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是非常考验个人的思维动脑能力的,为了让我们写出的心得体会得到跟多人的认可,就必须认真回顾事情发展的过程,28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红色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红色的心得体会篇1
纤手巧弄“山外红” “剪”说党史记心中
创新教育形式巧用剪纸艺术激活党史教育课
★
为真正激发大学生们对党史的学习热情,让党史教育入心入脑,让广大学生体会到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她决定针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用她的剪纸手艺融入到党史教育中。对此,她便带她的设计团队一边查阅资料,一边精心设计。用一把剪刀、一把刻刀、一张张红纸,用指尖上的艺术表达着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与挚爱,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建党100周年的到来。
为确保教育效果,让大家一目了然,他们沿着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提前了解了每幅作品模板背后的历史,最后分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四大部分,共设计100幅作品。经过二十多天的精剪细刻,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剪纸作品呈现出来,一份份浓浓的情怀体现在一张张薄薄的红纸上。“南湖红船”、“古田会议”等剪纸作品,紧扣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从不同程度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为确保剪纸质量效果,实现便于观赏、储存等效果,创作过程中,他们大胆革新传统的制作模式,从选材、制作、装裱等方面全新创作,并通过新媒体等形式进行宣传,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宣讲效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青年大学生应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全中国人民大众做出的无私奉献和创下的前所未有的辉煌历史业绩。通过这种传统艺术与学党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回顾百年党史红色记忆、共同体验中国传统艺术魅力。”对此,指导教师赵颖老师说。
百幅剪纸作品,讲述百个红色故事,见证百年辉煌!用故事里的红色经典,拼接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岁月底片,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在观看完这些饱含深情的作品后,大家纷纷表示:读剪纸里的红色故事令人震撼,作为时代大学生必须让红色基因融于心、践于行,唯有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才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者: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庄宿军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
文字来源 | 庄宿军
审核组长 | 都怡佩(西安理工大学)、高存福 ( 青岛科技大学 )
技术排版 | 江雪标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推文校对 |郜晋瑜(甘肃中医药大学)、江雪标(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齐文彬(青岛黄海学院)
后台运营 | 魏曼(宁夏理工学院)、文小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关于红色的心得体会篇2
—— 记住,2020!
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人群的喧嚣,战“疫”就此打响。
这是不平凡的2020,也是充斥着绝望气息的2020,似乎不管怎么看这都是糟糕到极点的一年——从12月8日,第一位患上新冠病毒的人被确诊肺炎开始,到现在的累积确诊将近八万人,上千人死亡和近万人重症。
但,你们是否想过,事情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因为在这场战“疫”的背后有着千千万万个默默付出的人。当所有人被病毒吓得闻风丧胆,被迫缩在家里的时候,有那么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随着一车车蔬菜,口罩被送到了那座英雄之城——武汉。他们穿上了白色的防化服,戴上了医用的口罩,马上又战斗在了第一线。他们无怨无悔,甚至有的背着家人,只是怕他们伤心。“我参加过非典,我有经验,让我来吧。”“能不能不播我的名字啊,我是偷偷跑来的” ……
2020年1月23日,早已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通向武汉的列车,留下的,只是一句“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去武汉了”他又何尝不知疫情难测,生死茫然。可国难当下,疫情当头,他的眼中只有呻吟的国土和啜泣的病患,他明白只有不畏牺牲,舍弃小我,方可成大国安然。
他们都在努力着!
不仅有他们,我们的国家也在努力着。当日本的”钻石公主”号游轮上出现了病毒携带者,由于日本的低效率,硬生生地使这艘游轮,634人确诊新冠病毒,感染比例高达21%。检测与隔离真的很难做嘛?不见得。与此同时,同样有一艘游轮停在中国的天津码头——“歌诗达赛琳娜号”。这艘船上将近5000人,在船上有十几个感染者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仅仅用了12个小时就处理完了。完爆日本!在“钻石公主“号解封的时候,当日本游客要到哪里“填饱肚子”“娱乐一下”的时候。中国游客毫不迟疑地走向一台早已停在那里的大巴。大巴的前面写了5个字——“走,我们回家!”国家从未抛弃我们!此生无悔入华夏,今生无悔中国人!
当一件事被全力以赴并且上下一心的做着的时候,它就一定会被解决的。03年的非典,08年的地震, 都是如此。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足以被写入史书的挑战,我们都知道,也许打败它很难,但不试试又怎能知道呢?所以,我相信我们能行!
2020不应当被遗忘。
我们的责任就是记住2020,永远负重前行。
关于红色的心得体会篇3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情绪读完了《红岩》这本书。书中的革命志士们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用鲜血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史诗。
这本书主要描述的事革命者们在狱中与反动派斗争的故事。书中塑造的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于新江等在酷刑下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书中我十分敬佩江姐,江姐的丈夫在革命的斗争中牺牲了,但她却忍着悲痛,接替了她丈夫的工作,任然在工作的第一线奋斗。之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她在万县被捕,后被关押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再那里,她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但是她丝毫没有动遥甚至于当敌人残忍地将竹签子一根根插入她的食指时,她也是面无惧色,还说:严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就这样,江姐宁死不屈,就在重庆即将解放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的杀害了。
我读完书后,又深入地查了资料。我发现其实书中的众多烈士在历史上都是确有其人。如许云峰的原型徐建业,敌人用酷刑拷打,他只字不招,之后改用利诱,他仍然不为所动。敌人恼羞成怒,给他施加了所有狠毒的刑罚,但他仍是沉默。敌人无计可施,只得将奄奄一息的他关进渣滓洞集中营。最后,他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
我们这天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当初那么多的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历史,我们怎样可能有如今的生活呢?而应对这些牺牲的烈士,他们在酷刑之下信念始终如一,这对我们是不是也有所启示呢?
此刻的许多人,一碰到困难就退缩,一遇到挫折就放下。但革命先烈们在遇到数十倍、数百倍于此的困难时他们畏惧了吗?他们退缩了吗?不,他们没有!他们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用鲜血开辟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基石,这难道不应发人深省吗?
读完这本书,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被鲜血染红的红岩,出现了那些为了革命胜利而献身、为了争取自由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但我们时刻都应铭记:胜利的旗帜是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我们更应为了完美的明天而奋斗!
以前,我总是洋洋得意的对人说,如果我家财万贯的话,我一定会报考历史专业的.这样说的原因是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是有理想的,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很酷.
历史是酷的,我却是浅薄的.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
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会将朱元璋这个热爱杀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泽天下的圣主,就像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人们会赋予项羽这个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我不知怎样才能言语.
不要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应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书的原因上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
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
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
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
我到是觉得,相对于项羽,赢政到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
和科学一样,读史让我们接近世界本来的样子.
而我呢,喜欢事物本来的面貌.不论它是好是丑.
因为啊,我总坚信,真正的完美,总是包含了残缺于其中.
一、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愿景的向往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支配着人的一切行为活动,信念决定追求,追求体现信念。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波,是最致命的滑 波。一个共产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理想动摇,信念崩溃,就会目光短浅,意志消沉,浑浑噩噩。在革命斗争的伟大进程中,无数革命先烈冲锋陷阵,赴汤蹈火,许多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并自觉为之不懈奋斗。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的精神动力,是党员的一种理性自觉,也是加强党的先 进性建设的时代要求。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不写生平,把骨灰埋在一棵树下当肥料。 这是老红军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在生命临别时刻的嘱托。她的事迹以及她对理想信念一生的追求,带给我x之行最深层的感动和最深刻的思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决心向革命前辈那样,要牢固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勤奋工作,无私奉献, 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坚持实事求是 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和逆境面前,不灰心、不气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在x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新之路。这条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进取的成功范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精神。做前人没做过的事,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这是x精神永葆生命力的法宝,是经过实践检验颠扑不破的真理。反映到现实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时刻保持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积极开拓思路,勤奋努力工作,不畏艰难险阻。工作尽职尽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最大的贡献。
三、坚持艰苦奋斗 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历尽千难万险,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战士在x把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燃成了 燎原之势,不断发展壮大,最后走到了北京,解放了全中国。今天,我们已经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每位共产党员一定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中华民族向来以特别能吃苦耐劳和勤俭持家、讲究节俭著称于世。艰苦奋斗更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提倡艰苦奋斗,就是提倡心无旁骛、甘于寂寞,就是提倡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提倡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提倡持之以恒的辛勤耕 耘和默默奉献。
在整个体验、聆听的学习过程中,我常常自省:我都做了些什么、我应该做些什么、我应该怎样去做?对比这些优秀的共产党人,我是多么微不足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不 断汲取政治营养,我将把此次学习收获作为自己的宝贵精神财富,从此铭记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x精神,坚定理想信 念,加强党性修养,把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投身到工作实践中,更加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通过开掘革命英烈及其家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推陈出新,旁征博引,别开生面,思想性强,一经推出就引起强烈共鸣。笔者作为《红色家书》的一名忠实读者,对此深有感触。抚今追昔,钩沉史海,笔者在品读中深刻体会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
青山无言抱丰碑。《红色家书》系列专访最让人惊讶的是,一大代表何叔衡后人三代皆务农。1928年,何叔衡远赴莫斯科,在苏期间写给儿子何新九多封家书,其中一封写道,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求善终,绝对不能为一家一身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此数言请你注意。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成为何门重要家训。现在,何叔衡的后裔,虽然大部分进城务工,但身份还是杓子冲村的村民,可以说何家第二、三、四代后人,三代务农。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左权曾在家书中写道。1942年5月,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发动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妄图合击消灭我八路军总部,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为保护北方局、保护八路军总部机关、保护老百姓,在前线指挥作战,不幸中弹,血洒太行。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的遗孤夏芸回忆说,这是谢觉哉同志1960年到长沙看望母亲郑家钧时当场题写的,表达了他对亲密战友的怀念。千里赤云寄相思。后来夏芸才知道,自己的真名叫夏赤云,意为红色的云彩,那是父亲在她刚出世时给她取的名字。经毛主席做媒,父亲和母亲在1926年结婚,当时战友送了一副世间惟有家钧好,天下谁比明翰强的对联。后来,得知丈夫遇难,郑家钧极悲痛,写诗祭夫:不存白骨精神在,革命还有后来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纵观《红色家书》系列专访,亮点频频,新意迭出。诸如,焦裕禄当人民的孝顺儿子;袁国平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为民族服务;陈潭秋受命于危难之时视死如归;周恩来胸前一直挂着为人民服务的胸牌,不搞特权,不留骨灰等等,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然而,反观当下,少数干部却不是这样,他们的所作所为与革命先辈的伟大风范形成巨大反差。在新形势下,一些人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物欲横流,信念动摇,丧失根本,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烧香拜佛,抽签打卦,迷信风水,走火入魔,甚至一边烧香拜佛,一边,美其名曰:权有多大,利就有多大,让人匪夷所思。特别是受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党亡政息的影响,一些党员产生信仰危机,对此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发展规律正如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那么,我们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宏大命题,要想落到实处,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二是要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认认真真干事。共产主义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也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是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共产主义就在现实中,社会主义是它的初级阶段。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件工作,都是在为共产主义大厦增砖添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实现理想,必须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方能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
三是要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说: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邓小平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出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改革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夯实信念基石,必须不断开拓新境界,夺取新胜利,不断增强政治自信。
近期我们学校开展了红色经典读书活动,我早就听妈妈说过江姐,看了《红岩》后更是深受感动。该书讲述了一群革命工作者艰苦的地下工作,通过描写许云峰带领工人革命、成岗办《挺进报》,还有江姐、双枪老太婆、刘思扬等众多革命英雄,展现了当年共产党革命人民的艰苦斗争生活;讴歌了在叛徒的告密之下,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共产党人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毫不动摇,坚决保守党的秘密的高尚情操。书中的很多画面都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靠当年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
书中江姐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她面对敌人的折磨,手指都被特务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但是她非常勇敢,绝不透露一点党的秘密,致使猩猩这些坏蛋毫无办法。而我呢,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女孩,平时很娇气,手上有一个小刮痕都要妈妈贴一个创可贴,遇到挫折和不如意的事总是动不动就哭,享受幸福的生活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书中江姐十指滴血的形象震撼了我,令我羞愧。我从小学习钢琴,本来父母只是希望培养我的一个爱好,让我自己选择学习的,但是我很喜欢学琴却怕练琴,多练一下就嫌太累,手很疼,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上也是,遇到点困难就想寻求帮助。
妈妈说我还小,对这本书理解还不深,我们这一代需要学习的品质还太多太多。我想,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将来再读这本书,一定会懂得更多的道理,学到更多的优良品质。但我如今明白了,血染红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我要以《红岩》中的烈士们为榜样,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本领,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推荐访问:红色甘肃 心得体会 范文
关于红色的心得体会篇4
“我一定要去毛主席纪念堂看看毛主席!”每一个从老家来北京的亲戚都会对着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说出他们的旅行计划。这些计划里面都有看望毛主席的活动。我对此很好奇,特地去查了很多资料,知道了毛主席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位领导人,带领着红军们经过艰苦的战斗,用钢铁般的意志翻雪山,过草地,最终长征胜利后解放了全中国,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今年的十月一日,妈妈说要带着我去位于郊区的红星快乐教育基地重走长征路。我一听,十分激动。我多想长出一双翅膀,立刻就飞到那里,看一看,体验一下长征路呀!在温暖的阳光下,我们很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红星快乐教育基地。一进大门就看到了十分高大的一个雕像,雕像上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只见他昂首挺胸,目视前方,好像在思考,又好像在演讲。双手背到身体后侧。风儿吹起了他的发丝,也吹起了他的衣角。那雕塑下面大大的“红星快乐营”映入了眼帘。我们在雕像面前跟着教练一起认真有庄严地学唱了《我是中国人》这首歌曲,嘹亮的歌声响起,和我一起进来的小朋友们都凝望着毛主席,仿佛看到了许多我们不曾看到过的场景,我真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终于到了妈妈口中所说的“长征路”,教练带着我们踏上了需要平衡与合作才能走过的绳索道路,我和新认识的朋友一起把双手搭在对方的肩头,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着,边挪动边轻轻喊着口令,生怕自己掉下去。可就是这样小心,我还是不小心一脚踩空,掉到了地上。如果真的在长征路上,我们肯定会受伤的吧!
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我还去韶膳参观了毛主席的红色文化墙,增长了许多知识,真开心!我爱来红星快乐教育基地,这次的旅程真愉快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6篇《关于红色之旅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关于红色的心得体会篇5
通过收看“党旗飘飘筑牢红色防火墙”特别专题第二讲的学习,我有了很深的感悟!这个庚子鼠年,注定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遇上中国人最珍视的万家团圆的春节,这个年显得格外凝重。武汉“封城”,“最美逆行者”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山奔赴武汉,无数的医护人员,无数共产党员“请战出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了防护的堡垒,让信仰的光芒熠熠生辉,温暖而有力量。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谭医院院长张定宇,拖着病重的身体,牵挂着同为医护人员却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却一刻不停息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拼了性命与死神争分夺秒抢救病人。“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86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封城之际开着电动轮椅到门诊部坐诊。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共产党员”,只有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的共产党员,才会在危急关头,扶危渡厄;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舍身忘死,救民于危难,解民于水火,绽放最绚烂的光芒,汇集成抗击疫情“必胜的信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支部委员,先安排我!”“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有经验!”……在增援武汉之际,无数共产党员主动请缨,奔赴防控疫情斗争一线。“时间就是生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干出来的,一定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在火神山医院项目建设工地上,无数党员不眠不息,与时间赛跑,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用实干与担当,践行着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凝聚起了抗击疫情坚不可摧的信心和勇气。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99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国人民幸福这一庄严而伟大的历史使命,无论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还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中国共产党人都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经受住了一场又一场严峻考验,克服了一重又一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今天,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我们也同样深信,压不倒,打不垮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定会带领我们赢得最后的胜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