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红色故事读后感6篇

时间:2025-03-12 作者:Youaremine

优质的读后感可以让读者产生深刻的思考,通过分享精彩的读后感,读者能够在社交平台上引发讨论,吸引更多人参与阅读,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经典红色故事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经典红色故事读后感6篇

经典红色故事读后感篇1

在《红岩》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许云峰、江姐、刘思扬这些革命烈士,而是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是多么不幸啊!八个月大就和妈妈一起被关进了监牢,而且足足关了八年,直到悲惨地离开人世。在惨无人道的监狱生活中,他的童年完全失去了自由和快乐,像是一只被困在囚笼中的小鸟。我想:小萝卜头一定十分向往自由,想自由的奔跑,快乐地玩耍;他多么想尽情的享受阳光,呼吸纯净的空气;他多么想去看看祖国的美丽山河啊!而这些在小萝卜头的世界中,全都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小萝卜头的这些遥不可及的梦想都随时可以实现。而且,我们还有许多休闲方式:嬉戏、爬山;看电影、玩游戏;骑自行车、打羽毛球小萝卜头却连一个玩伴也没有。我们这一代的少年儿童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和小萝卜头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

小萝卜头虽然不幸,但他却在利用一切方式学习。他用削尖的竹筷做笔,用烟盒订成本子,用棉花烧成灰调水成墨,乐观努力地学习。而相比之下的我们呢?有五彩颜色的书包、花花绿绿的笔、各种各样的本子,至于书本更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我从四年级到现在两年多时间订阅的报纸就有一大叠了,其他课外读物也买了不少。而我有时却随意地摆放书籍,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有的书因此都“光荣挂彩”了。班上同学们自发捐进图书角的课外书,有的人却不好好爱护,倒霉的书更是“伤痕累累”。有的书刚开学还是崭新的,一学期下来都变得又脏又旧。

之前,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好好珍惜优越的条件,没有足够认真学习,我觉得很惭愧。读了《红岩》之后,只要我一想起小萝卜头学习的艰苦环境,一想起他的学习精神,一想起他的悲惨遭遇,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多看几页书,情不自禁地多做几道题。我要珍惜国家为我们创造的优越条件,认真学习,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经典红色故事读后感篇2

今年暑假,我重读了《小英雄雨来》这本描写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书,书中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让我再次感受到小英雄雨来的果敢机智,对英雄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这是我这个假期最大的收获。

雨来的家乡特别美。还乡河水清草绿,芦苇一年四季散发着勃勃的生机,雨来就住在河边的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 就好像给这条家乡河披上了雪白的绒毛衣,真让人神往。

雨来上夜校,从小就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讲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当日本鬼子到村子里扫荡的时候,敌人端着十几把刺刀从前门闯进来,雨来就往后院跑,他爬到树上,鬼子把他扯下来。鬼子的威逼利诱都没有使雨来屈服,雨来勇敢机智地与敌人作斗争,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雨来逃到还乡河里,鬼子往河里打枪。人们以为雨来死了,可是雨来凭着好水性,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小雨来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好品质深深激励了我。我们要学习雨来,从小不怕吃苦,为祖国发愤图强,为人民甘愿奉献。作为一名池州人,我们家乡平天湖的秀丽、杏花村的诗韵、秋浦河的娇媚以及齐山万罗山的嶙峋,做一个新时代的小英雄!我更要以小英雄雨来为榜样,做一个勇敢的强者。好好读书,不马虎、不犯懒,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知识,学得一技之长,为今年建党__周年献礼。也只有这样,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才会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经典红色故事读后感篇3

从《红星照耀中国》中感悟__星光

在爷爷的书橱里有一本泛黄的书——《红星照耀中国》,他静静躺在那里,光阴流转,微微卷起的书页仿佛在讲述岁月的故事,温暖而又厚重。爷爷是在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告诉我这本书是在他加入共产党后反复阅读过的,而今他又拿出来让我拜读。

这本著名的红色著作是美国知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的情况,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这与现在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不实报道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书页翻转,曾经的那些伟大的故事在书中娓娓道来。

从“前往红都的路上”一章中感悟信仰的星光。无论是书中的周恩来、贺龙还是参加红军的年轻战士,他们都在革命的路上忠于党、忠于信仰,不管是遇到部队战败还是国民党围剿,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开动脑筋想办法,听党指挥、遵守纪律。书中有一处细节,来自五湖四海的军队,籍贯方言各异,但他们之间并没有隔阂,反而成为日常善良笑料的来源。我想这正是因为拥有同一个信仰,同样的奋斗方向红军战士才如此团结一致。

从“在保安”一章中领悟坚持的星光。这一章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毛泽东对于共产党基本政策和抗日战争问题的回答。在回答中我敬佩共产党领导人的睿智和果敢,更是感叹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坚持。“毛泽东家的墙壁和天花板都是固定在岩石上凿成的,地面则是由砖块铺就的,窗户也是就着石壁凿空的……”在这些没有润色过的质朴的语言中,我能深刻感受到革命条件的艰辛。在这样的条件下,毛泽东经常办公到半夜两点,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生活充满热情,更是印证了那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从“长征”一章中体会勇敢的星光。以现在的视角再来看长征,对其评价是“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这条路是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铺出来的。书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展现的是红军奋勇向前、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始终如一的革命勇气,就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整个长征之路,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向困难妥协。

书中,作者还特地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努力唤醒农村群众的红军剧社的社员们,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西北革命基地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展现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支持公号“老秘带你写材料”整理编辑和拥护,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决心和信念。我感叹于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也震撼于在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用最质朴的语言,让一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历史跃然纸上,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经典红色故事读后感篇4

我爱读英雄故事,是因为被他们的精神深深感动着。

上了小学的我,在图书室读到了一本书——《闪闪的红星》。故事的主人公潘冬子成长在革命家庭中,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家乡参加了红军队伍,母亲入党后在家乡的柳溪村掩护赤卫队和游击队开展斗争。旧社会苦难的压迫和父母不屈不挠的斗争,一直深深激励着冬子。他机智勇敢地和恶霸胡汉三周旋,在革命斗争中成长。在宋爷爷的抚养和党组织的照顾下,历尽千辛万苦的冬子最终找到了革命队伍,踏上了新的征程。冬子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就此深入人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从此我喜欢上了红色经典,读了许多的英雄故事,如临危不惧的董存瑞、陈潭秋,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刘文学,机智勇敢地王二小,宁死不屈的师东,舍己救人的韩余娟,护林英雄赖宁等等。他们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珍惜能够坐在干净明亮的教室里读书的机会。

我们作为祖国的花骨朵,更应该承担起争做祖国栋梁的责任。少年强则国强,一辈辈革命英雄用生命告诉我们,遇事要勇于面对,临危不惧,不怕困难,勇敢的向高处攀登。

经典红色故事读后感篇5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情绪读完了《红岩》这本书。书中的革命志士们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用鲜血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史诗。

这本书主要描述的事革命者们在狱中与_斗争的故事。书中塑造的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于新江等在酷刑下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书中我十分敬佩江姐,江姐的丈夫在革命的斗争中牺牲了,但她却忍着悲痛,接替了她丈夫的工作,任然在工作的第一线奋斗。之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她在万县被捕,后被关押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再那里,她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但是她丝毫没有动遥甚至于当敌人残忍地将竹签子一根根插入她的食指时,她也是面无惧色,还说:“严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就这样,江姐宁死不屈,就在重庆即将解放时,被国民党_残忍的杀害了。

我读完书后,又深入地查了资料。我发现其实书中的众多烈士在历都是确有其人。如许云峰的原型徐建业,敌人用酷刑拷打,他只字不招,之后改用利诱,他仍然不为所动。敌人恼羞成怒,给他施加了所有狠毒的刑罚,但他仍是沉默。敌人无计可施,只得将奄奄一息的他关进渣滓洞集中营。最后,他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

我们这天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当初那么多的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历史,我们怎样可能有如今的生活呢?而应对这些牺牲的烈士,他们在酷刑之下信念始终如一,这对我们是不是也有所启示呢?

此刻的许多人,一碰到困难就退缩,一遇到挫折就放下。但革命先烈们在遇到数十倍、数百倍于此的困难时他们畏惧了吗?他们退缩了吗?不,他们没有!他们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用鲜血开辟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基石,这难道不应发人深省吗?

读完这本书,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被鲜血染红的红岩,出现了那些为了革命胜利而献身、为了争取自由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但我们时刻都应铭记:胜利的旗帜是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我们更应为了完美的明天而奋斗!

经典红色故事读后感篇6

暑假里,根据学校要求和儿子共同阅读了《红色经典故事精选》,书中讲述了革命先烈、红小鬼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进行着艰苦卓绝、英勇不屈的斗争,甚至抛头颅、撒热血,横尸疆场。

?一袋干粮》中的小兰为了救伤员,把自己的干粮袋掉进河里,被水冲走了,怕大家担心,她每次都偷偷的吃野菜,晕倒被看护长发现后,才说出实情,大家每人把手中很少的麦粉分给了小兰一把让她度过难关。《小红军“九斤半”》中的孤儿九斤半,经常把少的可怜的粮食分给伤员,自己只啃硬邦邦的牛骨头,最后被活活饿死了。《打着快板过雪山》讲述了长征中最小的红军王新兰的故事,虽然她人小,抬不动担架,但她给伤员们打快板、唱歌、讲笑话,减轻他们的疼痛,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在气候恶劣的雪山上,王新兰向红军们说着快板加油鼓劲,等队伍过的差不多了,她才开始走。《长征路上学文化》讲了红小鬼伍生亭在长征路上坚持学习的故事,他把沙地当纸、树枝做笔,一边走一边学,从一字不识到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能读书看报了。

通过阅读,让儿子了解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传奇故事,特别是一些长征中红小鬼的故事,更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虽然他们的年龄小,但是那种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勇敢乐观坚强、互敬互爱、以苦为乐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经典,也是一次精神和心灵的洗礼,面对先烈,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学习,不去努力工作,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我们要更加的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