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元宵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4-09 作者:Animai

为了让自己在某件事情上的启发得到记录,我们要认真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把实践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书写下来的重要文体,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做元宵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元宵心得体会5篇

做元宵心得体会篇1

央视今年元宵晚会的主题是“同心共筑中国梦东西南北闹元宵”。今年元宵晚会延续春晚东西南北中五地联动形式,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中,展现出各地方不同的民俗文化特色。同时,为了突出“闹元宵”的节日特色,晚会特别编排小品演员的跨界表演、主持人董卿转型变魔术等内容,以轻松愉快的形式陪全国观众度过美好的团圆之夜。

晚会主持人依然采用主会场6位加分会场8位的阵容,即周涛、朱军、董卿、撒贝宁、李思思、尼格买提驻守北京一号演播大厅;东部福建泉州分会场李佳明、赵琳硕;西部陕西西安分会场朱迅、徐杰;广东广州分会场任鲁豫、邓璐;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分会场马跃、欧仁图雅。14位主持人将带观众“品尝”五个地方不同的元宵节庆味道。

央视元宵晚会节目主持人:

朱军、董卿、康辉、陈数、陈道明、何赛飞、杨玏、李思思

近年春晚舞台上,魔术一直是观众最为关注的节目之一,而主持人董卿与魔术师刘谦的几次合作堪称经典。几次表演中,董卿都担当刘谦的魔术监督人角色,因此被观众戏称为“托”。今年元宵晚会,董卿将摆脱这个称号成功转型,亲自上手为观众表演魔术。而主持人撒贝宁一不小心成为“魔术监督人”,他轻松、幽默的语言搭配董卿大方亲和的风格,显的相得益彰。元宵晚会上,董卿的魔术表演被安排在香港魔术师甄泽群的节目之后,虽然在难度上不及专业魔术师,但是其精彩程度丝毫不落下风,现场观众直呼过瘾。正月十五晚董卿将邀您一起见证奇迹。

在元宵晚会除了主持人董卿的成功转型,还有不少春晚老面孔的精彩跨界表演。比较熟悉蔡明的观众都知道她的才艺十分出众,舞蹈和唱歌都具有较为专业的基础,甚至还成功举办过个人演唱会。今年元宵晚会上,蔡明将送给观众一首《我变了我没变》,深情讲述这些年走过的艺术道路和25届春晚情感,歌声直达内心深处,是整场晚会的一个动情点。

演员孙涛是春晚舞台上的“老人”了,其表演风格接地气,所饰演的百姓角色深入人心。今年元宵晚会上,他将与人气偶像歌手许嵩搭档,共同演唱一首具有传统中国风的歌曲《书香年华》,这也是他首次在央视元宵晚会上以歌手身份亮相。

晚会特别邀请歌手陈洁仪。她将演唱歌曲《天冷就回来》,在元宵佳节这个团圆的日子里,表达了漂泊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成为晚会另一个动情点。陈洁仪1993年正式出道,曾获得张学友的赏识,在音乐剧《雪狼湖》中出演女一号,打开了知名度。

做元宵心得体会篇2

昨天是元宵节,从今天开始,就正式的融入了春天,就在昨天晚上,人们都坐在家里,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北方人一般都是吃:元宵、年糕……南方人都喜欢吃:汤圆……就在这一天晚上,人们都坐在一起看元宵节的晚会。

回到我家后,我和妈妈在房间里看外面人们放的烟花,那些烟花很美丽,而且非常漂亮,非常的壮观……可是,在美丽之后,天空上就只上下那迷茫的烟雾了,烟花的.价格比较贵,就看完美丽的烟花后,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有点浪费。

看完烟花,妈妈就去学习交通法规和了,而我,就在卧室里玩电脑。妈妈要用电脑了,我就出去看电视了,刚把电视转到湖南台,爸爸就说:“中央电视台1可能已经开始演元‘宵节联欢晚会了’你转过去看一看吧!”于是,我转了过去。联欢晚会已经开始演了,于是,我就只好开始看联欢晚会。联欢晚会中我最喜欢的内容是:猜灯谜、颁奖晚会……本来在网上看的支持率,周杰伦的《兰亭序》是歌舞类的第一名是一等奖,可是,到了颁奖仪式时,却知道周杰伦得到的是三等奖,觉得很伤心。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快要结束了,于是,我看见湖南台的元宵节晚会还在演,我就去看了。看见了一项非常神奇的人:他的身体居然软到好像是要断了一样,太厉害了。还有邓男子,在五分钟内居然含有:近景魔术、舞台魔术等,表演了十六个,太厉害了!

做元宵心得体会篇3

今年元宵晚会不少明星进行“反串”表演,首先是小品演员蔡明、孙涛、蔡明演唱了歌曲《我变了我没变》,一曲回顾“春晚30年”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孙涛与青年歌手许嵩合唱歌曲《书香年华》。这首歌是歌手许嵩全新创作歌曲,依旧走中国风路线。许嵩虽然是第一次登上央视元宵节晚会的舞台,但他的歌很多观众并不陌生。去年元宵节晚会上由张杰、张靓颖演唱的《燕归巢》就是他的作品。

小品演员孙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个舞台上唱歌、表演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依旧紧张。”为了唱好这首歌,孙涛在后台猛练习。他的老搭档邵峰还为他支招,要求他在副歌部分用假声。孙涛笑称:“我没有假声,一喊就上去了!”逗笑后台很多人。

元宵节晚会上最大的反串表演当数董卿。以往春晚上董卿都是魔术师的“托儿”,元宵节晚会她变身魔术师表演《纸牌的秘密》。她用一副扑克牌变出“春晚30年”的精彩瞬间,就连猪年春晚撒贝宁当托儿的画面都有。董卿还现场调侃小撒:“当托儿你比我合适。”董卿这个魔术是向魔术师yif学的,此前在第二次春晚联排中,他就表演的这个魔术。

此外,歌曲《叮咯咙咚呛》、小品《康庄趣事儿》、哑剧《影院故事》三大“春晚遗珠”亮相今年元宵晚会。新加坡歌手陈洁仪在元宵晚会上演唱歌曲《天冷就回来》,特别好听。这场晚会真精彩啊!

做元宵心得体会篇4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来临,可是在严峻的疫情面前,元宵晚会临时改制,取消了现场观众设置,改成了元宵特别节目,来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来鼓舞正在抗击疫情的中华儿女。

现场没有一位观众,对于这场特别的元宵节目来说,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虽然座位席上空无一人,但是背后却是14亿的中华儿女,他们守候在电视机前,守候在手机屏幕前,一起为抗击疫情而加油助威。

一首首鼓舞人心的歌曲,一场场令人感动的朗诵,都让人倍感震撼鼓舞,每一表演者都深知这场晚会的特殊性,都在用尽力气,认真用心的表演,不仅仅是给自己加油打气,更是给亿万观众加油,更是在给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加油。

杨魏玲花、董宝石、郑棋元、石头带来的`说唱歌曲《出征》,让人热血沸腾,而凤凰传奇只有玲花没有曾毅引起网友们的发问,因为疫情的缘故,他确实不能来到北京来参加节目的录制,成为了一种遗憾,但是这首《出征》却鼓舞着无数人为抗击疫情奋战,令人倍感震撼鼓舞。

陈道明、濮存昕、吴京安、徐帆等老戏骨带来了情景报告《相信》,陈道明一出口,那声音有力而催泪“朋友,在中国,在你身边,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非典时你们保护90后,现在换90后保护你们”。这是时代的呐喊,这是心底的助威,这是最为催泪的声音!

这样的词句,这样的声音,让无数观众泪洒荧屏,老艺术家们的用自己的最有力的声音为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呐喊助威。

张国立、郭涛、刘劲、张嘉译、凯丽等老戏骨带来的诗朗诵《中国阻击战》,更是让人泪流不止,将这台晚会推向了最高潮,字字铿锵有力,人人眼泛泪花,最后凯丽老师更是哭腔朗诵,颤抖着的声音,哽咽着的朗诵,彻底击碎了我们柔弱的内心,我们随着她一起哽咽了起来。

“疫情就是战区,隔离不隔爱,封城不孤城,我们是战无不胜的中国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样用心得表演,这样用心得朗诵,这样用心得祈祷,怎能不催人泪下,怎能不让人感动不已。

随着《让世界充满爱》的唱起,这场特殊的元宵晚会结束了,但是老一辈艺术家们用生命的表演却依然回荡在我们耳边,他们用自己最为真挚的声音带给我们无限的感动和力量,他们的表演虽然结束了,但是抗击疫情之战依然要继续,在他们的鼓舞之下,我们将继续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共渡难关,打赢这场阻击战,待到山花烂漫,春暖花开,我们一起走出家门,拥抱世界。

做元宵心得体会篇5

今儿天暖,翻看日历,元宵佳节眨眼间就到了,这个始于汉代,盛行唐宋,沿袭至今的传统佳节。那些关于元宵节的文化,历久弥新的厚重。此刻,特别想说说“元夕”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和月亮有关的节日,按我国民间的传统,这天在明月高悬的良辰,出门赏月、燃灯万盏、喜猜灯谜、共吃元宵……

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读那数不胜数的元宵节诗词。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妙笔传情,诗词里的元宵节美丽浪漫,静静吟诵那份遥远的优美,细细品味和感受那传承下来的独特的古典意境。个人偏爱苏辛的词,但是最爱稼轩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把元宵佳节盛况浓墨重彩渲染,但到精彩处笔锋陡转,戛然而止,留给后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特别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久吟不衰,难怪王国维《人间词话》称此句是人生治学境界。在元宵诗词旋律中,易安的那首《永遇乐》意境极佳,难以忘怀,“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有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铺翠冠儿,燃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通首词沉郁深沉,形式在新旧之间,婉约派词宗的易安居士,想来在火树银花绚烂后,曾晶莹的岁月空留一地的繁华!同样是元宵佳节,不同的心境叙述出迥异的情感,而“上元”小诗:“上元设供蜡高烧,厨房去看煮元宵。”恬淡的文字不故作高深。游人如织、灯月交辉,亦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又如:“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诗词里的元宵节,让传统的风俗宛然如见,别有一番情趣。

元宵节也留下了许多情趣盎然的灯联。其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王安石妙联为媒,“王安石赴京赶考,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悬走马灯,征对招亲,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成为千古佳话,当然也是"囍"的由来。记得另一副对联也堪称绝对,上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下联对“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现今读来仍觉得趣味无穷。

历史悠久的元宵节,还有许多不能一一枚举的典故事,但不得不说关于元宵的灯谜,此处列举一二条有趣的灯谜,最早的一条灯谜的谜面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打一词谜底:绝妙好辞。另一条谜面:不着一字。打一中草药名。谜底:白芷纸。别有一番情趣,灯谜是我国独创的文字艺术,灯谜源远流长,从“隐语”演化而来,因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流传过程中深受欢迎。想起读《红楼梦》宝琴的灯谜,至今猜不出谜底。

元宵节,是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民间节日,是民俗文化浸染的节日。温婉浪漫的诗词,文辞精妙的灯联、灯谜构成了饶有雅趣的元宵节文化。只是岁月迁演之后传统元宵所承载的文化节俗功能,渐被日常生活淡化,人们逐渐失去了曾共同的精神兴趣,曾轰轰烈烈的传统的节俗已简而化之。传统元宵佳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岂能渐行渐远渐无形,而应且行且走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