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指把实践中的想法用文字书写下来的书面表达,我们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有所提高,28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学讲座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讲座心得体会篇1
10月28日晚上7点30分,我参加了沙湾实验小学“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家庭教育讲座,这场讲座是沙湾实验小学专门为全校家长举办的,学校邀请了姬丙英老师为家长们做了精彩生动的演讲。下面我谈谈自己听讲座之后的感受。
讲座如同一场及时雨,给家长指明了教育的正确方向。专家指出肯定、自由、情感、宽容、梦想、是孩子心灵成长的五大营养:
肯定:是爱的接纳、爱的包容。及时肯定孩子的能力,找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更加自信。没有自信的孩子通常会出现沟通、交际上的问题。
自由:给孩子绝对的自由、让孩子的心灵自由、让孩子自己学会掌握时间,与孩子一起合理安排生活学习计划,鼓励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让孩子有成就感,充满自信!
情感:让孩子学会感恩,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人。家长要转变教育的态度,形成和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感恩能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如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学会了感恩,才能以一种更加自然的姿态去面对生命的启悟;才能豁达地泯去仇怨和伤痕;然后以一种超然的.大度接受生命的考验!”
宽容: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做人的一艺术。在我们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要创造和谐的环境,实现共赢,离不开宽容。
1、不能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要教育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能对他娇惯,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他的愿望,不能给他特殊权利,让他高高在上。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只顾自己。
2、让孩子敢于承认错误,唤醒孩子内心的责任心这样能让孩子在心理、思想上起深层次的变化。父母要有意识地教会孩子学会发现错误。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能力、爱好、性格及少儿所特有的心态,这样,才能对孩子循循善诱,使他们能认清方向,少走弯路,早日成功。
梦想:发展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从小就有一美好的梦想,一步一小朝自己的梦想出发,只有有梦想的人才会成功!只要付出了才值得!
这次演讲在思想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对我的心灵也有很大的触动,因为教授所举的事例,有些正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发生过的典型矛盾问题,也许正是我们做家长的缺乏耐心的引导,和一些家长自身的榜样做的不够好,天长日久孩子在家长的影响教育下不良的行为便暴露出来,此时家长不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而是怪罪孩子的不好,矛盾越积越深,导致家庭教育走进了误区。也使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不仅仅在生活起居上给予孩子精心的照顾,更主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关注孩子的学习,首先不是一味地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整天逼孩子学习,而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很多孩子学习很刻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也不是孩子笨而是孩子不知道怎么学习,这样的孩子学习太辛苦,作为细心的家长就要和孩子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帮助孩子找到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其次作家长的还要关注孩子的思想、关注孩子的教育,要想了解孩子必须走进孩子,倾听孩子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成为孩子的伙伴,同时也要做孩子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一些好的想法和进步时,我们要积极的支持并给予鼓励,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惑时我们要及时地给予引导,不要让孩子感觉孤单和无助。
以上是我听了讲座后的点滴感受,也是自己的一些家庭教育观点,如有不妥,请老师家长指出。
最后我想说:感谢学校为家长提供这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为构建和谐家校,让我们一同携手共育祖国的花朵!感谢老师平日里对个性不同孩子的教育引导,你们是真正的育花人。
小学教学常规讲座心得体会篇8月15日—17日,我有幸学习了洪成文、康迎春、施皓耀几位老师的教师成长系列讲座,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北京师范大学洪成文教授从教师自身出发,就教师激励以及如何激发教师职业动力进行了讲解;优秀骨干教师康迎春老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就学生管理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学生(理念、手段、评价、激励)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彰化师范大学数学系施皓耀教授从教学角度出发,就课程设计与实践,如何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这三场讲座引发了我对教师自身以及如何做一名好老师等方面的思考,让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感觉我们的职业动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和敬畏,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重要的,就像康迎春老师说的那样,爱不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能力。对学生要有大爱之心,只有用爱浇灌的孩子才会阳光、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让他们都受到重视,都能在一个平等、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让学生既成人又成才。另外,我们的课程设计也要以一个独特的角度展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中心,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我们课堂设计的目标和初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感觉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我就要不断的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不断地学习、“充电”,给创造学生更加理想的课堂和学习环境。
教学讲座心得体会篇2
李老师对学生具有一颗真正的爱心。他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从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生,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他与学生的对话,不仅仅是谈话,而是通过谈心、通信、家访等形式,与学生沟通。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
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繁琐而平淡的工作,让我渐渐地迷失了,麻木了,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师却能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粒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直至我那颗烦燥,迷失的心,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
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李老师有着崇高的师德,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李镇西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和他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
教学讲座心得体会篇3
通过学习,不仅增强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感,更深的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培训虽短,但让我在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又增加了许多有益的知识,理论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深受启发,她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一个善于更新知识的学习者。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是羁绊,这点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们太多教师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而排斥对新知识的接受,虽然能一时地掩盖新知识的不足,但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而大多数教育者不敢打破已有旧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方式、方法,去重建一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我惭愧的觉得我们的教育一线领导和教师,现在最急需的应该是观念的真正转变!张老师的智慧就在于她善于自我更新知识,敢于挑战、勇于打破如坚冰一样的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并在其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种执着追求与快乐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使我体会到,即使再平凡,也能凭着信念和追求抵达自己的教育彼岸,我相信一步一步来,步步都会有风景、步步都会是享受、步步都会有发展。
培训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新课改教师的引领者、学校课程改革的践行者、与全体教师共同寻求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努力成为教育的智者。
记得有位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眼界决定境界,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实力决定魅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愿开阔眼界,提高境界,转变—态度,实现高度。为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为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色彩。
教学讲座心得体会篇4
20xx年4月16日我校邀请了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教师白贤老师就新课标高考文综(历史)考纲分析与备考建议做了培训,本次讲座不光是对学生,还有对我们高三历史老师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针对讲座的内容心得体会做一简要的分析:
首先白老师讲了考纲分析—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对此白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阅卷的方式决定了得分技巧。
1.格式正确,字迹规整,史论结合,即可得高分。
2、不能空白,答题即可得分
3、考查: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为最低要求)
4、考查: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文史常识,为新高考一大亮点)
5、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概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几乎涉及全部题,近年来41题实际上就是史观的变形题。
6、多元史观的运用,一般来说,我们要用多元史观解释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文明史观分析古今历史的文明传承以及中外历史发展的不同类型及交流融合。整体史观解释新航路开辟以来的世界一体化发展进程。近代化史观用来分析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近代化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近代化及思想近代化,民主化、科学化。
其次白老师讲了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题型。
1.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试卷结构稳定,12道选择题,(24—35)题计48分,1道学科内综合(40题)最难,25分,1道谨析题(41题)12分,1道选做题,15分。熟悉题型和机构,才能科学安排时间,合理取舍。
最后白老师讲了怎么样备考的建议。做什么?怎么做?
1.夯实基础,提高能力:阅读古文,图表。分析、概括、归纳、转化、迁移。表达学科语言、简明扼要
2.选择题方法: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历史高考的情况,尤其是对课程标准的分析和考试大纲的分析,不管是以后的复习中还是教学中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两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把握高考的方向,不会做盲目的复习,才会提高学习的效率,才能出成绩。
教学讲座心得体会篇5
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通过这次提高教学质量大讨论后,我不断地反思,如何来提高我所担任的班级教学质量呢?我将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永无休止地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储备一桶新鲜的“活水”,服务于学生,浇开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师的我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勤思考,常总结,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精巧设计课堂环节
首先要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和情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导入语是开启新课,引导学生登堂入室的钥匙;是承前启后的桥梁,能使学生“循”故而知新;精彩的'导入语能“激活”课堂,使教学氛围更加优化,教学活动更加顺畅。第二要抓过程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入情感,积极点拨,引导学生把这种情感转化为理性思考,使学生在激情中明理,在明理的基础上激情,从而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三是抓住结束环节。
三、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
我认为要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我觉得要讲得清楚;第三步要学生听懂;第四步要让学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激发学习兴趣
在我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往往会发现学生产生讨厌、纪律散乱、不注意听讲等不良行为。我也曾采用种种措施,有时甚至使用强制性手段,力求解决这些问题,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利用兴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语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目标;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生的成功增加困难。因此,七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比如说: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经过重复或练习形成自动的行为动作,要不断强化,持之以恒地渗透。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会学会学习,懂得怎样合理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会受益终身。
六、写好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七、注重优生的培养,抓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
九(9)班学生优生少,中等生和差生都比较多,而作为老师的我,不应该对他们有歧视,更应该利用一些课余的时间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那么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都会跟着提高的。因此,如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做好家校联系等等,这些看似细碎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很重要的环节。
所以,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做好这每一个环节,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能紧扣住了齿轮上的每一个齿,才能发挥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