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和分析复杂的文章,作文写作时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促进互相学习,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屈子文化园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屈子文化园作文篇1
在秋高气爽,空气清新的日子里,离开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如果能到大自然中放松一下心情,也是不错的。星期三,我们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又开始了,我们去山田牛奶文化园。
坐着公共汽车,一路有说有笑我们来到目的地。穿过走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边的草原和一座座大大小小,错落有致的蒙古包,青青的草地上奔驰的骏马,温顺的绵羊,在一碧如洗蓝天的映照下,让人心旷神怡,我想,若再能听到马头琴悠扬的琴声,我是不是就来到了蒙古大草原呢?在这里,我终于知道了敖包,之前我经常听爸爸哼唱《敖包相会》的歌,我想敖包,应该是个很漂亮的地方,今天一见,风马牛不相及,它是由一块块石头片堆砌起来的,就像一座小山堆,上面插着神幡,在蒙古人心中,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建筑,用来做祭祀。每当举行盛大敖包祭祀活动的时候,居住在草原各地的蒙古族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骑着骏马,就会聚集在这里集市,他们在祭司的主持下,祈福保平安,保佑风调雨顺。祭祀结束了,他们在这里,赛马,摔跤和射箭或是唱歌跳舞,非常热闹,就像我们的赶庙会。在这里,我们还观看到了蒙古族的舞蹈,一个蒙古族打扮漂亮的姐姐,在欢快的舞曲伴奏下,翩翩起舞,她头上还顶着三个瓷碗!那瓷碗仿佛被她粘住了一样,跳完精彩的蒙古舞蹈,她把瓷碗轻轻的取下来,面带微笑地看着我们,真是让我拍案叫绝。
爱玩是我们的天性。因为我们还小,考虑到安全这里很多项目我们不能玩。比如骑马,比如烧烤还有滑草,就连我整天喝着美味的牛奶,想圆一下挤奶梦都不能实现!奶牛场的工作人员,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带着我们去玩斗牛的项目,我们跟着他来到了斗牛亭,亭子下有一只可以转的奶牛模型,坐在牛背上,轻轻一推牛头,奶牛就转起来了,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爬上去感受了一下坐在牛背上斗牛的感觉......这是一个有着浓郁蒙古族风情的文化园,我们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来此一趟,让我对这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生活,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临走之前,我领到了一杯美味的牛奶,我舍不得喝,我带回家给了我老爸,他乐呵呵地喝着,直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女儿,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比喝了蜜还甜......
屈子文化园作文篇2
从小到大,我们“咿咿呀呀”地吟诵他的诗。从“床前明月光”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我们无不以仰视的态度对待这位伟大的诗人。
毋庸置疑,他是李白。一直以来,我敬佩他飘逸雄奇的诗风,爱戴他豁达自适的品性。而今,终于有幸亲临了李白墓园。
走过阔气的前园,首先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香古色的房屋,漫步于房屋院中的长廊里,品赏着李太白的经典诗篇,真乃赏心悦目。茫茫诗海中,既有那“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畅快淋漓,又有那“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忧愁苦闷;既有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又有那“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怀才不遇。“挥手自兹去”是离别时苍凉的画面,“不及汪伦送我情”尽显友情的真挚,“日照香炉生紫烟”描绘出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城南已合数重围”勾勒出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畅游于诗海之中,漫步于文化园林之中,仿佛一代诗仙与我娓娓道来,连自己都快飘飘欲仙了。
一路飘荡出了诗词长廊,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座门前,我轻轻推开木门,头悄然探进门里,眼前的是一府寂静无人的园子,想必这就是李白墓园了。我踏着轻轻的步伐走入园中,只愿不敢惊搅了这位神灵的长眠。捧着一颗无比虔诚之心,在“李太白之墓”前拜了三拜,以表后人对他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墓碑刻着“李太白之墓”,苍劲有力,暗藏着李白一生正义凛然的凌云壮志,以及他那傲立于后世的精神支柱。我不禁深深地被诗仙的情怀所感染了。微闭双眼,静谧的墓园中仿佛溢满了太白那儒雅的气息,又汇聚了他一身豁达开朗、不拘一格的人格魅力;半睁开双眼,融融春光中,分明看见一个仙人驾着仙鹤缓缓而来,他一身素服,精神焕发,仙风道骨。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对微蹙的浓眉,尽显诗仙的风韵,仿佛喝上一壶酒便要诗兴大发,吟诵出那浑然天成的诗歌,为世人所称羡,天地所感动,鬼神所惊泣!
我陶醉于太白博大精深的情怀之中,游历于太白文思泉涌的心胸之上,难以自拔。直到远方敲起了钟声,才怏怏而去,回头再看一眼园子的大门,不禁感慨——若有来世,吾必将与太白“会须一饮三百杯”,一起吟诗作乐,尽情挥洒豪放的诗情。
屈子文化园作文篇3
一大早,妈妈就高兴地宣布:“听好了,今天我们去九华山的大愿文化园游玩!”“耶!又可以玩个够了!”正在“熟睡”的妹妹不知这么叫了一声。
我们坐上了车,一路上,风景秀丽宜人,我们的心情似乎和灿烂的阳光一样,那金灿灿的田野与美丽的观赏树交织在一起,好像一幅秀美的风景画,我陶醉着着迷人的美景中······
我们先到奶奶家吃午饭。大概下午2点的时候,这时烈日当空,奶奶带我们去大愿文化园。走在路上,太热了,我想:妈妈真不会选时间。来到文化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宏愿堂,啊!宏愿堂的周围是水帘,如果把人缩小到蚂蚁的状态,那水帘就变成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来形容这壮观的景象了。接着来到左边的佛国园。我们看到了一个牌子写的是“悬浮成佛”四个大字。我怀着好奇将头伸进去,可什么都看不到。“爸爸,不是说这是‘悬浮成佛’吗?怎么没有悬浮佛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哈哈!你再仔细的看一下地面画了什么。”爸爸哈哈大笑。呀!原来站在规定线上才能看到悬浮佛。我们又来到右边的地藏厅。展现在眼前的是“琉璃观音佛像”,“琉璃观音”简直就是透明玻璃制作的,在五光十色的彩灯照耀下,显得更加光亮。
我们看见了金光闪闪的“黄金浅水”、如诗如画的莲花池、精致的壁画、清澈的湖水等;不过,最有意思的是——99米高的地藏王菩萨铜像。来到景区,这么多的台阶,非得把我的腿走麻不可,上了两层台阶后,我们发现铜像要倒似的,妹妹一看,大吃一惊,差点仰面摔倒。经过一番“暴走”,终于到了铜像。“地藏王菩萨”的眼睛俯视着我们:“欢迎来到我这儿,阿弥陀佛。”“千里眼”爸爸指着铜像说:“你们看,铜像里面有人。”“追查者”妈妈不到5秒就把事情弄的一清二楚。“走吧!下楼梯倒铜像上面的入口去”。这时的妈妈则像一个得意的指挥官。来到铜像脚下,我们向外看,啊!最起码看到了半个九华山了!“不要看,我好怕”有恐高症的妹妹撒娇了。最后妈妈提议:“我们抱佛脚去吧!”我们微笑着抱了一下佛脚。迎着夕阳,我们满面春风的回家了。
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心里美滋滋的,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当旅行家,游遍全世界!
屈子文化园作文篇4
屈子文化园作文篇5
若说桂阳美景,便不可不提桂阳文化园。何来此说且听我仔细道来。
临于大门之前,只觉磅礴气势迎面而来。别具一格的大门上雕刻着各种花纹,篆写的桂阳文化园几个大字,雄健有力,与大门之装饰相映生辉。
迈入大门,向前稍绕几步,即看到了湖面上的音乐喷泉。此处夜晚之景色,实在让人心醉神迷。是夜,喷泉涌起,其素,如雪聚之峰;其雅,似青衣抖袖;其丽,若盛开雪莲。音乐也随之奏鸣,合几分《高山流水》神韵,意境高远,曲声悠扬。霓虹灯之光五彩缤纷,尽数游于夜空。一束束彩光如一条条持于仙女手中的彩带,舞于空中,令人眼花缭乱。花草树木沉醉其中,飘逸如风月,也为之倾倒。喷泉涌,妙曲奏,彩带当空舞,此情此景,不似人间倒似仙境。而湖的对面是硕大的“神农”石像,威武雄壮。各个小山上的仿古望亭相互呼应,点缀得惟妙惟肖。
向右沿一林荫小道行上几步,途中音乐缭绕,亦有鸟雀声鸣,清风拂面,别有意趣。翘望不远处便是湖中鱼池,一块块石板连通鱼池两岸,石板之间有缝隙,行于其上,倒像蜻蜓点水。石板两侧都为石台,游客们在此喂鱼逗趣,鱼儿便争先恐后夺食,摇头摆尾,水花四溅。游客的笑声,欢乐的气息,洋溢于整片鱼池。
再向左闲行数步,经过“二十四孝”石像便到了仿古建筑群。初看,有如盛唐长安立于前,《清明上河图》的风采似再现。然而入其中细看,滋味则别有一番不同。走入其中,四下观望,顿生恍惚之感,此处游客虽多,却使人倘若听见文人吟诗声,宴客碰樽声;孩童嬉闹声,小贩吆喝声。那些游客,也尽皆成了这古城的居民回过神来,耳边却只有一片静寂。原来是行人极有素养,不愿发出声响打扰别人。不由让人感叹,此处风景如古,游客素质亦如古若是叫文人看到,诗情画意会油然而生,定会作画赋诗。
若说桂阳文化园是一首古诗,那么桂阳就是一本收录了古诗和现代诗的诗集,既有古诗之淡雅含蓄,亦有现代诗吟出时代的强音。它记载了桂阳的发展史,凝聚了桂阳人的聪明才智。它既是旅游景点,又是居民休闲之所。无论何人,只需来游览一遍,便会爱上兼具古气息与现代风采的桂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