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园本教案6篇

时间:2024-06-27 作者:betray

教师编写教案是备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案是教师们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精心打造的教学方案,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园本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园本教案6篇

大班园本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阅读图书,初步学习童谣内容。

2、通过多过阅读方式感受童谣的节奏性和趣味性。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活动准备:

1、图书ppt、儿歌mp3

2、乐器

3、人手一张蔬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2,引起兴趣。

1、教师:这是什么?有哪些菜?长得怎么样?

教师: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二)师生共同阅读,幼儿初步感受。

1、集体阅读3

(1)刚才很安静的菜们现在呢?跳的跳、跑的跑、闹的闹,都离开了菜地。

(2)教师:猜猜发生什么事情了?这园青菜都怎么了?他们都变成精了!你知道这里的`精是什么意思么?

(3)教师:怎么会变成精的呢?

(4)教师:原来,最近几天没人问,他们个个成了精。

2、自主阅读:4-8

图4

(1)教师:菜精们都排好了队,好象在抬着绿头萝卜和红头萝卜。他们在干什么呢?

(2)教师:原来他们在玩游戏呢: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当娘娘。

图5

(1)教师:这是谁?她在干什么?

(2)教师:原来:歪嘴葫芦放大炮,轰隆隆隆三声响。

(3)教师:大炮放了几声?老师们也来学着放一放。

图6

(1)教师:大炮打到谁了?打得他们怎么样了?

(2)教师: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黄瓜上下青。

(3)教师:打得辣椒满身红,打得茄子一身紫。

图8

教师:游戏结束了,所有的菜精们又回到了菜园里。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三)根据图片回忆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四)多种方式感受童谣的节奏感,体验童谣的趣味性。

1、有节奏的阅读(整体)

(1)跟着老师读,节奏稍慢,边看图片边阅读。

(2)跟着节奏读。

2、分队阅读:两队,最后一队整体。

3、角色表演。

(1)集体表演

(2)集合乐器节奏表演。

(3)小组表演。

教师:请一组小朋友到前面来为大家表演,谁有勇气的?表演的是时候能加上自己的动作是最好的了。

活动延伸:

1、游戏表演:继续将故事中的情景表演出来。

2、课堂教学:大班绘画活动《一园青菜成了精》。

3、亲子创编:《一池水禽成了精》《一园家禽成了精》等。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大班园本教案篇2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在比赛中知道蔬菜的品种和特性

2、能说出蔬菜的营养,体验同伴合作的乐趣过程: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一、讲述故事,分战队

1、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故事"出了城门往正东。大呼小叫争输赢"

2、提问:蔬菜园里发生了什么事?(考验孩子简要复述内容)

小结:你们听的真仔细,蔬菜个个成了精,他们要打仗了。

3、你们想打仗吗?将孩子分成两个队伍。

4、给10秒,用一个蔬菜给你的队伍起名字。

二、合作游戏,说蔬菜品种和特性

1、打仗开始了,我们先要把蔬菜都请来吧。

规则:蔬菜园里有什么?两队依次说说不出来就输掉咯提示:要求对方说过的不能重复(考验孩子的倾听能力,对已知的蔬菜品种进行梳理,化个体经验为集体经验)获胜队伍给他们贴上一个"精"字小结:恭喜你们,善于动脑经,认真听,你们的一园青菜成了精。

2、不过呀,打仗还没结束,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

落后的请不要放弃,领先的也不要骄傲。

3、让我们来打第二仗出示--猜蔬菜怎么猜?一个孩子背对大屏幕,全组的队员依次说说你看到的蔬菜特征,时间到了以后,猜对多的队伍获胜。

举例:

提示:想想可以形容蔬菜的哪些特征,大小,形状,颜色等等嘘,天机不可泄露,不要把情报送给了对方战队哦。

恭喜你们,善于捕捉蔬菜的特点,齐心协力,你们的一园蔬菜成了精。

给成功的战队贴上"精"字(过程中有孩子对特征的表述,也有互相合作的默契)

三、回归故事,说营养价值

1、打仗的游戏先告一段落,看看我们精彩的故事吧讲述故事"小葱端起银杆枪。一园青菜绿葱葱"故事里有哪些蔬菜啊?谁最后赢了?

小结:其实,每一种蔬菜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他们还有许多的营养呢

2、最后一关,看看你们队能说出哪些蔬菜的营养?黄瓜胡萝卜玉米菠菜萝卜恭喜你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们的一园青菜成了精。

3、介绍书名《一园青菜成了精》

小结:老师相信,只要你午餐时留心生活中的食物,问问爸爸妈妈他有什么营养,再去翻翻这本有意思的书,不久你的蔬菜知识就会更厉害更丰富咯。

活动反思:

?一园青菜成了精》是一首生动而充满想象力的童谣,语言幽默诙谐,情节生动有趣,极富嬉戏意味。

决定用这首童谣设计一节欣赏活动,真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童谣内容有这样几个符合:符合我们一课三研结合秋季特点的主题要求,符合我园语言课题研究的范畴,同时又适合制作ppt,正巧又是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的'尝试。而且,童谣本身有着浓厚的嬉戏意味,包含着真实与想像,亦真亦幻的表现手法与幼儿亦真亦幻的思维方式想吻合,真是妙不可言。

窃喜的同时,我们又很担忧,因为这首童谣十分经典,绘本也相当出色,但是涵盖的内容太多,如何进行取舍,怎样确定核心目标,这成了一大难题。我们苦恼着。有一阵子,甚至认为将这首36句的童谣设计成一个活动将是不可能的。

备课三人组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研讨之后,确定对阵与激战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目的在以蔬菜短兵相接、相互挑战,模拟古代战争场面为突破口,引导幼儿从绘本画面及童谣语言两个层面来感受、体验这首北方童谣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35岁左右的老师都会有印象,我们小时候,有机会阅读大量跟古代战争有关的连环画,如三国、水浒等,这些连环画蕴含着中国古战场的许多文化,现在很少见到这样的连环画,市场上到处都是碟片、翻译过来的绘本等。我们甚至有一丝奢望,希望通过这本童谣的欣赏可以让孩子对中国的古战场文化稍稍有所领略。

实践证明,将对阵与激战环节作为完成活动目标的突破口,重难点突出,符合大班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孩子们能被童谣的嬉戏意味和幽默的风格深深感染,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较高。

活动中我能够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敏锐地感觉幼儿的反映,并从中找出变化的根源,打开思路,变换形式,满足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保证了活动有效深入的开展。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沿着这样的思路走进了童谣的欣赏与探索之旅:

一、观察导入,猜一猜,想一想,激发欣赏兴趣;

二、课件辅助,看一看、猜一猜、讲一讲、听一听,理解童谣嬉戏意味,感受语言的幽默戏谑,此处有几个层次:

1、第一段倾听,感受童谣的音律美,拉开想像的序幕;

2、第二段观察,讲述、游戏,感受两军对阵的氛围(对阵);

3、第三段观察、表达、游戏体验蔬菜战争场面的激烈(激战);

4、最后王大爷归来,幼儿从想像中被唤醒,发现蔬菜的变化。

三、配乐说唱,听一听,重温童谣的神奇。

我们还有活动四,那就是活动延伸部分,对这首童谣的学习并不会因为这节课的结束而结束,我们将引导幼儿在熟练说唱这首童谣的基础上,进行童话剧改编,分角色进行表演。

大家不难发现,孩子们在整个欣赏过程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他们不断发现着、表达着,同时又是被老师肯定着,引领着,不仅领略了童谣的有趣,而且不断地在现实与想像之间徜徉着、快意着,思维得到了拓展。在和孩子一起欣赏、游戏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莫大的快乐。

大班园本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肢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劳动时的欢快。

2、了解周围人的各种劳动,萌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阿姨打扫卫生的录像、《劳动最光荣》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发讨论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录像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观看幼儿园阿姨打扫卫生的录像并交流。

3、你看到阿姨们在干什么?(擦窗、扫地、擦桌椅、拖地板)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阿姨打扫卫生的各种动作。

4、录像里阿姨们做的事儿都被你们找到了,细心的小朋友也一定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在劳动,你见过吗?他们在做些什么呢?

5、幼儿想象人们的劳动,做出动作请大家猜:这是谁,他在做什么,发现身边爱劳动的人们有许多。

二、跟随音乐动作

1、听赏音乐:老师也很爱劳动,我喜欢一边劳动一边听音乐,这样会让我在做事的时候更有精神、更带劲!今天,我把小朋友劳动时最喜欢的一首音乐带来了,我们一起来听听。

2、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表演清洁工阿姨擦窗,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手,感受歌曲旋律和节奏。

3、教师反复播放歌曲,请幼儿想象可能有谁也在劳动,试着用动作表示(教师适当提示,使动作更明显,并能符合音乐的节奏)。

4、交流自己创编的.动作,共同选择数个表示不同工人的劳动动作。

三、表演创造

1、自由结伴,分别扮作某一工种的工人,随音乐共同练习。

2、轮换地为大家表演(教师可扮作主持人,分别介绍)。

3、欣赏教师的舞蹈表演“我们爱劳动”,跟着教师一起舞蹈。

大班园本教案篇4

【作品分析】: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的故事内容紧张刺激、出人意料,让读者“回味无穷”。故事虽简单,可寓意深远,以“冠军”为主线索,为了成为“冠军”的鸭子和天鹅坚持不懈,连“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直到狐狸的到来,让他们同时面对冠军、生命的抉择,将其矛盾抛给孩子,与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通过对两难问题的思考、选择和争论,感受到生命的宝贵、朋友的重要。故事中反复强调“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幼儿学习的价值点,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通过感受这一精神到逐步学习这一精神。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中心句“一根羽毛也不能动”。

2.在鸭子和天鹅的比赛中,大胆表达鸭子和天鹅的心里想法。

3.明白在坚持不懈的同时,遇到紧急情况要知道放弃,因为朋友重于冠军。

【活动准备】:

绘本ppt、小动物和大风头饰、鸭子和天鹅图片各一张、游戏“木头人”、姓名即时贴。

【活动重难点】:

理解绘本故事,用语言表述鸭子和天鹅的想法。在坚持不懈的同时,懂得生命的宝贵和朋友的重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ppt——鸭子和鹅的图片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本有趣的绘本故事,这是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鸭子和天鹅。

二、理解绘本内容

1.鸭子和天鹅原本就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架了,为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放音频:吵架内容)他们俩都说自己是最棒的,于是它们决定比一比。

2. 出示ppt——鸭子和天鹅比游泳、飞

仔细看一看,它们比了什么?结果又怎样?

它们决定比游泳,看谁先到达终点,谁游得快?谁赢了这场比赛呢?(在鸭子旁边出示大拇指)天鹅不服气,它们决定再比一比谁飞得高,谁赢了?(在天鹅旁边出示大拇指)现在比赛进行了两个回合,一比一,打了个平手,有没有分出胜负?

3.出示ppt——游戏规则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

最后鸭子想了想说:“咱们来玩木头人的比赛吧!”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制定规则的,(放音频:不能说话,不能动,就连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谁来说一说它们的游戏规则?让我们来当裁判,看看谁是最后的冠军,比赛开始了。

?指导策略】:游戏规则影响着游戏的正常进行。明确规则后,幼儿就容易理解鸭子和天鹅在比赛中坚持不懈的表现了。幼儿对该游戏的规则要清楚,在下面设计的角色游戏中才能进行地更好。

4.出示ppt——蜜蜂来了

鸭子和天鹅开始比赛了,它们一动不动,就连一根羽毛也没动。“嗡,嗡,嗡”一只小蜜蜂飞来了,它在干嘛?鸭子和天鹅是怎么想的呢?现在你们就是比赛中的鸭子和天鹅,李老师就是那只调皮的小蜜蜂,飞来了!

5.出示ppt——兔子来了

你们和他们一样厉害,但它们的比赛并不顺利。瞧,蜜蜂刚走,谁来了?“一群兔子蹦跳着来了。”它们在干嘛?这时它们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鸭子和天鹅仍然一动不动,就连一根羽毛也没有动。谁愿意上来做小兔子,再请两名幼儿做鸭子和天鹅。请其他幼儿解说。

6.出示ppt—— 一阵大风吹来

它们怎么了?都倒在了地方。“它们一动不动,就连一根羽毛也没动。”

7.出示ppt—— 鸭子和天鹅一动不动、蜜蜂来了、兔子来了、一阵大风吹来

请幼儿将这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

总结:是呀!鸭子和天鹅为了赢得比赛抵御各种干扰,坚持不懈,我们也来玩玩木头人的游戏吧!

三、玩木头人游戏(分角色佩戴动物头饰。其他的幼儿,想演鸭子的站到一边,想演天鹅的站另一边,中间用白线隔开。)

1.边念游戏规则边进行游戏。“不能说话,不能动,就连一根羽毛也不能动。”

2.你在玩游戏时心里在想什么?

3.我们小朋友们的比赛结束了,鸭子和鹅的比赛进行的怎么样呢?

?指导策略】:幼儿在进行游戏时,都想赢得比赛,即使大风吹来,有的幼儿都人仰马翻了,也坚持着自己的动作,只有坚持才能赢得比赛。

四、狐狸来了

看,谁来了?(放音频:危险的声音)狐狸会做什么?现在能动了吗?鸭子用眼角瞄了一眼天鹅,天鹅一动也没动,鸭子心里想:那我也不动。它们还想着比赛呢!

1.狐狸将它们放在口袋里准备带回家,它们动了吗?(没有动,就连一根羽毛也没有动)

2.狐狸回到洞里准备煮汤了,啊呀!不好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天鹅动了没有?(没有动,就连一根羽毛也没有动)那鸭子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绘本中翅膀张开了)如果你是鸭子,你会怎么做?(你真是一个勇敢的小朋友,那你的比赛不是输掉了么?)是比赛重要还是朋友的生命更重要?我们看看,在这紧要关头,鸭子又是怎么做的?

?指导策略】:

培养幼儿善于观察图片的能力,从翅膀的张开可以看出鸭子已经动了。接着通过问题激化矛盾,引导幼儿表述内心真实的想法。

3.老师接着讲故事:眼看天鹅就要进锅了,鸭子为了就朋友,不顾一切冲上前去等等。

4.移动黑板出示鸭子和天鹅的图片

比赛进行到现在,你认为谁赢了比赛,请你将身上的姓名即时贴,贴在相应的图片上。并说出自己的观点。总结得出比赛固然重要,但生命、友谊更重要。

故事结局很完美呢,看它们在干什么?狐狸的厨艺还是很不错的,瞧它们吃的多开心呀。你喜欢这对朋友吗?这个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其实故事里已讲过很多遍了——一根羽毛也不能动。

?指导策略】:

通过幼儿的思考、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与幼儿总结得出生命的宝贵、朋友的重要。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拿出椅子后书袋中的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听音乐完整、自由地欣赏绘本。

大班园本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单、双数的特点;能够快速的数出一组数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1、2元超市场

2、1——10的代用券

3、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

4、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

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

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教学反思

一、教具的充分准备应为幼儿的操作学习服务

作为大班的幼儿了,可以运用记录表,让幼儿在操作中及时地记录,以记录的形式将事物的.现象简单地呈现出来,并能容易地找出规律。幼儿可以通过表格来认识到原有知识是不对的或在操作中的一些错误,使幼儿的知识系统化,也让幼儿的发现得到验证。幼儿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于是,教师在总结中出现的表格就是从幼儿那儿提取过来的,教师要小结的知识点也是幼儿们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

二、知识的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中的一种积累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管是哪一个领域、每一个知识点都应是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在自主探索中,主动构建的一种经验。在这节数学活动中,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发现—梳理—总结的一个过程。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就帮着引导、梳理,教师的教其实就是对幼儿在今天的课堂中发现的、积累的新知识的一个小结。

大班园本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想象和讲述画面内容。

2、在理解童谣内容的基础上,有节奏地朗诵童谣。

3、充分感受童谣有趣而充满想象力的风格,并乐于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课件《一园青菜成了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里面的人物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很神奇的绘本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神秘的菜园里。(点击菜园图片1、2)

提问:菜园在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了。

园子里都有哪些青菜?是什么样子的?

上面讲的是什么事情,你能看出来吗?猜一猜他们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发挥想象,通过讲述或表演表达故事内容。

1、观看图片5—7,分组进行表演提问: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谁是大王?谁是娘娘?从哪里看出来的?

提问:菜园里的菜精收到战书后是怎么办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吗?小豆芽是怎么对大王说的?

大王怎么说的?胡萝卜又是怎么说的?

分组进行表演:胡萝卜带着他的小兄弟们和莲藕即将要展开一次战争。

两边的兄弟们大呼小叫的都想争输赢。学一学,他们是怎么叫阵的?

2、观看图片8-12,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提问:胡萝卜队先请出了谁出战的?莲藕队呢?他们的谁赢谁输?

你能结合着三幅图完整的说一说吗?又请出了谁出战的?他们的谁赢谁输?你能结合着三幅图完整的说一说吗?

提问:胡萝卜虽然输了,但是他回去找来了救兵:葫芦。葫芦有什么本领?

其他蔬菜们都被他打得很惨,谁能把这几幅图连起来说一说的。

3、结束了战争,菜园又恢复了平静看看,这时的菜园和前几天的菜园有了什么不同呢?

三、完整欣赏童谣,引导幼儿说说这个童谣中哪里是最有趣的这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一园青菜成了精。

现在我们就完整的来听一遍,好吗?你们觉得这个童谣中哪里最有意思?

活动延伸:

在这本书的封底上还有一幅有趣的画面,画面上有谁?他们又即将开始一场怎么样有趣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