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记录好个人感受的重要方式,在写好心得的同时大家将迎来新的起点,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功勋》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功勋》的心得体会篇1
1926年,有这样一位才貌俱佳的青年曾出现在电影《燕山侠隐》中,但又很快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几年后,从“钱西溪”到“钱西溪”,随之一并悄然到来的,是他不为人知的壮志凌云。
钱西溪同志的故事,被岁月打磨了百年。他和“龙潭三杰”,在当今已为人传颂,而正是这份迟来的家喻户晓,在当时挽救了众多中国共产党员的宝贵生命,乃至如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胜利的重要基础。身为中共隐蔽战线的成员,他每天要做的,就是“不为人知”。是的,他做到了。凭借着自己突出的能力,他一步一步靠近敌军内部,最终顺利进入国民党情报机关,为我党套取许多重要信息。而面对叛变的敌人,他也能临危不惧,时刻将党和人民置于生命之上,第一时间保全了党组织的安全,让组织全身而退。而这位英雄,却在长征途中,消失在了乌江之中。
“坚定纯洁、让党放心、甘于奉献、能拼善赢”的崇高品格,在钱西溪同志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永远不会缺少这样的勇士,如百年前奋战于敌群之中的他们,亦如当下逆流而上的抗疫英雄,又如若干年后自告奋勇的我们。历史的记忆,因种种原因,可能无法在当时向世界宣告他们的伟大,但是总有一天,他们无私的奉献,都会为后人所学习、效仿。
除了在《无声的功勋》中出现的这些英雄,还有许许多多像钱西溪一样的革命伟人,他们虽没有穿梭在战火之中,但是他们却在隐秘的角落里,在最危险但也是最靠近敌人“心脏”的地方,悄悄刺击着敌人。远不同于“扬名立万”,在他们的生命里,“隐姓埋名”才是他们最大的成功。在革命的斗争中,他们就是那一抹淡淡的.,甚至常人无法探寻的———隐秘的红色。
《功勋》的心得体会篇2
在革命时期,一批批隐秘在地下战线的战士,肩负历史使命,他们隐姓埋名、舍身忘死,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坚定执着,是我们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功勋。
肃杀时局之中,撕开黎明之光。有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策反国民党海陆空高级将领,给濒临瓦解的国民党军队致命一击;有保密局隔壁的红色谍影卢伯明,与国民党保密局当邻居,利用小的服装柜台,整理交接大量情报和军事部署,为解放军渡江之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在敌营近二十年舍身枉死的张克侠,在国民党内部潜伏十七个年头,在徐州会战前,发动起贾汪起义,为徐州会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有从无名战士到人民教师的匡亚明,先后四次被捕入狱,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气节,忠贞不二、誓死不渝,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还有锄奸模范王范、情报战士潘汉年等等一大批仁人志士,长期隐秘在地下战线,无声而伟大,他们是我们新中国无声的伟大功勋。
皓月当空,长夜将尽,站在新的征程、新的起点,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革命精神,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意志品质,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我们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我们一定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努力成为新时代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功勋》的心得体会篇3
我静静地坐在电脑桌前,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握着鼠标。屏幕上放映着已经结束了好久的片尾,忠诚可靠、枪法入神的革命先辈邝惠安的个人简介,这是《无声的功勋》微纪录片中功勋人物真实的人生经历,看到了他们机敏、才智和对党组织的无私奉献。
一个个的故事,是千万个同路人的缩影,他们的隐蔽斗争,神圣且伟大,战斗虽是隐蔽的,人物却是鲜活存在的,正如每个影片片尾都再次出现英雄们的光荣简介,他们是为国家富强而忘我奋斗的人们,是民族的先锋,时代的典范,这些名字值得我们世世代代铭记于心。
从影片中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是怎样让自己的青春无悔,在遇到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又是如何应对和克服的,只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才不会再有迷茫,内心才会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功勋》的心得体会篇4
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强调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驰而不息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是要进一步保持共产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像老英雄张富清那样,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让信仰的力量护航奋斗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心中有信仰,才能永葆公仆之心。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坚定理想信念,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也才能更好地服务好人民,做好人民的公仆。作为党员干部首先从自身做起,带头发挥模范作用,让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补足精神上的之钙,防止得软骨病。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心思放在抓工作上,努力为党分忧、为民奉献,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心中有信仰,才能校准人生奋斗航向。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是动力之源,理想信念是思想之堤,只有守住了理想信念的根源,共产党员的人生才不会跑偏,才会在正确的职业道路上前行。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之光照亮人生奋斗航向。
心中有信仰,才能脚下有力量。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人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源泉。一个有信仰的人是一个有追求的人,时刻有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往前走。老英雄张富清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新长征路上,我们要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要践行“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将坚定的理想信仰融入血脉、融入灵魂,让信仰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自觉价值追求。
以时代榜样为标杆,追寻信仰的力量!“信念之光不灭,信仰之树长青。”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正是有了老英雄张富清这样的先进人物,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不断前进。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追寻信仰的力量,就要以时代榜样为标杆,始终怀着一颗对党忠诚之心、为民勤谨之心、求实进取之心,坚守信念信仰,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淡泊名利,砥砺前行,努力做新时代有担当有作为的奋斗者。
《功勋》的心得体会篇5
清明时节,是缅怀先辈的节日,在这特殊的时刻,cctv9播出的《无声的功勋》悄无声息的到来,一个个革命先辈们的光辉事迹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在以往的历史中,我们只知道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和红军战士,忽略掉了那些在潜伏在地下工作、为中华民族解放而默默奉献自己的革命先辈们。
在那个英雄的年代,我们致敬的不应只是那些冲锋在前、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士们,我们更应该记住那些深入敌后、过着刀尖上添血的生活、却仍保持着革命初心、为解放中华民族事业而奋斗的革命先辈们,有了他们源源不断的从敌后送出的情报,才让前线的革命将士们更信心满怀的奔赴站场。
《功勋》的心得体会篇6
向袁隆平致敬,让我联想起当前全省开展的治庸问责活动,百亩试验田亩产926.6公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个富有智慧之人,更是一个在某些方面存在平庸之人。印象中,一次央视活动中,其拿话筒都没有拿好的细节足以说明其在社交领域是一个存在不足之人。
然而,这位朴实厚道、务实求真的科学家一再取得事业辉煌成绩,说明一个道理:人的精力更是有限的,庸与智是相对的,用对地方便会做出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反之,袁隆平如果参加工作起,就琢磨仕途升迁,将智慧用于社交领域,或许现在是一个八面玲珑之人,但是事业上永远没法取得如今的成就。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鸟美在翅膀,人美在思想,这句鄂西北老河口谚语诠释出袁隆平同志可敬的人生品质。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治庸问责活动,各部门纷纷从下面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班,出台许多方案、制度,不厌其烦地奔向一线督察,结局如何,一言难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无疑上下均没有达到袁隆平庸与智技术,更没有感悟出其人生之道。或许,在上级个别官员眼里,文章、数字出业绩,让一些秀才闭门造车、绘制蓝图;或许,在上级个别官员眼里,联系群众方式就是治庸问责,屁股上挂镜子——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或许,在下级个别官员眼里,研究研究、来来往往便可以达到上下和谐、考核过关;或许,在下级个别官员眼里,报假数字、编假汇报等,便可以显示智慧而掩饰平庸。确实,这些官员社交方面能力比袁隆平高出许多,不会出现拿错话筒的尴尬局面。
当然,治庸问责活动本身没有错,是上级为纠正不正之风,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一种途径而已,问题是方式未必妥当。原因很简单,从袁隆平庸与智看修养,说明每一个公务员内在思想的重要性胜于外在考核形式。显然,人的思想很难通过上级治庸问责活动扭转其看法。不妨来个双向治庸问责活动如何?百姓先对执法者不记名投票形式治庸问责,下级对上级领导不记名投票形式治庸问责;等百姓觉得上级过关后,再来上级对下级治庸问责。如此逆向思维后,估计上述从下级抽调专人来回巡查,扰民之举便会消声匿迹。我想:各地上下公务员队伍均会看清自己岗位责任,明白袁隆平庸与智之道,将主要精力用在对事业有意义活动之上。
遗憾的是,近些年来,有些人放弃正确的袁隆平庸与智修养之道,一味追求外在形式美丽东西,或单位举债搞形象建设、个人举债搞美容手术,更多的用青春与金钱付诸酒场、舞场、娱乐场。一个又一个美女鲜闪亮出场、一个又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士来回走动官场、一个又一个能说会玩就是不务实者充满这些公务员队伍之中,让治庸问责活动一再走调。试想,这样下去,大家会达到何种修养?
形相虽恶而心术善者,无言为君子也;形相虽美而心术恶者,无言为小人也。所以,将干部责任、能力定位在外在美,而无视内心美是何等的肤浅思想;袁隆平成功得益于其善于正确历练自己,懂得如何加强自己修养而不是上级治庸问责驱使其成功转变的思想。因此,笔者建议不妨来个双向治庸问责活动,引导上下单位同志均注重内在修养的历练,让大家彻底明白放弃内在美的修养,迟早会一事无成、浪费青春、妨碍事业的道理。
莎士比亚说过:没有德行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丽是永存的也充分地印证这一道理。这里,笔者并不反对大家追求外在之美,但是更倡导内在修养的历练。至于治庸问责活动有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认识自我加强内在美的修养是未来人生路不可或缺的驱动器。从袁隆平庸与智看修养,给予自己启迪是脚踏实地,永不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耕耘好身边的土地,便是灵魂得以净化、提升的正确路径!
:
《功勋》的心得体会篇7
中华民族历来崇拜英雄,这其中不仅仅是他们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更是因为他们值得,他们值得成为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标杆,值得被我们所有人铭记、学习。他们在和我们几乎同龄的年纪,身处于战火纷飞的境地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他们都努力顽强的去克服,他们所为的只是心底的那一抹红色,即便这抹红色几近明灭,他们依然怀揣着坚定的信念,相信胜利是属于这抹红色,他们心甘情愿的为之付出,英勇无畏如钱西溪,勇担使命如沈安娜,坚定执着如张克侠,还有那千千万万的先烈,他们如同烛火,身处黑暗,却为新中国照亮了前行的路。
历史风云,暗流涌动,他们于危难之际,踏入隐蔽黑暗的那条战线,背负着使命,与常人无法理解的压力,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将光明洒向黑暗,即便有着无数人不了解他们,即便每个脚印都充满着血与泪,即便他们的身边随时有人倒下,他们都未曾放弃,他们用生命刻画出了新中国最壮丽的开篇。
此刻,在清明之际,在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堂堂正正的面向世界的时代,我们更应铭记诸多先烈的付出,学习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断砥砺前行的精神。爱企、爱党乃至于爱国,我们也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做好自己开始,从规劝好身边人开始,为了国家的兴盛强大,奉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