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好优质教案5篇

时间:2024-05-06 作者:pUssy

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我们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教案,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新年好优质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新年好优质教案5篇

新年好优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术文化,了解新年到了贴窗花的习俗。

2、学习以“折、画、剪”的步骤剪出新年窗花,锻炼手部肌肉力量,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喜欢新年窗花,愿意参与剪纸手工活动,喜欢手工艺术文化。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以“折、画、剪”的步骤剪出新年窗花。

活动难点:对多次折叠的纸进行镂空和对称裁剪的理解,喜欢剪窗花,热爱中国传统手工艺术文化。

活动准备:

1、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红纸,人手两张;一张大红纸(教师示范剪纸)。

2、剪刀人手一份,一张六角形大窗花。

3、剪纸步骤示意图,窗花图案范例。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感受贴窗花的喜庆气氛

1、故事:讲述关于窗花的传说吸引孩子的注意 师:新年到你打算和家人怎样去过年呢?你回去做些什么事呢?

2、观看“剪窗花、贴窗花”的视频 提问:人们在干什么?人们把它贴在了哪里?把它贴在窗户上感觉美不美?

3、教师小结:美丽的窗花可以装饰环境,新年窗花就想过年贴对联一样,渲染喜庆的气氛,辞旧迎新,暗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还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艺术,

二.感受新年窗花的颜色美、图案美、对称美。

1、教师展示六角形窗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窗花的折痕、图案的规律和变化。

2、探索该六角形折痕是怎么折出来的。

3、说说六角形窗花上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4、教师小结;六角形的窗花有六个尖尖的角,它的每个图案都是相互连续对称的。

三.教师示范剪六角形窗花,边说边讲解

1、折:

(1)将正方形纸对角折,折成大三角;

(2)将大三角对角折,折成小三角;

(3)打开小三角,根据中线将大三角两对称角以底边中点向内抱折;

(4)最后再次对着。

2、画:用铅笔在折好的纸上沿边画好简单的图形、线条。并把需要剪掉的部分涂上阴影。

3、剪:沿着图案的边将阴影部分剪掉,展开。

四.幼儿制作

1、第一次实验性剪窗花

(1)折:幼儿教师共同折纸,老师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提醒折纸时对齐)

(2)画:教师出示窗花简单的图案范例,幼儿绘图。

(3)剪:提醒正确使用剪刀,要耐心沿边剪。

2、第二次创作性剪窗花

(1)折:幼儿自己动手回忆折法自主操作。(提醒折纸是要对齐)

(2)画:选择自己喜欢适合的图案进行绘画。

(3)剪:自主操作,提醒安全使用剪刀。

五.展示点评

1、在小组中展示自己两次剪出来的窗花,比一比说一说,感受成功的喜悦。

2、教师选择部分窗花,看一看、比一比、评一评,哪里好?哪里不好?一起探讨造成不好的原因,解决问题。

3、总结: 原来剪窗花是需要非常仔细很有耐心的。在折的时候一定要边边角角对齐,不然所剪出来窗花图案不会相互连续对称。在画和剪的时候也用样要小心,并且不能因为好奇一边剪一边打开来看,这样剪出来的窗花也会破碎断裂。

活动反思:

剪纸活动是我国民间手工艺活动,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在民间广为流传乃至经久不衰,自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由于它制作简单方便,易于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因此,在我班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新年好优质教案篇2

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过新年》,能用欢快、热烈的声音表现过年热烈情景。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对现代幸福生活的讴歌,感悟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根据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身心特点,我将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打击乐,图片、游戏相结合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将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师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景,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

教材分析:

?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2/4拍,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过新年〉这首歌,感受体验过新年的愉悦。

2.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表演,并能加进锣、鼓等民族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

重点、难点:

1、情境创设,使孩子们能学习把握欢快热烈的情绪唱好歌曲,区分歌曲中第11小节和第21小节中节奏的变化。

2、通过学习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即兴歌舞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对现代幸福生活的讴歌,感悟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方法:

故事导入法、情境教学法、游戏、竞赛教学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对联、窗花、鼓和镲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生问好

师:孩子们,寒假刚过了一个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生:

2.初步感受过年的气氛

师:对,就是春节,过春节你们都会做什么呢?

生:(讨论回答)

师:那现在就和李老师一起回味一下节日的气氛吧(点视频)

(随着音乐《过新年》布置教室:贴窗花、春联)

3.老师总结感受并板书

师:真是一番过年的景象,孩子们贴了窗花,李老师还贴上春联了呢,我们一起来念念,上联是: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是:唱歌跳舞多欢畅

横批是什么啊?

生:过新年

4.故事引入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过春节会放鞭炮、敲锣打鼓、穿红衣服吗?孩子们对我们的传统节日了解多少呢?

生:

二、新课学习

1.认识鼓和镲

师:后来啊,人们知道原来“年”是怕火、还有噼里啪啦的声音,还有好多村民把自己家里的铜盆也拿出来敲,这样去吓唬它,

师:今天,我们也学着古人的样子去吓唬吓唬“年”,看李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武器了?(大屏幕显示画面)

生:

师:真聪明,是鼓和镲这两件民间打击乐器啊,我们先来认识认识鼓,(师指着鼓)鼓帮是木头做的,鼓面是用牛皮蒙上去的,所以敲起来“咚咚作响”,再来看看镲,什么做的呢?对了,只有铜才能发出这么响亮的声音。

2.熟悉节奏

师:李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试试,上来感受感受

(学生随意敲)

师:像这样胡乱的敲可能“年”没吓跑,人就被吓跑了,太吵又没威力,怎样才能有威力赶走“年”呢?帮李老师想个办法好吗?

生:

师:对,让他们整齐的有节奏地敲(出示节奏图谱)(学生自己先试着自己敲)

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李老师敲,你们用手比出我敲的哪一条,好吗?(先敲第二条)

师:看到李老师握拳头的地方了吗?是什么?对,是休止符,我们看见休止符,手要划、心里数、声音要停住。

(学生猜准确后再跟着一起练习)

3.学习歌词

师:有变化了,李老师让孩子们用刚才练习的节奏跟我配合,给我伴奏,注意看大屏幕哦。(出示歌词)

师:配合得真好,你们觉得有熟悉的语句吗?

生:

师:我们挂出来的春联,就是这两句,来,我们再念一遍: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

(生齐念)

师:我们把所有的词都一起念一遍

(完整念歌词)

4.学习旋律

师:原来这是一首歌曲(点击屏幕),歌名叫做?(提示学生整齐念出歌名)不知道加上旋律以后好不好听,这样吧,李老师唱给你们听,你们来当评委。(师范唱)

师:(间奏处)来,给李老师伴奏,我们一起敲(生初步跟节奏)

师:好听吗?想学吗?

生:

师:我们一起来把它唱好,小眼睛看曲谱、小耳朵听前奏、手放胸前要划拍,轻轻地用lu哼唱。(跟琴第一次完整唱旋律)

师:唱了以后,你们觉得哪里比较难呢?(解决难点)

师:记住刚才提出的难点哦,我们再唱一遍,口型做好,里面空空的哦。

(第二次完整的唱曲谱)

5.学唱歌曲,并为歌曲伴奏

师:唱得不错,我们把歌词加进来,不用手敲,只用我们的声音把鼓和镲的声音模仿得更好听,注意听前奏(第一次完整地跟钢琴唱歌曲)

师:我们把每个字唱清楚,嘴巴竖着张,还要很好地把模仿鼓镲的声音放在音高上,再来一次。(第二次完整地跟钢琴唱歌词)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请一个小老师来教教我们(提示学生用其中一句来示范)

师:对了,我们为了唱出过年欢乐的气氛,把每一句后面模仿打击乐器的部分唱得有弹性,而把前面部分唱得连贯,才能表现出幸福的感觉充满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第三次完整地唱歌曲)

师:唱得很不错了,我们让它热闹起来,加上真正的鼓和镲来为我们助兴吧,可是李老师没有这么多的鼓啊,想想可以用我们身边什么事物来代替呢?

生:用凳子

师:好,李老师请一大组来敲鼓,二大组的同学打镲,我们先试一下,可别忘了我们是在为歌曲伴奏,把声音放出来唱,不要让鼓声镲声把我们的声音淹没了。(然后再交换,第四次和第五次完整的唱歌曲,跟伴奏带)

三、 总结

师:“年”早就被我们的歌声和欢声笑语给吓跑了,可以快快乐乐的过年了!我们学会了这首歌曲,以后每到春节的时候都可以唱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和家人高不高兴过个幸福、平安的欢乐年咯!谢谢今天孩子们带给李老师这么美妙的歌声和美好的心境!

四、下课

新年好优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有关“新年”的知识和人们迎庆新年的不同方式,感受各种新年活动的快乐和意义。

2 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话语表达对亲朋的新年祝福,交流新的一年里自己的打算

3 用自己的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并与他人交流、分享。学习使用见到邓家但工具。体会废物利用的情趣

4 在参与过程中,培养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的情感和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话语表达对亲朋的新年祝福

教学难点

了解新年的有关指示,感受新年活动的快乐和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新年到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游戏。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元旦到底是哪一天?

二、引导学生看书上63页的内容。大家讨论今年我们如何欢庆新年?学生看日历说:今年是哪年?去年是哪年?学生展示人们过新年的活动图片。相互交流。学生回忆在幼儿园时是怎样庆祝新年的?通过回忆、欣赏有关过新年的图片从而激发学生对过新年的期盼。

第二课时:

一、活动:我们制作贺卡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家里以往的贺卡读一读上面的祝福语,说说自己或问收到的人受到贺卡时的心情?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者个别活动的形式制作贺卡、书签、小礼物等,学生制作贺卡或者小礼物。写上表示新年祝福的话,献给自己的长辈或者好朋友。

三、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制作的贺卡说明贺卡献给谁?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多种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意和……

新年好优质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目前,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到处都在为迎接新年做准备。为了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体验到过新年的快乐,知道自己又大一岁了,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为了给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过年的热闹、快乐的气氛,了解一些常见的过年形式。

2、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和别人互相拜年。

活动准备

儿歌《新年》、新年录像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

价值取向: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感受新年的欢快的气氛。

1、师:新年就要到了,我们宝宝过年时会和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

2、我们一起来看看新年的时候人们是怎么庆祝的。(观看录像)

3、师:你看到了人们是怎么庆祝新年的?(幼儿自由交流)

提升:过新年的时候人们会穿上新的衣服,买好多好吃的东西,贴上对联,燃放烟火、互相拜年,宝宝还会受到很多压岁钱,来庆祝新年,新年里,每个人都觉得非常高兴。

二、欣赏儿歌

价值取向:通过儿歌进一步体验到过年的快乐。

1、师:除了我们小朋友们很高兴,还有谁过年了也很高兴呢?(幼儿欣赏儿歌)

2、师:儿歌说太阳变成了什么?

3、师:月亮变成了什么?星星变成了什么?

4、师:为什么太阳、星星、月亮和小朋友一样的高兴呢?

提升:新年到了,小朋友也长大了一岁,本领也变大了,所以大家都觉得非常的高兴。

三:学习儿歌

价值取向: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儿歌的内容。

四:延伸活动

互相拜年

价值取向:通过拜年,进一步感受过年的欢乐,并促进幼儿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

新年好优质教案篇5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语言环境。

小班幼儿对“节日”不是很熟悉,但对于“新年”一定不会陌生,而且是很期待的。新年临近,商场、大街上、幼儿园处处洋溢着迎接新年的快乐气氛。孩子们来园后就会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是:“我看到商场挂着许多红灯笼,一串一串的,很漂亮。”“我妈妈带我参加了(迎新年)联欢会,很热闹。”“我也有看到……”“我也看到了……”于是,我抓住这一切入口设计了“迎新年”的系列活动,如:认识新年老人、学唱《新年好》、儿歌《大一岁了》、画新年老人、文学欣赏、《中国的“新年”——春节》等活动。语言活动《迎新年》便是其中之一。意在让小朋友们通过期待和迎新年的活动,大胆地与周围人们进行感情交流,分享节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围绕“迎新年”这一话题,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

2、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3、通过参加节日《迎新年》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活动室里布置过新年的情境,如挂灯笼、彩带、自制鞭炮、拉花等。自制的新年倒计时、愿望树、每人准备一个礼物。卡纸裁剪成贺卡形状、皱纸、废旧图书里的图片、录音机等。

2、知识经验准备:丰富有关过新年的知识经验,如:让幼儿观察家里为过新年而忙碌的大人;介绍灯会、联欢活动、放焰火等活动。

3、事先取得家长的配合,在教学活动后的日子里给自己的孩子送礼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发迎新年的`愉快情绪。

1、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

师:发现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自由描述班级的变化。(漂亮、新颖、舒服、热闹、喜庆、高兴等)

师:是为了迎接什么节日的到来?

2、新年倒计时。

师:离“新年”还有几天?

小结: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叫“元旦”,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庆祝新年的到来。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师:太阳公公出来了,它笑眯眯地迎接新年。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是用什么方式迎接新年的?

(2)师:小动物是怎样迎接新年的?

(二)出示新年老人的礼物,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师:昨天,新年老人给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送礼物了。

一起看新年老人的礼物:一张贺卡和一棵新年愿望树。

师念贺卡上新年老人“写“的话:”小朋友们,过了新年,你们就又长大一岁了,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2、师:过了新年,还有谁也长大了一岁?

启发幼儿说出周围的人,亲戚、邻居、伙伴、各种动物也都长大一岁了。

3、师幼一起围坐在“愿望树”旁,表达自己的愿望。

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这是一棵神奇的“愿望树”,只要对着“愿望树”说出自己的愿望,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可以是祝福家人或朋友的愿望,也可以是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想实现的愿望。请配班教师帮忙记录下来,挂在“愿望树”上。

4、播放“新年老人”的录音,萌发对新年的期盼。

新年老人:孩子们,你们的愿望我都听见了。新年快要到了,你们要怎样欢迎我呢?(引出下一环节)

(三)引导幼儿装扮“愿望树”,用多种方式迎接新年。

1、师:新年快要到了,我们要怎样迎接“新年老人”的到来呢?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操作。

第一组:制作贺卡

材料——卡纸裁剪成各种贺卡形状、彩笔、帖帖纸、废旧图书等。

第二组:制作彩链、拧花、剪窗花,继续丰富活动室里的布置。

材料——各色皱纸、手工纸、剪刀等、

第三组:装扮“新年愿望树”。

在“愿望树”上挂上一些小礼物和装饰用的彩链、彩灯等。

2、老师和幼儿手拉手围着“愿望树”,高兴地唱、跳,交换新年礼物,再次感受浓浓的新年氛围。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活动后的日子里帮自己的孩子实现许下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