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重新振作的力量,心得体会是感受性文字的一种,主要是为了表达我们的内心感受,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养成教育的心得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养成教育的心得篇1
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了。近来常有些家长会对我们说:“老师请你帮忙多督促我的孩子多喝些水,他在家很不喜欢喝水,要多补充水分,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我说:“我们每次都会提醒孩子们去喝水,他们都有喝的,我会多关注的。”通过家长的提醒,我每次孩子们在喝水的时候,都特别注意他们的喝水情况。
后来我发现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有的孩子喝两三口水;还有的水倒是倒得挺多,但是杯子里的水没有全喝了,而是乘老师不注意偷偷倒掉了。甚至有的孩子因为不喜欢喝热水,直接去接学校的生水喝。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后,我及时的对幼儿们进行了一起教育。通过小故事、图片等,让幼儿们了解到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补充水分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孩子喝水的习惯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如果没有去关注,它也随着时间、秒针一走而过,但是孩子喝水的好处,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但是培养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实践才能够找到最好的办法。我们的工作正是这样,说起来也许没多少大事,仔细想想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一些在生活中最基本的工作。让我们时刻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把工作越做越好!
养成教育的心得篇2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终生发展。
针对我班学生特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自理能力为理念,对学生进行学习及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以身示范,表率在先。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面前自己的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经常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在卫生习惯的教育上,开始我班学生卫生习惯差,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垃圾,他们却视而不见,前几次老师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一长又会重犯,后来我在每次一进教室发现地面上有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桶里,刘航刚是我班的问题学生,他经常满地是纸花,地面总是脏兮兮的,我看到这种情景,就主动帮他收拾,久而久之学生就做到了不用老师提醒自觉帮助他,保持教室的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第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长期熏陶才能形成。一年来,为建设良好的.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方面基本行为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对于刚接手新班级,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一学期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现在许多学生读书写字的习惯差,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眼睛贴在书上,说过很多次,他们也知道,可落实到行为上总是不理想,于是我上课时也搬来了凳子以正确的姿势坐在讲台上,学生一看到我就会自觉纠正自己的姿势抬头挺胸,双脚并齐的坐在那里;发现这种方法很好以后,所以说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学生无穷的教育。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学会思考,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2、建立全班学生互相监督管理制度,培养自理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大胆尝试改革,建立新型的班干部选任考评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实行竞争上岗,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鼓励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的建设和管理。开学时,班长由于家庭原因调了别的学校,群龙无首,我在参考老教师的意见后,在班中实行了竞争上岗。学生觉得这很新鲜,纷纷尝试。但是当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终于明白班干部的辛苦。因此班中同学也理解班长的严厉,卫生委员的苛刻。对班级干部定期考评,吐故纳新。人人参与,人人受到锻炼,极大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集体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班干部们努力工作,时刻注意规范言行,推动了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实践证明:过去在我眼中看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第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经常强调班风的重要性,使每个学生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重要一员,自己的言行关系到集体荣誉。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这样才能增长学生对班级的情感,鼓舞士气,为班级争光也就成了师生共同的心声。一面纪律红旗,鼓舞人心,这是学生守纪律、表现好的结果,借此机会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都增强为集体争光的决心。运动会报名工作开始了,部分学生争先恐后的报名,这是教育的契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值得推广。但偶尔一次在全校性检查或评比中落后,例如合唱比赛我和学生共同努力了付出了,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不如人意。学生们抱怨,叹息,悔恨,学生也会感到自责。这也是很好的教育契机,这情景说明学生有了思考,有了集体观念。
第四、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教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诲。班主任要努力与班级同学做深入的心灵沟通,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当然有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不愿意主动说心里话,班主任可以让她把心里话写在日记中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与学生平等相处,有利于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也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每天晚上不按时睡觉,学习用品到处扔,希望老师严格教育。难道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就可以放手,一点责任也没有吗?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电话联系,个别谈心,纸条交流等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不仅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向我致谢。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几年的默默耕耘,使我深感: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习惯对于儿童成长尤为重要性。
养成教育的心得篇3
每个星期老师都会耐心的给我们上班会课,而养成教育是老师必不可少要讲 的内容,每次老师讲时,我都会认真听讲,课后思考老师讲过的话题。 俗话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 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因此,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是经过长期形成的。这就需要家长,老师的联合,共同督促,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让我们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通过学习养成教育,我体会很多。
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我们知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身也无法改变。其实学生时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
1、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
学生的行为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切不可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2、老师是我们的镜子
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在不知不觉中班主任老师的好形象被我们记在了心里,老师总是对我们很礼貌,时常以微笑的面容对待我们,因此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意见我们更加容易接受。一个幽默的玩笑,一句轻轻的问候,都让我们的内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3、养成教育要从小事做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许多同学熟读 “中学生行为规范”,却常随手扔果皮、纸屑;许多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学做好事、帮助同学,可回到家里,却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因此,养成教育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见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在楼道里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班里的门窗桌椅坏了自觉自愿修好,上学穿校服,衣着整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楼平地起,我们可以从一些身边琐碎的小事中,看出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中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长期努力,需要我们在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我们进行行为规范练习,但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在我们中学生的内心里扎根发芽,这样我们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养成教育的心得篇4
小时候妈妈就对我说,人人都要从小就养成好习惯,因为这对以后的成长大有裨益。从小学开始,每册语文书都有两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养成好习惯确实很重要。而我也确实从小学便有了许多好习惯。
刚上小学时,妈妈让我每天回家先把当天的课程复习一遍,复习完之后再写作业,最后再预习次日的课程。我虽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还是照做了。刚开始我也非常不习惯,因为我的写字速度很慢,而这样做又很费时间,所以我每天完成任务都会很晚。但不管怎样,妈妈还是坚持让我每天这样,对我说要养成这样的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当我习惯了这样时,我对当天学习的课程了解愈来愈深,写作业的速度也愈来愈快,学习成绩也渐渐上升。这时,我不禁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同时更明白了好习惯对成长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爱读书。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便喜欢上了阅读,像《汤姆·索亚历险记》、《昆虫记》等都是我的最爱。读书读得多了、久了,我便渐渐了解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我不仅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更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个好习惯很多次都帮了我大忙,使得我的成长更加美好。
诸如此类,我还有一些好习惯,都使我不断进步,离成功越来越近。朋友,养成好习惯对你的一生都大有裨益,它会使你更快的走向成功,养成一些好习惯吧!
养成教育的心得篇5
开学第一周周一班会,老班又领着全班同学重新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我深有体会.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时刻以规范来约束自己.做到准时到校不迟到,预备铃响迅速进教室,课本学习用品准备好.因故迟到应向老师报告,得到同意后才能进教室.上课时集中思想,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不讲废话,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起立、站正,并用普通话响亮回答.下课铃响后,应在教师宣布下课后,才能整理书籍及学习用品、离开座位.课间应休息,不追逐,不吼叫.严禁在教室内、走廊上踢球.认真上好自习课.
每周一升旗仪式时应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做操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有力.就餐时遵守用膳制度,排队买菜.注意卫生,做到文明用膳.中午在自己教室内休息或做作业,无事不进入其它教室,不在走廊过道内聚众游玩.
平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涂黑板,不扔粉笔头.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爱护校舍公物,不在课桌凳上乱刻乱划,门窗轻开轻关,插销、拉手、扶手等设施要爱护.节约水电,人人有责,随手关好水笼头,不开"长明灯"、"无人灯"、"太阳灯",不随便触摸电源电线.上学放学骑车安全牢记在心.不在校内骑车,自行车按指定地点停放整齐、上锁.尊敬老师,尊重职工.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无事不随意进出办公室.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自觉参加团队活动和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及学校或专业部组织的竞赛、评比活动.遵守作息时间,放学后自己是值日生时要认真值日,按时离校回家,不在途中逗留,及时做好家庭作业.
所以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我觉得只有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