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问题解决性学习任务,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大班舞蹈课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1
一、设计意图
蜗牛是幼儿常见的动物,大班幼儿会蹲在地上观察很久,对其十分感兴趣。本次活动以儿歌带领幼儿模仿小蜗牛缓慢的爬行中的样子,对幼儿脊柱进行抻、拉、含、仰的训练,并在手臂交替划圆运动中,进行手臂抡、拉、抻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尝试软手的练习。
2.对脊柱进行抻、拉、含、仰的训练,并在手臂交替划圆运动中,进行手臂抡、拉、抻的训练。
3.感受舞蹈带来的乐趣。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示范、练习
四、教学难点:软手
五、教学步骤:
1.热身活动:脚对脚坐立,进行胯部练习。
2.导课:让小朋友们了解这个舞蹈的动律,掌握好基本动律后让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小蜗牛的形象并进行模仿训练。
地面软手:指关节、掌关节一节一节的做出去。
大划圆手:贴着身体做立圆,指尖往远放。
3.按音乐分段教:
前奏:两人,体对起点,双跪坐,身前俯,直臂前身扶地。
第一遍音乐:
①1-4钻头塌腰。 5-8扭摆回坐。
②1-8重复一次,最后一拍收肘至靠近膝盖处。
③1-4右手地面软手,目视右手。5-8重复一次做反面动作。
④1-2右手大划圆手一次,目视一点。3-4反面重复1-2
5-8身体对五点,抬头跪地爬。
第二遍音乐
①1-8(蜗牛出洞串门子)右侧人右转身体对八点跪地爬,左侧人做反面动作。
②1-4(背着一间)双跪坐,上身立直。右侧人膝盖屈伸,双架肘拍肩两次,右左倾头,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右侧人的反面动作。
5-8(小房子)右侧人膝盖屈伸同时双手至后斜下位折腕,拍后壳状两次,右左倾头,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反面动作。
③1-4(雷声隆隆)右侧人体对一点,双手扩指碎抖手,右倾头,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右侧人反面动作。
5-8(下大雨)右侧人双跪立,向七点直臂碎抖手,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右侧人反面动作。
④1-8(蜗牛拍拍小肚子)右侧人双跪坐,膝盖屈伸同时双手于腹前拍肚子,右倾头,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右侧人反面动作。
⑤1-8(雨点来了我不怕)重复③的.动作。
⑥1-4(我会躲进)两人面相对双跪立,双分手同时抬头。
5-8(小房子)团身,曲肘至靠近膝盖。
嗒-保持舞姿,两人转头,目视一点。
活动反思:
利用幼儿常见的动物为素材,以模仿小动物为主,选择了一些形象的动作,如:地面软手、扭摆回坐、钻头塌腰等,挖掘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引导给予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空间,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体会到舞蹈游戏的趣味性。在活动中,需要幼儿提前熟悉儿歌,让幼儿有一个形象,便于幼儿进行表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利用每个民族的特点,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我有信心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领悟到民族民间舞的精华,领略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语言,增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社会情感。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对线有很大的兴趣,为了使幼儿知道更多线的用途,而且大班幼儿的身体动作的发展较快,故设计此创编舞蹈的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及歌词内容,边唱歌边按歌词合拍地绕线,拉线,钉鞋等动作。
2、借助修鞋的经验及歌词情境,自己创编动作。
3、体验鞋匠劳动时的愉快心情,并了解线的用途。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录像机、录像带《老鞋匠的故事》。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柳树姑娘》进入活动室。
二、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 做拍手、拍脚、拍肩的.动作,感受音乐 的旋律和节奏,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三、看录像《老鞋匠的故事》,让幼儿感受鞋匠师傅劳动时的愉快心情,知道线的用途。
四、听音乐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愿大胆地表现绕线、拉线的动作。
2、将幼儿编的动作与老师编的动作串起来,师生随音乐共同表演。
3、引导幼儿在前奏是迅速找一个同伴,在音乐开始时面对面地共同白哦眼。
五、复习音乐游戏《抬花轿》,并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这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孩子们忘情地随乐拍手,尽情地随乐舞蹈,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活动中尊重幼儿的目标、多通道参与的方法、注重冗余度的程序等,对于幼儿园音乐欣赏来说,是最为合理和有效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舞蹈《小红花》,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的表演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分段教学时注意引导幼儿区分不同的动作用不同的表情去表现。
教学难点:
用舞蹈表情、动作来表现对4-5岁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难点克服方法:
故事说明法、语言引导法、镜面示范法、分组教学法、鼓励表扬法、教学游戏化等等。
教学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观看图片
2、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熟悉乐曲,了解舞蹈情节
1、听乐曲跟老师做基训动作(舞蹈准备动作),既熟悉乐曲,又舒展身体。
2、教师讲述舞蹈情节
3、教师放乐曲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分段欣赏舞蹈,分解练习动作
①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神态及动作来表现
②给幼儿音乐,并让他们分组表演,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三、完整地跟随音乐的跳舞
1、教师提醒幼儿根据乐曲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并注意舞蹈动作的合拍,协调。
2、教师表扬有创造力的幼儿,并请他们将创编的躲藏动作及表现的恐惧神态表演给大家看。
3、,共同进行游戏。在乐曲结束时,教师的追捉形式督促幼儿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
四、教师评讲并与德育相结合
1、教师再一次鼓励和肯定大胆表演舞蹈动作的幼儿,要求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都可以表现出这么丰富的表情和灵巧的动作。
2、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舞蹈《小红花》。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特点,能通过动作表现音乐强悍、有利的气势,体验男子汉的威武和强壮。
2、了解方阵舞的基本特点、学会利用地上的标记保持队列队形的整齐。
3、能在舞蹈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活动准备:
1、《男儿当自强》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教师按幼儿人数在地面上贴点,每个点子间的距离大约一米。
活动建议:
1、教师组织幼儿采用模仿解放军操练的游戏形式,感受音乐的`气势。
2、引导幼儿学习方阵舞的基本动作。
(1)请幼儿按照地上的圆点站成方队,教师告诉幼儿:右脚踩在点子上,左脚向旁边跨一步,比肩膀宽一些;双手掐腰。提醒幼儿在点上做动作才能保持队伍的整齐。
(2)教师随音乐完整的示范一遍动作。
(3)教师示范,帮助幼儿学习马步,弓箭步的动作要领。
(4)教师哼唱,教幼儿完整的学做两遍动作。
3、鼓励幼儿探索90°转身的方法,并掌握音乐的旋律做转身的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并掌握并转身的方法,请个别幼儿示范:右脚不动,左脚向前跨一步,身体向右转。
(2)教幼儿学习听口令,“一二三四”,在第四声时转身的动作。
(3)练习听“咚咚咚咚”;在第四个“咚”时转身的动作。
(4)练习听音乐,在第四个“咚哒咚哒“时转身的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分别朝三个不同的方向完整地做动作,并用暗示性语给幼儿动作提示。
5、教师指导幼儿随音乐加上‘嘿’的叫喊声集体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和节奏。
2、初步学习进退步、垫步等基本动作。
活动重点:
熟悉音乐旋律和节奏。
活动难点:
初步学习进退步、垫步等基本动作。
活动准备:
磁带、钢琴、曲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卖报歌》、《十二生肖歌》。
2、律动:《苹果丰收》、《淘米洗菜》、《小孔雀告诉你》。
二、通过藏舞《金瓶似的小山》,引出活动。
1、教师和幼儿一起跳《金瓶似的小山》。
师:这是我们学习过的舞蹈,是哪个民族的呢?
2、教师出示新疆娃娃图片。
师:你认识这个娃娃吗?她是哪个民族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我们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我们知道了藏族,那么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娃娃呢是新疆娃娃。这也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人,是新疆维吾尔族。
3、教师播放音乐。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听一段新疆舞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五人新疆舞》。
师:我们听一听,这个新疆舞和我们学习的藏舞音乐,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三、欣赏乐曲。
1、播放乐曲录音。
师:乐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了乐曲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乐曲,请小朋友边听边拍打节奏,两拍一次。
师:这是一首几拍子的音乐?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打节奏吧!
四、学习基本舞步:退步和垫步。
1、教师完整示范跳一次。
师:你喜欢这段舞蹈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2、学习基本舞步:退步和垫步。
师:这个舞蹈动作要做得连贯才会很漂亮噢!那这节课先跟着朱老师来学习两个基本舞步吧!
①垫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左脚向前踏一步,第二拍左膝微屈,右脚尖在左脚跟后垫地,右脚开始,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②进退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向前一步,前脚掌着地,重心移到右脚,左脚稍微抬起,后半拍,右脚踏地,重心移至左脚,右脚梢抬起,第二拍前半拍,右脚后退一步,前脚掌着地,重心移到右脚,左脚稍抬起,后半拍左脚踏地,重心移到左脚。
3、听音乐,练习舞蹈动作。
师:我们听着乐曲,把动作和乐曲合在一起,感觉是不是更棒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五、结束环节。
1、听音乐,练习退步和垫步。
2、复习表演《小孔雀告诉你》。
活动反思:
1、对于授课,要事先精心设计。有些问题,应让幼儿体验后在做回答,如:跳新疆舞和其它舞有什么不同?此外,应让幼儿主动提问。
2、在舞蹈时,要放心放手让幼儿自主实践。如让幼儿看图示学跳,让幼儿男女组合跳,或让幼儿自编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也要恰当、充分。
3、淡化舞蹈技能学习,重视体验式学习。纲要要求我们轻技能重情感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倾听音乐,学习舞蹈更能取得良好效益。舞蹈是情感的升华,要把这种情感真切的表达出来,就须让幼儿进入角色,因此,教师要通过言语、体态传情达意,需要幼儿体验乐曲特点,感受舞蹈的风格,这样,幼儿才能在舞蹈时赋以感人的魅力。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6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哈达献给解放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在跳邀请舞时,邀请者与被邀请者互换位置跳舞。
2、培养幼儿热爱和尊敬解放军的情感。活动准备:歌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山谷回音真好听》
2、《小鸟醒来了》
3、《挤奶》
4、《采茶》
二、复习歌曲,进一步熟悉乐曲节奏。
1、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
2、这首歌曲讲的`是什么事情?献哈达的动作怎么做?
3、复习歌曲,要求幼儿唱准附点音符,并有表情地演唱。
4、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复习歌曲。
三、学习歌表演。
全班幼儿站在位置上。
前奏(乐曲的最后一句):邀请者右脚开始踢踏步前进(第一拍右、
左脚各跳动一次,第二次拍右脚脚跟伸向前方点地),同时两手从胸前经两侧摆起,右臂屈成弧开,手心向上(托掌)在臂侧平举手指翘起(顺风旗)。最后站在被邀请者前。
1- 2小节:邀请者右脚开始做弹簧肯四次,同时两手落下后从两侧下方向胸前渐渐托起(手心向上),做托哈达状。
3-4小节:继续做弹簧步,同时两手向左绕一小圈后摆向右上方(手心向上),眼睛看右手。
5-6小节:右脚开始原地做踢踏步两次,同时手臂动作同前奏动作。
7-8小节:右脚原地顿四次,同时左臂轮流向上甩袖四次。
9-10小节:邀请者与被邀请者右臂屈举肩上方,左手叉腰,用弹簧步互换位置。
11小节:右脚开始原地踢踏步一次,同时两臂动作同前奏动作。
12小节:两脚做踢踏步一次,同时上体前弯,两手从胸前向内翻掌后向两侧打开(手心向上),做献哈达状。
四、表演律动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律动两遍。
2、全体幼儿表演律动。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弓箭步和跪姿的挤奶动作。
4、幼儿表演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
5、个别幼儿上前表演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