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学将根据教案中的安排有序展开,在教案中,我们可以加入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画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德育渗透:
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重点:
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学法指导:
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板书“梦想”。“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2、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3、今天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我们学习这一课要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交流。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联系实际说说读后的体会。)
3、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用“~~~”画出来。
4、交流:
(1)生字词。(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
(2)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1)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他的梦想是怎么实现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走进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说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2、出示非洲缺水的图片文字资料。
3、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二)学习3-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实现这个梦想具体分几个步骤?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交流。
(1)筹集70块钱(板书)
为攒够这70块钱,瑞恩都做了些什么?
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朗读,感受70元的来之不易。
是啊!瑞恩为了攒这70元钱,牺牲了多少玩儿的机会,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板书:坚持不懈)
(2)筹集2000块钱(板书)
当他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00元时,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就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他的执着感动了好心人。妈妈的一位朋友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短短2个月,就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是啊!瑞恩的梦想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唤起了他们的爱心。(板书:唤起人们的爱心)
(3)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板书)
同年9月,当他听工程师说人工凿井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20个人干10天才可以完成时,他——读: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到2000元,再增加到买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
4、回顾梦想实现的经过
四、感情升华,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
1、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村里的5000个孩子一起出来欢迎他。人们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感激的泪水。
2、齐读句子,出示: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3、假如你就是这5000多名孩子中的一员,你会对瑞恩说什么?(谢谢你,瑞恩!)
瑞恩的井没有打好之前,你喝不上干净的水,从现在开始你能喝到干净的水了,你想说什么?
你曾亲眼看到自己的亲人因为喝不上干净的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你想说什么?
你曾亲眼看到自己身边许许多多的伙伴因为喝不上干净的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你想说什么?
4、对于非洲乌干达安格鲁的村民来说瑞恩的梦想给他们带来的是什么?(板书:带来生存的希望)
5、小结:
同学们,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它给瑞恩以动力,使瑞恩坚持不懈地奋斗;它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们,唤起了人们的爱心;它是使安格鲁的村民喝上了干净的水,给非洲人民带来了生存的希望!
五、课外延伸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寄语:梦想给人动力!
梦想唤起爱心!
梦想汇聚爱心!
梦想给人希望!
一年级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教育目标
了解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对科学发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二、教养目标
1、认知“兰、梁”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兰、各、坐、座、带、急”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
三、发展目标
1、充沛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设计未来的桥梁。
2、培养合作意识、强化小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识字、认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的特点。
3、根据现有知识设计“未来的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收集有关桥梁的资料,了解桥梁的知识,至少认知一种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细读课文,简单了解潜水桥及塑料桥的样子、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自由阅读扩展阅读中的资料,基本理解内容。
4、能发挥想象力,设计未来的桥梁,并在电脑中打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俺们继续学习32课《兰兰过桥》。
二、学文
1、还记得课文里介绍了哪几种桥吗?(生:潜水桥、塑料桥师贴)
2、这两座桥分别在哪几自然段?你喜欢其中的哪种桥?为什么?带着问题以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想。
(生汇报,师板书:潜水桥1~4塑料桥5~9,)
3、你喜欢其中的哪种桥?为什么?(个别汇报)
4、四人小组内选择其中一种桥,组长分配任务先读读那几个自然段,再讨论一下这座桥有什么特点。找到书上的词句,用画出来。(师贴:特点板:读,找,)
生汇报:潜水桥:结实、透明;塑料桥:轻巧、平稳师相映用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并板书。
5、课文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6、这两座桥是爷爷变魔术变出来的吗?(生:是爷爷设计出来的)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齐读第10自然段,师小结:原来这又结实又透明的潜水桥和这又轻巧又平稳的塑料桥是爷爷这位桥梁专家设计出来的!
三、拓展
1、你们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认知了什么桥?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上前汇报,同位交流)
2、老师这里“桥的世界”也收集了世界上各种奇特、壮观的桥。快看,师出示:江阴大桥、武汉长江二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重庆石门桥构思奇特的人行天桥。
3、老师准备在班里进行“未来桥梁设计大赛”,假如你是桥梁设计师,你会设计一座怎样的桥?(个别汇报,与小伙伴交流)
4、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有关桥的儿歌、短文,请大家进入“桥的儿歌、故事”自由选择,大声地阅读,还可以想一想你会怎么编儿歌。有时间的还可以进入“网络链接”,里面有网络上有关桥梁的其他资源。(生自由在网络上一边浏览,一边交流)
5、生自由交流收获、心得。
四、写作
1、俺们马上进入讨论组,老师这里有三个题目:
⑴ 请你设计一座未来的桥梁。
⑵ 自编桥梁的儿歌。
⑶ 说说你喜欢的一座桥,为什么。请小朋友自由选择一题来写作。
(生在网络自由写作,个别汇报作品)
五、作业
1、小朋友真有创意,未来的桥梁设计师说不定就在你们之中呢!许多同学设计的桥梁都很不错,没写完的小朋友请回家继续打完并在后面画一幅图。到时在班里展览出来,俺们一起评选出最佳设计师。
六、板书
兰兰过桥
特点 读找
1~4潜水桥结实透明
5~9塑料桥轻巧平稳
一年级画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观察图画,了解画面的意思,明确交际的内容。
2.观察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观察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交际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河里看不见。 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雨)
2.我们管春天的雨叫什么?(春雨)
3.你们喜欢春雨吗?想不想把你看到的春雨说一说?
4.学生各抒己见。
(1)春雨中树叶很绿,花儿很鲜艳。
(2)春雨非常细、密。
(3)春雨过后空气非常清新。
(4)鸟儿们非常高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5.评出说得最好的,并说说好在哪里。
二、 创设情境,深化交际
1.多媒体展示《春雨沙沙》的画面。
2.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鸟儿们在争论什么问题?猜猜看,它们为什么这么说呢?
(1)它们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可能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燕子说春雨是绿色,因为它看到远处的青山是绿色的。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因为它看到油菜花是黄澄澄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因为它看到满树的桃花是红色的。而小白鸽认为它们说的都不对。
(2)它们可能是说:“春雨为什么这样细?”(提倡多种意见)
(3)小组讨论:鸟儿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3. 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
(1)组内交流。
(2)角色表演:选择各组观点不同的学生代表模拟表演鸟儿们的一场“争论。”
(3)组织个性化评论:谁说的最流畅?谁说的最有感情?谁的表达最有说服力?
三、 多种形式,训练表达
1.多媒体课件展示春雨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1)春雨过后,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请大家说一说。
(2)这样的景象你们喜欢吗?请小朋友在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桥设句型,引导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说清楚。
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色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过后,_________________变得________________了。
我喜欢春天的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型,练习把自己所见说清楚。
(2) 个别汇报,集体补充。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笔画春天。
4.介绍各组的春景图。
(1)先组内互相介绍。
(2)推选最佳的在全班进行介绍。
(3)评议,鼓励。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与家里人讨论讨论:春天是什么颜色?
一年级画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教材第21页例4)
教学目标
能用“四舍五入”法正确地求出亿以上数的近似数。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正确求出亿以上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亿以内数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那么亿以上的数又该怎样求近似数呢?(板书课题: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21页例4。
(1)出示问题。
师:比亿大的数,同样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大家试着做一下这两个题。(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4,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解决问题。
教师点名说一说是怎么做的。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边讲解边板书。
先分级找到亿位,再看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加上“亿”字。
使学生明确:改写成用“亿”作 单位的数时,关键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2、亿以上数的近似数的求法。
师生共同归纳出亿以上数的近似数的求法: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时,先分级,找到千万位,再根据千万位上数进行“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点2名同学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评价)
(1)9 10
(2)428000000≈4亿
5260230000≈53亿
49692000000≈497亿
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不是整亿的,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10600000000
503000000000
7200000000
5270230000
49692000000
26900800000
(课件出示题目,点3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评价,使学生再次明确“=”和“≈”的正确用法)
答案:10600000000=106亿
503000000000=5030亿
7200000000=72亿
5270230000≈53亿
49692000000≈497亿
26900800000≈269亿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
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时,先分级,找到千万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教学反思
1、亿以上的数比较大,求其近似数比较困难。教学时,可以类比亿以内数近似数的求法,迁移类推,让学生根据“四舍五入”法自主探索亿以上数的近似数,同时借助分级帮助学生理解求近似数的关键,使学生更好地对亿以上的数的近似数进行求解,并掌握其方法原理。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将187500000,211600000两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都约等于2亿,哪一个数看成2亿,误差较小?
分析:所谓误差小,就是指哪个数离2亿更接近,我们可以用减法算出它们的差。
200000000-187500000=12500000,211600000-200000000=11600000,11600000<12500000,所以211600000看成2亿,误差较小。
解答:211600000看成2亿,误差较小。
解法归纳:解此类题时,可以分别求出两数的差,比较大小后即可得出结论。
相关知识阅读
延续四百多年的数字联
数字对联,生动有趣,令人记忆犹新。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的状元罗洪光与几位饱学之士同游九江,顺流而下,江风助行,眼看九江就要到了。这时,邻船一名船夫慕名来到罗洪光的船上,说有一个上联,请大人续对。
罗洪光根本没把船夫放在眼里,心想:凡夫俗子,能出什么妙联?上联无趣,我对之也无味。待船夫写出上联,罗洪光却傻了眼,迟迟无法下笔,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所措。那船夫的上联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上联不仅说出了实事,而且把从一到十的这十个数字按顺序嵌进去,成了“绝对”。
从那以后,400年没人能对出来。直到1959年夏,一个偶然事件的启发,才被一个叫李戎翎的人对上。
原来,1959年6月,佛山寺一位老装修工托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贵木材,只两天便运到了。据说,1943年也有人找这种木材,弄到手整整花了一年功夫,这一对比,使李戎翎想到那个“绝对”,于是他续出了下联:
“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活动,让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让学生能利用发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通过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天平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加(或减去)同一个数,等一式仍然成立。
教具、学具:
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老师课前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个天平。你了解天平吗?怎么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左右托盘中放入同样重的物品。)
今天我们要利用天平来做游戏,通过游戏同学们将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经验基础出发,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进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在天平的左侧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两边的质量相等。)能否用一个算式表示:5=5
2、再在天平的左侧再放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如何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右侧也放入2克的砝码或物品。)
怎样用算式表示?(5+2=5+2)
3、左侧的砝码重x克,右侧放10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知道左侧的砝码重多少克?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10)
4、如果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右侧也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5=10+5)
5、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天平的左右两边加上同样中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6、你们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减去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先看书,再动手验证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学生体会到天平的左右两边加上同样中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后,让学生进行猜测和验证,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思维能力。】
7、通过刚才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小组交流。(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8、 120+( )=120+35 234-123=234-( )
345-( )=345-( )
三、解释运用
1、(出示图片)这时候天平平衡吗?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这个等式是一个方程。求出x+8=10中的未知数x
(1)你知道这道题中的未知数x等于多少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x+8=10
x+8-8=10-8 方程两边都减去8
x=2
(注意书写格式,等号要对齐。)
(2)x=2对不对呢?你有什么来证明一下吗?
?设计意图: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先自己体会,独立完成解方程的题目,然后再由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点评,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更加高效。】
2、试一试:求未知数x
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
3、全课小结。
一年级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识字感知课文;图文结合并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读中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并适度扩展,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巩固字词的课件。
2、文中的两幅插图。
3、《乌鸦反哺》的故事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抓关键词,质疑导入
1、板书:心愿
谁会读这个词语?比方说,老师的心愿就是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你有什么心愿呢?
2、出示题目《月亮的心愿》
齐读课题,读准“亮”,轻声,指导书写,给它做谜语:
3、学生质疑。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4.生字出示
窗帘背包装着照顾生病太累医生悄悄离??
(轻声)点心孩子们太阳公公商量商量玩玩吧窗户
5、抽读——评议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交流自己的疑问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动脑及对课文的探求意识
通过评议比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好胜心。
二合作交流
二、朗读感悟
1.让我们去课文中找找答案,问问月亮姐姐吧!自由读课文,请拼音朋友帮忙,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完一遍后站起来读第二遍,读得好了,月亮姐姐也会露出笑容了。
2.用自读自评,指名分段读、大家评的方式读课文。
3.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己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培养朗读能力
三、深入朗读,感悟亲情
(一)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1、一天,月亮姐姐在空中散步,她来到一个小女孩家的窗户前,看到了什么呢?
让学生用完整的话说说
2、此时,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呢?
指出月亮说的话。指名读
读完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词语“自言自语”。
3、思考:月亮为什么要跟太阳商量,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
(二)角色表演,理解体验。
1、可是,当月亮来到另一家窗前时,又改变了主意,想让明天下雨,为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2、引导看图:月亮看到了什么?妈妈和珍珍在说什么呢?
3、小组合作读珍珍和妈妈的对话。
4、学生表演读
5、如果你是珍珍,会怎么样决定?
6、你觉得珍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用一句话夸夸她。
7、月亮看到这一切,听到这一切,她是怎么想的呢?
齐读月亮的想法。
8、月亮为什么又希望明天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