做到诚信。因为诚信是我们社会交往的基点,是我们人际关系的关键,更是我们交往的重要准则之一。因为我们都坚信:没有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没有诚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中华民族一直将诚信当做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代表,民族的信仰,同时也是民族的骄傲。

尽管现代社会还是存在有失诚信的问题,它们都是在急速地督促我们整个社会要加强诚信建设。诚实守信是我们整个社会要建立的一种明信片,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重守承诺,远离尔虞我诈,圆滑世故,我们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点信任,让整个社会开出诚信之花!“道德讲堂”虽然结束了,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习道德诚信模范精神才刚刚开始,让我们在感动中与模范同行,领悟道德诚信的力量!让我们做文明的传播者,诚信的播种人,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发扬“绿海扬帆、奋勇争先”的维林精神,为促进祖国林业的发展、建设“美好维林”、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道德活动方案篇7

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体师生思想道德修养、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水平,引导我校广大教师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现就举办“道德讲堂”活动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承办部分

xx市xx实验小学大队部

二、活动时间、地点

20xx.6.3,xx实验小学“道德讲堂”(二楼阶梯教室)。

三、活动主题

巾帼建功展风采

四、出席人员

102人,参加活动人员:全体教职员工。学校德育校长,总辅导员、大队辅导员。

活动第五个环节,做一番点评,各年级组长做好发言准备。

五、活动程序:

(1)唱一首歌曲:道德讲堂开讲前,唱一首道德讲堂主题歌曲。

(2)诵一段经典:组织诵读教师职业道德“三字经”。

(3)看一部短片:组织观看一部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

(4)讲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

(5)作一点点评:评议身边好人好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6)送吉祥:写下自己的感悟,传递道德。

六、活动主持及宣讲员

主持人:褚勇

宣讲员:戚慧玲

七、摄像、摄影

电教处:梅勇

八、报道

大队部:万小剑

九、相关要求

x月底,将本期“道德讲堂”全程录像光碟、活动场景照片(10张左右)、主持词、讲稿、学习资料,签到表等报交学校校长室审核后,报送区文明办。

道德活动方案篇8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我校师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能力,文明上网,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主题: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二、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与信息道德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礼仪,培养平等、互助、合作的精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活动环境:

今天,信息以前所未有的迅猛之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和快捷。然而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对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辨别是非能力差,自制力弱,很容易受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在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相应的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四、活动内容:

信息道德的发展史,上网文明公约,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和个人品德建设。

五、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六、活动形式:

1、通过广播、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讲解信息道德的发展史,让学生真正理解“信息道德”的重要性。

2、在日常教学中主动对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

3、开展“信息道德”主题班会。

(1)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2)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在数字资源使用中保护知识产权;

(3)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数据隐私;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礼仪;

(4)学习信息道德的发展史,正确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提升鉴别能力;

(5)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游戏,恰当处理虚拟时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4、推举“班级道德”宣讲员,每周让学生讲一个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的信息道德小故事,让信息道德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5、每月举行一次以“信息道德”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并进行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