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我们可以提前预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解答准备,我们需要不断反思教案,在实践中进行改进,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称秤的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称秤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风车的制作方法,学会制作风车
2、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彩纸
2、风车制作方法示意图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幼儿猜是什么季节 教师说上面都画了什么上面有小女孩 白云 太阳 花朵 小草还有什么啊? 然后让给幼儿补充 幼儿回答还有风车 你们喜欢风车吗 这么好玩的大风车,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呢?这些啊 是风车的步骤 今天老师叫你们折风车。
二、老师教幼儿操作
1、风车制作方法示意图
(1)、把正方形的纸对折 变成长方形
(2)、把两条边对着中间的线折 折成长方形 问:小朋友像什么 回答:门 风扇
(3)、上下两条边对折 变成正方形 现在我们的大正方形变成了小正方形
(4)、把正方形打开 上下两条边向中间的线对折 打??
(5)、长方形的一条边 向上折 折到第一条线 再打开向反方向折 打??
(6)、上边一条线向中间折 折成小房子的形状 下边同上
(7)、把两边分开折
2、教师再教一遍
3、然后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与他们一起制作,给他们讲 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学习小风车折法。
师:小朋友都学会了折风车,折得又整齐又漂亮!
三、活动评价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请大家一起来评一评你认为哪个风车最漂亮。
活动反思:
请大家一起来评一评你认为哪个风车最漂亮。交流活动的目的是达到“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的教育要求。给幼儿提供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自主发展空间。
称秤的教案篇2
(课前板书课题)
一、检查预习,处理生字词。
1、孩子们,课前老师请大家预习了《钟表店里的争吵》这篇课文,现在谁来说说,通过预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出示卡片,生读,随机提醒“衡”后鼻韵惯→慌→亡)
2、看来呀,孩子们已经很会读书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钟表店去听听钟表店里的争吵。(指向课题)
3、来,孩子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来的吗?
(生:钟表店里是谁在争吵?他们为什么争吵?争吵的怎么样?)
(随机板书:谁?为什么?)
2、那好,就请孩子们默读文,找找看这是谁?为什么而争吵?好,开始吧!
3、好了!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争吵
<板书:机械表电子表>
三、再读课文,学习2—6自然段。
1、恩,你们能把那么长一篇课文给读短了,真了不起!请孩子们再读课文,找找哪些段讲了机械表为了电子表而争吵?2-6
2、他们争吵的原因是什么?(店里来了一个怪物)
3、这个怪物怪在哪儿?请大家在文中勾一勾。
4、勾好了吗?谁来说说?
<随机板书:没“滴答”声、没有指针、不上发条、走时很准>
5、这呀!是新式手表的特点。
4、它静悄悄的,从来……
它没有指针,据说……
它不用上发条,据说……
它说自己非常准确,走一年……
四、学习7—10自然段,指导朗读。
1、可是钟表店里这些机械表他们谁都不相信,而且还争吵了起来,那他们是怎样争吵的呢?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的7—10自然段,找找吧!
2、他们是怎样争吵的呢?你说。
3、恩( )挂钟是吊着长长的钟摆慢吞吞地说道:“哪有不发出‘滴答’声的表?它不是表!”来,一起读读。
4、请大家比较这两句读读,你能发现什么?
(生:一个“慢吞吞”,一个没有慢吞吞。)
5、那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呢?为什么?
(生1、第一个句子更好,有了“慢吞吞”更能表现挂钟的性格)
(生2、第一个句子更好,有了“慢吞吞”可以看出挂钟对新式手表的不屑一顾。)
6、那你来读读。
7、恩,我感受到了一些不屑一顾和不满的心情。
8、有谁愿意来挑战一下他。
9、恩,你的感情也很好。
(还有那孩子想读,那读给你们同桌听听)
10、还有那么多孩子想读,来,咱们全班一起来。
11、这呀是挂钟在慢吞吞地说着,而小手表呢?(
)它是细声细气地附和道:“哪一只表没的指针?它不是表!”孩子们,谁知道“附和”是什么意思?
(生1:“附和”行为和语言都追随别人。)
12、这说明小手表很没有主见,所以它说话的声音都只是“细声细气地”,谁愿意学着小手表细声细气地样儿来读读。
13、谁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
14、你来试试。
15、恩,声音真好听。
16、其他孩子和你们的同桌相互读读,把你觉得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我们。
17、你读起来很有小手表的样儿,你可真是个小伯乐。孩子们学着他的样儿自己再来读读。(孩子们学着他的样儿我们一起来。)
18、瞧,咱们这钟表店可真够热闹的,()看看小闹钟又是怎样的?(指大屏)起!
19、孩子们,我们能把这个“喊”换成“说”或者“附和”吗?为什么?
生1:不能,这里要表现闹钟的扯大嗓门吼,换了就不合适了。
生2:不能,“说”和“附和”都没有那么大声,“喊”要比“说”、“附和”更不满,更生气。
20、恩,“说、喊、附和”是说的多种表达方式,而在这里换了以后就不能体现出闹钟的那种扯大嗓门吼和特别不满的心情。
21、来,女同学来喊喊,呆会儿请男同学来试试,看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
22、闹钟发出了“丁零丁零”的大叫声,粗声粗气的喊着——
23、来,男同学,闹钟发出了“丁零丁零”的大叫声,粗声粗气的喊着——
24、都读得不错,从你们的语气中我体会到了一些不满,来咱们全班再来一次。闹钟发出了“丁零丁零”的大叫声,粗声粗气的喊着——
25、(来,把这三个词语添在括号里。
要是把他们三个词语的位置换换,自己读读感觉怎么样?
(生1:不行,这样体现不出各个钟表的性格)
26、那请大家赶快在小组里面分角来读出对新式手表的不满和不屑一顾。可以把动作表情给加进去。开始吧!
27、孩子们读的好热闹,现在我请一组的孩子到台上来给我们展示展示。
28、谁来评评他们读得怎么样?
29、好了,孩子们,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展示一下这个热闹的场面,同意吗?好,我读旁白部分,你们喜欢谁就读谁的话。
五、学习11—16自然段。
1、可是正在这里,店里来了一个小伙子,对营业员说他要买一个最新式的手表,营业员把那怪物给了小伙子,小伙子竟然高高兴兴地把他买走了,小挂钟、小手表、小闹钟,你们现在是怎么想的?
小闹钟你说。
(这呀,是你的想法,看来你很善于思考,而书上的这些钟表们他们却不是这么想的。)()
2、正如你们所想的那样,它们一个个都还在说,还在吵。
()
挂钟还在嘟囔______________
手表还在生气______________
闹钟还在叫喊______________
3、他们都认为电子表不是表,因为电子表(指板书)没有滴答声,没有指针,不上发条。(
)是呀!那些用旧框框衡量新事物的人们,怎么会懂得新事物的优点呢?
六、最后一段。
1、来,一起读读。()
2、孩子们你们认为我们这里谁代表了新事物,谁代表了旧事物?
(板书:新事物)
3、那些旧事物们到现在还认识不到新事物,还觉得电子表不是表,瞧!他们的话语后面用了一个感叹号,这三个!各表示什么语气?(机械表对电子表非常不满,很生气。)
所以,()挂钟还在嘟囔———————
手表还在生气————
闹钟还在叫喊————
4、是呀,这嘟囔、生气、叫喊、这感叹号,表现了旧事物对新事物的极为不满和生气。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话想对挂钟、手表、闹钟说的吗?
5、说的真好,我们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那些旧框框的眼光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了,他们是不会懂得新事物的优点的。()
6、请孩子们拿出摘抄本,带上你们的体会在摘抄本上把这段话抄一抄吧!
7、好,看着积累本,再来一起读读这段话。
七、小结。
1、孩子们,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新事物,他们都有哪些优点?
2、孩子们,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新事物,希望你们用科学的眼光去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老师更希望你们能发挥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去发明更多的新事物。
八、板书。
17、钟表店里的争吵
没“滴答”声
争吵
没有指针
机械表
电子表
不上发条
走时很准
称秤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
13 白鹅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侯、脾气、责备、临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白鹅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难点:引导学生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白鹅》。一看到这个题目,大家就想到什么?(唐朝骆宾王作的诗《鹅》)大家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
2.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简单介绍丰子恺。现在老师给你们欣赏一幅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同学们认真观察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他画得怎样?为什么会画得好?
3.师:是的,他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那是因为他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
4.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要求: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作上不同的标记;把难读的词语、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2.课件出示词语,读生字、新词。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4.了解“净角”,出示课件:净角”脸谱图像。
“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é”,而不是“jiǎo”。
5.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6.开火车读文。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提出学习目标:自由读文,思考全文写的是一只怎样的白鹅?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
2.汇报交流。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白鹅的高傲的?
4.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第一自然段中“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读写结合训练:(1)再齐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更”的用法(承上启下,突出“下”。)
(2)学写过渡句:在生活上,爸爸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在学习上,爸爸对我的要求十分严格。请用“更”字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自己再说一个过渡句。
6.师生对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7.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作者笔下具有高傲特点的白鹅,而且学习了“承上启下”的写法,这种过渡方式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在今后的作文中可以加以应用。
四、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自由读文,并作批注,画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全文,知道了白鹅是一个高傲的家伙。课文是通过它的叫声、步态、吃相来写的。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我们这节课继续进行学习。
二、提出目标,自主学习。
1.师:课文围绕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这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同学们觉得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就在感受较深的词句上做上记号,并批上旁注,尝试读出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主学习。
三、交流展示,深入探究。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些词中,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写出来。xk b1.com
(从“厉声大叫”“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体会白鹅 “高傲”的特点,并想象它好像在说什么。)
2.师质疑:老师不明白了,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读出是喜爱,可从字面上看,作者好象并不喜欢白鹅。作者对它到底怀着什么感情?再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可见作者实际上是很喜欢白鹅的。
3.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引读有关句子。)
4.读一至三自然段,再找出这些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体会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
5.你们喜欢这样的描写吗?文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描写,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6.齐读第四自然段,让生说说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
7.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要用课文里的词语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8.对读课文:师读“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学生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读好“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大模大样、从容不迫”。
9.学习第五~七自然段,让生边读,边做动作。想一想:这几段都是写鹅的吃相特点,作者是怎样把它具体描写的?引导学生抓住“先……再……然后……”这个句子,体会鹅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10.指导朗读。
四、总结延伸,迁移运用。
1.丰子恺老先生风趣幽默的语言使我们看到一位趣味十足的鹅老爷,通过学习本课,你能总结一下本课的写作方法吗?(对比,反语,拟人)
2.小练笔: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它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运用今天学习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称秤的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一)学唱歌曲《小蜜蜂》,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趣味。
(二)通过学唱歌曲,学习小蜜蜂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课件、蜜蜂衣服、花、音乐、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请来了一种小动物来做客呢!它的声音很特别,请你竖起耳朵听一听它是谁?嗯,你知道蜜蜂是怎样一种昆虫吗,平常它们要做些什么的呢?(展示春天的、蜜蜂采蜜图片)
(二)初步熟悉音乐,引导幼儿说出歌曲内容。我这里就有一首歌曲,是说关于蜜蜂的,小朋友想不想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不好(播放《蜜蜂做工》音乐)刚刚在歌曲里面,你听到了什么?你怎么就知道是蜜蜂呢?
(三)结合画面理解歌词,并边教读歌词边解释歌词,增强幼儿的对歌词的印象。过渡语: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蜜蜂在花园里做工的情景呢?
(四)聆听和观看带视频的音乐,让幼儿感知并加深印象。
(五)幼儿学唱歌曲。幼儿拍手默唱歌曲——轻声跟唱歌曲——自然声演唱歌曲。
(六)结束游戏总结
教师总结
今天啊,小蜜蜂们很勤快,很爱劳动,为人们采了很多的蜜,我们要保护小蜜蜂,还要学习它勤劳、热爱劳动的精神。希望小朋友们在学校里乐于帮助老师、同学做事情,在家也乐于帮助爸爸妈,做他们的小帮手,他们一定会很开心的。小蜜蜂们都劳动了一天了,很累了,我们一起出去休息一会儿吧。(随着《劳动最光荣》的歌曲走出教室。)(播放《劳动最光荣》的歌曲)
小朋友们唱得都很棒,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表演小蜜蜂和花了。老师示范蜜蜂与花跳舞。请几个小朋友当大蜜蜂,几个小朋友当花儿,我们边一起唱《蜜蜂做工》,一边蜜蜂与花一起玩吧!来吧,我们一起到花园里跳舞吧!
小蜜蜂们都劳动了一天了,很累了,我们一起出去休息一会儿吧。
活动结束。
称秤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合作、讨论、探究父亲的形象,特别是其中的细节描写。
3、让学生联系实际,从文章中领悟父亲的感情;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了解作者命题立意。
教学难点:
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对于父亲的情感和文章的寄托的思想。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首歌是这样唱的:“人生 / 是一级一级的台阶 / 许多人渴望 / 在台阶上找到 / 自己的高度 / 父亲是不是 / 也如此……”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讲述父亲的小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位父亲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检查预习字词检测
三、踏上台阶,走进父亲-----整体感知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用文中句子回答
2、父亲是怎样造台阶的?
3、新屋、新台阶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
4、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三、凝望台阶,感受父亲------分析形象
1、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章,并且把能表现父亲性格与品质的句段圈点评注,以“我从________看出父亲是一个______的农民”说一句话。
四、回首台阶,探究父亲------评价父亲
1、父亲为了台阶付出了--------岁月、青春、健康等
2、你认为这样值得吗?从中体会作者淡淡的忧伤。
五、配乐诵读
父亲
我的父亲,你喜欢坐在台阶上远望,你喜欢把那烟枪在青石板上敲得嘎嘎作响
我的父亲啊,摇来摇去的柳树枝总也摇不散你那专注的目光
我的父亲,你那古铜色的脸,你那黄几几的脚板
我的父亲啊,你把你的胸膛挺高一些吧
我的父亲,你挺直的腰板为什么担不起一担水,你倔强的头颅为什么埋在膝盖里
我的父亲啊,你满挂着的笑容为什么在九级台阶筑起的鞭炮声中尴尬
我的父亲,我知道你的梦想三级的台阶到了九级,我的父亲啊,怎么了——你老了我的父亲,还有我呢。
六、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七、板书设计
台 阶
节俭 台阶高、地位高
勤劳
谦卑
自尊
坚韧不拔 台阶低 、地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