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作文8篇

时间:2024-03-13 作者:Gourmand

优秀的作文是思考和探索问题的一种方式,优秀的作文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情绪的方式,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白居易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白居易作文8篇

白居易作文篇1

繁盛的唐朝就像一片波澜壮阔的大海,而唐朝诗人就是那海水与岩石激起的浪花,在历史的长河中跳跃翻滚。这里有狂放不羁、浪漫飘逸的李白;这里有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杜甫;这里有宁静淡泊、超凡脱俗的王维,但我更喜欢为民所歌、淡泊名利的白居易。

白居易,他少年成名,凭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传世佳句立足长安;他青壮年时期,渴望建功立业,然而仕途坎坷、宦海沉浮、被贬江州、创作长恨曲与琵琶篇,名闻天下,流传至今;他晚年闲适,池塘泛舟,雪夜邀友,把酒言欢、享受生活、安度潇洒人生。

白居易,一生创作诗篇3000余首,那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歌和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的佳作,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引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绘了初春明媚的景象;“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表达了他对贫苦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痛斥了官吏强买强卖欺压百姓;“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揭露了君王的昏庸无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如今,物是人非,千年又一季。他的诗歌不知引起了多少人内心的共鸣。

在我的心目中,白居易是一个忧国忧民、达济天下的典范;是一个胸怀大志、不畏强权的志士;更是一个朴实无华、爱憎分明的诗人!

这就是白居易,他为唐朝诗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亦是唐代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白居易作文篇2

春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我觉得呆在家里很无聊,于是独自一人去杭州西湖游玩。

走了几十里的水路,终于到我仰慕已久的杭州西湖了!

我走在孤山的山路上,想要到山上的孤山寺北边贾公亭西侧的山上。沿途,我不经意往下看时,竟然看到如此奇丽的景象:杭州西湖的里湖和外湖微波荡漾,真是美极了!

终于,不费吹灰之力,我如愿以偿。

山上只有一位中年人站在高处吟诗。抑扬顿挫的声音令我听起来十分舒服,舒畅。他似乎看到了我,转过头来说到:“年轻人就是精力旺盛,没用多少力气就上来了。那像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来,而且上来之后喘气喘个不停。”

我微微一笑,说到:“没有的啦,要不我们一起游览这儿,到时候你就知道我是‘徒有虚名’的啦!”他爽快地说:“好!”

我们边慢慢向前走去边看秀丽的风景:湖水慢慢地涨起来,涨到刚刚好与湖面相平的时候又退下去,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湖北玩耍的小孩和大人,涨潮时就跑到跑到高处,落潮时又下去。尽管涨潮与落潮之间没有几分钟,他们仍然玩得很愉快。

将头抬起来时,又是另一种景色:洁白的云朵叠在一起,顺着白云往下看,湖面的波浪与白云连得天衣无缝,看上去既似浮云又似海市蜃楼。

远处飞来几只黄莺,它们飞向山上向阳处的树上,你抢我夺,一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令一边又飞来几只燕子,它们都衔着做窝的物品,至于它们从哪里来的,我们无法得知。

“啊!”他叫起来,“快看那边的花!美极了!”我朝他指着的地方看去:五彩缤纷的花朵映入眼帘,我感到眼花缭乱。把头稍微转一下,映入眼帘的变成青草,不过这些青草还没有长高。

看着这种景象,我也不由得感叹到:“杭州西湖果然名不虚传啊!”他说到:“是啊!不过刚刚我们看到的只是少部分呐!如果你去看到西湖东面的美景,绝对会流连忘返的!”“真的么?”“我堂堂诗人白居易的话都不信?我敢打包票说是!”“白居易!”我大吃一惊。“在西湖东面,我总是觉得观赏还不过,好想一辈子都在那儿。特别是那次我去到柳树底下的白沙堤上时,似乎忘记自己在哪,家在哪了!”

听了之后,我很想去看看,于是请求白居易和我去看,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到:“走吧!”

那一天,我与白居易相遇。

白居易作文篇3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遇红颜,听其诉平生,一曲琵琶泪。可知说书人愁思深几许?只得泪中愁,难言流离苦。

秋意浓,秋意上心头,愁。江浸月,青衫湿,泉流幽咽,独守空船。行时江浸月,归时青衫湿。何为“浸”?为何“湿”?

浸,冷江浸寒月。四下寂寥,一轮褪了温度的月浸在入了秋的江水中,愈发寒凉。枫叶、荻花、小舟一一隐没在这夜色的苍茫中。居易颔首见月,月却离他那么遥远,冰凉的水汽撩拨他的衣袖,森森的寒意掠过心头。他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茫茫的江水,不见来处,不知归所,扑朔迷离。他,就是那轮水中月,恍惚惘然。浸的是月,冷的是心。

湿,泪水湿衣襟。乐声凄凄扣人心扉,再也抑制不住的愁苦,终于在满座人群的泪水中找到了发泄口,琵琶女和白居易都可以摘下生活的面具,痛哭流涕,将自己一腔激愤不平的感情尽情地宣泄!迸发的情愫是他乡遇故知的慰藉,也裹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失意寡欢。湿的是衣襟,滚烫了谁的眼眸,痛的是谁落空的仕途梦。

他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浸得不动声色,却因一曲琵琶湿了眼眶。

“幽咽泉流冰下难”,琵琶曲咽女儿愁。琵琶女一点一点收敛了卖艺的怨。她的琵琶声低沉幽婉,如泉水在冰层下滞涩地流淌,冰未碎,泉难断。琵琶女委身商人,奈何容颜易老,惨遭抛弃,终日掩面弹曲,以年少一艺度余半生,锁于时间的囚牢。红面纱下的泪有人揾否?江口人影渐渐疏离,等不到了。

居易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周边的人都劝他莫管闲事,底层人民的辛酸,他看得见,怎能不管?但是不被理解的酸涩最终也只有自己独自尝受。那千丝万缕的愁思又有何人知晓?咽,道尽了千古失落者的悲愁。没有嘶声哭泣的崩溃,而是将心酸忧愁收敛在哽咽中。

居易不易,官场难守。他还是爱讲公道,总是越职言事,最终沦为江州司马。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生活自有愁,他却看得见别人的愁。当失意的官员遇见沦落的娼女,“千呼万唤始出来”,那是一场乱世的相逢,身份地位悬殊,却仍旧彼此尊重。

李煜江山难守,人与愁只随江水流逝,空留南唐后主的悲愁。窗边的易安,不再守来丈夫的锦书,独自守着雁过的凄苦。李商隐守着锦瑟,一弦一柱的记忆,念念不忘。晏殊孤身上高楼,凭栏远望,独自惆怅。暮去朝来,岁月诉说不尽忧愁落寞。琵琶女还在执着,白居易还在为民忧,独自愁。

白居易的“愁”有纵声哭泣,也有低声哽咽,默默守候,拿了余半生换忧愁,青衫衣袂,心上的秋日趋寒凉,秋里的心依旧滚烫。

愁在泪,眼朦胧,愁入心,意悲欢。

白居易作文篇4

白居易,我想对您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个学期我们都会郎朗背诵您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江南好,风景旧成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一首诗、每一句话都深深打动着我们。您带着我们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带着我们了解祖国的人文情怀。于是,我知道了在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叫白居易。

以前,我并不喜欢背古诗,总觉得背古诗特别枯燥。但是,今年寒假里我看了一部电影,主角是白居易,您自大自傲,一心想超过李白。虽然电影内容是虚构的,但是却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寻找了很多有关您生平的资料。渐渐地,我了解到您的生平与李白十分相似。一开始,因为您才气过人被召入宫中,您忠心耿耿,为皇帝进谏了许多好主意,然而受到了排挤。但是您不气馁,帮助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因此,白居易,我想对您说。我羡慕您的才气。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写下了不少表达对祖国热爱的伟大诗篇,例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又如:“谁人陇外旧征戌,何处庭前新别离”。

我羡慕您的情怀。您写下了那么多反映人民疾苦的诗句,让人动容,让人思考,例如:“同是天涯论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又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我羡慕您的见识。您游览过那么多美好的河山,留下了令人称赞不绝的诗句,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又如“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我羡慕您的淡泊。在被排挤之后,您仍心系百姓,造富地方,在杭州疏浚西湖,在苏州铺设新路……

白居易先生,我羡慕您。我也衷心希望等我奋发图强后有一天能超越您!

白居易作文篇5

他,挥毫洒墨从而写下一篇篇佳作;他,生逢盛唐荣耀却因不受重视壮志难成;他,关心百姓疾苦所以用诗歌与我们相逢至今;他,就是被誉为“诗魔”的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观察到草的生长、死亡之后,白居易写下了这首离别的诗歌。一株小草经历一岁的时间之后,或走向枯萎,或化为灰烬,但种子和根茎还在酝酿着新的生命,即使化为灰烬也要转化为养料,为种子的繁衍添一把力气,尽一份心,直到“春来草自青”。诗人敏锐地觉察到草的生长周期,并能从中生发出对生命的感慨:每个生命体都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努力克服它,坚信生命生生不息,再加上时间的魔力和客观条件的转换,一切困难都将成为过去。

被贬为江州司马的他在一个月夜与琵琶女相遇,弹琴的人在水上,听琴的人在马上,弹琴的人和听琴的人相遇在一条船上。这条船便是一张琴了,被水的手指拨响。所谓知音,便是一个人的心事被另一个人的琴声说穿,因水流传。人人都在世上寻找知音,却不知道他会在何时偶然出现。今夜,谁在那一勾残月下,独自临风抚琴?大音如霜降于四野,飘向远处的琴声比远处更远。寒夜秋月,千古心情,在玉指和轻弦上泛漫。庐山多愁善感的情怀,在一个古代的夜晚,被诗与琵琶说尽。

辞官后的他感到轻松自在,但忧国忧民的他依然忧愁,他心寄苍生,心忧百姓。残阳将尽,他不禁想起官场黑暗,朝廷中牛李党竞争的激烈。难道朝廷要一直腐败下去吗?

初月在西边渐渐出现,被一层层淡云笼罩住了。突然刮过一阵风,空气感到湿润起来,有了些许深秋的凉意。草丛里,多了一些晶亮的东西——原来是露珠。深秋的夜晚,总是惹人思绪翩翩的。树木沙沙地摇动起来,似乎在唱一首夜歌,月亮洒下柔光,多了一份宁静。此时的白居易依然想的是朝廷,自己推官是为了什么?自己隐退不管国事,可眼下的国家局势危机四伏,怎能让他放心?残阳,暮江,一幕幕展现在他眼中。江水依然涌动着,似乎是在为谁呐喊,是为这天下的不平?还是为这朝廷的黑暗?心下一动,在这不平静的夜晚,流泻出肺腑之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如今,物是人非,千年又一季,而白居易的诗歌及其精神仍然鼓舞着我们。野火春风中的小草,秋江夜中的那轮明月,倾泻而来的残阳,瑟瑟伴红的江水……这一切,都是我眼中的白居易。

白居易作文篇6

傍晚,窗外,大自然陷入沉沉酣睡,灰蒙蒙的天空没有一丝缝子,偶尔也会飘出的几粒飞雪,若黑夜中的萤火,忽东忽西、捉摸不定。“晚来天欲雪”,我低吟着,“能饮一杯否?”忽然,我有点替白居易担心,刘十九能应邀吗?望着窗外虚无飘渺的飞雪,恍惚间,我似乎飘到了遥远的唐朝,飘到了白居易的世界。

暖酒小火炉,新酿的米酒,青瓷酒杯,都已备好,静静的安置在凭几上。冰凉的手微微靠近火炉,炉火已燃起,炉身雕刻着傲雪梅花,莲蓬一样的炉顶,橘色的火光从微黑的小孔中透了出来,暖暖的,通红的木碳时不时“剥剥”响几声。雪“沙沙”打着窗户,漫天飘洒着细细的粉末,看着院子里那棵褪去绿衣,光秃秃的树木,在孤零零的独守空院。已经寂寞一冬的我,把耳朵转向门口,扑捉着屋外的每一丝声响,“脚步声,敲门声怎么还没传来?刘十九收到请帖了吗?他会冒雪会友吗?”

“乐天兄,”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一个头戴幞头,身穿圆领棉袍衫的,脚踏六合靴的儒雅男子,带着一股凛凛寒气推门而入,黑色长须,片片白雪落满肩头。

“已然鹅毛白雪,十九兄,我应改天送去请帖的,抱歉,抱歉,”我双手抱拳,愧疚,但更多是惊喜。

“乐天兄的好酒片刻不可耽搁,雪中饮酒自是另一番情趣,”刘十九捋着胡须,拍拍浮雪,哈哈大笑。

“十九兄,请榻上座。”

我二人脱靴,盘腿坐在凭几前,火炉上的米酒已经温热,徐徐倒出,麦香缓缓飘入鼻中,色泽清莹如冰清玉石,我轻轻啜饮一小口,在舌头上打两个滚,清香带着温热萦绕整个口腔,润润过喉,暖暖入心。

“好酒,香甜温醇,”刘十九夹起一片切脍,“再配上这片薄如雪花的切脍,酒的清香化解了鱼腥,酒的温醇又去除了鱼的生冷,乐天兄的酿酒技术已经出神入化了。”

“闲居多时,也就酿酿酒,做做诗了,”远离官场的我,如今已经平静了不少。

“乐天兄送来的小诗,正如这米酒,需要细细品味,红泥小火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暖暖炉火,映照着浮起的绿色泡沫,阴冷的雪夜,小饮一场,再适合不过了。”

炉火越烧越旺,橘色的火苗在“噼啪噼啪”的伴奏下欢快的舞动着,饮下的米酒仿佛化成一条温暖的小蛇在身体里游动,同时也唤起我们作诗的雅兴。我们走到书桌旁,扬州纸已经铺好,刘十九缓缓磨着砚台,飘出缕缕墨香,我提笔悬腕准备书写,可笔尖怎么又细又硬呢?我揉揉眼睛仔细一看,原来手中紧握一只钢笔。我茫然地望向窗外,雪越下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在漫天飞舞着,似蝴蝶、似柳絮、似轻烟,我继续回味着刚才的幻境,长舒一口气,刘十九终究是去了,我抬笔写下了《问刘十九》。

白居易作文篇7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又回到了唐代,江州风景依旧。可那江州司马却是比我以前见着的时候更为憔悴。

独上孤舟,我要在这千年之前相遇的地方再次扮演琵琶女的角色。这次,他是独自一人来的,透过船帘的一丝缝隙,我甘做一个偷窥者。他,应是不介意的吧!

一样的江,一样的月,一样的枫叶荻花秋瑟瑟。不一样的是,千年以后,我,已识得他。再次抚摸那把琵琶,感慨自是万千。那么多年,唯有他,才是我唯一的知音啊!江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他并没有在意,忧郁的倒影,连鱼儿都不忍扰破,你还是你,香山居士的性格从不曾变。

我拨开船帘,唤道

"居士,小女子略备水酒,以答居士赠《琵琶行》之恩。"

他欣然上船,却独立于船头,也不曾喝酒,只请我再弹一首曲子。他的请求,我自是不会拒绝。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感觉渺小的我离他甚远,他的那份情操,千年之后,我仍是学不来。转轴拨弦,我能做的,怕仅此而已。

琵琶,有很多年未曾再摸过它了,但熟稔不减当年,我可以很容易地一边弹奏一边看着他: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在他的肩上,他的忧郁融进了同样忧郁的月光之中。仍是穿着那件青衫,江风吹得他的衣襟乱舞,他的泪,透过月光的折射入我的眼,那是一个诗人所有的情思。

什么时候。你才能看开呢?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亦将会有更为明智的统治者,你又何必为这大势已去的唐朝忧心忡忡呢?

他说:你不懂。

对,我是不懂,一个诗人的情怀,该是怎样的崇高,我能做的,也只能为你奉上我唯一的音乐。浸着他的泪的江风迎面吹来,凉意霎时传遍全身。那风也扰得我不禁黯然落泪。这一次,不再是为了自己的韶华不再,而是为他,一个即将在历史中消逝的才华横溢的诗人。我把所有的埋怨、回忆、忧伤留在身后,把自己交给这秋江白月,把自己融入这一片亘古的肃穆之中。他眉头那未解的结给我的黄粱一梦画上了一个惆怅的句号……

一摸眼角,已湿一片,思想就像徘徊在迷离草莽的孤马,我总会想起那似乎很是遥远、被历史遗忘的梦,心里莫名涌起淡淡的惆怅或忧伤。一个诗人的惋惜在历史的长河中干裂,他的泪水沾着湓浦口的江风自我的眼中流下。我不禁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自由的时代,并且,我会将他的壮志,他的才华在新时代中寄予新的思想发挥,我会让他的灵魂在二十一世纪的长河中永不干涸。

梦回唐代,却似乎是真实地重见故人,我相信,香山居士的泪不会再流淌于这个中国。

白居易作文篇8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玄宗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文学家,被誉为“诗魔”。他的诗不仅在中国享有声誉,在朝鲜、日本等国家也有广泛的影响。我敬佩白居易,更欣赏他诗歌中的人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贞元三年,年仅十六岁的白居易写下了这首应考的习作,并从江南入京求仕。古原草没有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大气,也没有桂花“四时香馥馥”的幽香,更没有莲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然而它也有独特的魅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即使经过野火的焚烧,经过冬季的冰封,和煦的春风吹过,它都将生机盎然的出现在大街小巷。古原草中,有着对生命的讴歌,也展现着少年白居易无穷的活力与创造力。新生的力量总要成长起来的,少年,就应像古原草一样不屈不饶,为梦想奋勇拼搏!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44岁那年,仕途不顺,被贬到江州任司马。人到中年,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琵琶女悲惨的身世与凄婉的人生,令他心生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虽然是个文人,那只是一个琵琶女,可命运不会因为他的角色就能摆脱命运的桎梏。在官场伸张正义抵不住小人的谗言献媚,数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贬谪的命运,那“枫叶荻花秋瑟瑟”中“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感萦绕着白居易,也萦绕着琵琶女。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提起“酒”,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李白,那个酩酊大醉时仍绣口锦心的酒仙。而白居易的酒,却是温馨的。年逾古稀的他,体力和精力都不允许他像年轻时“达则兼济天下”,于是心思就慢慢的转移到自己身上来了。闲来无事,与几位朋友相约在一起饮酒。常言道:“酒不醉人自醉”。白居易的酒,不是单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真正使人身心俱醉其间。且避开官场之事不谈,单纯聚在一起品一杯小酒,聊聊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共叙衷肠,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便悄然流露。

或许白居易没有李白的飘逸洒脱,也不及杜甫一般忧国忧民,亦不若王维闲逸萧散。然而他写的诗老妪能解”,语言通俗易懂又不乏清新,如在眼前。星移斗转、寒暑易节,质朴通俗的语言中,白居易的诗歌及其精神仍然鼓舞着我们。野火春风中的小草,秋江夜中的那轮明月,风雪飘飞中的新酒,这就是我眼中的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