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准备,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装糖果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装糖果数学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蜘蛛和糖果店》是一个有关概率和统计的绘本故事。概率是依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推测未来,概率其实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绘本中的蜘蛛经过统计得知咪咪买棒棒糖概率比买其他糖果的大,但概率虽然能判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却不能保证100%正确。所以从孩子的思维层面上考虑,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把这个绘本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故事中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情景为主线,帮助幼儿理解概率和统计,同时鼓励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去推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估猜生活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进行推理与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情景激趣:幼儿说说自己爱吃的糖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1.这是一家什么店?
2.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叫《糖果店的秘密》
大胆猜测:从生活中的事情出发,以绘本为主线,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边看边推理,边预测边验证,训练孩子通过观察到进行推理到进行预测,的这个思维能力。
二、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
1.咪咪来买糖,蜘蛛出示咪咪的买糖记录。
提问:你们同意蜘蛛的猜测吗?从记录中的哪里可以看出咪咪喜欢吃棒棒糖?都记录了什么?
2.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了东东的买糖记录。
提问:冬冬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这次他可能会买什么糖?
3.洋洋来买糖,蜘蛛出示买糖记录。
提问:洋洋买过几种糖?他怎么来过5次,只买了4种糖?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幼儿操作记录表)
小结:要观察和多了解客人,把客人来过糖的次数和买的名称记录下来,经过统计我们就能猜测出这个客人可能会喜欢吃什么糖。
观察统计:利用表格,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统计,提升了幼儿的能力。
三、最受欢迎的糖果
1.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才是最受欢迎的呢?
2.出示“一周糖果销售记录表”及“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理解。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统计表,找出最受欢迎的糖果。
小结:用这个表格我们马上就可以找到了,阿姨非常感谢蜘蛛的帮忙,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好朋友和爸爸妈妈,用统计的方法看来来他们喜欢的东西。
意料之外:通过让幼儿猜不着这一环节让幼儿了解生活中也会有特殊情况的发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出乎意料的结??
1.小明来到糖果店,出示买糖记录。
提问:小明可能会买什么糖?为什么?有其他的可能吗?
小结:原来我们觉得很有可能的结果,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利用ppt图片导入。首先,让孩子们看图讲述“图上有什么?”孩子们能够利用“有......有.....还有的句型对自己所看到的糖果进行自由讲述。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能够适当的抓住时机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适当的.练习。
在幼儿们认识了各种糖果以后,教师利用ppt将孩子们引入到蜘蛛和糖果店的数学故事情节中去。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述故事,适当提问,引出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即:根据已有的记录表猜测接下来小朋友们会买的糖果。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简练,具有针对性,孩子们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问以及教师出示的记录表猜测小朋友接下来会买的糖果,并且讲出自己猜测的理由。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正确猜测到小朋友们买的糖果时的开心、成功的喜悦情绪,使得整个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进行数学操作,即统计营业员卖出去的各糖果的数量。在孩子们操作之前教师的要求紧扣操作内容,使得孩子们对操作环节认识比较清晰,最后的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完成的很好。
数学活动本来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通过ppt以及有趣的故事情节,使得数学活动生动有趣,让孩子们有兴趣去学,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
装糖果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条形统计糖果的方法,初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简单的统计。
2、感受"六一"节收到糖果和自己制作糖果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盒子内装三种形状的糖果14块(分别是4;4;6)
2、白纸、糖果师傅统计表、橡皮泥、记号笔(之前用箩筐按组分别装好)
3、教师操作材料:大型糖果统计表、大型错误糖果师傅统计表、糖果师傅图表
4、音乐:"六一"的歌曲
活动过程:
一、引题师:过几天就是六月一日,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
师:对了,六一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你想得到什么礼物?
二、糖果统计
(一)、自己尝试记录师:今天糖果厂的师傅们为了庆祝小朋友的六一节,给我们送了很多糖果(出示糖果)。盒里有三种不同的糖果放在一起,乱糟糟的,请小朋友把糖果按不同种类分一分、数一数,把每一种糖果的数量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在白纸上。
(教师找出不同方法的幼儿来介绍自己的想法)师:你这样记录是代表什么意思?哪种糖果最多?
师小结:小朋友的记录都很棒,可是好多小朋友的记录我们都看不懂。老师有一种记录方法,可以让大家一眼就看的懂,我们来看一看。
(二)、学习、了解条形记录的方法师:(出示统计表)在这张表格上你看到了什么?(标记和数字)这标记就是我们要统计的糖果。数字就是表示糖果有多少。
(出示分好的糖果)教师用笔记录两种糖果的数量,重点交代画法。第三种糖果请个别幼儿来记录。
师:现在我们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哪种糖果最多啊?你从哪里看出来?
师小结: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直接从直条的长短比出哪种糖果多,哪种糖果少,或者一样多。真方便!
(三)、幼儿尝试操作条形记录表师:庆祝"六一"节,糖果厂的另外四位师傅也来送糖果啦。他们分别是:圆脸师傅、方脸师傅、三角脸师傅、心形脸师傅。他们都说自己的送给小朋友的糖果最多。到底谁送的最多?请我们小朋友用刚才学到的记录方法试一试、画一画。
(幼儿看图目测记录)
(四)教师出示有点错误的统计表,请幼儿一起检查,一起纠正。得出哪位师傅送的糖果最多。对照正确,一起检查幼儿的统计表。
三、游戏:我为"六一"做糖果师:为了庆祝我们的"六一"节,我们自己也来做喜欢的糖果吧。先想好你要做什么形状。音乐一响我们就开始做。音乐停止的时候,马上把多余的橡皮泥放回到箩筐里。再数一数有多少糖果。
师:老师在每一组都准备了一张统计表,你们看一看,这张统计图和刚才我们看过的有什么不一样?(没有标记)小朋友选择跟你做的糖果颜色一样的蜡笔来做标记。并且用记号笔把你的糖果数量统计下来。
(幼儿操作)(统计好后,幼儿相互检查评比小组冠军)
四、结束活动师:六一真好,我们收到了这么多糖果,也做了很多糖果,现在,我们拿着糖果一起去和班级里的小朋友分享、一起庆祝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吧!
装糖果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
2、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
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
你们喜欢糖吗?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猜糖、夹糖游戏:
1、猜糖。
教师: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好了,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
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
2、手指夹糖。
教师: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
现在,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
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三、装糖游戏:
1、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
2、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3、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
活动结束
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装糖果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学习4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点数4个以内物品。
2、认读数字"4",了解其实际意义。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4的形成》,"坐汽车",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坐汽车",数字卡片。玩具汽车4辆;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问好,走线,线上游戏:一家人。
二、集体活动。
1、复习3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说》。
点击出示2只小兔和数字和数字卡片"2",再添上1只小兔和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说出:2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3只小兔;2添上1就是3,,在初示数字卡片3.
2、探索4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你会吗》。
创设情境:现在站台上有3只小兔在等车。如果再来1只小兔,会有几只小兔?鼓励幼儿用学具探索4的形成,先摆3只小兔,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再添上一只小兔,并找出其对应的数字卡片。然后点数一共有几只小兔,并用对应的数字卡片表示形成后的数量。
小结:3添上1就是4。
3、在生活中认识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做》,幼儿练习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你发现了吗?》,幼儿在生活中找出4的形成。
4、认读数字4,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认》,引导幼儿说说数字4像什么?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坐汽车"。操作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装糖果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估计10—2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学习运用多种数数方法(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对3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计数并确定总数。
3、认真观察、判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计数的多种方法。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flash课件
2、操作卡人手一份
3、大记录卡一份
4、教具画藏有有老鼠的房子4间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情景引出活动
1、师:今天的天气真好,猫妈妈带着它的宝宝们出去散步。他们走呀走,一路上看到很多美丽的风景。最后他们来到商业广场,走到糖果店门口的时候,发现这里乱七八糟的。
猫妈妈:“孩子们,快来看哪,这里怎么乱七八糟的,是谁干的呀?瞧,这里还有老鼠的脚印的呢?”
2、师:我们来想个办法对付他们,好吗?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
师: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
二、估计老鼠的数量,激发幼儿捕老鼠的想法
师:咦,狡猾的老鼠都躲到哪里去了?(房间里)
1、出示教具“4间房间”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狡猾的老鼠在不在里面?(教师打开房门)
师:呀,原来这些坏家伙真的藏里面了。
师:1号房间里藏着几只老鼠?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数一数:如两个两个、三个三个、五个五个数
3、估计其他房间里老鼠的数量
师:那请你们来估计一下其他房间里老鼠的数量!
师:2号房间里的老鼠看上去比1号房间的老鼠多还是少?
师:那么会是几只老鼠呢?
4、将幼儿的猜测记录在记录表中
师:还有谁愿意说出你估计的数目?
5、师:大家估计的这些数目,究竟谁的正确?谁的接近?我们怎样验证呢?
6、请三名幼儿,带领大家数出每盘糖果的数目,并记录正确答案
师:谁来数一数究竟其他房间里有几只老鼠?我们一起跟着他数一数。
师:他是怎么数的?
7、师:哪个估数正确?哪个与估数与实际数目最接近?
三、想办法把老鼠引出房间
师:这些老鼠可狡猾了,知道自己藏身的地方已经暴露了,就躲在里面不肯出来。老鼠心里得意的想:“反正我躲在里面不出来,看你能拿我怎么办!”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怎么办?(让小花猫躲起来)
师:那我们再用一些好吃的糖果,把他们引出来好吗?
1、出示幼儿操作卡
师:最左边的盘子里有10块糖果,请你估计一下右边的盘子里有几块糖果?
2、展示幼儿的操作卡
师: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估计的数目。
3、请幼儿检查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并及时改正
4、师:小老鼠闻到了糖果的香味,偷偷的从门缝里张望着,以为小猫咪们都走了,其实聪明的小猫咪是躲起来,准备抓老鼠呢?它们都藏在了哪里?
师:老师以为小猫已经离开了,就偷偷的溜出来准备每餐一顿。这下,终于可以捉老鼠啦!
四、对暗号,捉老鼠
1、师:但是小老鼠们可狡猾了,待会抓老鼠时,妈妈和会你们有联络暗号,我们的暗号是看小旗上的数字,听妈妈拍手,你们接下去排,让妈妈拍手的次数和你们拍手的次数合起来是小旗上的`数,好吗?
2、拍手对暗号,拍对一次上前一步
3、捉到老鼠,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我自己原创的,活动情境设计的比较合理,能根据老鼠去偷糖果引出本次活动,首先估计老鼠的数量,然后我们一起想办法把老鼠引出来,就再次操作估计糖果的数量,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感兴趣、注意集中、思维活跃,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并且课件做的漂亮,利于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数,幼儿会数,但是老鼠时凌乱的摆放的,数着数着幼儿会搞错,允许幼儿将老鼠边数边有序的摆放好,这样就利于下面的幼儿观察和检查。
教师在引导幼儿估计三个房间里的数量时,语言可更明确些,先确定第一个为参照物,然后提问:第二个房间里的老鼠多还是少?有的差一两个分不清的可以说:多一点还是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