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培养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作文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知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风俗优秀作文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风俗优秀作文篇1
常言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说道年俗,商洛各县区都存在差异,而洛南的年俗,别有一番特色。
在洛南,小年腊月廿三,家家烙坨坨馍吃。吃过香脆的坨坨馍。人们渐渐放缓手中的伙计,开始置办年货。人们要专门选个好天气,抽出时间干三件大事,打扫卫生、蒸年馍炸果子和做豆腐。打扫卫生时,要花大半天时间,把庭院内外打扫得一丝不苟,预示着除尘(陈)迎新。蒸年馍比较复杂,蒸馍除了蒸一般馒头、包子外,还要蒸几样花馍,一种盘着龙,龙嘴里含着硬币的,叫“附楼神”,放在粮食柜里,以保佑来年粮食大丰收。另一种捏一圈花边的叫“馄饨”,家里每人一个,预示着家庭成员吃后,来年身体健康,万事顺利,第三种则是鸡、鱼等动物花馍,用来在元宵节晚上守灯和给外甥送灯笼时送。炸果子是洛南独有的美食,一般在晚上进行,以免外人打扰。先将发好的面擀开,切成方形,画上十字,然后放在热炕上待“泛”好,在油锅里炸熟。酥黄香脆,香气扑鼻。洛南豆腐细腻白嫩,入口留香,洛南人都爱吃豆腐,过年几乎家家自己做豆腐,过年期间顿顿餐桌都少不了。
农历三十,除了贴对联、挂灯笼外,与别处不同的是,洛南人这一天的下午饭,家家户户都吃长面,也称作“钱串子”,吃完下午饭,妇女们便张罗着给大年初一早上包饺子,其中一个饺子里要包上一个硬币,吃到的人是来年全家运气最好的一个。到了夜晚除夕,左邻右舍相邀到庙里求神祈福,讨个吉利。
新年的第一天一大早,大人们催促小孩早早起床,以示在新年第一天能早起,以后每天都早起,做个勤快人。随后放完鞭炮,全家人一起祭神。完毕后煮饺子,吃“馄饨”。在吃饺子时,吃到硬币的人,大家都很羡慕。洛南过年,亲戚之间相互拜年,朋友之间相互走动,有一定的日期。民间经常说初一拜自家,初二拜外家,初三拜丈家,初四拜邻家,初五后亲朋之间礼尚往来,盛情款待。初一主要是向长辈拜年并讨压岁钱。初二以后,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一下多了起来,都手提、背背各式礼品,领着小孩拜亲戚。到了初五,可以说是新年的最后一天,为破日,下午饭吃饺子,俗称“背布袋”,预庆粮食丰收。
正月初六到十二,是舅舅家给外甥送灯笼和鸡、鱼等花馍的时间。一般习俗连送三年,三年送满,主人对舅家要以礼物回赠。许多大人也给小孩做兔子灯、小狗灯等动物造型的灯笼,安上四个轮子,在鼻子上栓一根绳子,可以拉着跑。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家里灯火通明,没有人在的房间留下鸡、鱼花馍看灯,直到睡觉时才将灯关灭。随着元宵节的结束,年味也渐渐远去。
风俗优秀作文篇2
晚上回到家后,奶奶说:“芸芸,快做作业了,做完了帮奶奶包粽子。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很快做完作业,书包也没来得及整理,就火速奔向厨房。只见奶奶熟练的拿起粽叶先卷成锥形,在里面放些大米,然后放上块肉,再用大盖肉,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觉得不难,就像模象样的学了起来,谁知我放米时却从洞里漏出来,我用粽叶堵住这个洞,米却从好多洞漏出来,我用粽叶堵住他,我包的粽子怎么这么大?原来我放米时米却从洞里漏出来,我只能用粽叶抱住他,米线也用了一大把。晚饭时,爸爸挑了一个最大的.粽子给了爷爷,爷爷扒了一层皮有扒了一层皮,一个小小的粽子呈现在手中。瞧,我闹了一个大笑话。
返回300字端午包粽子作文>>>
风俗优秀作文篇3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每家都要准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了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我们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取。有小孩的人家一大早就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水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能避邪。
为什么每家都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呢?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月宫里的嫦娥会让玉兔把捣了一年的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所以,孩子们在农历五月初五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能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五月初五那天的早上,气温还是很低的,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了还是很冷的。
我和弟弟是在家里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的,水被艾叶泡了一夜后,颜色会变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每次洗完了脸,我的心里总是有一种安全感: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风俗优秀作文篇4
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春节全中国的人都在隔离当中。当我被“关”得无聊到翻起了以前的相册解闷时,一张照片映入了眼帘:。画面上的两个小孩正慌张地往前跑,手里还捏着没放完的小鞭炮呢。这张过年时和弟弟在老家拍的照片,让我立马回想起几年前的那个大年初一。
每年大年初一,我们都会回到老家。小孩儿们飞快吃完午饭,就从车里拿起鞭炮,来到一个大山坡上,这是每年放鞭炮的必选之地。不要提醒我小孩不能玩火,弟弟可是这方面的专家,打火机的安全使用方法早已烂熟于心。先放小巧的“擦炮”。这个不需要点火,鞭炮盒子的一侧会有一条红色的小线,拿着鞭炮对着红线一擦,当擦炮的一头燃起了轻轻的烟,就马上往远处扔,随着灰色的烟雾,一声炸响冲击耳膜。乒乒乓乓,不一会儿我们就放掉了所有的擦炮。
再放“火箭炮”。这是一种火箭外型的鞭炮,火箭下面插着一根小棍子,当火苗触到木棍,插在地里的火箭,就会随着导火索的燃烧飞出去,在空中开了花,又飞速地往下落。有一次,还落在了三姨婆家的彩钢猪棚里,引起了所有猪的恐慌。“你们两个小兔崽子,等着!”当三姨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怎么办?只好溜之大吉了!
正当我和弟弟踉踉跄跄地躲着三姨婆的“追杀”时,一旁笑得不行的姐姐,顺手拍下了这张毫无美感,却又温馨满满的照片。
去年放鞭炮的快乐,今年没有体会到了,但是我相信:只要等疫情结束了,明年,又将会是一个美好的新年。
风俗优秀作文篇5
2011年6月6日,农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节。在这个有点闷热的季节,我想起老家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在江苏大丰的一个普通小镇上,端午节没有像电视上看到的那样有赛龙舟、做糕点、祭祀祖先。记忆中,奶奶会在过端午节前半个月就到河滩上寻粽叶,把它摘回来放到外面外面晒干(据家里老人讲这样的粽叶包起来更加香)。到端午节那天奶奶会把晒干的粽叶放进有水的锅里用火把它烧热。然后拿出来和红枣、花生、过年研制的腊肉糯米一起洗好,放到后院的小矮桌子上,一切准备就绪,我就会搬来小板凳坐在旁边看奶奶包粽子。看着一片片褐色的粽叶在奶奶灵巧麻利的手里变成一个个像小狗头的粽子,不到一会儿功夫,竹篮子里面就装不下了,全部包好后放进大锅子里煮上好半天,等粽子煮好了,把锅盖打开,一股浓郁的粽子肉香扑鼻而来。
傍晚,爷爷从田里回来,手里拿着艾叶,铺子挂到门上,这样会驱蚊,能辟邪,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在桌子旁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幸福极了。
这就是我记忆中老家的端午节。
风俗优秀作文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妈妈总要带我来到外婆家过节。一进门,我就看到了外婆家桌子上放了好多包好的粽子。
看到外婆包的粽子好美丽,我顿时新血来潮,自告奋勇地跟外婆说:“外婆,我可以帮你包粽子吗?”外婆开心地说:“好的,当然可以了。”
说干就干,我洗了个手,跑到外婆身旁,先看外婆是怎么包的。只见桌子上有好几种馅料,有红豆,红枣,还我最爱的鲜肉馅料,看了都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起两张用水浸泡过的粽叶,放在手上转了几圈,粽叶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圆筒的形状,只见外婆用勺子放了一大勺糯米拌好的馅料,然后用手按平坦,再把多余的粽叶给它包起来,最后用绳子给它系起来,一个美丽的粽子就出来了。我也开始学外婆放糯米了,可是放了好多却总是放不满,这是怎么回事?我纳闷的看看外婆,外婆正在看着我笑呢,外婆说:“小冕,你看你的粽叶下面有一个洞一直在漏糯米呢。”我一看,原来我把下面口子没叠紧,所以糯米有些漏了出来。唉,我真是个马大哈,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外婆又教我怎样才干把粽叶包紧一点,再装米进去,最后再把绳子系好。我按照外婆交的方法包了好几个粽子,虽然粽子形状怪异,但我却很开心,因为我最终学会了包粽子。
粽子包好后,外婆把粽子放入锅里开始煮了,我们耐心地等待着。过了好一会,空气中布满着迷人的粽子香味。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让外婆赶紧把我包的粽子捞出锅,虽然有些已经裂开糯米也冒了出来,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美味,我一下子吃了好几个。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家乡众多风俗中的一种,我的家乡还有好多别的风俗,这里我就不一一道来了,愿我的家乡越来越好!
风俗优秀作文篇7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与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呀,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在这天,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与欢乐呀!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风俗优秀作文篇8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最喜欢的就是家乡的端午节。
这个端午节,来头可不小呢。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楚国的国都已经被攻破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要与楚国同生死,共存亡,便投入汩罗江自尽了,岸上的人们见了,赶紧去抢救,可是滔滔江水里,哪里还有屈原的影子啊。人们为了不让屈原饿着,就往江里投饭团,但是饭团一投下去,就散开了,鱼虾一下就抢光了。后来,人们就想出办法,把米饭放进竹筒里,再投进江里,这样鱼虾就吃不了了。为了纪念爱国诗人,人们把屈原投江的这一天定为端午节,竹筒饭也演变成现在用粽叶包成的粽子。
端午节第一个习俗就是吃粽子。粽子不但有咸的、甜的,也有各种形状,长条形、棱锥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要煮上几个小时,锅里开始发出阵阵清香,我们这些小孩就围在锅边等着了。煮熟后,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来吃,还没撕开粽叶,我们就想咬上一口,这时总会给烫到嘴巴,但大家还是一边吹气一边吃。
第二个习俗就是划龙舟。每年到这一天,人们总早早的吃完饭,就围到九州江岸边。桥上真是人山人海呀!随着一声令下,各队人员奋力划起来。龙头最关键,他控制着整个局面。呐喊声,欢呼声,响成一片,队员们听着指挥齐心协力地划着。划龙舟讲究的是团结,不在乎输赢,它使人们的心更近了。
都说五月是“毒月”,这一天自然就少不了艾草。家家户户门口都插着艾草,还用艾草、柚子叶熬水洗澡。据说这样就可以辟邪,保佑平安健康。当然也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用艾草和柚子叶熬水洗澡本来就可以去除湿毒。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它的热闹,它所带来的欢乐,让我回味不已。我仿佛听见划龙舟时人们那爽朗的笑声,闻到了艾叶草的清香,看到了粽叶里面那团胖乎乎的糯米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