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认数字的教案推荐5篇

时间:2024-01-26 作者:Indulgence

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教案的规划,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认数字的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认数字的教案推荐5篇

数学认数字的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对于数字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数字后,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熟练地认识相似的数字,从而让幼儿知道知道每个数字都有相邻的数字宝宝,让幼儿说出每一个数字比相邻两个数字多1和少1的数学知识。因此本节教学活动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数字,"趣"中练数字,"乐"中学计算,"赛"中增勇气,以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在游戏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

(1)在风景优美的树林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小树林旁边有一栋漂亮的楼房,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都住着谁,好不好?

教师出示有小动物楼房的图片,分别是:小狗(一楼)、小猫(二楼)、兔子(三楼)、猴子(四楼)、狐狸(五楼)——--,谁能说出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2)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幼儿互动,教师观察。

(3)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4)教师出示1——10数字卡片,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5)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2、游戏开始

游戏一: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对方,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游戏二: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大家一起玩。

游戏三: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数学认数字的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数字对幼儿来说是枯燥的,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我设计这堂以游戏为主的课,并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让幼儿了解数字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以激发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数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3.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两行五列表格一张,藏有数字的表格一张。

2.数字排列图若干.

3.数字连线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

1.出示空表格,让幼儿数数有几个格子。(10个)"小朋友你们喜欢捉迷藏吗?喜欢。今天有几个数字宝宝要和我们捉迷藏,你们想不想玩?(想)"

2.出示藏有数字的表格"你们看每个格子里都躲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它要小朋友的亮眼睛给找出来,谁来找一找。"

3.老师引导幼儿逐一寻找藏着的数字.

4.幼儿完整地读数字两遍。

二:用不同的方法给数字排队

1.让小朋友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字。

"小朋友这10个数字中谁最大,谁最小?(9最大,0最小)"

2.让小朋友给数字从小到大排序"小朋友我们来给数字排排队,要求从小到大排,谁来排一排?"

3.让小朋友给数字从大到小排"刚才小朋友真能干,把数字从小到大排队,现在谁能它倒过来排一排?"

4.让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不同的排法"小朋友你们还想到什么排法吗?"。,老师出示几张排列图标,问幼儿像什么?

三:在日常生活中数字的用处

1.让小朋友找出平时接触的数字"小朋友你们平时在家里或其它位子看到过,用到过这些数字吗?谁来讲一件。"

2.老师出示相关的数字实物"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是什么?上面有数字吗?你知道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吗?"小朋友逐一回答后老师总结(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比如说闹钟上的数字,日历上的数字.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位子的,比如说小朋友在幼儿园茶杯摆放的位子,书目录上的数字。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数量多少的,比如说药瓶上的数字,饮料上的数字.)

四、玩一玩,体验数字的有趣

1.如果老师把数字用一种画画的方式画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

2.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小鸡)找找小鸡身上有数字吗?看3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找一找(冰淇淋)我们再来看一个,这次数字娃娃多起来了,小朋友仔细找找。

3.用数字来画画竟然能画出这么多好玩的东西,看,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4.老师也用这些数字宝宝画了一幅画,不过,我每个数字只用了一次。

5老师刚刚给小朋友看了这么多由数字画出来的画,你们喜欢吧?

6.小朋友们下课后你们自己也动手用这些有趣的数字宝宝来画一幅画好吗?

课后反思:

因刚接班不久对幼儿掌握数学方面知识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设计一节以游戏形式为主的课,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以捉迷藏导入课题,小朋友积极性很高,对数字也很有兴趣。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我选了个别幼儿操作,让其他幼儿的等待的时间过长,假如我把它改成每人操作,也许小朋友对数字就更感兴趣了。在生活中找数字时,准备材料不够充足,没能很好的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幼儿连线画时有些幼儿找不到数字点,假如我把点改成彩色点,就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连线就更完美,也就会一下找到数字中的小动物了。

数学认数字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2、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取近似数,收集数据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和感受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明白测量的结果都是近似数

2、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教学难点

合理地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教学方法

实验——讲——练相结合

通过测量实验体会生活中存在着近似数和精确数,经过讲解和练习能将一个数按要求取近似值

教具准备

1、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制成标本

2、最小单位是厘米的刻度尺和最小单位是毫米的刻度尺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数据。例如:

(1)小明班上有45人;

(2)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

(3)某次地震中,伤亡10万人;

(4)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为21.0厘米

而这些数据在收集的过程中,有些是精确的,而有些由于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或无需要得到精确数据而取了近似数

凭你生活的经验,你能判断一下,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

[生]我认为第(1)个中的数据是精确的,而第(2)、(3)、(4)中的数据都是近似的

[师]很好,下面我们接着来做一个实验,进一步体验近似数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Ⅱ、引入新课,获得直观的体验

1、实验——测得树叶的长度

[师]同学们在下面收集了不少的树叶,把这些树叶制成标本的时候,要求必须在标本中注明每片树叶的长度,下面我们就以同桌为一小组,用你准备好的最小刻度是厘米和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你收集到的树叶的长度,并读取数据

(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讨论读取数据的方法,同时给予指导,让同学们体验到测量读取的数据是有误差的)

[师]在同学们测量的过程中,同桌的小明和小颖用最小单位不同的刻度尺测量了同一片树叶的长度,如图3-1所示:

图3-1

(1)根据小明的测量方法,你能知道他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什么吗?这片树叶的长度约为多少?根据小颖的测量呢?

(2)谁的测量结果更精确一些?说说你的理由

[生]小明用的刻度尺最小单位是厘米,这片树叶的长度约为6.8厘米,其中6是精确的,8是估计的,即是近似的;小颖用的刻度尺最小单位是毫米,她测量的结果可以读成6.78厘米,其6和7都是精确的,而8是估计的,即是近似的

[生]从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析,很容易看出小颖测量的结果要比小明的更精确一些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精细,同桌的小明和小颖共收集了12片树叶,测得刚才那片树叶的长度的值分别约为6.8厘米和6.78厘米、在这一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呢?

[生]他们一共收集了12片树叶,这个数据是精确的,而测量的树叶的长度的值是近似的

[师]大家还可以用你的刻度尺测量一下桌子的长度、厚度,数学课本的长度、厚度,又可以读出一些数据,它们是精确的还是近似的?

[生]我测得我的课桌的长度是80.5厘米,它是近似的'

[生]我测得课桌的长度是80.45厘米,它也是近似数

[师]由此,我们可知测量得出的结果都是近似的,例如珠峰的高度是8848米,是测量得出的,它是近似数

在生活中,除了测量的结果是近似数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数据也是近似的?

[生]有,例如方便面袋子上写着:总净含量110克,数据110克是近似的

[生]饮料桶标注的净含量是350 ml也是近似数

[生]天气预报中报到今天的最高气温是28℃,“28℃”这个数据也是近似数

[生]咱们这本教科书字数是202千字,“202千字”这个数据也是近似的

[师]真棒,同学们能列举生活中这么多的近似数据,说明同学们平时很留心观察一些事物,这一点很值得肯定

2、议一议

图3-2

(1)上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的?哪些是近似的?

(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

[生](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亿,人口总数为12.9533亿这个数据是近似数

[师]为什么呢?(why?)

[生]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客观条件就决定了在人口普查的过程中是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的

[师]的确如此,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难以得到精确数据,尽管现在科技的发展,有了更为精密的仪器、在人口普查中,由于客观条件等的限制,也难以或无法取到精确值

[生]第二幅图是精确值

[生]第三幅图中,年级共有97人是精确值,而买门票大约需要800元是近似值、

[师]回答正确、这里的“800元”也是近似值,但这个近似值不是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要估算一下大约需多少钱,无需得到精确值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例子说明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吗?

[生]小明的身高是1.58米,体重40公斤,年龄14岁,这些数据都是近似数

[生]小明今天上了6节课,是精确的

[生]一条草鱼重2.854千克,这个数据也是近似数

[生]我们班有25个女生,这个数据是精确数

[师]我们了解了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做一做

例1小明量得课桌长为1.025米,请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

(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

(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

(3)四舍五入到个位、

[分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关键是看四舍五入到哪一位,看这一位后面一位的数够五不够五,来决定取舍,特别注意近似数1.0,末尾的0不能随意去掉、

解:(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为1.03米;

(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为1.0米;

(3)四舍五入到个位为1米

例2小丽与小明在讨论问题

小丽:如果你把7498近似到千位数,你就会得到7000

小明:不,我有另外一种解答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首先,将7498近似到百位,得到7500,接着把7500近似到千位,就得到了8000

小丽:……

你怎样评价小丽和小明的说法呢?

[生]小丽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一个数近似到千位,要一次做完,看百位上的数决定四舍五入,而不能先近似到百位,再近似到千位

例3中国国土面积约为9596960千米2,美国和罗马尼亚的国土面积约为9364000千米2(四舍五入到千位)和240000千米2(四舍五入到万位)如果要将中国国土面积与它们相比较,那么中国国土面积分别四舍五入到哪一位时,比较起来的误差可能会小些?

[分析]对数据进行比较是培养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数据进行比较时,有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各自的近似数进行比较、在选择近似数时,一般数据要四舍五入到同一数位,这样出现较大误差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解:当与美国的国土面积比较时,可将中国国土面积四舍五入到千位,得到9597000千米2,因为它们同时四舍五入到了千位,这样比较起来误差会小一些

类似地,当与罗马尼亚国土面积相比较时,可以将中国国土面积四舍五入到万位,得到9600000千米2、

Ⅲ、课时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呢?

[生]我们知道了测量所得的数据都是近似数

[生]生活中既有精确的数据,也有近似的数据,因此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生]能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生]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时,不能随便将小数末尾的零去掉、例如2.03取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得到近似数2.0,不能把零去掉、

板书设计

一、生活中的数据——近似数和精确数

1、实验测量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的(测量树叶的长度)

2、议一议

二、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师生共析,由学生板演)

数学认数字的教案篇4

设计思路:

“许多小鱼游来了”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游戏,而且他们对抓到小鱼以后吃小鱼的部分也很感兴趣,他们常常很兴奋的跟着我一起数抓了几条小鱼,然后告诉我应该先吃哪一条。于是,一个想法就在我的脑中孕育而生了,小班的小朋友不是正要学习数字:1、2、3吗,那我何不利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呢。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便有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并初步理解这三个数字的含义。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2、“许多小鱼游来了”的音乐

3、课前学习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

活动重难点:认识数字1、2、3,并初步理解这三个数字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

教师介绍数字1、2、3的特点。

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新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这位长的像棍子的叫1,小朋友们可以叫它小棍1。

接下来这位是2,你们看它长的像什么啊?

对了,2 长的很像小鸭子。我们可以叫它小鸭2。

最后一位新朋友叫3,它长的有点像我们的小耳朵。所以我们可以叫它小耳朵3。

我们再来摸摸它们,跟这三位好朋友打声招呼吧!(幼儿跟着老师念,加深幼儿对这三个数字的认识。)

二、与数字宝宝做游戏

1、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2、抓小鱼

我们请我们的新朋友一起来玩“许多小鱼游来了”的游戏吧!

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许多小鱼游来了,快快抓牢! 哈哈,被我抓到了,我现在要把它关起来。这是我抓到的第一条小鱼,所以我在他的身上贴上我们的新朋友小棍1。

一条小鱼还不够,我又要来抓小鱼了。

这是我抓到的第几条小鱼啊?(第二条)

那我就在他身上贴我们的新朋友小鸭2。

我还要再抓一条。

这是我抓到的第几条小鱼啊?(第三条)

那我应该在他身上贴什么呢?

对了贴上我们的新朋友小耳朵3。

游戏重复三次,抓三条“小鱼”

3、吃小鱼: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小朋友,你们看看我抓到了几条小鱼啊?

我们一起来数数吧,1、2、3。

哈哈,我抓到了3条小鱼。我可以美餐一顿了。你们说说看,我应该先吃谁呢? 你们这样我听不清楚。告诉我是第几条小鱼。

(幼儿)先吃第1条小鱼。

请小朋友指出小鱼身上的数字,并大声地念出来。按小朋友的要求“吃”完3条小鱼。

根据时间安排,可重复游戏(也可请能力强的幼儿当大鲨鱼)。

三、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朋友请小朋友到他们家去一起玩游戏,我们出发吧!

1、我感到应反复举例说明,让孩子由浅入深进行理解。

2、对活动课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由适度的自由空间,可以互相找出相应数的实物。孩子可以理解和接纳,因为利用实物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从而使孩子在玩中学习,感到学习是快乐的,而不是一种压力。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通过平时教学时对孩子们的掌握,可以知道每一位小朋友掌握知识的快慢从而进行因材施教,以至于达到用自己最小的支持达到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教学中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调节课堂气氛,比如:有的孩子上课爱打瞌睡,讲一些小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通过活动过程,孩子们快乐的学会了要学的知识,但有个别学生对新知识掌握不牢固,今后在讲课需要反复的训练,以达到每位孩子都能掌握住新知识。

4、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我应该反复的做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游戏,以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

数学认数字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1.通过数字游戏,尝试运用观察、排序等方法解决问题。

2.能清楚、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体验帮助羊儿们的成功与快乐。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钥匙操作卡、数字卡、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是灰太狼最幸运的一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捉到了许许多多的羊儿。瞧,它兴致勃勃地去邀请朋友们来分享美食呢!出门前,粗心的灰太狼把三张开门的提示卡都留在了狼堡里。

师:春游回来的喜洋洋知道了这个消息,急急忙忙赶去解救它的同伴们。

二、运用相关数经验,尝试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1.运用序列经验,解读门牌号。(1-102,1-403,2-203,2-301)。

师:喜洋洋来到了设有许多房间的狼堡里,找到了第一张提示卡,仔细看看,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幼1:这是许多的数字。

幼2:前面1是表示第一幢楼。

师:左边这个1是表示这一幢。那短横线后面这个1呢?

幼1:这个1是表示一层。

师:这个1呀是表示下到上第一层。那02告诉我们什么呢?

幼1手指第一层的第二个房间说:是这个房间。

师:这个02是表示从左到右第二个房间。通过这个房卡我们可以找到这个房间——一号楼第一层的第二间房。

(点击1-102房间跳出沸羊羊)师:解救了谁呀?

师:还有哪几天房也关着羊儿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被困羊儿:懒羊羊、美羊羊、暖羊羊。

(评析:序数是中班下学期的`教学内容,结合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创设了运用序列经验,解读门牌号。从活动开始部分我们了解到,有的孩子对门牌号并不十分了解。在教师的引导、同伴间经验的相互传递中,孩子们能较快速的

寻找到相应的房间,解救羊儿们。这让孩子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2.寻找规律,填补数字卡。

师:几只羊儿得救了呀?还有其它羊儿们还等着去解救呢。喜洋洋找到的第二张提示卡。

(1)解读数字卡。

师:呀,这么多的数字,它的秘密是什么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字卡的第一行?

幼:有许多的数字。

师:这些数字中还藏着什么秘密呢?

幼:这一行中有9个数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行中都有1、2、3、4、5……9,九个数字,他们随意地排列着,但是每个数字都只出现了一次。再看看第一列呢?

幼:这一列中也有9个数字。

师小结:原来这个数字卡中的每一行、每一列都有这样的秘密。

师:第二行有几个空格?

幼:1个空格。

师:那应该是填哪个数字呢?

幼:应该是数字1。

师:我们一起看看是这样吗?第三行有几个空格呀?(两个)这两个空格应

该填数字几呢?

幼:2和4。

师:那哪一格应该是2,哪一格应该是4呢?能确定吗?

幼:前面是4、后面一格是2。

师:你们认为呢?确定吗?每一行每一列的9个数字都不能重复出现哦。我们一起来检查吧。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三行第二格所在的列。

幼:应该是数字2。

白板中重新写入第三行第二列2、第三行的第三列4。

师小结:原来当我们遇到两个空格时,我们可以看看这两个空格所在的列,如果是一个空格,我们可以先确定一格,然后再完成另外一个空格,细心地一一完成每一个空格。

(2)交代操作要求,幼儿分组操作。

师:桌上有很多未完成的数字卡,2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张,请仔细观察商量,把你们的发现填写在空格中。

(3)集中交流操作方法。

师:你们都完成了数字卡,在完成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呀?我们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