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活动方案能够帮助我们量化成果,进行有效评估,在活动方案中设置明确的参与流程,有助于参与者快速了解活动安排,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班级活动或课外活动方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班级活动或课外活动方案篇1
本学期,我们一如既往,在全面提高工作的同时,把课外活动作为素质的前沿阵地,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这学期的课外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内容:
本学期活动内容主要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手工劳作、绘画、美术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结合我校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在技巧技能上进一步提高,举行艺术节活动也要有特色、有创意,结合学生的实际,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技能,在每一次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二、活动时间:
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保证第二课堂的活动时间,并根据具体的活动项目,延长或调整训练时间,体育活动组根据需要可进行早锻练,加强训练力度,提高训练效果。
三、组织形式:
在课外活动实施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所及,安排普及、提高、特色等不同层次进行活动,分别建立相应的兴趣活动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类活动小组,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舞台。除参加小组活动的学生,其余的其他部分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活动,主要以游戏、艺术普及类为主,做到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达100%。
四、具体要求:
1、学校举行各类大型活动时,每次活动的组织负责人必须先制定出活动的方案,再实施。活动结束—定要认真总结活动情况。(资料归档)
2、负责各兴趣活动小组的老师要制定活动计划,认真准备好活动课的内容,期末写好工作总结。
3、各活动组必须落实好该小组的学生名单,认真组织好学生,上好每节课;每次活动一定要有效果,学校行政领导负责定期巡回检查,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4、重视研究学生的兴趣发展,根据其发展特点不断充实活动新内容,提高训练要求,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通过活动得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班级活动或课外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我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更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学习本事、实践本事、科研本事和创新本事的高素质人才,选拔优秀作品参加今年我校、我省以及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的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活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三、主办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团委
承办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团总支
四、参赛对象:
化学与药学院全院学生
五、竞赛日程安排
(一)初赛阶段(4月10日至4月19日)
学院按照有关规定广泛发动,召开各班书记会议(4月10日),鼓励学生认真准备参赛作品,递交作品申办表(附件3),各班级请在4月19日午时六点前将班级申办表交学院团总支。
(二)复赛阶段(4月20日至4月25日)
学院根据院评委会的意见,对初赛经过作品请相关优秀指导教师修整加工,然后反馈给参赛同学进行修改。选出优秀作品给予理论支持和物质支持,院评审委员会按照参赛作品50%的比例评出优秀作品报送学校。
(三)决赛阶段(4月26日至5月9日)
学院根据校评委会的意见,对经过学校初赛的作品进行继续修整加工,然后报送学校参加复赛。按照作品分类各自评出一、二、三等及优胜奖。
六、竞赛章程及评审办法
(一)本届大赛遵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见附件1),作品资格审查遵从《“挑战杯”全
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见附件2)。
(二)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
1、参赛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管理六个学科内。
2、评审过程中综合研究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
3、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分预审、终审二阶段进行。终审要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
4、涉及需由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的参赛作品,须按章程第三章第十八条的规定严格把关。
5、竞赛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七、要求
1、各班级团支部主要负责本班活动的组织、协调,结合本班实际情景,制定详细活动方案,广泛发动,使更多的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构成竞赛的群众性基础。要对活动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为竞赛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积极的导向。
2、各班级要积极地向高年级同学请教,学习他们的参赛经验,指定专门学生干部负责此次“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寻找指导教师,
尤其是学科组负责人、硕士生导师的指导。
3、鼓励组建跨院系、跨学科、跨年级的竞赛团队,积极完成竞赛项目。
八、奖励
1、本次竞赛将对参赛团队进行奖励,其中优秀作品给予理论和物质支持。
制作类:
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其它进入学院复赛的作品将给予优秀奖奖励。
调查报告、论文类:
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其它参加复赛的作品将给予优秀奖奖励。
凡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的学生个人与参赛团队,学院将颁发相关证书;院优秀组织班级将颁发奖状。
凡获院一等奖的参赛作品都将被推荐参加学校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学院给予理论和物质支持。凡获校一等奖、二等奖的的参赛作品将被推荐参加山东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
2、凡被学院推荐参加学校第三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并获得资格参加山东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的作品,按照莱农院发〔xx〕165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3、本次竞赛根据各班级参赛作品获奖情景,计算出各班级积分,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的参赛作品分别给予参赛队员所在班级积15分、12分、9分、7分,并根据积分情景评选出优秀组织单位。
班级活动或课外活动方案篇3
课外活动的学习资料是开放的,不受或不完全受教学计划的控制。它主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等为基础,结合学校的条件开展活动,既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们的特长,建立各种兴趣小组,给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发掘他们的潜力,展现他们独特的天赋,使个性的发展丰富多彩。又能够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把最新的信息引入到学生的认识范围之中,使学生们的知识经验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能体现时代精神。
一、活动目的
为了活跃学校文化生活,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也为了培养开拓型人才,本学期计划积极开展课外文艺体育活动。
二、活动意义
首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课外活动由于强调学生自主参与、自愿组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其次,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课外活动恰好能够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在个性化方面的需要。
三、活动课程设置: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景,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贴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则。课程设置如下:
1、过障碍赛跑
2、走过独木桥
3、双人背球跑
4、舞蹈兴趣小组
5、钢琴兴趣小组
6、少儿合唱团
7、书法、绘画小组
经过以上艺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校是一个丰富多彩,而又能学到知识的地方。积极全面推进素质,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活动或课外活动方案篇4
活动:班集体秋游
活动对象:10信科1班全体同学
活动地点:森林公园活动时间:xx年10月24日
活动意义:
为了促进本班同学间的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培养生活实践能力、自主活动能力,同时领略三水的风情,举行秋游活动。既可以为全体成员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又可以加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
调查实地情况:到森林公园去踩点,了解当地的地形以及对活动地点的定位。
前期工作安排:
1、组织同学前往乔鑫生态园踩点,了解所在地的安全情况。
2、物质器材准备:手提电脑、音响。雨伞衣服纸巾等
3、确定交通方式:以集体形式包车从学校门口到森林公园的烧烤场。
4、分组:将队伍分成6小组,并选出个小组组长负责各组的联系方式,以及其他事情
人员安排:
1、陈春花,庄晓聪、和简迪祺,张逸盈勘查活动地点及场地租借
2、马嘉鹏和韩丽珍,林秀娴联系包车司机
3、庄晓聪,林秀娴,李惠超,订烧烤炉
4、陈春花,张益华,袁玲玲,马嘉鹏,简迪祺,韩丽珍,张逸盈采购食物
5、总负责人:林秀娴陈春花庄晓聪
班级活动或课外活动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遗忘现象比较比较严重,出现学时会、用时忘的现象。长此以来,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偏差,慢慢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仅靠纯课堂内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我们应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重视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开设小学英语课外活动小组。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2、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4、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三、活动内容:(每次确定一个)
1、进行课文朗读训练。
2、学生自我介绍,及学生唱英语歌。
3、根据话题,进行讨论,编对话及表演。
4、英语词汇大比拼训练。
5、学唱英文歌。
6、讨论英语学习方法,让学生用英语去表达,做1-2分钟的口语表达。
7、根据话题,进行讨论,编对话表演。
8、自由对话(用英语交流)。
四、活动要求:
每位同学必须按时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团结协作。
五、活动措施:
1、充分利用录音磁带进行朗读训练,并积极开展朗读比赛。
2、开展有效的游戏比赛,学生进行词汇大比拼。
3、利用校园小广播,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够流利地进行口语交际。
4、活动前教师要确定好,让学生能够按进行活动。
班级活动或课外活动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学校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供给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贴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经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领导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工作小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资料:制订好活动方案,落实具体的活动小组,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根据实施情景及时总结,及时调整有关兴趣小组(资料、指导教师、学生等等);每一天查看每组活动是否开展,活动是否正常,存在什么问题,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交流、总结,努力使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
四、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闫涛组员: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时间每一天午时第三节课。
(三)活动资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景,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贴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可分成低段组(1—3年级)、高段组(4—5年级)同时开展。
1、以班为单位活动资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低段组课程能够设置如下:
室内活动:背诗比赛、写字比赛、朗诵比赛、音乐辅导、美术辅导、学困生辅导等资料。
室外活动:体育游戏、跳绳、棋类(以跳棋为主)、羽毛球、沙包、传统趣味体育等资料。
高段组课程能够设置如下:
室内活动:背诗比赛、写字比赛、朗诵比赛、音乐辅导、美术辅导、学困生辅导、读书、实验指导、英语口语比赛等资料。
室外活动:乒乓球、篮球、跳绳、棋类(以跳棋为主)、羽毛球、游戏、传统趣味体育等资料。
2、学校活动资料:根据本校情景组织社团或兴趣小组,除了组织相关的艺体活动小组外,还成立各学科兴趣活动小组,以更好地延伸课堂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比如:科技小组、语文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读书小组、诗文小组、剪纸小组、手抄报小组、儿童画小组、书法小组、朗读小组、环保小组等,经过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扩大学生求知领域、激发学生创造本事,使他们在欢乐中成长。
(四)活动形式:课外活动分学校和班级两种活动方式。
1、班级活动:组织活动必须由教师分工负责,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不得随意活动,活动资料以班为单位做好计划,由班主任每周填写活动计划表,周一上交学校存档,作为教办和学校检查落实情景的依据。
活动时间要求:单周:一、三、五(低段:室外活动;高段:室内活动。)二、四(低段:室内活动;高段:室外活动)双周:一、三、五(低段:室内活动;高段:室外活动。)二、四(低段:室外活动;高段:室内活动)
2、学校活动:学校组织的各社团或小组活动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并认真安排好活动资料,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好兴趣小组档案。根据学校实际情景,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资料、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资料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景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促进我街道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