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精神观后感6篇

时间:2024-02-07 作者:Lonesome

为了记录电影中优秀的情节,大家可以写份观后感哦,每次大家欣赏完一场影片后,一定有不少感触,可以完成一篇观后感,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弘扬精神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弘扬精神观后感6篇

弘扬精神观后感篇1

今天是3月1日,在疫情期间一次久违的开学季,新春第一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掀起了崭新篇章。这次对“新春第一课”请到的几乎是疫情期间重要的医护人员。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要有所担当。

医护人员秉持信念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像钟南山院士以84岁的高龄逆行去往武汉的路。1月23日10时离汉通道关闭到76天的时间至少减少了70万人的感染。许多医护人员与感染者近距离的接触,长时间的穿戴口罩和防护服以至于脸上是深深的勒痕,手上被汗水浸泡得发皱发白。舍弃了与家人欢聚一堂的喜悦与居家的舒适,远赴武汉,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

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学习,克服困难在家上网课不落下学习的步伐;人们在本该热热闹闹的春节选择闭门不出,不聚餐,不串门就是不给国家添麻烦。这些都是担当责任的行为。

新春第一课,特别的课堂,“担当”它并不需要你用尽余生的力气,但你应该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这是一个时代新人用应尽的义务。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众志成城,拥有个人不具备的能量。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它并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可能哪天你学习的知识便有了用武之地。

保证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有所担当。

弘扬精神观后感篇2

中国,是一个在万千磨难中成长的千年古国,而正是因为有无数有识之士的奋斗,中国才能在泱泱历史长河中不惧风浪,才能站稳脚跟。正如鲁迅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酌古御今,那些“埋头苦干”的人,那些“拼命硬干”的人,他们都是英雄,他们都成为了自己那个时代中最明亮的那座巍巍灯塔。所以在这里我想对在抗击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说一声谢谢!是你们保护了我们千家万户的安全。你们不是什么都不怕,你们是以为被需要,所以你们勇往直前。

今天我通过观看了“弘扬抗疫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题新春开学第一课活动使我感触非常深,在这里我想对英雄们说:

感谢你们,有你们,真好!来自黑龙江的女医护人员虽然记不清她的名字了,但她英雄的事迹却牢牢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虽然她只有二十岁,在别人眼里只只不过是一个稚气未脱的零零后的小孩子,可是就是别人眼里的这个小孩子却在疫情来临的时候,勇敢的站了出来,去选择加入驰援武汉的队伍中去,有人问她你这么小怕不怕可她却回答,我只要穿上防护服我就像披上了铠甲一点都不怕。

感谢你们,有你们,真好!相信大家现在一提起疫情最快能想到的人就是中南山了吧,在此次活动中我也听到了来自中南山给黑龙江医护人员发来的对话,在语音一响起来的时候,我的心里一阵暖流涌上心头,那声音是多么的熟悉,那声音就是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鼓舞人心的一股暖流!零三年的非典.二零年的新冠肺炎时隔十三年已经八十四岁的中南山院士就人民于危难之中,救中国于水火之中。

感谢你们,有你们,真好!来自绥芬河的人心市民范晓杰,虽然自己不是医生,不能在抗击一线救死扶伤,但她却为这次疫情尽了绵薄之力,她坚持自掏腰包买了上万杯奶茶,为深夜驻守在全市疫情卡口的志愿者们送去一份温暖,志愿者大哥说,“你能给我们送,我们的心就暖了,何况是把奶茶喝下去的,那心里不就更暖了么,”大哥朴实无华的话语,正是对范晓杰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你们,有你们,真好!

你们,是谁呢?有人说,是白衣天使;有人说,是英勇战士;有人说,是志愿者……其实“你们”是指那些支援武汉的逆行者,你们用你们的平凡,散发出伟大的光芒,你们不仅仅有逆行在黎明的医生,还有守护交通出行安全的警察,还有不分昼夜在工地上建造医院的工人,还有坚持宅家却心中支持的热心市民,只要喊出一声武汉加油,你,就是奔跑在晨曦中的“你们”。

所以我们要向这些伟大的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的人学习,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成为祖国明日最璀璨的花朵吧!

弘扬精神观后感篇3

以前,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

但那时不懂事,单纯地认为理想触手可及。科学家是非常有趣的职业,可以探索新技术,新知识。

后来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相比之下,科学家反而是最辛苦、最艰难的工作。有时,一个研究需要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实验,忙起来连口饭都不一定吃得上。像当年研制核武器时,有些科学家隐姓埋名,在艰苦的环境中,为国家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有时,一去就是几十年。

现在,我的理想有所改变,我的兴趣告诉我,我想成为程序员。

不知从何时萌生的这个想法,到现在,这似乎成为我的一种精神动力,推动着我前进。这个职业,或许,也是十分艰苦。但程序员编写出的程序给电子产品的使用提供保障,给它们提供更强力的功能。

为了理想,我一直在努力着。刚进入这个学校,我没有很努力,甚至对理想没有什么想法。

到八年级时,我渐渐读懂了理想,开始努力了,为了这个理想,奋斗着。果然,到了八下,略有成效,成绩一下上来了。这离不开在最后几个时期里,我无时无刻的奋力。连周末我都放弃玩的时间,专心复习这才有最后成就。

在现在这个该努力的年龄,不能懈怠,因为今后的人生路,只有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才有可能离理想更近一步,为了理想,我不会懈怠!我知道,无奋斗,不青春!

弘扬精神观后感篇4

解读抗疫精神“20字”初心密码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这“20字”伟大抗疫精神的精准定义和高度凝练,代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子弟兵、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科研工作者和志愿者的队伍形象,是对人民抗疫、中国抗疫、国际抗疫卓越成绩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褒奖。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科学行动指南和高效实现路径,沐浴伟大抗疫精神的荣光下,无悔、无私、无畏,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见证着“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20字”深情承载着“旗帜领航、使命无悔”的核心密码,凝聚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磅礴力量。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以非常之力托举崇高使命。“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一声令下,“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焕发多彩伟力,靠前站位、主动作为,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风雨不动、屹立不倒;一名名党员劈波斩浪,挺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民族脊梁;一排排工棚网格排列,坚守“红色阵地”,同时间赛跑;一条条光带明耀民心,照亮村民复工复产之路;一帧帧画面跃然纸上,成为人民最深的期盼和永恒的记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摆在首位,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深入推进大会战、大排查、大防控、大救治,不计成本医疗兜底、中西结合科研攻关、用心用情宣传引导、复工复产暖心回访……这支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谋幸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在这场抗疫中得到充分彰显和沉淀升华。

“20字”高度凝结着“万众一心、大公无私”的精神密码,营造大爱无疆、和平发展良好态势。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数百万医务人员在“大国”与“小家”间毅然抉择,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日夜坚守、枕戈待旦,2.5万余名优秀分子初心熠熠、“火线”入党,14亿中华儿女同心同向、同甘共苦,特别是涌现的“90后”“00后”队伍堪当国家重任、为民奉献青春,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唱响团结就是力量的抗疫大合唱。把“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大国责任扛在肩上,把“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大国担当落在脚下,“小我”融入“大我”、“小情”汇成“大爱”,指引着中华儿女矢志奋斗、慷慨前行。“大道不孤,大爱无疆”的公心饱含着“召必来、战必胜”的道义担当,“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孕育着为全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奉献一生的光明大道,默默坚守阵地,澎湃团结伟力,矢志不渝化危机、转变局。

“20字”聚力谱写着“攻坚克难、果敢无畏”的行动密码,擘画携手并肩、协和万邦美好蓝图。

1499名全国抗疫先进个人、500个全国抗疫先进集体、无数“你、我、他”……在巨大身心压力面前依然毫不畏惧、向险而行,向科学要方法决策指挥、向真理要答案技术攻关,共同塑造了尊重科学、无畏生死的“中国面孔”。崇尚、爱护、学习英雄,是广大党员干部在复兴路上淬火试金的坚实底气,是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行动指南,是筑牢抗疫“铜墙铁壁”、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不二法门。在关键时刻豁得出、冲得上,就要锻造识变应变求变实战本领,坚持平战结合,因时因势调整作战攻略,才能在党和人民所需所求所盼时精准施策、克难致胜。中国人民没有被病魔吓倒过,没有被困难压垮过,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指引下正视问题、抵御风险,在应对挑战、总结经验中持续作战、奋勇搏击,在为群众保驾护航、为世界谋大同的前进道路上聚力总攻、一往无前。

上下同欲者胜。为了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全面胜利,中华儿女付出了巨大努力和奉献,解读抗疫精神“20字”初心密码,融合五种表现形态,让我们在广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勇立复兴之路上的时代丰碑,奋力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合格答卷。

弘扬精神观后感篇5

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时常会想到底是什么让这些白衣战士在万家团圆的时候毅然决然地离开父母爱人和孩子?是什么让你们在生死较量面前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一线,和病毒过招,和死神抗争?大概是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敬畏生命的坚定信仰,还有人性的光辉。所以,在义利冲突的时候,你们自觉舍小家为大家,舍私利取公义,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援鄂期间,你们用超乎常人的忍耐力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身心压力。为了节约防护服,你们可以坚持8个小时不上厕所不喝水;为了从死神手里抢人,你们可以不眠不休连轴转。很多医护人员因为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和口罩,脸颊变得布满压痕,双手也因为反复消毒变得红肿皲裂。然而,身体上的“折磨”还只是次要的。害怕被感染的恐惧、对病毒束手无策的无助、对死亡难以接受的心痛如影随行,百般无奈像石头压在心口。

可即使是这样,你们还是要默默擦干眼泪,继续浴血奋战。因为,在病毒面前,你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仅是病人生命的守护者,更是希望的使者。你们坚信有爱才会有希望,坚持才会有奇迹。在方舱医院,你们拿出自己的零食和病人分享,教病人跳舞打太极,用无微不至的关爱抚慰每一颗“受伤”的心灵。每天的新闻中,我都看不清口罩后面你们的脸,但我看得到你们的勇敢;看不清你们防护服上的名字,但我记得住你们共同的名字——最美逆行者。

弘扬精神观后感篇6

“把井打到国外去”是第一代铁人王进喜的夙愿。2006年,由传承了这个梦想的1205队第十八任队长李新民,带领他的队员们在苏丹,冒着炎热的天气,面临着外方因时间不够而要求中方撤离的困境,遭遇了电机被破坏等种种困难,这支钢铁队伍却在短短十七天内,实现了这个梦想。

当然,他们传承的不仅仅是一个梦想,还有大庆精神大庆传统。“中国铁军”在异国他乡,以“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的信念,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角逐海外、报效祖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苏丹、伊拉克,他们跋山涉水,不仅要抵抗当地的恶劣气候,还有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防护。异国他乡,队友、兄弟就是家人。这支钢铁队伍亦传承了铁汉柔情。他们相互照顾,互相扶持,也和异国的兄弟们结成了深厚情谊。他们记得彼此的生日,他们共同学习,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共同克服。他们传递的不仅仅是铁人后代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在发展中勇立潮头的斗志,还有中华民族的传统品格,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谓传承,既是要继承前人奋斗的'梦想和目标,还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宝贵精神。“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形势任务越是艰难,就越要找回当年的精气神儿,要扛起大庆精神大庆传统这面旗帜,直面挑战、勇往直前,用行动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