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年味作文6篇

时间:2023-07-02 作者:Iraqis

作文最忌讳的是偏离,离题的作文不管写的多好都不会得高分,在语文试卷上作文通常都是放在最后来写的,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寻找年味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寻找年味作文6篇

寻找年味作文篇1

听着窗外不时响起的鞭炮声,邻居家欢乐的闲谈声;看着家中人人洋溢着笑容,新挂饰装饰着家,我不得不承认,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偶然间看到电视中的广告:新年加年味儿。我不由得想,年味儿是什么颜色的?

我听说年味儿是红色的。

临近过年,街道会变得格外拥挤,人们都在选购过年所需物品。街道上充斥着红色的气息,无论是小摊上的对联、窗花还是孩童玩乐的灯笼都包含了红色元素。就算是卖水果、瓜子等其他商品的老板也不忘用红色的袋子,添添喜气。

我听说年味儿是灰色的。

即将中高考的学生因为学习的压力和作业的负担已经对新年没了兴趣,放寒假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学习,他们一天到晚都在百无聊赖地写着堆得和小山似的作业。

我问父母,年味儿是什么颜色的。他们笑了笑,接着便聊起了小时候新年的乐趣。那时候,父母的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过年之前他们甚至连肉都吃不到,只有眼巴巴地盼着新年的到来。盼啊盼,盼啊盼,新年终于到了。他们吃着平时吃不到的糖果、肉,玩着新奇的小玩意儿,笑得合不拢嘴。最让他们开心的还是除夕的压岁钱,虽然钱不多,但对于那时没有能力赚钱的他们还是很珍贵的。他们小心翼翼地把压岁钱攒好,一年又一年,直到能够买自己称心的东西。

听父母说完,我想我已经知道年味儿是什么颜色的了。不是喜庆的红,也不是昏暗的灰,而是心中的暖。是一种用言语无法表达的暖,只在人与人之间传递蔓延。

寻找年味作文篇2

很快的,过年了。我住的平静小区一瞬间染上了浓浓的快乐。

一大早就听到了弟妹的笑声和爆竹的脆响。急急地跑到院子里,浓浓的香味迫不及待的窜进我的鼻子,哇!鸡、鸭、鱼、肉样样全啊!

吃饭了,乳白色的青烟里有若隐若现的红爆竹屑,快乐,随着爆竹炸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快乐,随着口里的饭菜涌进肚里,窜进心里;幸福,伴着我们的笑声在屋里萦绕。

紧接着,快乐用红包裹住,送到我们手里,快乐又变成糖果化在口里,甜的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年味又从我们口里飘出来。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爸爸、奶奶、二叔、爷爷围在一起打麻将,年味在麻将的碰撞声、爸爸的笑骂声里荡出来;哥哥、姐姐、姑姑、二婶娘围在一起玩纸牌,年味又从哥哥兴高采烈的笑声:“耶!我赢了!哈哈哈哈哈!”中飘出来;叔叔、姑父坐在一起下棋,年味又从姑父的赞扬声中跳出来;妈妈和婶娘一起看电视剧,年味又从妈妈、婶娘的笑声里蹦出来;我和弟妹们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嚼糖葫芦,年味呀,又从我们被染红的嘴里溢出来。

屋里,笑声、歌声混在一起编织出浓浓的年味,编织出浓浓的快乐。

12点到了!黑色的天空里绽放出朵朵绚丽的烟花,金黄色的、绿色的、亮红色的、深紫色的......交织在夜空中,地下,“噼噼啪啪”响在一片,五颜六色的各种小爆竹一个接一个炸开。新年到了!

爆竹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一年。

寻找年味作文篇3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个节日里,会发生许许多多的趣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年味吧!

在过年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的传统过年习俗:挂起高高的、红彤彤的灯笼;换去门边以前的春联,贴上一幅新的春联;点燃一串串的鞭炮和烟花;还有观看大年三十晚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全国人民一起为大年初一的到来倒计时……

这些,都是过节必备的项目,可是,还有什么更重要呢?没错,就是全家人从外地赶回家乡,吃一顿年夜饭,也是一顿珍贵的团圆饭。这一顿饭,我想,你一定会觉得很幸福。在我心里,年夜饭是一顿很神圣的饭,在外四处奔波的大人们,得到了一年的犒劳和休息,全家人也在这一刻,聚到了一起,好不容易一起吃一顿饭。

为了吃这一顿年夜饭,大人们会炸出各样的食物,如:鸡腿、鲨鱼、地瓜、肉丸子紫菜……还会不惜花下时间和功夫,去做由萝卜、米粉、豆干、鸡蛋、豆子掺杂在一起的春卷。每次我都会吃得满手的油,嘴角也尽是油,但我却不觉得油腻,反而会感觉很香。我想,这就是我所寻找的年味吧!

除了这儿有年味,哪儿还有年味呢?你说得对,是妈妈和家人为了过年忙碌的身影,是十二点钟声敲响的那一瞬,是孩子们放着烟花时的那一抹灿烂的笑容,是大红灯笼的红光照亮着房间的那一幅美好的图。

什么是年味?这就是我寻找到的年味。

寻找年味作文篇4

寂,一片寂静,亮了大灯的堂屋里,取香,上香,燃香,亮香,作揖,上香,拖着年已古稀的身体,数十年在这无鞭炮声的除夕夜里,独自过无味的年。

此时我在静坐,思绪却已飞回到那栋老房子,回到那一个,我叫“爷爷”的人身边。记得年到腊七之时,和爷爷一起赶集去。那天总得要起早些,天尚是蒙蒙亮时便出门去,衔着那小竹篮去买豆。早些去时买来的豆新鲜,熬出的腊八粥好喝。买来豆后,便把家里的盘盘罐罐,搬到院子里的水井旁,我摇水,爷爷洗豆。到了下午,院子里的几家人会聚在一起,各自拿出自家一年来收成中最好的五谷杂粮,邻里之间相互交换,掺到了粥中去,别有一番风味!到了晚上,小火温熬的香粥常常引得我口水直流,小小的心一晚上都不能平静。

在腊八,是年的前兆。腊八的粥香带来了年尾的丝丝幽香,而紧接而来的便是小年,廿四的小年起,年便是真的有了年的味道。

从廿四始,和爷爷上街去时,总会遇到一些老书生端着台砚,持着狼毫大笔,捋开红纸,为求联者书写一副副大红联。偶尔还会遇上卖树人,拖来一皮卡的常绿松,买来种下以祈求来年鹏程万里,好运常来,健康比树。小年后的每个早上,不待太阳照进屋内,我就会被爷爷和邻居家老人的打纸声给惊醒。曾经爷爷拿着纸月子,念叨着“一拍三个,一张九排”一遍遍地教着我。如今,孙子连祖人都不愿祭拜,何求他学会打纸?除夕前的日子,看不见那些楷正行草的手写春联,寻不见曾经为千万小朋友追捧的烟花、擦鞭、礼花,也听不见那“笃笃”的温暖的打纸声……它们一起被封存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了。

继续在记忆中搜索。我偶遇了幼时和母亲一齐去看年会的场景,时已久远,记忆却似陈坛佳酿,历久弥新。

这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凌晨,东方的鱼肚白迎来新年的晨曦时,家家户户便燃起了那万响长鞭,迎接新年的到来。早早地,我著了大红袄,新帽新鞋新形象,和父母一齐拜了邻居家的年,踏在红红的鞭末子上看年会去。手里还啃着小笼包,脚下却不敢有丝毫的停歇,直奔区政府广场,那儿是年会的举行地。广场前,政府大楼上庄严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其下挂了几个大红灯笼,更是庄严中透出了喜庆。没至场开,广场上便围满了人,人群身上散出的热气驱走了冬日的寒风,唤来了暖阳。“锵”的一声锣响,龙珠先行,神龙后动,珠龙互戏半晌,至高竿夺珠之时,人群中更是掀起一个高潮,紧接的便是民歌贺春,晚稻大户讲经验,村村拔河,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过年的热闹与喜庆。

年味,还表现在……“老头子,二更天了,我来换你”说着,老伴从里屋出来,“唉,这年哪里有年的味道啊!”是啊,年无年味,怕是味已逸散于时光的碎片之中了。在这寂而无声的夜里,我回味着,那记忆中的年味……

寻找年味作文篇5

临近春节,南京、江西等省市遭遇了几十年来罕见的雪灾。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是丝毫没有减少节日的气氛,反而使今年的年味更浓。

浓在团结,浓在爱心,浓在奉献,还浓在热闹。一场罕见的雪灾使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高速公路等处滞留了大量急切返乡的民工。为了解决他们的困难。我们国家领导,冒着严寒,亲自到一线指挥,解放军官兵冒着大雪扫雪除冰,电力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抢修被损坏的线路……处处体现着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战胜雪灾的决心。年味儿最足的文化大餐——春节联欢晚会,也临时增加了关注灾区奉献的诗歌朗诵。再看超市,已不同往日。超市门口展现着一片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喜庆景象,超市四周挂起了大红灯笼。走进超市,年货大街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购物的人们有的推着购物车,有的臂挎购物篮,有的拎着各种物品……

他们在人声鼎沸中来回穿梭着,好像所有商品不要钱似的。抢购着自己所需的精美年货,脸上一个个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年味儿最浓的要数放烟花爆竹了,新年钟声还未敲响,鞭炮声就响彻云霄、震耳欲聋,各种绚丽多彩的烟花把漆黑的夜空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看到这情景,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味还有许多许多,如吃年夜饭、赏花灯、贴春联…

寻找年味作文篇6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听着熟悉的歌谣,我的脑海闪现出儿时一大家子人挤在空间狭窄的房间里一起过年的情景,然而当时并没有觉得拥挤不堪,相反却很温馨。

每逢佳节倍思亲。转眼睛,腊八节已过,这就意味着春节的脚步已越来越近,人们疯狂的为回家做准备,前段时间的春运抢票事件足以证明外出务工人员是如何的归心似箭,今年是我参加工作以后的第一个春节,看着隔壁西华大学学生高兴地背着书包、拖着行李箱,踏上回家的归程,我顿时心生一股羡慕的情愫,如果我还在上学,我现在也和他们做着同样的一件事:回家过年!

儿时的过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腊月一到,孩子们就开始缠着爸妈为自己买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总之,新年新气象,什么都要是新的。这是那时的我们最向往的一件事。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被我们盼来了,不知道当时的我们为什么精力会那么的充沛,我们会围着饭桌吃团圆饭,守在电视机前把春节联欢晚会从头看到尾,然后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在外面燃放烟花爆竹,看着绚丽的烟花在空中昙花一现,然后玩的筋疲力竭才依依不舍的爬到床上去睡觉。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穿上自己的新衣服跑到长辈面前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长辈们会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一一发到我们手上中,我们拿着红包雀跃般的跑出家门到院子里比较谁拿的红包最多!儿时的过年是新奇的、有希望的。现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年龄的增长,我们似乎已经没有儿时那么盼望着春节的到来了,春节现在已经淡化得和平时的任何一天没有区别,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天购物、邀上几个知心朋友大快朵颐,无所顾忌的花着自己挣的钱,过春节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唱歌、聚餐、旅游等方式已渗入到我们的骨子里。

我们在外面潇洒,年老的爸妈却在家翘首以待,希望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出现在他们的眼帘中。现在爸妈的角色就是我们儿时的角色,盼望着过年。因为只有在那一天才能把外出务工、工作的孩子给盼回家。空巢老人不需要孩子们拿着成叠的钞票去慰问,再多的钞票也不能温暖他们的心房。因为他们需要的很简单,那就是常回家看看,和他们唠嗑。爸妈或许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但是他们温暖的话语却能抚平我们心中的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