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模板5篇

时间:2024-04-08 作者:Youaremine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经历的总结和反思,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写心得体会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实、有深度的文字,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模板5篇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篇1

最近这一段时间看了三部公开课程。每一门课程大概二十六次左右,每次七十分钟。哲学课时长比较短,每一次是正常的四十五分钟。

三门课看了很长时间,想要去看的初衷是因为,对大学课程的缺失感吧,大学里很少去上课,也没有认真的follow过一门课程,尽管我现在仍然认为国内那些大学课程就像是假冒伪劣产品一样,师生本质上纯粹是一种相互敷衍。但毕业之后,还是有失落感。

于是就开始看高校的公开课,可以的话,也想继续回母校参加一些公开的讲座。这三门课程是我从许多公开课中自己选的,得以结识三个真正卓越的老师,很感动。我曾亲眼目睹大学里那些所谓讲师教授的虚伪苍白。

哈佛开放课程positive psychology

积极心理学,讲师是以色列的tal ben-shahar,这门课在哈佛很受欢迎,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在哈佛授课。这门课不需要基础,任何人都能听懂,整个课程跟下来我也学到了很多,特别是那个罗杰班尼斯特的故事,深深的`震撼我。实际自己也比较迫切的需要一些积极的思路,来缓解玄学,特别是道和禅中消极的部分。消极这个词不准确,一时又想不出可以准确描绘的词。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篇2

幸福可以提升,也可以学习。积极心理学让我更加明白幸福是什么!

1、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

奥运会银牌得主和铜牌得主相比谁最幸福,在我们外人看来,肯定是银牌的主要幸福得多,然而实验证明:无论是在领奖台上还是在赛后,铜牌得主的幸福感指数都要比银牌得主高。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奥运会银牌得主与金牌得主比,而铜牌得主与第四名相比,所以,银牌得主的满意度幸福感比较低。

2、幸福需要经常“晒太阳”。

有人说幸福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经常把自己的幸福,说出来,晒出来。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是一种信念,主动晒幸福可以减轻压力,“晒”幸福也可以提升自信。在现实生活中,有分寸地把自己私人方面的信息显示给他人,让别人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本身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心里的秘密越多,压力越大,幸福感也就越差,总是担心自己的秘密被他人知晓,长期下去心理会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人们在不停地寻求着宣泄的.途径,把秘密以某种方式说出来,也是对压力的一种释放。因此主动晒幸福可以减轻压力,也可以提升自信。

3、幸福需要留住。

幸福的时光需要保留,但若干年后,当时的一张照片、一个小纪念品,甚至是当年和孩子一起折的那个纸飞机,都会成为我们打开我们幸福的闸门。所以,我们不要忽略那些生活中的那些小仪式,多拍幸福照、举行高兴的仪式、记录开心故事,保持快乐,让幸福定义住。

4、小小慈善可以带来大大的幸福。

记得前两天去kfc花17元买了一个汉堡和一杯可乐,20元钱给了服务员,正在等她找我3元钱,而她却微笑着对我说:“女士,您愿意捐出您的3元钱为贫困山区的儿童吗?”当时听到她的话,我先是一愣,随后和她相视一笑,说:“我愿意”从kfc出来,手里拿着送给我的三张感谢卡,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现在我明白了,那种感觉就是幸福。这也就是积极心理学里讲的----做不特定对象的慈善行为可以提高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篇3

我把自己定位为终生学习者。也就是说,如果我的存在不被任何人记得,在宇宙的浩瀚中短暂而不留痕迹,那我最想做的事情,便是理解这个世界。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是我与生俱来或童年环境有关所有拥有的,为此我感到非常庆幸。毕业以来,我除了工作需要的产品设计类,另外也接触了很多学科领域,杂食者,什么都想触碰想触摸,都想了解背后的原理,都想运用于生活中,想体验不同人的生活想接触不同的“世界”,所以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顾此失彼,觉得留给每天晚上精进的时间太少太少。所以陷入彷徨、焦虑、孤寂等负面情绪时间黑洞,消耗太多的精力,长此以往也降低了自己的平均幸福水平。

也许是积极行动带来的好运气,近两个月开始了以考研为目的的心理学学习,接触新领域,新鲜而有趣,虽然每天看和思考的时间不多,但确实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情绪、动机与人性本能上。尤其看了哈佛幸福公开课程,从新认识到一直被忽略的常识,或者应该说通过课程了解了常识背后的机制,知晓了为什么,从而更认可了“常识”,我希望能在信息洪流中紧抓不放这些常识,并进一步理解。

古语云“攘外必先安内”,最近意识到不能只是在自控力上东打一炮西挨一枪,也不能只在思维上锻炼出批判性。我需要的是系统认识与运用,系统的对“我”是如何运作的,如何才能使之运作得更良好,更逼近与“我”的目的进行探究,不求简单的答案,但求深入全面思考后,把握之。

接下来我希望,给乐观的想象长短期目标实现过程和结果,在这基础之上制定带上时间坐标的计划,给生活再做减法,给自己提供舒适积极的环境,然后持之以恒的享受其中和幸福。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篇4

近两年,类似于积极心理学、正能量的词句广为人知,上课时、书本上、网络上等等经常出现这些词汇。但是积极心理学究竟是什么呢?也许你会说出它的定义,除此之外呢?我们是否在生活中去运用,去思考?我们又如何将积极心理学植入自己的生活中,思想中,心灵中?

一、简介:心脑成像----积极心理学卡牌主要涉及彩虹卡(德国),涟漪卡(台湾),心灵图卡(国内)三种卡牌,将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世界投射至卡牌上的文字和图片上,让人们探索并认识自己的内心,发现问题,而积极的文字和图片会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思维。

二、学习过程:这次的学习与以前的学习不太相同,这是新生的技术,因此我们没有系统的书籍和网络学习资源,主要依靠老师的指导和彼此之间的练习。但这几种卡牌的使用方法并不困难,比较容易掌握,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主要锻炼了我的思维层面,让我了解了内求与阴阳之道。我们的学习主要有四方面:1、积极心理学卡牌技术“游戏改变世界”培训课程2、校内“好心情加油站”活动3、校外“现代人的精神快餐----心灵驿站”活动4、日常生活中的练习。

三、应用中的体会

1、不期待:再一次培训课程上,老师突然问我“再给别人用卡牌之前会不会担心?”我说不会,其实我少说了两个字,应该是“现在不会”。以前有来访者体验的`时候总会担心一些问题,例如:如果来访者抽到的牌和他的问题不贴切怎么办?如果来访者面对卡牌没有感觉怎么办?等这一类问题,这个时候我是“有期待”的,对咨询结果的期待,所以我担心,我着急,最后我乱了,来访者也乱了······老师经常让我们用游戏的心态去面对,游戏的时候也许会期待结果,但不会计较。后来我发现,来访者的态度、思想以及目的等不同,结果也就自然而然会有差异,所以,不期待,让结果自然发生。

2、不强制:“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这是《〈道德经〉与心理治疗》中的一句话。要做一个好的治疗者的前提之一是不要强求,整个过程要依赖于对自发性的利用,自发性是其实也是继续。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是一个媒介,一个引导他人与其内心沟通的媒介,我们要的是来访者的思考,而不是用我们的思考。强制性是小伎俩,自发性才是大智慧。

3、提问:这也是我目前所需要锻炼的,我觉得,如果把来访者的心理比做一个阵,那么触动他心理问题的契机就是阵眼,破除阵眼就要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找到阵眼的关键之一就是提问。提问技巧对来访者的思考和对卡牌的理解有很大的影响。

4、即时:我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会时常体验,我发现,当我心里有困扰和没有困扰的时候感觉是不一样的。没有问题时我得到的是正向的语言和情绪体验,遇到问题时我得到的是解决问题和纾解心理的方法。

四、对我的影响

1、上一次的培训课程因为考试暂停,结果前几天我的同学突然对我说“我感觉你这两天特别的闲”,我很惊讶,她说“因为你这星期没有培训”,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所以,这次的学习充实了我的生活。

2、我在百货大楼“心灵驿站”的两天值班经历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之前的咨询对象都是学校中的同龄人,我没有信心为社会上的人做咨询,因为我觉得那些人的社会阅历比我多很多,他们的一些问题和心理我无法充分理解。但是那两天我接触到了经理、服务人员、教师、退休老人等各种社会角色的来访者,这种咨询方式使我不再感觉到与他们之间的巨大鸿沟。

3、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我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了某种程度上的改变。任何习惯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积极的思维方式也不是。有的来访者问我“我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但是当我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还是会那样想,怎么办”。我去请教老师,老师说“洪水来了,你是在它来之前筑好坝呢,还是来了之后筑?”

五、总结:我觉得“心脑成像----积极心理学卡牌技术”的特点在于简单而深刻,简单的是方法,深刻的是思想。它以卡牌为载体,将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世界呈现,便于咨询师的了解和来访者的内在剖析,同时又以积极地语言进行暗示。方法是好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坚持,不论是来访者还是咨询师,我们追求的是积极地心态。习惯是最可怕的力量!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篇5

上本门课程前,我以为自己心理是很健康的,所以对心理学一直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想过它是否能帮助自己。可是在上了老师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以后,加上做了些小练习和对比案例,我渐渐发现自己心理健康程度也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好,感觉我还是缺少了“自我认同与自我接纳”。以前以为自己就是这样:没什么特长,不够帅,不够高,不够聪明,也没什么钱,对人生没多大追求,过过小日子就得了。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对自己不满意,别人长相帅我就羡慕他生了一副好皮囊,别人个子高我就羡慕别人高,有钱的我也羡慕,智商高的我也羡慕。这时候难免对自己不满,巴不得赶紧投胎转世到一个有钱家庭,有一个完美的身体。这种心理我自己一直没有注意到,直到我上了《积极心理学》

上本门课程以后,开始懂得了去分析自己的心理,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我也开始对自己进行剖析,了解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照着课堂上老师教的那些理论去想,我懂得了我是没有接纳自己,我不认可自己,我总是在羡慕别人,却没有向导其实自己也有那么多的优点,根本不比从前羡慕的那些人差多少,只是我自己缺少对自己的信任和赞美。优秀的人,也会有不优秀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正视自己,接受自己,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方式。

积极的自我。就以我自己为一个例子,我从曾经的不懂得接纳认同自己。自从开始学了《积极心理学》章课后,想通了其实优秀的并不只是别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在心中永远可以欣赏自己的魅力,接纳并认同自己。积极的认同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存在和完整性,不因为自己有缺点或一件事做不好而过分自责。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未经过自己同意而出生的',既然出生了,我们就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在我们生命中三万天的日子里,我们只能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珍惜与感激,充满热爱与欣赏。作为人,我们在人性上应该是积极的,在整体上是可爱的,在生命上是唯一的。我们既然存在了,就别无选择,只能争取幸福和快乐,我们只能选择有利于自己生命的乐观精神。这种来自生命源头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赏就是原本存在于人心深处的积极性,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只是现实中这种积极性特别容易受到压抑。从前我并没有做到“无条件地接纳自我”,总是用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优点作比较,所以心里藏着对自己的不满意和对别人无休止的羡慕和欣赏,久而久之便不再相信自己是“那么优秀”,不再做事那么有积极性,开始懒惰,甚至放弃了很多好的锻炼机会,仅仅都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去相信自己其实也是很优秀的。现在看来,以前的那些心理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我那时对于自己的态度是较为苛刻的,总是在挑剔自我,只是有条件地接纳自我,只是当自己的行动取得了成功、赢得了别人的赞许时才会接纳自己。可是如果根据一个人行为表现不到这些条件时,就会贬低自己。这样,从逻辑上说,贬低自己和够定自己其实几乎就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你不可能永远取得成功。其实,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误,而且经常还会在比较重要的事情上犯错误,成功不少时候都是取决于外在条件,所以不应该太较真结果。

所以,我们要学会做一个积极的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不会否定自己的人格和人性,从不对自己在整体上做消极的评论,我们要知道,作为一个人是不能被否定的,正如一句名言“一个人,你可以消灭他,都是你永远不能打败他,我们要积极地勇敢地去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面对自我时,对自己坦诚与从容来自一种内心的力量,这种自信导致一个人接纳自我、肯定自我,拥有平凡而务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