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撰写观后感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观后感的写作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寻找最孝心少年观后感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寻找最孝心少年观后感篇1
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李依桐和李易轩姐弟。他们的妈妈腿脚不便,家里什么家务活都是他们姐弟做的,家庭的重任都在他们身上,他们都很努力的去做。而我呢?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做什么都不坚持,也不努力去做。
这里我想起了卧冰求鲤的.故事中的王祥,他的继母对他很不好,可他还是对他的继母很孝顺。最后继母生了大病需要鲤鱼熬汤喝,可是冬天没有鲤鱼熬汤,王祥冒着生命危险替继母找鲤鱼熬汤。就算继母对他不好但是他还是十分的.孝顺。
曾子泰:
今天,我观看了一年一度的《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日典礼!这些少年是真正的孝顺代表,正如俗话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九岁的黑龙江男孩——吴金棋,他的所作所为让我感动至极。这个男孩子才九岁,但是他每天天刚亮的时候就去为双腿残疾的爷爷和聋哑的奶奶采蘑菇……他就像在风雨中的小草一样坚强!
这些孝心少年的孝顺都让我们大家开始觉得自责起来,他们做到了像《增广贤文》中所说的两句话:“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这些少年中,很多都是在生活中遭受了巨大的苦难,生活中遇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守护着自己的家人!我更想看到的是未来的.孝心少年会越来越多!
2024年寻找最孝心少年观后感篇2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誉为“诚信礼仪之邦”。古人说“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亲敬老”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大家还记得前些日子刚播出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仪式》吗?这些人与我们一样大,但生活艰难让他们早早的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他们遇到困难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它挑战它。他们的孝心打动了天下的所有人。
听着他们感人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自己和他们真是天大的区别呀!自己做事拖拖拉拉,房间里物品摆放乱七八糟,一遇到困难就嘤嘤哭泣,。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就像是“绊脚石”,使我们晕头转向,无法前进。
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香茶,也许老人们就能倍感欣慰和满足;贴心地捶背,温暖地搀扶,都能让老人们脸上绽放幸福的微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老人,多为他们着想,对待老人要有礼貌,外出学会礼让老人;在学校里,更要尊重师长……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做起,从尊敬、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说一句敬老话,读一本敬老书,做一件敬老事,争取做一名懂文明、有礼貌学生。
2024年寻找最孝心少年观后感篇3
“没想到蓝晓萍、蓝芸萍的家庭那么困难,她们还能笑着生活。比起来我们很幸福,更要关心爸爸妈妈,不能让他们生气。”
“我在家里也帮奶奶扫地、烧火。我要天天帮奶奶干活。”
这是11月9日下午,我们学校的师生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后的反思与心声。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通过短片、小品等方式,展现了来自甘肃的李依桐、李易轩姐弟、来自山东的王荠悦、来自河南的王帅康、来自湖北的刘倩、来自湖南的杨沛锦、来自西藏的次旦拉姆、来自浙江的徐煜岑、来自四川的蒲晓燕、来自陕西的冯莫林、来自广西的蓝晓萍、蓝芸萍姐妹等12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节目依靠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给学生上了一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这些最美孝心少年,用实际行动引领学生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感染着师生们的内心,为他们带来充满温暖与感动的精神能量,让孝心美德再绽芬芳。
观影完毕,我们校发起了“致敬最美孝心少年,践行核心价值观”倡议,引导学生回家后给父母一声问候,劳动后给父母端一杯茶水,空闲时和长辈一起劳动;学习时专心听讲,作业时认真书写;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积极向上。
各班将建立“孝心少年光荣榜”,通过班队会学生汇报和教师家访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班级最美孝心少年,在学期末集中表彰。我们都要正当孝心少年!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观后感5
在11月7日晚上,央视播出的“众里寻你——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上,王荠悦说,“爸爸妈妈看不见,我就是爸爸妈妈的'眼睛”,这一番话让不少观众落泪。
记者了解到,荠悦爸爸的视力只有0.1,妈妈以前有一只眼睛能看见,但因为急性青光眼耽误了治疗也导致失明。父母虽然看不见,但是性格非常乐观,他们也把小荠悦培养成了乐观阳光的性格。被评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王荠悦认识了一帮好朋友,而且被他们的故事深深感动,“我印象最深的是蒲晓燕姐姐,她家里确实很贫困,脚上的鞋子都磨烂了,甚至只能光着脚在山上走。我一想,那得多疼啊!”王荠悦看到许多家庭贫困的孝心少年,心里非常难过,就想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们。
“荠悦太懂事了,在北京录节目的空余,我带她买了些零食,她自己不舍得吃,当看到有些来自山区的小朋友都没见过这些零食,她赶紧拿出来一起分享。回到青岛之后,就跟我说,想为一些贫困的孝心少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韩妮妮老师说,王荠悦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学校的支持。
瞬间觉得她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人!我们都要好好地向她学习!要以最美孝心少年为榜样,树立励志成长、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仁爱谦和之心,身体力行将孝道践行到底。
2024年寻找最孝心少年观后感篇4
晚上八点,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众里寻你——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将在中央一套直播。
10位少年获得“最美孝心少年”称号,航天英雄杨利伟、播音员李修平、少儿频道主持人鞠萍等嘉宾到场为他们颁奖。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自20xx年创办起,每年一届,今年是第7届。活动致力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少年儿童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寻找最美”系列活动中持续时间长、社会效益佳、收视范围广的活动之一。
今年的“最美孝心少年”活动征集范围广泛,参选人物事迹多元,代表性强。最终共征集到1000多位青少年的感人事迹,这些青年孝敬长辈、为家庭排忧解难、代父母担当家庭责任、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奋发有为的孝亲故事真实感人。
经过评选,最终于琪巍、孙美平、肖乃军、韩金锁、王凌云、路子宽、魏蓉、宫井豪、赵泽华、李欣珂,这10位少年获得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称号。他们中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15岁,他们生活境遇不同,故事不同,孝心事迹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孝亲模范,能更广泛地发挥榜样的力量。
本届活动的颁奖典礼由文艺节目+人物短片+颁奖+现场采访环节组成,10位最美孝心少年分别亮相,现场播放他们感人至深的`人物短片。
这些短片大部分是“走基层”的央视记者采制,他们跋涉上万公里,足迹遍布全国,用镜头生动记录了孩子们不畏艰难困苦,爱老敬老,以乐观的心态、稚嫩的肩膀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故事。
2024年寻找最孝心少年观后感篇5
夜,凉嗖嗖的。我穿得不多,但我并不觉得冷。我的心是火热的,我的孝心已被吵醒。
孝是什么?孝是分担;孝是承担;孝是担当。孝,是黄凤用百十来斤的铁床推着高位截瘫的爸爸千里寻医;孝,是邵帅得知妈妈患了急性白血病后义无反顾地捐出自己的'骨髓;孝,是赵文龙为透析后的妈妈按摩得满头大汗;孝,是路玉婷在马路上奔跑时洒下的汗水……他们都用自己的行为解释着“孝”的内涵。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赵文龙。
赵文龙在8岁时就照顾着患尿毒症的妈妈。尿毒症患者对饮食的要求是极为苛刻的,为此,他戒掉了自己最喜欢吃得水果——西瓜。他是这么说得:“我一吃西瓜,她也就要吃。没办法,不吃馋啊!但一吃西瓜体内的水就多了,透析后就很难受。从那以后,我就没吃过西瓜。”虽是简简单单的话语,但它包涵着多么浓厚的母子情!放弃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去成全他人,是很困难的。我从不肯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点家务,也不会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借给同伴。选择放弃自己、成全他人的赵文龙是勇敢的,是有着坚韧的心的。他放弃了众多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清华、北大,选择报考军校,只是想让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换作我,我又会怎么选择呢?
在节目中,欧阳夏丹问赵文龙能不能承受这么艰辛的生活,赵文龙说:“承受不了也得承受啊!”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语文书上的一句话:命运给予他的几乎是99条死亡之路,他却在一线希望这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赵文龙不就是在艰辛的生活中造就了一个孝顺、优秀的他吗?
再想想我们!我们衣食无忧,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从不知足。在我们享受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日子里,最美孝心少年们早已用他们稚嫩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他们感染着人,感染着社会,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或许我们不会遇到家庭的变故,但我们依然要承担起我们的家庭责任。我们要趁着短暂的光阴多孝敬父母,让父母不再为我们而操心。
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十个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在我的心房里徘徊、渗透。它们叽叽喳喳得诉说着自己,我的孝心已被唤醒。
2024年寻找最孝心少年观后感篇6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今天我看了《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这挡节目,可以说这节目真是感人肺腑啊!我深深地被节目的情节吸引。我看到王芹秀的故事时,真是“虽不是亲生,但胜似亲生;虽不是血肉相连,但胜似血肉相连。”看到这动人心弦的场面,我禁不住流下了感人的泪水。
这个女孩和我一样大,但她生下来就被生父生母给抛弃了。是她的养父(也就是她现在的爸爸)在砍柴时把她捡来的。虽然在她懂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捡来的,但是她对爸爸和奶奶的爱却依然没有变。他生活在十分贫穷的.家庭里,但她心里没有一点埋怨,况且她爸爸还患有精神疾病,不能干重活。她为了支撑这个家,整天上山砍柴,在家干家务活。平日里,爸爸给她的零花钱,她都细心地积攒起来,最后给自己的爸爸买了双新鞋。当主持人问她:“有没有想过给自己买东西呢?”她坚定地说:“没有”。......
从她身上我看到乐观向上、勇敢顽强、坚定不屈的精神。同样是一个孩子,但我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从小在蜜罐生活的孩子,另一个则是注定要经历磨难的孩子。对于我们在父母怀抱中成长的孩子有何言对他们品头论足?在他们身上需要我们学习的有太多,太多......
我们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诉我们自己——选择孝敬,不要让迷雾遮住双眼,不要让污垢蒙蔽心灵。为老人为自己,捧一颗清纯
孝敬之心,一颗清纯的圣洁之心......
2024年寻找最孝心少年观后感篇7
五岁时,爸爸突遭飞来横祸,因家中没钱治疗导致双目失明。面对这一严重后果,妈妈选择了离开,从此他与爸爸相依为命。六岁时,他带着爸爸穿过人群和街道,坐车去镇上买菜;十岁时,他给爸爸做饭洗衣,俨然是一个家庭小主人,每天,他都给爸爸洗脚、按摩……家门口的长沙四大名校——永州日升学校今天带您认识蓝山的黄胜军,一个善良坚强的小男孩。他像一盏小小明亮的灯,引领着爸爸走出了黑暗,走向光明。
初冬时节,家里橘园的橘子都熟了。近段时间镇上赶集的日子,一大早黄胜军都会牵着爸爸坐车赶往镇上把家里摘的橘子拿到街上卖,顺便买回来一些生活必需品。
从集市回来已经是上午九点,黄胜军马不停蹄的赶往学校,因为要照顾父亲,请假成了黄胜军的家常便饭。去年父亲中风后,黄胜军请假照顾父亲就更加频繁了。
尽管家庭情况特殊,黄胜军在学校表现照样优秀,一直都在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孩子。临近中午,黄胜军又接到邻居的电话,爸爸因为身体不适,又被送进了镇上的卫生院。
爸爸刚刚失明的时候,妈妈曾想过带黄胜军一起离开,但是他却坚持要留下来陪爸爸。在爸爸内心最痛苦的日子里,是黄胜军用自己小小举动,温暖着爸爸的心。多方治疗无效,绝望的爸爸想要结束生命,以减轻亲人的负担。黄胜军多次恳求爸爸:不要离开家,不要离开亲人。机智的黄胜军,藏起家中所有的利器,他用心灵在呼唤:爸爸,你不能走!孩子的一颗孝心,感动着爸爸,也给了爸爸信心和勇气。
提起爸爸,黄胜军有些欲言又止,白天爸爸在家,因为眼睛看不到,总是有些烦躁。为了缓解他的焦躁情绪,黄胜军也一直尝试教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现在,爸爸已经可以独自做一些日常的家务。平淡艰难的日子在父子俩的相伴之下,不只是有辛劳。而令黄胜军最开心的事,就是每天放学回家陪父亲看电视。
画画是黄胜军最爱的课外活动,在他的笔下父亲总是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他说希望父亲的眼睛能够再一次看见,现在就由他来当爸爸的眼睛,他要把自己看到的美丽的世界画下来,让爸爸以后能够看到。
家庭的过往也许经历了坎坷,但黄胜军用自己的方式抚慰了生活的伤痕,未来如何虽不能确定,但只要一家人相互扶持,也总会充满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