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老鼠小班体育教案5篇

时间:2025-02-25 作者:couple

在课堂教学中,教案的有效性依赖于其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进度的紧密结合,为了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案中应包含相应的考核方式,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抓老鼠小班体育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抓老鼠小班体育教案5篇

抓老鼠小班体育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练习钻爬、平衡、扔、抛、自抛自接等技能。

2.体验与同伴一起运动的快乐,提高幼儿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录音机。

2.猫妈妈头饰一个。

3.沙包、山洞、平衡木若干。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角色,带领幼儿活动身体。

2.基本部分

(1)抓“老鼠”

谈话引出抓老鼠——分组过山洞和小桥——抓住老鼠。

(2)玩“老鼠”

①幼儿自由玩老鼠,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玩法。

②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玩法,全体幼儿模仿练习。重点学习抛、自抛自接、扔、跳的动作。

(3)运“老鼠”

幼儿尝试将“老鼠”放在身体不同部位,探索如何把“老鼠”运回家。

3.结束部分。

运“鼠”回家。

抓老鼠小班体育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听音乐模仿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小老鼠上灯台》,培养幼儿喜爱音乐的情感。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小老鼠头饰若干

2、猫头饰一个

3、蛋糕盒做的灯台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用猜谜的形式或者说说幼儿熟悉的《猫和老鼠》、《黑猫警长》,让幼儿尝试了解小老鼠,知道今天内容的主题适合小老鼠有关。

2、教师播放动画儿歌,看看画面中的小老鼠在干嘛。

(1)你们知道老鼠爱干什么吗?

(2)看看画面中的小老鼠他在干什么?

(3)小老鼠吃了什么?它最后怎么样了?

(4)小老鼠看到谁来了吓得滚下来了?

3、教师反复播放歌曲,幼儿可以跟唱。

(1)教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跟读歌词,让幼儿熟悉歌词。

(下一页:音乐游戏与活动总结)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并做相应的动作。

(3)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教师做预评价和鼓励。

(4)全体表演,并做相应的动作,感受小老鼠在偷吃时的紧张欢乐气氛。

四、活动延伸

玩游戏

1、老师戴上猫的头饰,在一边躲起来。

2、幼儿戴上小老鼠的头饰,围绕灯台成一个圆圈。

3、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模仿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

4、唱到“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小老鼠躲避猫的追逐。

5、被猫捉到的小老鼠停做游戏一次。猫可以让能干的幼儿来扮演。

五、活动总结

幼儿在《小老鼠上灯台》这样的音乐活动中,感受了音乐的快乐。在模仿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时,切身体会到了小老鼠为了偷吃而不懈努力的样子,在模仿中学习!而在此次音乐活动中还有音乐游戏,就是根据音乐里的起伏表演出当时的场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感受快乐!

抓老鼠小班体育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感受音乐的节奏与强弱,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能用动作表现向下滚动的动态,体验边唱边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猫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随乐玩手指节奏游戏,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与节奏

1、出示小老鼠的指偶,引导幼儿观察。

2、播放音乐伴奏,带领幼儿在手指游戏中感受音乐的旋律与节奏。

3、玩手指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二、引导幼儿在欣赏表演过程中理解歌词与歌曲

1、引导语: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爬上灯台偷油吃,“啊,真香呀!”它正吃得津津有味时,来了一只猫,你猜小老鼠怎么了?

2、教师有节奏地念歌词,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韵律,理解歌词的内容。

3、边操作教具边演唱歌曲,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创编小老鼠滚下来的动作。

4、再次边操作教具边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听歌曲有节奏地玩游戏。

三、幼儿学唱歌曲,并边唱边游戏

1、第一遍游戏:教师放慢速度并大声范唱,幼儿小声跟唱。

2、第二遍游戏:教师放慢速递并小声范唱,幼儿大声跟唱。

3、第三遍游戏:教师按照原速伴奏,幼儿独立演唱歌曲。

4、第四遍游戏:教师播放音乐伴奏,幼儿随乐边演唱歌曲边游戏。

四、幼儿游戏,感受表演的乐趣

五、活动结束

抓老鼠小班体育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战胜困难的喜悦心情。

2、结合幼儿钻、爬和跑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

3、萌发幼儿相互合作的精神。

4、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5、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猫、鼠头饰若干、粮仓一个、鼠洞二个、独木桥、山洞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场地。

2、游戏前的活动准备。

3、启发幼儿讲出猫、鼠的作用及特征,交待游戏名称及规则。

二、基本部分:

1、猫保护粮仓巡逻,鼠乘虚而入找粮吃,没吃到。

2、在鼠妈妈的带领下,小老鼠们乘猫巡逻时,在路上设障碍,搬来跳圈等,鼠获得偷粮的成功。

3、猫找出失误的原因,,卸下铃铛,排除除路障,想办法给鼠一个错觉,终于抓住了老鼠,减少了粮仓的损失。

三、结束部分:

1、表扬角色扮演得好的幼儿。

2、幼儿开汽车离开场地。

活动反思:

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玩角色游戏中,我们要学会细致地观察,随时发现孩子的需要,引导孩子把生活中的各种经验迁移到自己的游戏中,再通过分享和同伴沟通,在相互模仿中互相习得,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游戏的发展和自身交流水平的提升。

抓老鼠小班体育教案篇5

一、活动由来

在开展“动物狂想曲”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学习了很多有关动物的歌曲。为进一步引导幼儿通过自主学习和大胆实践体验多种演唱方式,提高孩子们对歌曲的理解能力,激发孩子们对歌曲演唱的兴趣,使孩子们在有趣的游戏中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我尝试开展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方法演唱歌曲,初步感知体验二声部、三声部的合唱。

2.激发幼儿用不同的合作表演形式提高歌唱的兴趣,并产生初步的`默契感。

三、活动准备

木偶台,老奶奶、猫咪、老鼠的手偶,音乐磁带,钢琴伴奏等。

四、活动过程

1.玩有关小老鼠的音乐游戏进场。教师扮演老鼠妈妈,小朋友们扮演老鼠孩子。老鼠妈妈说:“孩子们,我们一起出去玩吧!”老鼠孩子跟在老鼠妈妈的身后,跟着音乐的节奏,东瞧一下,西看一下,踮脚尖悄悄走三步,很小心地和老鼠妈妈出来玩。正在又蹦又跳,玩得高兴的时候,大花猫(配课老师扮演)一声叫,把老鼠们全都吓回了家。(幼儿坐回小椅子上)

2.气息练习:喘气,叹气。教师引导语:“哎呀呀,刚才真是吓死我了!多亏我们跑得快,真是太累了。”老鼠妈妈和老鼠孩子们一起喘气,最后大家深深地叹一口气。

3.讲述故事《老鼠上灯台》,小朋友跟着学唱歌曲。教师引导语:“这儿有一幢小房子,我们来看看房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木偶故事表演:房子里住着一位老奶奶,她家要来客人。晚上老奶奶点上油灯,做了一些葱油饼就睡下了,这时洞里的老鼠闻到香味出来了。(幼儿边听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边看手偶表演,共三只老鼠:小老鼠,大老鼠,老老鼠。)教师引导幼儿跟唱。

4.引发幼儿讨论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演唱此歌曲。教师引导语:“这首歌曲很有趣,是一首琅琅上口的歌谣,而且大家很快就学会了。大家看完表演,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演唱?”

(1)对于幼儿提出的建议,教师创设机会让幼儿充分尝试和体验。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三声部的合唱。①教师:“老师也有一种好的演唱方法,我需要两个小朋友和我配合。一个学猫唱‘喵—,喵—’另一个学老鼠唱‘吱吱,吱吱’。当两种声音和在一起时,保持一直唱个不停。”教师唱歌曲:“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②请幼儿尝试合作演唱。自由选择演唱的区域,一部分学老鼠叫,一部分学猫叫,一部分进行演唱。围成三个圆圈,教师指挥,先请学猫叫的幼儿开始,之后融入小老鼠的叫声,最后加入歌曲的演唱。

(3)分角色表演唱:配课教师引导语:“我也有一种方法进行演唱,一边表演一边唱。”大家自由选择角色,戴好自己制作的头饰以及代表老鼠年龄的物品。如:代表小老鼠的围嘴,代表大老鼠的领带,代表老老鼠的胡子,还有猫头饰。分角色进行表演。

5.小老鼠回家睡觉,教师进行总结。教师:今天,我们为“老鼠上灯台”这首歌曲,尝试了许多种演唱形式,我们还学习了三声部的演唱及表演唱。以后,我们可以把这些多样的演唱形式运用到我们学过的其他歌曲中,使歌曲表演更生动有趣。

活动评析:

1.这节活动在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确定上,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能够紧扣《纲要》中艺术领域活动指导思想和大班幼儿发展目标,培养了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增强了幼儿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2.教师以木偶故事表演的形式引出歌曲,幼儿十分感兴趣。教师指导幼儿用不同方法演唱歌曲,幼儿积极参与并大胆表现自己,活动形式新颖、有趣,让人赏心悦目。

3.教师的指导细致、到位,语言清楚、简练。幼儿经教师的引导能调整自己的行为,十分投入地参与表演活动,表演得惟妙惟肖。教师以拉圈的形式指导幼儿分声部演唱,有利于幼儿默契配合。

4.教师以自己的情绪带动幼儿,师生关系融洽,活动效果好。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和展现。不难看出,教师和幼儿都充分地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