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寻找自己的内心,遵循自己的原则,体会已经成为现在大家经常接触到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革命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写革命心得体会篇1
写革命心得体会篇2
近代中国大地呈现列强割据、满目疮痍的悲惨局面,这犹如梁启超先生在其作著的《变法通议》中所描述:“今有巨厦,更历千岁,瓦墁毁坏,榱栋崩折,非不枵然大也。风雨猝集,则倾圮必矣。”这段著名文字记载所谓的“老大帝国、今渐澌灭”的状况。梁公身在其中,目睹清廷垂朽,列强分割,民不聊生,国将不国,而义愤填膺,大声疾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诺、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以后同样的感叹声音又发自李大钊、鲁迅、钱玄同、林语堂等人,林语堂在他撰写的《中国的国民性》文章的开场白中,就说了一句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服气的屁话:“今日小学生无不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这实在是我们可以自负的。无论这五千年中是怎样混法,但是五千年的的确确被我们混过去了。”实际上林语堂说了一句不是“唱诺、磕头、请安”的大实话。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过那么漫长而沉重的因袭重负,几千年来,中国人从幼年时起,头脑就不断被灌输着“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并且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当时的中国人在这种制度下,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所谓的等级“名分”,不允许有丝毫逾越。所以讲中国要从如此沉重的精神束缚中摆脱出来,如果没有辛亥前期的新民启蒙教育,没有辛亥志士的浴血捐躯,中华民族要从封建镣铐中获得自身解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谓的“新民”两字,是取古书《大学》上“在新民”,及古籍《汤诰》上“作新民”的意思。在新民启蒙时期,梁启超曾自称为“新民子”他积极倡导“新民之道”,主张“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以建设中国一种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当时梁启超就曾用“中国之新民”的笔名撰写了许多时论文章,他说:“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造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当时的新民早期教育启蒙开智了国人被“三纲五常”所禁锢的腐朽思想观念,为此我国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戊戌变法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开始。
当时的改革维新派人士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戊戌六君子”为国殉难,他们不怕死的浴血精神,教育并感召了后继的革命者们,这六位革命先驱者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惨遭杀害。梁启超先生在他撰写的《谭嗣同传》一文中,记载了当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的一些情境,“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盖念南海也。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就义之日,观者万人,君慷慨神气不少变。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君呼刚前曰:‘吾有一言。’刚去不听,乃从容就戮。呜呼,烈矣!”,后来通过了辛亥浴血的前赴后继、捐躯奋战,中华民族才逐渐从觉醒迈向觉悟,而中华民族真正觉悟的标志却是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真是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学生运动才使得老朽衰败的中国,犹如老树逢春一下子变得青春少年了。当时,“五四”诗人康白情先生乘船离开上海时(注:康白情先生曾参加过“少年中国会”),就曾深情吟诵了一首《别少年中国》的诗句:“黄浦江啊!你底水流得好急呵!慢流一点儿不好么?我要回看我底少年中国呵!……酬我青春泪,对你们辞行:我的少年中国呀!愿我五六年后回来,你更成我理想的少年中国!我底兄弟姐妹们呀!愿我五六年后回来,你们更成我理想的少年中国!我底妈呀!我底婆呀!愿把我青春的泪,染你们底白发,愿我五六年后回来,摩挲你们青春的发呵!”在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语中,我们仿佛看见了当时一缕振兴中华的“少年中国”金色朝霞,已经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写革命心得体会篇3
清明节到了,在这个微风轻拂,细雨满天的时节里,学校组织了一次“网上祭英烈”活动,以此来祭奠那些曾经为国家、为人民,牺牲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
每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耳边回荡着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听着这铿锵有力、斗志昂扬的歌声,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是你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看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没有硝烟、没有战火;看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祖国繁荣富强、环境优越;看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这所有的一切,是由先烈们的血水和泪水铸成,没有昔日烈士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和平的生活环境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不仅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更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的那些艰辛岁月。在需要我们做出贡献时,也一定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英勇的为了国家而奋斗!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写革命心得体会篇4
?革命先烈的故事》这本书是我在前两个星期读的,主要写了12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他们在反动军阀的严刑拷问下,依然是保守秘密,至死也不屈服。这样的同志值得我们敬佩。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夏明翰同志了。
夏明翰同志是毛主席早期在湖南培养和发展的第一批共产党员之一。他是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英勇无畏的战士。牺牲时才28岁。他短暂的一生,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光辉。他同封建家庭决裂的故事让我非常佩服。
夏明翰的爷爷叫夏时济,曾经做过旧政府的大官,因此,他也想让孙子当大官,享受荣华富贵。但夏明翰一心想为国效力,所以参加了革命。他的爷爷知道后大发雷霆,把他关入了自家建造的大牢里,不让他出来。后来,夏明翰托弟弟带来了一把斧头,破窗跳了出来,走到了院子里,砍掉了桂树。他的爷爷认为桂树是官运享通、兴旺发达的象征。他住到哪里,都要栽种桂树。平时连枝叶也不准攀折。夏明翰砍掉了桂树,就是在向顽固的祖父宣战。他为了革命,宁愿与祖父为敌,这令我我非常钦佩。
革命烈士们的故事,我们应该铭记在心。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同时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永远会爱他们!
但眼睛却一直没有离开过书本,顺手就拿起书桌上的“苹果”啃起来,妈妈突然在旁边笑的前伏后仰,原来我送进嘴里的不是削好的苹果,而是刚好放在书桌上的橡皮胶。其实这书,我早就能倒背如流,滚瓜烂熟,但我还是很喜欢。你说我是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迷?
写革命心得体会篇5
刘老庄对于我来说是很熟悉的一个地方,我是淮阴区人,记得小学时候第一次去烈士陵园,那次的经历记忆犹新,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不少次都在每年的3月18日去参观烈士陵园。
参加工作后的这一次祭拜先烈活动,给了我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感受。
首先是新落成造型别致的纪念馆。纪念馆分上下两馆,上馆是八十二烈士纪念馆,有三个展厅,第一展厅陈列着白思才、李云鹏的画像和烈士们的遗物及介绍刘老庄战斗的有关资料。在这里我驻足很久,一件件地细细品读。第二展厅是关于刘老庄战斗场面的图片艺术再现,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第三展厅是朱德总司令陈毅元帅赞扬刘老庄战斗的文章节录,刘老庄连及所在部队、地方各级机关、社会团体的挽联、挽帐和纪念活动的图片资料。再看下馆是淮阴革命斗争史陈列馆,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我党领导下的淮阴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同国内外敌人浴血奋战的历史,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是难得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新中国成长的不易,更激发了我的爱国之情。
来到纪念碑广场,远远望去,八十二烈士纪念碑犹如两支架立的钢枪直刺蓝天,顶天立地。看资料介绍,纪念碑主体高19.43米,代表1943年,碑体钢枪架立与大理石底座构成“八二”字样,碑基是三座红色平台,共有18级台阶,寓意3月18日。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下方是原新四军副师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碑名“八十二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前是宽阔、平坦的广场,每年的3月18日、清明节,这里人海如潮,白花似雪,数万人再此集会进行祭扫、纪念活动,缅怀先烈光辉的战斗业绩。
通向烈士墓的路上,绿树如荫,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走至陵园栽植的82棵松树林、82棵龙柏林和82棵水杉林,油然而生出一种壮烈,一种敬意,一种必须驻足凝视之的心情……一株傲然挺立的青松就是一位勇士,82棵松树就是82位勇士,不怕风吹雨打,巍然屹立,永远守卫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一棵棵松柏就像一个个哨兵守护着他们的神灵,永远永远高高伫立着。
写革命心得体会篇6
开班仪式上,东井冈干部教育学院副校长分别向学员们介绍了井冈山及东井冈干部教育学院的相关情况,之后_x代表作讲话,在感谢之余,也向学员们提出希望和要求。授旗、授帽、敬礼、宣誓,齐唱国歌,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了五天学习培训的序幕。
短短五天的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学习生活却异常丰富充实,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震撼、太多的启迪、太多的沉思、更是太多的激励。
我们认真聆听、用心记录有关井冈山斗争及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我们穿着军装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接受体验式教育,使我感受到在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毛主席当年说到井冈山有三个万难就是粮食万难,现金万难,医药万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克服一切苦难,建立五大哨口,开辟挑粮小道储备粮食,创建小井红军医院,为他们胸怀革命理想,坚定信念,创造条件,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保留了革命的火种。这种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着我。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应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更有信心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奔小康。
我们和红军后代座谈互动、感受老一辈老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革命前辈曾志,她1928年4月上井冈山,曾任红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在其孙子石来发讲述他与奶奶曾志的故事,令人感动,为了革命,将亲子含泪送人,失散23年重聚后,已是“高官”的母亲却不寻私情,让儿子继续务农终生;亲孙子想办个“农转非”,曾担任中组部副部长的奶奶却婉拒;去世后,他留下遗言“我的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从井冈山革命时期的红军战士到中组部副部长、中顾委委员,曾志同志家风纯粹、干净、高尚。她这种精神震撼了我,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
我们参观黄洋界哨口、毛主席故居、瞻仰革命历史纪念碑等,接受现场教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毛主席通过调查研究,在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的指导井冈山革命斗争。同时,井冈山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党、军、民同心共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黄洋界保卫战之所以能够胜利,是因为群众的支持,使反动派的军队陷入井冈山群众的大海之中。同时井冈山的群众在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牺牲。所以,我们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实事求是取得了井冈山的胜利,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从中学到毛主席善于调查研究总结,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所以,作为基层工作的我,在工作更应该依靠群落实相关政策,让群众享有政策带来的实惠,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我们也许只有亲历井冈山,才会更加透彻理解革命、奉献、无畏等词的真正含义;我们也许只有静心聆听井冈山的故事,才会产生这跨越历史长河的思想震撼。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当年这些革命先烈经历了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仍然矢志不渝、坚守信念?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激励着当年这些革命先烈经历了惨烈悲壮的战争,仍然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解放之路?这就是井冈山的红土地和革命先烈的鲜血所凝炼、所铸造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通过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的学习,通过井冈山精神的体会和领悟,使我的心灵接受洗礼,情感受到震憾,党性得到锻炼。今后我要努力做到:力戒自满清高,做勤奋学习的表率;力戒安逸知足,做创新工作的表率;力戒贪图享乐,做严格自律的表率;力戒推诿失职,做勤奋工作的表率;力戒畏难惧怕,做力争上游的表率。
写革命心得体会篇7
我是景明佳园社区一名党员,通过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党性教育网上展馆的学习,我感到学习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微电影、微故事、微讲堂、微史料,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展,还有现场教学、在线互动等环节,这对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党员学习是非常方便的。
步入教学点,馆内陈展栏目使我身临其境,我了解到,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把雨花台变为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邓中夏、恽代英、罗登闲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在雨花台被杀害。自1927年—1949年,约有10万革命烈士殉难于此。
在烈士纪念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听取了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并观看了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心灵经受着巨大的震撼。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就义的时候还是那么的年轻,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能够义无反顾地英勇前行。在奉献自己的生命时,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恪守共产党人的气节,一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鞠躬尽瘁。照片上他们的稚嫩却又充满坚毅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的心底。
通过微故事连环画的学习,我深受触动。其中恽代英、任天石、许包野的故事,让我重温了革命烈士的伟大事迹。另外还有“穿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形式新颖生动的表演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感觉那些烈士就在你面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为了救国救民的信念,不得忍痛抛下父母妻儿、骨肉分离。特别能打动人,我们看了都快掉眼泪了。烈士们身上有很多正能量,信念、责任、廉洁、奉献……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去学习,去发扬光大的。
在微电影和雨花档案栏目中,有《青春之歌》、《清廉本色》等红色电影,有恽代英、邓中夏等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迹,讲述了在黑暗统治的腥风血雨中,先烈们表现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弘扬的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们始终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顶住各种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革命遗志和远大理想。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用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一切从我做起,从本职做起,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通过“雨花英烈精神宣传教育周”活动,使我受到了一场深刻生动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心灵又一次受到震撼,思想又一次受到洗礼,精神又一次受到鼓舞,理想信念又一次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