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书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生态文明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案篇1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汽车尾气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汽车为期的危害。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光盘。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四、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根据统计:每1000辆汽车每天会产生3500千克的废气。淮安市现有21万辆汽车,每天要排放废气多少千克?每月多少?每年多少?各合多少吨?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 735000千克735吨
月 22050000千克22050吨
年 264600000千克 2646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市一年之内汽车产生的废气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气,那么全国呢?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尾气排放现状。“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汽车尾气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2)、联系实际:(做一做)
1、课本中的实验。用白纸检测摩托车尾气的污染。
2、讨论:马路上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都到哪儿去了呢?
(3)、了解危害:(读一读)小资料
(4)、观看录象 : (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城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气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市正在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能接受吗?”
(5)、研究方案:(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a、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b、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6)、活动拓展:(说一说)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大家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7)、课堂总结。
五、课后延伸:根据课文提示,调查十字路口,司机在等待绿灯时关掉引擎了吗?填好表格。下节课交流、讨论。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在优美和脏乱差环境中人的不同感觉,喜爱优美、舒适的环境。
2、了解环境受到污染的原因,能以自己的行动积极保护周围的环境。
3、积极参与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与家长一起去拍周围优美和脏乱差环境照片,或收集图片资料并张贴在展示纸上。
2、幼儿调查环境记录。
3、《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出示师幼共同收集和拍摄的资料。
(1)讨论:这些资料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2)分类并调整:按幼儿喜欢与不喜欢进行分类。
(3)请幼儿说说大家都喜欢的环境是哪些地方,讨论这些地方都有些什么特点。大家不喜欢的环境是哪些地方,讨论这些地方都有些什么特点。
2、体验对两种不同环境的喜爱与厌恶的情感。
(1)播放不同环境的录像让幼儿观看。
(2)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优美环境的喜爱之情并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
3、分组讨论环境受到污染的原因,将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小结。
4、鼓励幼儿从自己做起,提出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方法,并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方法画下来。
(1)讨论并记录自己的方法。
(2)把幼儿的记录贴在制定处、相互分享。
活动反思:
这几年因工作需要,读了一些好书。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完善着我对教育教学的感受和思考。做完4年班主任后,我有一个心得:“教育是永远的虔诚的爱。”那时,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小有经验又一腔热血,赢得家长和同事的认可。自此我笃信,耐心、恒心能感化、磨练孩子的品行,一切便可随之展开。因而,在读完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时,我再一次得到印证:教育需要唐·吉坷德精神。唐吉珂德的真正精神,便是毫不怀疑的信仰和永不放弃的追求。在读完美国老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我领略到美国人的理性之光,雷夫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真挚,而且爱的理智、爱的坚持。他为学生做的任何事,有准则、有规划,有执行力、有意志力。他在道德的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并行不悖中力行自己的教育理念。运动,看电影,旅游,戏剧,摇滚这些教学组织形式闲散的活动在雷夫老师的精心设计下,无一不是兼具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和品格养成的目标。
雷夫老师在其26年的教育生涯中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善于创新。即便不擅长的艺术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也是很有招数,真是全能之师,因而对学生全面发展大有裨益。他反对标准化测试,但他在学生的阅读培养中,从培养阅读的热情,到大人的指导,阅读环境的营造,挑选合适的文学作品,直至读书心得。教育的科学与艺术得以完美的引用。从语法教学,每周作文,每月读书心得直至平装书创作。当学生对这件事充满热情和兴趣,又有知识技能的装备,要完成一件又一件有挑战有成就的奇迹就有可能。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这值得好好做”。
坚持做好一件事,至臻至善;在一间教室为这一年级的学生坚持做好一系列事, 影响孩子的一生。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案篇3
时间:
星期二
地点:
三年级一班教室
参加人:
本班全体学生
主持人:
班主任
活动目标:
1、知道治理环境的紧迫性,懂得环保的意义。
2、能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构建环保和谐校园,共享绿色美好校园。
3、宣传环保,倡导绿色生活和节能减排,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是希望生活在花草艳丽,绿树成荫,到处都是鸟语花香的环境中,还是愿意生活在到处都光秃秃的、非常脏乱的环境中呢?(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地方)。
2、全球的环境:
主持人: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在美丽的地方生活,可是你知道吗?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着苦难,她正在变穷、变脏,我们要怎样才能挽救我们的地球呢?今年的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我国把主题定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这又是为什么呢?同学们谈有关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如:滥砍滥伐、乱捕乱杀、破坏臭氧层、乱扔垃圾、汽车尾气排放等。
3、身边的环境:
主持人:地球已经危在旦夕,可人们仍在摧残着她的身体,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身边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校园近两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校园,让人耳目一新,有一种美的享受,但校园内却出现了与环保不和谐的现象,破坏了我们的校园。
同学们列举我们校园中出现的种种不文明的现象:如在教室内,有些同学常把纸片扔在地上;在操场上,有些同学把吃完零食的包装袋随意乱扔等等。
最后大家表示: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注意节能减排,种树植绿护绿。
4、主持人:我们这次主题班会将要结束了,让我们从小做起,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我们的一点贡献吧!为了使我们的家园更美,我们一起来制定“绿色决心书”,全体师生共同制订倡议书,并在倡议书上郑重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决心互相监督,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校园。
5、教师总结:同学们,经过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今天的绿色环保主题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家在这次活动中了解到许多环保知识,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希望大家能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人。
6、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讲述出环境被污染的一些原因。
2、培养幼儿有爱护自然的环保意识。
材料准备:
故事录音,图片几幅,幼儿绘画作品等。
活动过程:
一、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图画内容
1、启发幼儿讲出自己喜欢某一大自然的缘由。
2、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喜欢大自然中的风、雨空气等事情,老师听了觉得真有趣、哪么除了我们人居住在大自然中,还有谁也居住在这大自然中呢?(动物)对,动物最爱呆在哪儿呢?是啊,树林、山野、森林这些地方都是动物们生存的地方。那么,动物居住的地方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呢?
二、观察画面,师生共同观察并讲述
1、老师出示狮子进行介绍。
2、出示一幅大图,引导幼儿观察。
3、幼儿联想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讲述。
(1)是什么原因使狮子得了这种怪病的呢?(也可分散讨论)
(2)分别出示小图及字卡,找出动物们栖息地被污染的原因。
4、引导幼儿思考结局。
(1)狮子为什么要一步一回头呢?
(2)有什么办法使森林里的空气变新鲜,请狮子王和小动物们重新回来呢?
三、完整听赏故事录音
拓展活动:
1、听了这个故事你的心情怎样?
2、幼儿独立或者合作编述一个使空气变干净,请狮子王和小动物们再回来的故事。
3、请几名创编较好的幼儿到集体前来进行讲述。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案篇5
主题名称: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活动目的:
爱护环境,从自身做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生态环保知识,逐步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
活动重点:
通过班会让学生理解: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自觉性,提高环保实践能力,增强环保责任感,激发热爱共有家园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起乐——《春天在哪里》)
二、生态要文明,环保须先行。请欣赏《环保拍手歌》。
三、环境保护是一个响亮的口号,环境保护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请欣赏三句半:《说环保》。
四、你们了解环保吗?你想知道有关环保的知识吗?请你积极参加环保知识问答。
1、水水水,真重要,动物植物全需要,人类生活离不了,请说说你的节水妙招 ……
2、请看这是什么标志?
3、请问地球日是几月几日?请问环境日是几月几日?请问植树节是几月几日?
4、请问《小学生环境保护行为规范》第六条是?第十条是?
5、我们要杜绝白色污染,向白色污染说beybey!请说说你的建议。
五、马儿在草原上奔驰,小朋友在校园里赛跑。让我们策马扬鞭、齐头并进,共同发扬“勤朴、坚韧、尚学、求真”的民勤精神。请欣赏二胡独奏——《赛马》。
六、同学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或你的家人,是怎样做到节约能耗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门的做法都很好。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共同爱护,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变废为宝,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能够就破坏生态平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3、意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通过大量生动事例和探究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让学生感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建立生态平衡概念。
1.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食物联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而这些生物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也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讲述: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数量通常都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并且变化不大,这时这个系统就能达到平衡状态,我们在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板书课题)
3.师举例说明。
(二)、探究新知:
(1)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2)讨论书上48页的三幅图:图上人们的行为会给这个生态系统带来影响吗?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3)师举例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蛇与庄稼的故事。
(4)启发学生回忆还有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5)阅读书上49页资料,思考讨论:在这个亚利桑那州中白尾鹿和美洲狮、狼是什么关
系?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
(6)人们的这样的做法使得白尾鹿的数量过大,又带来了什么问题?
(7)现在人们这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三种解决措施,如果你是位生态学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分组讨论,说说理由。(三)全课小结、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案篇7
目标:
1、让幼儿参与实践活动,从中了解周围环境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并认识起危害。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解决环境卫生的好办法,并表达出来。
3、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
准备:
1、活动前通知家长和孩子一起调查、收集周围环境的垃圾分布情况,并帮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记录。
2、ppt(幼儿园各场地、周围环境、各种清洁机器)、多媒体。
3、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积木、铅画纸、水彩笔。
过程:
一、组织交流情况
1、这几天,老师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调查我们周围的环境,并作好记录,现在谁来说说自己的调查成果呢?(5人左右)
2、播放ppt1(幼儿园场地卫生)
在操场上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走廊上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教室里我们发现了什么?
除了这些地方,我们还发现哪些地方有脏东西?
3、为什么这些地方总是有垃圾?它们从哪里来的?
二、了解垃圾危害
1、播放ppt2(周围环境卫生)
这些有垃圾的地方给我们什么感觉?
对人、动物、植物有什么危害呢?
2、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怎样爱护环境
1、播放ppt3(各种清洁机器)
怎样才能是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持清洁?
介绍各种清洁机器。
工人叔叔发明了这么多机器,让我们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我们应怎样向他们学习呢?
四、幼儿尝试操作
1、介绍材料,让幼儿选择。
2、鼓励幼儿动脑筋,尝试操作,把自己的想法做出来或画出来。
3、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课后活动延伸
1、老师介绍“绿色回收箱”,告诉幼儿这是专门用来放可以回收的废品的装置。
2、出示幼儿收集的垃圾,看看是什么?
3、说说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活动后组织幼儿进行分类、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