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本好书,一定会有许多心得、启发,深刻的心得体会是智慧的积累,它们指引着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党长津湖心得体会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党长津湖心得体会篇1
我去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危机关头,党中央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
在这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有两个场面。第一个是在圣诞节时,敌人唱着圣诞歌,吃着火鸡,喝着热气腾腾的汤。与此同时,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却呆在山坳里,啃着珍贵的土豆。寒风凛凛,土豆被冻得像石头,只要身体捂得不够热,牙都会被崩掉。可就算是这样,战士们却仍旧坚持互赠土豆,互相调侃,脸上仍旧挂着笑容。我军为了抢占先机,在冰天雪地里死守静等,最后盖上了风雪做的被子,有些战士就这样永远睡了过去……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大自然较劲,争取战争的胜利!
第二个场面是美军仗着自己处在战争中的优势而骄傲自满,无视人道主义精神,他们的飞行员看见岩石地上装死的七连战士的“尸体”觉得无趣便用打中尸体的数量来打赌。结果一名仅有19岁的战士与很多不知名的战士都死于飞机上的机枪。在七连攻占美军“北极熊”团部时,团长中弹昏迷。这时,伍万里拿出枪瞄准准备干掉他,让自己离成为英雄更进一步时,他的哥哥伍千里却拦住他,说出了扎到所有人心的一句话:“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在杀红了眼的战斗中,他仍能守住军人的基本人道,真是令人佩服!
志愿军战士们为了下一代不再经历战争,用自己的生命守住“三八线”,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把自己留在异国他乡,这份恩情我们将永留心中!
党长津湖心得体会篇2
十月一日国庆节这天,我和爸爸一起来到电影城,观看了由吴京,易烊千玺主演的“长津湖”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1950年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最激烈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长津湖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围困美军陆战第一师,并成功重创美军陆战第一师的事迹。
电影中的每一个情节都让我有深深的感触。其中一个场景讲述的是志愿军和美军在一场阵地的争夺战中,杨根思带着一个排的兵力和美军大战了八个回合,第九回合,阵地上战得只剩下杨根思一人,但杨根思并没有放弃,拿起牺牲战友身旁的炸药包,引燃火线,视死如归地向美军跑去,最终跟美军同归于尽。这种舍生为国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
在这场战役中,在零下35度的低温下,我国志愿军战士穿着单薄的棉衣吃着如石头般坚硬的土豆,而美军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呢子大衣,登山鞋和手套,肆意地吃着感恩节丰富的大餐。我国志愿军战士端着步枪,扛着炸药包,对抗着有飞机,大炮,坦克的.现代化装备的美军,在凛冽的寒风中,甘愿化作成冰雕,丝毫不愿退缩半步。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来自于他们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国家建设奉献力量,使祖国更加强大,这样才对得起70多年以前为让我们免于硝烟,过上美好生活而牺牲生命的英勇烈士们。
党长津湖心得体会篇3
昨天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堂妹一起去看春节期间正在热映的电影。没错,这部电影就是《长津湖之水门桥》。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悲壮的战斗故事。第七穿插连和九连接到上级任务,让他们炸掉水门桥,因为这是美军逃跑的唯一一条路。七连和九连各分成几组,实施炸桥计划。连长伍千里掷地有声地对战友们说:“他们修一次桥,我们就炸一次桥。”战士们面对连长铿锵有力的指令,脸上毫无惧色,眼神坚毅,做好了赴汤蹈火的准备。
开始执行任务了,由于敌军的火力太猛,我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险阻,可战士们却前赴后继地向前、向前……为了保护队友,有的战士被炸弹击中,壮烈牺牲;有的被坦克活生生地碾压……最让我感动的是雷公,为了不让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死同伴,他冒死搬走标示弹,嘴里哼着家乡小调:“人人都说那个沂蒙山好……”就在我心里为雷公捏一把汗,暗暗为他祈祷时,我最不忍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雷公不幸被美军炸弹击中。血肉之躯哪里禁受得了炸弹的威力,雷公临终时一直在喊:“疼死我了……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是啊,就算死也要回到自己热爱的祖国,热爱的故乡!我想,这应该就是英雄!电影还在继续放映,那个悲惨壮烈的场面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回荡。那些匍匐的身影在我脑海里迅速变得高大起来,让我仰视、仰视……
当增援部队赶到时,九连和七连只剩下伍万里一个人了。穿插七连报数时,伍万里低沉而坚定地答到:“应到157人,实到1人!”看到这,我泪如雨下,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了。他们都是英勇的军人,是我们最尊敬和敬仰的英雄。相比他们,我们吃一点学习上的苦,不值得一提。
电影结束了,我们都没有起身,电影院里一片静默。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恰逢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党长津湖心得体会篇4
过年期间,我和家人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剧情十分感人,让我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第七穿插连,接到一项任务炸掉美军陆战一师的撤退必经之路——水门桥。第一次炸完被美军及时修复;第二次用夜间投袭,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没能成功。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给敌人在精神上以催残,功不可没,使得抗美援朝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这部电影中令我最为感动的是影片中,当战斗结束后的伍万里的一句台词: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报告完毕。”看到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感动万分,泪流满面,体会了战争的残酷,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气壮山河的豪情壮志。可能现实比电影中的情节更残酷,更震撼人心。电影中战争的场面十分逼真,让你如身临其境,那一声声的枪响,一颗颗的手榴弹爆炸,机枪,飞机的轰鸣声也让人们倍感紧张。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愿军奔赴战争,为我们创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们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都是先辈们一次又一次地战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保卫国家领土和人民的安全。我们要铭记历史,牢记使命,他们值得我们敬佩,向英雄们致敬,谢谢你们!
党长津湖心得体会篇5
最近刚刚上映的影片《长津湖》让不少人看完后,眼泪浸湿了自己的眼眶。电影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而所奉献出的自己的力量。但是时隔71年,放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人人家中有暖气,有着自己的厚厚棉衣,不禁要发问在当时那么冷的天,长津湖志愿军战士为什么没有棉衣呢?
在1950年的10月1日,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自己刚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正当全国人民在举国欢庆这个特殊的日子的时候。我们隔壁的邻居正在饱受着战争的折磨,因为美军的介入并很快通过邻国将战争的硝烟蔓延到了我国领土附近,为了保家卫国,当时的领导者很快作出决定派出了我们最可爱最敬重的人——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部队进入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但是志愿军战士入朝后遇到了三个困难:第一是与当时的美国相比,我们作为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武器装备还有弹药问题全部处于劣势;第二个是吃的问题,特别是热食供应困难;最后就是棉服的紧张问题。
但是在当初入朝之前,中央就已经开始为了这场战争做准备了,我们的后援组织者其实在战士们入朝之前就已经在做着准备,对战士们的冬天保障其实绰绰有余。
但是伴随着入朝部队的不断增加,以及在当时的形势紧张,许多部队都来不及将已经准备好的棉服配备到每一个战士手中。我们部队的战士入朝的时候遇到了朝鲜50年间气温最低的冬天,长津湖战场更是处于朝鲜北部的高寒山区,海拔更是在1000米到2000米之间,夜间温度更是能达到零下40℃以下。
当时的中央军委在第二批志愿军战士入朝前派遣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到车站去看战士们的情况。但是当他到达目的地后看到战士们的着装震惊了,当即要求列车可以停车两小时,但是军情十万火急,大多数部队基本没有怎么停留就直接开赴朝鲜进行战斗准备,只有少数部队在间隙间拿到了少量的棉服物资。
在部队入朝后,虽然中央军委从国内给入朝的战士运送了棉服等物资,但是因为我们没有一定的制空权,运到前线战士手里的物资可能连十分之一都没有。而当时的志愿军第九兵团部队,由于进入朝鲜国境时间太赶,时间紧张,接受命令需要立即赶赴前线,所以第九兵团战士都没有配齐冬季御寒棉服,只穿着当时我国南方人穿的军装,单薄的军装根本无法抵御当时朝鲜的那种酷寒的天气,但是我们坚强的志愿军战士为了守护我们祖国的疆土,哪怕遭受了来自大自然寒冷的袭击,也在冰天雪地中苦苦坚持了许久许久。他们成为了烈士,成为了冰雕,成为了我们应该牢记的榜样。
电影《长津湖》美国军队在逃亡的时候,在一处逃亡路途遇见了一个连队的志愿军战士,这些战士都被冻成了冰雕。可能有的人认为这只不过是电影为了吸引眼球而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制作泪点的效果,怎么可能人会活活被冻死而不求生,但是在当时抗美援朝的时候这绝对不是一个只存在于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而是活生生的真实发生的事情,在当时众多伟大事迹这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在当时所变为冰雕的队伍甚至达到了三个连队之多。当时我们志愿军战士战士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陌生国家那残酷严寒的天气的斗争,更是要面对在当时全世界拥有最精良装备,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侵略者。
作为一个刚刚将外国侵略者从自己的家园赶出去,正准备恢复生产,建设家园的时候,这次的援助行动将,犯我中华者,虽然必诛的永不屈服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抗美援朝老战地记者,亲自参与了长津湖战役的张崇岫老战士每每回忆到:"当时美军被我志愿军分割包围,夹着尾巴从包围圈里落荒而逃时,我志愿军部队有一个连队隐藏在他们逃跑撤退的道路上,准备在敌军撤退时进行全面阻击。但是当敌人经过的时候,却并没有枪炮声响起,只有漫天冰雪的声音。当师长得知阻击战并未打响,十分生气,认为我们志愿军贻误了战机,错失了歼灭敌人的最佳机会。当他赶赴埋伏现场,发现在那里的一个连队一百名志愿战士都被活活冻死了在了规定的伏击地点。他们死时仍处于埋伏状态,手中的枪正面对着敌人撤退的路口,哪怕是牺牲了,也不擅自撤退而是坚定不移的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遵循着上级的命令。师长看到趴着地上已经冻成冰块的我军志愿军战士,蹲着地上号啕大哭,后悔自己错怪了战士们,同时也为国家拥有这样坚定信念英勇的战士骄傲。"
就是这种情况下,当时的美军侵略者更是在1951年7月起对志愿军战士们展开了所谓的"绞杀战",对于我军从后方运往前线的物资进行了更为残酷地损坏行动,1951年为了解决即将来到的酷夏战士夏装问题,后勤保障部队把新生产的夏装往前线运输,但由于运输路途遥远,中间停留环节多,物品到达指定地点后就遭受到了敌军空中敌机的狂轰乱炸,好不容易运送到前线的夏季服装在敌军的轰炸中几乎全毁,其他物资也毁坏过半。据统计仅三登存放物资库区,在受到其中一次轰炸就损失数十万计的物资。在经过这样的敌军破坏,又迎来了夏日的到来,朝鲜的夏日烈日的炎热,但英勇完全的我们志愿军战士不惧困难,没有了夏装,就亲自动手将自己的冬装改为了夏天的单衣,继续投入到前线的作战中。
这对于我们有着坚定信仰的志愿军战士来说,不管是遇到多么艰苦的环境,多么匮乏的物资,哪怕是敌人发动"绞杀战",我们的志愿军战士都能克服。面对敌军的阻挠,我军志愿军紧张而有秩序的展开了抢运冬装工作。终于,在我们英勇的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进入朝鲜的第二年冬天,拿到了后勤部队给前线战士的属于自己的冬装,让过冬的棉衣不再是属于当时的志愿军战士眼中的一件奢侈品了。
议和前,战士们在敌人还穿着秋装的时候就已经穿上了刚送到自己手里的冬装。在当时准备议和时,敌人代表看见我们的志愿军队伍的着装时更是诧异极了。他们说:"没预料到在我们布防这么严密,空中轰炸得这么狠的情况下,你们还能穿上冬天的棉衣,而且比我们还早。我们与你们战斗失败看来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作为我们最可爱的人,哪怕在艰苦的环境下,哪怕在还算不上精良的装备下,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祖国与人民也能够坚定的战斗下去。当时面对装备精良、有制空权的美军,我们的战士打出了让敌人不可思议的胜利,让当时的世界人民都为之震撼。借着最近刚刚看过的影片《长津湖》,谨以此文献给我们最可爱的人,没有他们,哪有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