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教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项目,教案能够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小老鼠》教案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小老鼠》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不学习它的粗心和荒唐。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教学图谱。
2.胸饰:猫、老鼠各一半以上。
3.多媒体课件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 “打电话”导入,初步学习对话部分。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集体听节奏学说。
3、教师与幼儿互动游戏。
二、学习歌曲,体验情趣。(出示图谱,按节奏念歌词)
1、熟悉歌词,理解歌词内容,初步感知前半段音乐
2、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3、初步感知后半段音乐,并游戏。
4、完整学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引导幼儿富有感情地演唱,表现出小老鼠的开心和害怕。
三、师生游戏。
1、师扮老鼠,幼儿当猫,引出最后一句
2、幼儿选择角色游戏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经常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形式与同伴进行交流,但一不小心往往会拨错电话,就如歌曲《小老鼠打电话》那首歌一样,老鼠打的电话居然是一只猫,这首歌歌词诙谐幽默、曲调活泼节奏欢快,中间还有打电话时的对白之处,间奏较多,我在设计时重点巧妙设计了这些对白和间奏之处,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让孩子在活动中为高兴而唱,为欢乐而舞。
音乐《小老鼠》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借助游戏情景,观察图谱,理解歌曲内容。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听着音乐进行游戏。
3.通过打电话的游戏,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
4.了解儿歌的含义。
5.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有打电话的生活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大电话本、小老鼠、大花猫指偶、图谱、音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结:小朋友玩得好开心呀,因为我们找到了好朋友,可是今天有一只小老鼠,一点都不开心,它怎么啦?
我们想个办法帮帮它,让它赶快开心起来,好吗?
二、学唱歌曲,掌握歌曲内容
1.学说歌曲中电话号码:54 32 6 7 8
师:这么多的数字小老鼠都能记住,它是怎样记住的?
2.出示图谱,带领幼儿集体学说第一段。
3.带领幼儿学唱第一段。
4.学唱歌曲第二段。
小结:小朋友学唱的真不错,特别是打通电话时,跟朋友说的话,真好听,“喂喂,你好吗?请你快到我的家!”还有朋友回答的`也很好,“好好,知道啦,马上就到你的家!”我们今后就要做有礼貌的孩子!
三、角色游戏,感受学唱乐趣
1.与幼儿一起边唱歌边玩打电话的游戏。
小结:哎呀,小老鼠打电话邀请好朋友来玩,朋友也答应了,打电话,接电话的游戏真有趣,我们也来玩一玩,好不好?
现在,老师来学小老鼠打电话,你们做小动物,怎么样?
2.请一部分小朋友学做小老鼠,另一部分小朋友学做小老鼠的朋友。
3.尝试改编8个数字的电话号码。
小结:小朋友真厉害,帮助了小老鼠,小老鼠好开心,你们开心吗?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的!
四、活动延伸,迁移快乐经验
师:如果老师不在家,怎么办呢?打我的什么号码呢?小朋友,你们想跟小老鼠做朋友吗?好,那我们一起把电话号码来记录到小老鼠的电话本上吧!
设计意图:
打电话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打电话联系朋友一起玩,一起说。《小老鼠打电话》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易于掌握,歌曲内容简单易懂,贴近幼儿生活,情节轻松活泼、幽默有趣,较易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
本次活动我通过看图谱,说一说,分角色,唱一唱,玩游戏、演一演,让幼儿在看、听、演中学唱歌曲,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
小百科:老鼠常出没于下水道、厕所、厨房、杂物堆、垃圾堆放处等处,在带菌场所与干净场所来回行动,经由鼠脚、体毛及胃携带物来传播病原菌。
音乐《小老鼠》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的情节,并和老师同伴配合按角色打电话及做动作。
2、初步学会边长歌曲边游戏。
3、感受歌曲轻快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自制歌词图画,并用白纸分别挡住;音乐剪辑两个版本(一段/整体)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在不同地方打电话的经验(如床上、沙发上、椅凳上等),了解打开各种门的方法(如卷帘门、推拉门等)。
活动过程:
1、引入一一由生活经验出发,设疑激发幼儿倾听的欲望。
1)提问:你们打过电话吗?喜欢用什么样的姿势打电话?
指导要点:教师用夸张的动作模仿幼儿打电话的姿势,如靠着椅子、翘着腿、躺在沙发上、站着等,并在此环节中潜移默化地运用动词描述动作。
2)出示第一幅图,提问:
这是谁?它在干什么?
小老鼠会给谁打电话?电话里要说什么事情呢?幼儿简短地猜想后,教师提出: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老鼠打电话》的歌,听听是不是和你们的猜想一样。
2、听歌猜图,感知歌曲内容。一通过“听词揭画”引发专注聆听,引导幼儿感知歌曲内容。
l)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揭示幼儿说到的图画内容。)
2)出示全部图片后,引导幼儿发现第三幅图的局部遮挡,提示幼儿注意听清该处,教师按节奏进行动作指示。
指导要点:当幼儿说出一句自己听到的内容时,教师就边清唱该旬,边翻开与该句对应的图画,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倾听的欲望。采用提示谜底的方法,一步步激发幼儿主动倾听的愿望,培养幼儿倾听习惯。但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幼儿的听觉疲惫。每一次倾听时,教师都应跟着歌曲,指到相应的图示,指到还未“揭示谜底”的图画前,以自己的身体姿势提示幼儿仔细倾听。
3、饼述故事,感受角色情绪转换。语言描述、动作创编中,加深对歌曲情绪转换的感受。利用简单的故事讲述形式,引导幼儿体验歌曲中的情绪转换,感受小老鼠由欢喜到惊吓,再到疑问、恍然大悟,最后松口气的`表情变换,引导幼儿边讲述边创编相应的简单动作,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有趣。
指导要点:歌词中的几个语气词,标志着几个表情的转换,是整首歌曲中最能吸引幼儿之处,幼儿最先记住的就是这几个语气词。教师一定要善于把握幼儿动作中的要素,并进行原型上的夸张,给幼儿以好玩、有趣的感受,同时肯定幼儿不同的动作,教师引导、帮助其进行夸张,鼓励表演中使用自己喜欢的、独创的方式。
4、大胆表演,尝试表现角色活动。在自由表现中大胆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1)幼儿在教师清唱与音乐伴奏中尝试表演,由慢至快体验歌曲情绪的转换。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相互借鉴学习同伴的表演经验。
3)幼儿集体尝试一边跟唱歌曲,一边表演,鼓励幼儿的大胆表现。
5、结束
师:你们说,小老鼠以后还会拨错电话号码吗?你们以后打电话,也一定要仔细看清、拨对号码哦!
音乐《小老鼠》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歌曲《小老鼠打电话》节奏欢快,内容幽默诙谐,富有儿童情趣。《幼儿园多元整合活动课程》教材里,这首歌曲是中班下学期的内容。这首歌曲篇幅较长,间奏较多,在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伴随愉悦感,幼儿艺术应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感受、表现音乐作品的情趣和能力,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因此,我为本次活动确立了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特点。
2.欣赏、学唱歌曲,尝试有节奏的对话和演奏。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图谱、响罐,猫和老鼠的胸贴、手袋偶
活动重点:学习看图谱理解歌曲内容,体验用不同方式演奏歌曲所带来的愉悦感。
活动难点:学唱新歌,能用不同方式表现歌曲中的间奏。
活动过程
1.练声
出示猫和老鼠的节奏谱
师:小猫怎样叫?幼:喵喵喵喵喵喵喵
师:小老鼠怎样叫?幼:吱吱吱吱吱吱吱
(用这一节奏型作为幼儿的练声曲目,能让幼儿提前熟悉歌曲中的节奏,为后面的节奏和歌唱活动打下基础。)
2.教师讲故事《小老鼠打电话》,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有一天,小老鼠一个人在家,他感到好无聊啊。他想,要是能有个朋友和我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就好了。
什么是“过家家”?过家家就是小朋友平时玩的娃娃家。找谁玩呢?小老鼠拿出电话号码本看了看,他拨了一个号码,5432678.叮铃铃,叮铃铃,电话打通了。小老鼠说,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电话那边说,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小老鼠一听是大花猫的声音,吓得赶紧把电话挂了。小老鼠吓得心怦怦直跳,我找的朋友怎么会是他呢?小老鼠又仔细看了看电话号码本,原来号码打错了。
(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过分渲染故事情节,为的是让幼儿注意倾听并记住歌词语句和内容的逻辑顺序。)
3.教师范唱“小老鼠打电话”,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学说人物对话。
教师:这个有趣的故事藏在一首有趣的歌曲里,歌曲的名字也叫“小老鼠打电话”。
(幼儿首次完整的倾听歌曲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钢琴伴奏并用较慢的.粗度演唱可以帮助幼儿听清歌词内容。)
教师:歌中小老鼠拨的电话号码是?出示54 32 6 7 8
教师:小老鼠拨通了电话,他是怎么说的?大花猫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相应的图谱,师幼练习有节奏的对话,引导幼儿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和语气。
4.出示歌曲图谱,播放歌曲录音。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教师先提问图谱中有歌词部分的内容,再提问可以用什么动作或声音表现间奏部分。
教师:小音符表示歌曲中没有歌词的部分,这叫间奏。
教师带领幼儿学说歌词。
5.播放歌曲录音,幼儿欣赏教师用响罐演奏歌曲中的间奏部分。
(此歌曲篇幅较长,在幼儿再次欣赏歌曲的同时,教师用响罐演奏歌曲的间奏部分,能较好的帮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和结构,增加趣味性。)
6.播放歌曲录音,幼儿看图谱用响罐演奏歌曲的间奏部分。
(幼儿边看图谱边用响罐演奏,不但能减轻教师教授与幼儿学习的困难和负担,提高有限教学时间内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使平淡枯燥的新歌学习活动变得生动和富于情趣。)
教师引导语:响罐在什么时候可以进行演奏?如果在有歌词的部分响罐发出声音会让大家听不清歌里唱什么。
(当教师预计幼儿在下面的活动中可能会发生失控行为时,可以在活动开始之前,预先提醒并用积极的语言让幼儿理解某种控制的要求是活动审美趣味的重要组成部分。)
7.播放歌曲录音,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演奏歌曲的间奏部分。
8.游戏:猫捉老鼠
出示猫和老鼠的胸贴,教师讲解游戏规则,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钢琴伴奏)
音乐《小老鼠》教案篇5
目标:
1.了解小老鼠看病的情节,熟悉音乐旋律,学跳集体舞。
2.学习用老鼠跑、打喷嚏的动作表现a段音乐,创编晒太阳的动作表现b段音乐。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准备:
课件一份、音乐《音乐的瞬间》、老鼠胸贴、地上圆圈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师:你们看谁来了?(小老鼠)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有一只小老鼠它怎么了?(打喷嚏的动作)师: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喷嚏是怎么打的?为什么你要用手挡着?(打喷嚏时一只手捂着嘴巴,冲着没人的方向,防止传染)二、打喷嚏的.小老鼠1.小老鼠感冒(a段)(1)a段感受在背景音乐下,教师对应着图谱讲故事a段。
师:小老鼠生病了,没精打采,还会忍不住"阿嚏!阿嚏",一点力气也没有,想还是到动物医院去看一看吧,小老鼠走在路上,走走走走,阿嚏阿嚏;走走走走,阿嚏阿嚏……(2)动作创编师:你发现小老鼠每次走几步路会打喷嚏?谁可以来学一学,小老鼠是怎么走路?谁能来学一学老鼠没精打采的样子?
(3)音乐+动作(连着2遍)师:这么难受,我们赶快去看医生吧!要跟着你前面的老鼠,才能找到医院哦!(间奏)马上就要到医院喽,请小老鼠们再坚持一下。
2.小老鼠晒太阳(b段)(1)b段故事师:终于到医院了,小老鼠赶紧坐下休息吧,听听看医生怎么说的?
(2)动作创编师:太阳出来真暖和,你想晒哪里?应该怎么晒?你还可以晒身体的什么部位?真暖和,一起来晒一晒,你们现在舒服一点没有?
(3)音乐表演(2遍)师:想好三个你要晒的地方,想好了吗?你刚刚晒了哪里?你晒了哪里?趁太阳还没下山,我们再去晒一晒,这次晒晒你刚刚没有晒到的地方,让感冒快快好起来,好吗?准备好3.小老鼠病好了(a段)师:请所有小老鼠轻轻坐下休息一会,晒过太阳后,你感觉怎么样?让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吧!在回家的路上,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你很高兴?这只小老鼠真开心,开心得都跳起来了,它走走走走,跳跳,走走走走,跳跳!它还会干什么?走走走走,然后?怎么样?还会做什么?小老鼠生病好了,走路可轻快了,轻轻地用脚尖走路回家。
师:小老鼠们,跟着我回家吧!这一只小老鼠真开心,感冒也好了,你怎么看出小老鼠病好了?(很精神、很开心)小老鼠回家吧(坐回座位)三、完整表演1.教师整体复习图谱师:还记得小老鼠的故事吗?谁能说一说?然后呢?
2.完整表演(2遍)师:小老鼠,请你准备(间奏)再来一次,请小老鼠听好音乐,我不提醒喽!
四、结束师:老鼠晒了太阳后,感冒就好了,下次感冒你知道怎么做了吗?小老鼠们,让我们听着音乐,做着动作回教室吧!
活动反思:
?打喷嚏的小老鼠》它是一个融音乐欣赏和音乐游戏于一体的活动。该乐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音乐较欢快,b段音乐较舒缓,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欣赏、游戏。对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让他们理解乐曲aba的曲式结构,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运用小老鼠打喷嚏这样一个故事情节来贯穿整个活动,能帮助幼儿轻松地理解音乐。
音乐《小老鼠》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趣。
2、通过反复欣赏歌曲,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做出与内容相关的动作。
3、在边唱歌边表演的过程中,掌握猫和老鼠的对话。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趣。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做出与内容相关的动作,掌握猫和老鼠的对话。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老鼠、大花猫的头饰、电话模型、乐器(倒钟、响板、木琴)、音乐cd。
经验准备:学习歌表演《一只小老鼠》。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一只小老鼠》走进活动室,渲染气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1、出示玩具电话,引导幼儿说一说电话的用处?并说一说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是多少?
2、说一说一些紧急号码的用处如:110、120、119、122、等。
提问:号码一旦拨错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引导幼儿知道拨错电话号码,所带来的麻烦。)
评析:在这一环节,我运用京味歌曲《一只小老鼠》带幼儿进场,主要是想唤起幼儿积极性和自信心,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造活动的欲望,同时也练习了小老鼠的形象,为课程做铺垫。加之,本节课跟电话有直接的关系,《纲要》中提出:艺术是各领域之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又通过提问电话号码,与社会领域、生活相联系,扩展了幼儿的视野。
二、教师随木琴进行情景表演,并演唱歌曲,幼儿初步欣赏。
“有一天,小老鼠也爱上了打电话!小老鼠会把电话打给谁?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们来欣赏老师的表演。”
1、教师表演歌曲的'前半部分,幼儿欣赏。
提问:你们猜一猜,小老鼠会把电话打给谁?
2、抛出问题,完整欣赏歌曲。
“小老鼠究竟把电话打给了谁呢,请你们完整地欣赏歌曲,听了以后你就知道啦”!
教师随木琴再次完整表演,
提问:(1)歌曲听完了,小老鼠把电话打给了谁呀?为什么会打给猫?
(2)小老鼠拨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3)带幼儿模仿练习按手机号码。(木琴给予节奏)
评析:这个环节,我运用了两次清唱,教师的清唱在音乐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清唱会让幼儿听的更清晰、明白;同时老师绘声绘色的表演唱与孩子之间有了情感上的交流,拉近了距离,加上木琴的伴奏,让清唱更有生机,幼儿很感兴趣。
3、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重点听一听“小老鼠打电话时都说了些什么?”
4、用乐器伴奏对话部分,巩固歌词与节奏。
(带领幼儿重点学说对话部分,用倒钟表现小老鼠尖尖细细的声音,用响板表现大花猫的声音)
5、幼儿用倒钟和响板,随音乐一起演奏并初步学唱。
评析:这一环节,我运用了反复欣赏的方法学习整首曲子,因为反复欣赏歌曲是理解音乐的基础和保证,同时运用“前置”的教学方法重点学习电话号码,和对话部分,有效的利用响板和倒钟引导幼儿掌握了节奏,保证幼儿自然、顺利地学习歌曲。
三、师幼一同进行表演,提升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1、引导幼儿四散站开,集体表演歌曲。
2、重点练习“吱儿—— 喵—— 嘭!”的动作。
3、戴上头饰,师生共同进行情景表演。
评析:幼儿在反复欣赏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了歌曲,在这个环节中,让全体幼儿戴上小老鼠的头饰,创设一种情景,让幼儿用肢体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正体现了《纲要》中所提到的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更好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随音乐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课后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给幼儿带来了很强的感染力,所以我运用了前置的教学方法在带领幼儿重点学唱电话号码,学说对话,让幼儿自然的学唱歌曲,在这一环节中突破了活动的难点,又通过老师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的气氛和情趣,最后让幼儿参与表演,鼓励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顺利完成了重点。整节课给幼儿创设的氛围很好,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很高,通过气氛的渲染,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音乐《小老鼠》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按节奏说打电话的对话,感受歌曲中节奏的特点。
2、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3、能明确"猫和鼠"的角色身份,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学会唱"动物猜谜歌"
教学准备:图谱、老鼠(猫)胸饰、电话一部、电话本、座位呈半圆形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我要用唱歌的方法请你们猜谜,你们也要用歌声来回答我,好吗?你们听好啊!
脑袋圆圆的,嘴巴扁扁的,身体黄黄的,走路摇摇的……
脑袋小小的,身体灰灰的,尾巴长长的,走路轻轻的……
2、师贴老鼠胸饰,出示电话:对了,就是小老鼠。今天小老鼠要打电话给好朋友。
3、幼儿学习歌曲中打电话的对话部分。
师幼练习对话一次,交换角色练习一次。注意按节奏练习。
二、观察图谱、提炼歌词、学习歌曲
1、师:今天小老鼠带来一首好听又好玩的歌曲,师出示并贴歌名图谱,谁看懂了?歌名叫什么?《小老鼠打电话》。
2、幼儿欣赏部分歌曲,感受旋律和歌词。
(1)师范唱歌曲前半段:幼儿观察图谱,逐句学习歌词。
(2)幼儿欣赏歌曲后半段:小老鼠请的客人来了吗?你们猜猜会是谁呢?
(3)小老鼠听到什么声音知道是朋友来了?朋友怎么会是他?幼儿模仿害怕、发抖的样子。
3、熟悉音乐
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一遍。
4、学唱歌曲
(1)师帮助幼儿指图,这一次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曲唱出来,好不好?
(2)这一次我不帮你们指图片了,我也坐下来和你们一起唱歌。
(3)这次我是猫,你们是小老鼠,到我说和唱的地方,请你们不要唱。
三、结束部分:游戏
1、交代游戏规则,增加游戏情节:小老鼠往外面跑,猫在后外追。老鼠跑回座位,唱朋友怎么会是他?原来号码打错啦。
2、师幼游戏,邀请个别幼儿扮演小猫。
3、出示图片:猫和老鼠真的不能成为朋友吗?师幼互相拥抱。
小百科:老鼠来无影去无踪,从来不与人打照面。它们的嗅觉很灵敏,尤其对人的气味更是熟悉。只要一闯到便远远地避开。它们的巢同样也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从来不会受到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