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纪念照作文推荐7篇

时间:2023-07-05 作者:pUssy

在日常的学习中,写作文已经难不倒我们了,作文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千万要重视,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拍纪念照作文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拍纪念照作文推荐7篇

拍纪念照作文篇1

辛亥革命到今天,已经百余年了。从戊戌六君子以鲜血警醒中华,到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建立起适合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

百余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奔走呼号,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甚至散尽万贯家财……那时候,人们便看到了,被人欺负的“东亚病夫”如果再不像一头狮子一样醒来,向这个世界发出怒吼是不行了。孙中山先生在鼓励革命志士时,说出了“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一个世纪过去了,孙先生的箴言依然掷地有声,只要尚有一丝让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直起腰来的念头,便会在心壁上发生巨大的回响。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孙先生的“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的理想似乎是实现了。然而,中国的经济上去了,同时,我们也看到偏远地区的孩子依然在漏雨的危房里,用泥垒的桌椅上课;我们也看到一个摔倒的老人,多少人扶不起来;我们也看到了一顿饭可以吃掉成千上万元,却舍不得给看不见摸不着的基础文化建设增加投入;我们更看到了地沟油、毒奶粉……

有钱能买得到奢华,却买不到优雅。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直至一个国家,要有与他人平等对话的水平,往往凭金钱是办不到的,凭的是一种底气与精神。当年孙先生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其意义就在于让中国人在底气上精神上振作起来。之所以能够发生1919年的“五四运动”,便是因为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上敢于说话,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使中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深化改革之路,的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今天回顾孙先生当年的话,不仅不因失败而灰心,不因困难而却步,更在于“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我们的确穷怕了,但是却不能有了钱就去打要饭的。善从平等开始,无论是谁,都没有高人一等的理由。我们在世界上要凭着几千年的文明立世,那就得拿出中华文明。

拍纪念照作文篇2

在经历五小时的车程后,我们终于抵达南昌。

吃完午饭,我们徒步去了八一纪念馆。老师带领我们在英雄的铜像下拍照,而后又带我们步入了纪念大厅,在大展厅周围有一圈的浮雕,这面墙刻满了当时革命第一枪打响时红军的每个举动,它也印满了这无法逝去的历史与光辉岁月,向里走居然有立体的动画演说,运用了投影动画等技术,让英雄们抗战时的情景在我们眼前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个纪念馆十分的精致,让我们看后不禁热血沸腾。这里不仅有一些石像,蜡像,模型,还有革命先烈们用过的武器和日用品,这更加使我深刻的明白了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苦与形势的逼迫。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中华的存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血注入革命事业中。

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的不容小觑,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伟业,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伟大诗篇!只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能够使革命胜利吗?不!这远远不够!他们这些革命先烈是紧紧依靠人民,与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他们还不畏坚险,顽强拼搏……就是牢记这些才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拍纪念照作文篇3

周总理捧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态。先是发奋读书,后是为共产党及中华民族鞠躬而尽瘁,死而后已终不悔,为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工作上创造了不少汗马功劳,那一个心态为敬爱的周总理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和不朽的功勋。而且周总理学生时代,在大立柜旁边贴着一张纸叫做“镜子”,每天早上、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总理一生把这此话作为自己的“镜子”,这一面“镜子就是他一生待人接物的心态。

他真正地做到“为中华之富强而奋斗”,明做着却不说出口。默默奉献的心态,把__的残风一一扫去。把中国的大地魔术般变成富强。面对香港回归问题,面对英国不肯放弃香港的态度,邓爷爷坚持着“中国军队不放弃武力解决香港问题”的心态,赢得香港的回归,“一国两制”与《个人财产保护法》出台体现邓爷爷从实际出发,保护香港人民合法权益与自治民主权,他怀着“和平统一”的心态成功地收回香港的主权。

20年了,有一个老爷爷是这样说的,”20年前我们庆祝回家了,20年后我们庆祝我们回家20年了”,相信这一句话也是全香港人先说的心里话吧,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欢渡,在个回归20年的日子吧。

拍纪念照作文篇4

抗美援朝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让我深深感动,其中给最令我感动的两位英雄是邱少云和黄继光。

有一天,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从5点多开始一直埋伏在“391”高地边上的草地里,等待时机发起进攻,拿下“391”高地。这时,敌人已经感觉这里不安全了,有我们的伏兵,就派飞机向周围有草的地方投下燃烧弹。这时,燃烧弹迸出的火溅在了邱少云的身上。刹那间,邱少云的身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他疼痛难忍。如果他在后面的泥潭里打个滚,火立马就能被弄灭。但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为什么呢?原来邱少云知道,他如果一打滚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暴露目标。他一动不动,一直到牺牲。黄昏时刻,我军冲向了“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从冲锋到结束,才40多分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当他们连续攻下敌人许多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的半山腰被敌人的火力压制点压制,根本就无法前进。危急情况中,黄继光请求去担任这次爆破任务,领导同意了。他勇敢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用手榴弹炸毁了几个重要的火力压制点,可是敌人还有最后一个火力压制点,但是敌人还在顽强地抵抗着,部队前进依然特别困难。此时此刻,黄继光的身上受了七处伤,而且手榴弹也没有了,他已经没有一点战斗力了。但是,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忍着巨痛,英勇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孔。在黄继光壮烈牺牲的精神鼓舞下,部队迅速歼灭敌军。

这两位英雄的感人事迹,令我深深感动。为了战斗的胜利,这两位英雄和他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拍纪念照作文篇5

初次走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就仿佛置身于巨大而沉默的地狱,低矮的门,不得不弯着腰进入。久久凝望着万人坑,我似乎回到了那段被鲜血染红的历史。然而时至今日,日寇丧心病狂的暴行也不能不让人愤恨。对于那段屈辱的历史,尽管日方坚持否定的态度,可那也不过只是自欺欺人罢了!试问普天之下,有多少人没有在夜深人静时听见那些流离失所的灵魂的哭诉?可怜的日本政府,可悲的右翼分子啊!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__年了,那道道伤疤正渐渐隐去,那阵阵伤痛也逐渐淡去,可这蓝天却依旧笼罩着战争的阴霾。西亚,巴以冲突不断;东亚,韩朝边境交火;伊朗核问题迟迟不能解决。而各国也在赶紧采购军火,正争相亮相其所谓的高端武器,鲜血似乎已垂挂在黑漆漆的枪口,娇艳欲滴。谁能保证未来的n年后,地球上还有没有战争?

尽管联合国的“铸剑为犁”已经矗立在那儿40多个春秋了,可那也不过只是件美观大方的装饰吧,有多少统治者把它放在眼里?深不可测的人心啊!人类自身的狭隘和私欲注定了战火将永不停息地烧下去,会不会再世界末日的那天,我们会死在红色的星球里?

__多年前赤壁的那场大火,烧得曹操仓皇北逃,曹操的老命算是保住了,可那八十三万人生存几许?有谁曾数过漂泊至今的孤魂野鬼又有多少?或许,在政治家眼中,战争只是一场游戏,遥控器在他们手中,而卑微的人民却成了统治者登上至高无上地王位的垫脚石。150多年前圆明园的那场大火,吞噬了人类伟大奇迹的火蛇,多么真实的刻画了英法联军内心的黑暗!令人发指的英法联军,竟毁灭了全人类的伟大奇迹。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和我们做着同一个梦?梦见大英博物馆、卢浮宫里本属于圆明园的“富丽堂皇的破烂”在哭诉着他们期望回到故乡。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开山炸石,欧洲人却利用火药制枪造炮。战争本来就是把双刃剑。发明家费尽心思为人类造福,结果却被帝王用来刺破和平,使得更多的人流离失所。未来的天空会不会平静?会不会有更多的战斗机划破和平的夜空,继续轰炸着我们奢望和平的梦?

战争毕竟是件很残酷的事情。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发生了,我们就应该去面对,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应为这是在为自己的民族争取自尊、自由。苟且偷生,不如死的精彩!

战争是残酷的,所以我们守护和平、希望和平、热爱和平。但如果侵略者执意要毁灭我们的家园,我宁愿端起武器,面对残酷!

拍纪念照作文篇6

金黄的树叶离开了树梢,在空中如蝴蝶样飞舞,最后以柔美的弧度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黄,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点缀,渐渐的,秋天的韵味浓了起来。秋天又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节到了。我踏上了家乡的路。往日泥泞的小路。如今还十分亲切,路旁的景物依旧。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因为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是的,重阳节,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过往的一切。更难免让人触景伤人,不经意间,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亲爱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欢声笑语,又在我脑海中浮现,让我对他的思念在秋风中更加强烈。

几年前的一个重阳节。那时外公还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很活泼很可爱的“老小孩”,因为他有一颗常青的心,又有宽广的胸怀。他的笑。是那么爽朗、清澈又慈祥,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边的人。

可生老病死—这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终究让外公从此成为过去,只给我们留下似枫叶般的回忆,徐徐的`落下,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那爽朗的笑容从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长大了,明白了人世的悲欢离合,明白何谓亲情,明白在世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一切。

如今重阳节,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习习秋风,夹杂着思念,吹乱了我的思绪,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悲秋。又值重阳,我终于明白这“悲”从何而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我反复咀嚼着这句诗的韵味,尝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我于这迷离的秋色中,试图寻找昨日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滑到了山间,像一只泛黄的大石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心里默念着,踏向了归途……

拍纪念照作文篇7

张大千是著名的书画家。星期三下午,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张大千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在西林公园左侧。浅绿的墙瓦和黑色的门窗使纪念馆显得典雅、幽静。大门左前方,巨大的张大千塑像栩栩如生。张大千爷爷坐在石头上,手拄拐棍,面带微笑,双眼炯炯有神地望着前方。门上“张大千纪念馆”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光彩夺目。

我们走进大门,来到第一展室。这个展室里展出的是张大千爷爷的人物肖像画。有《飞天》、《高僧像》、《夜叉》、《伎乐天》等名作。这些画有水彩、水墨等,画面色彩分明,线条清晰,神韵秀丽,别具风格。

第二展室里展出的是人物、山水、花鸟画。其中《仕女图》格外引人注目。《仕女图》画是的一位仕女的背影。那仕女站在芭蕉叶下,头上虽无装饰品,看上去却别有一番风姿。她身段轻盈,手拿鹅毛扇,潇洒飘逸。张大千爷爷把她画得自然传神,我真佩服张大千爷爷的绘画艺术。这展室里还有张大千爷爷的一幅书法作品。那雄壮有力的大字,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饱含着墨汁,充分表现了张大千爷爷的书法艺术。

最后一个展室里展出的是《长江万里图》。这幅画约七八米长,整个画面呈绿、蓝、白三种颜色。只见嶙峋的山崖上,挺立着一棵棵树木,长江水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弯弯曲曲,起伏不定。江面上偶尔有几只小船。这山,这水,这船,构成了一幅长江美景。t;张大千爷爷的绘画艺术,就像这长江一样源远流长!

参观结束了,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离开了“张大千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