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美术教案6篇

时间:2023-12-27 作者:loser

教案应该考虑到多样性和包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我们的教案需要与教育政策和法规保持一致,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树美术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树美术教案6篇

树美术教案篇1

一、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领会画面中所呈现的自然风光之美,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的宁静。

2、在音乐与环境的艺术氛围中用心去想象、感受作品的意境与人物的情感。

3、能对盲女的处境产生深切的同情,愿意给予生活中的盲人关心与帮助。

二、准备:

1、 柔美的音乐(最好是关于大自然),眼罩人手1副。

2、油画棒、白纸、记号笔、教学挂图:《盲女》

三、过程:

一、 出示教学挂图《盲女》,播放音乐,师幼共同欣赏。

1、引导幼儿观察整体画面。

师: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幅图画,看看图上有什么?(两个小女孩、彩虹、原野、牛羊、飞鸟、鲜花、蝴蝶)地上有什么?(草)远处是什么?(村庄)

2、师:这幅画的颜色怎么样?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3、引导幼儿讨论画中人物的关系。

师:图上的两个女孩是谁?为什么有个小女孩闭着眼睛呢?

4、师:这个小女孩眼睛看不见,我们叫她盲女。

请你们猜猜坐在盲女边上的小女孩在做什么?

5、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表情,体验盲女的用心感受。

师:盲女的眼睛看不到,她能感觉到这些美丽的风景吗?(可以,眼睛看不见,可以用耳朵听)

6、师:除了听,她还可以怎么感受呢?她会摸到什么?她会闻到什么?

二、教师创设有艺术氛围的环境,引导幼儿去想象、感受作品的意境与人物的情感。

1、师:你们见过盲人吗?盲人是什么样子的?(有的戴着眼镜,有的`眼镜睁开一点点等)

2、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讲述画面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吧!(播放柔美的背景音乐)

3、师:亲爱的盲姑娘,轻轻地坐到这里来,用你的手去摸一摸,你感觉到柔软的草地吗?用你的鼻子去闻一闻,你闻到清新的空气了吗?你闻到花香了吗?用你的耳朵去听一听,你听到小鸟的歌唱了吗?你听到牛羊在草地上奔跑的声音了吗?你听到……还有,我要告诉你,天空很蓝,还有一道绚丽的彩虹,草地很美……(教师可以自己创编表现画面意境的文字朗诵)

三、让幼儿闭着眼睛感受周围的环境,激发幼儿的爱心。

1、师:闭上眼睛以后你有什么感觉?

2、师:盲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吗?你会怎么样帮助盲人呢?

四、户外写生。

1、准备好绘画材料,组织幼儿去户外写生,进一步感受自认风光之美。

2、幼儿自由写生,教师巡回指导。

五、回活动室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师:你在画面上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你觉得哪里美?

树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中国结的色彩、构造。

2.通过“中国结”感受中国人民的团结,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3.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在室内布置大大小小的中国结

活动过程:

1.观察“中国结”感知其色彩、构造。

(1)为什么叫“中国结”?

小结:中国结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布绳结,体现了中国人的团结、勤劳勇敢,人们把美好的愿望编织到中国结里。

(2)认识中国结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红色)你看到红色有什么感觉?中国结下面的这些是什么呢?出示"流苏"的字卡。这些流苏还像什么?还有什么是相同的呢?(教师用手摸“结”来提醒幼儿)每个中国结都有结,有心形的、菱形的、圆形的',这是中国结的身体,叫“结体”(出示汉字),表示团结起来力量大。这是什么呢?它像中国结的耳朵,是“结耳”(汉字)。如果它能听到声音,他会听到哪些声音呢有结耳、结体、流苏就可以组成一个“中国结”(汉字)。中国结有很长时间了,每逢节日,人们就会编织中国结,把希望、心愿都编在了结里,希望能实现。

2.看幻灯扩展幼儿的认识你喜欢哪一个?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说明。例如:鱼表示年年有余,簸箕表示丰收,酒桶表示长长久久……你在哪见过中国结?你看到中国结感到怎样?

3.活动延伸:设计中国结请你来设计一个中国结,把你美好的祝福都编进去。

活动反思:

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它美丽神奇,丰富多

样,蕴涵着美好的意义。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国结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爱,国内国外都有它的影迹,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新《纲要》中提到,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理解尊重及热爱的情感。

树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内容

1.综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通过儿歌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汤圆、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4.学包汤圆。

活动安排

a准备阶段:(30分钟)

① 肉(已绞好的)、芹菜、葱姜、调味佐料、面团、刀、案板、小擀丈两个,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盛馅盆、淘菜盆、锅排等。

②各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包汤圆》,为即将开始的包汤圆活动营造气氛。

③生活老师把芹菜(每班一颗葱姜)分配给各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摘去菜叶,老师把分摘后的芹菜整理后,在小朋友的监督下淘洗干净。(此过程老师应组织得有趣。如:有关芹菜颜色、生长[地面地上]、葱姜的气味、菜叶的收集和处理,小朋友选出监督员监督干活的质量等。)

④生活老师把收集上来淘洗干净的芹菜、葱姜(在活动室)进行切碎。班级老师请小朋友逐个观看切菜的过程。

b拌馅阶段:(10分钟)

生活老师把切碎的菜和肉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味精、五香粉、汤圆调料、酱油、鸡蛋等,进行搓和、拌馅。请小朋友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强食欲)(地点:活动室)

c擀面皮阶段:(30分钟)、(与包汤圆同步进行)

生活老师和班级老师进行分工,擀面杖,切成小面团。老师先示范,请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擀汤圆皮。(2个/人次)(地点:活动室)(开始前,请班级老师给小朋友们洗手)

d包汤圆阶段:(50分钟)

生活老师把汤圆皮分给小朋友(2个/人次),班级老师把汤圆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汤圆皮上,然后,班级老师进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进行包汤圆。(评出包得又快又好的汤圆,对小朋友进行奖励,奖小礼品一份)(各班根据自己班级包的汤圆进行数数)(地点:各班教室)

e水煮阶段:(30分钟)

生活老师集中包好的汤圆,放进开水的锅里。水煮开添凉水一勺,共三遍,至直汤圆熟透。请各班选出代表两名到厨房参观。回班后讲给小朋友们听。

f吃汤圆阶段:

生活老师把煮熟的汤圆分发给各班的餐盆中,老师进行配餐,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汤圆。(此阶段气氛应更为活跃:这是谁包的汤圆?盛的数量?)

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包汤圆手指操

小手摊开,咱们来包汤圆吧(伸出左手手掌)擀擀皮(右手在左手上做擀皮状)和了和了(右手手指立起在左手手掌上做和馅的动作,就象手指在抓挠)包个小汤圆(说一个字,用右手食指依次点着左手的手指)香喷喷的汤圆给谁吃(用右手把左手指包起来,盖住,问孩子)(然后孩子说给谁吃,就把汤圆递到嘴边)

树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发挥幼儿的创意性。

2、学习粘贴的技巧。

[活动准备]脸谱,各种美劳材料:皱纹纸、电光纸、报纸,胶水。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们头上都长有什么呀?(头发)那你见过什么样的头发呢?(个别幼儿回答)

小结:有长发、短发、卷发等。

老师这儿有个小脸谱,(出示小脸谱)看!这个小脸谱的头上有头发吗?(没有)那你说它会高兴吗?(不高兴)那们一起当发型设计师为它设计一个漂亮的发型吧!

2、教师示范操作。

“想为它设计一个直发,先拿一块皱纹纸放在手心搓一搓,然后,用两个手的大拇指与食指捻一捻,再在头发的一端涂上胶水,然后把它贴到头上。注意不要贴到眉毛下面和脸上。老师还设计了许多发型的小脸谱呢!看!这是什么发型?(逐个介绍作品的'发型)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求:

(1)粘贴时,头发不要粘到眉毛及眉毛下面的地方。

(2)胶水不能涂的到处是,在纸的一端或背面轻轻涂一点即可。

(3)保持小脸谱的清洁。

4、组织幼儿张贴作品,并相互欣赏和交流。

树美术教案篇5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服装设计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各种各样的服装,了解服装的基本形象特征。

2、目测小猫的身材大小,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为小猫添画合适的服装。

3、夜里性同伴介绍自己的服装,同事也能认真倾听别人介绍,逐步养成良好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油画棒一盒

2、幼儿每人从家里带意见自己最喜欢的副准过,用衣架布置在毛巾架上。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互相交流服装,感知服装的基本形状。

1、展示幼儿的服装,请幼儿上来找出自己的副准过,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先与同伴交流。

2、请个别服装有代表性的幼儿是那个来,将自己的`服装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服装的名称以及特点。

3、教师对服装进行简单的小结。

二、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阅读画面。

1、看图说说,画面上有谁?它们穿着怎样的服装?服装的颜色和花纹是怎么样子的?

2、启发幼儿帮助中间的三只小猫添画漂亮衣服。

三、幼儿操作活动。

1、画面上有几只小猫?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三只小猫身上缺少了什么?我们给它们做三套服装好吗?

2、教师提醒幼儿根据小猫的身材大小来做服装,服装不能太小,太大。

四、举办服装设计交流会,请小朋友上来展示自己给猫咪设计的服装。

在活动开始环节,也可以通过音乐活动“找小猫”引起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为小猫添画服装。

树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

2.感受染纸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

3、学习浸染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桌布、颜料、调色盘、纸巾若干。

2.纸袋一个、三张信封、一张白色纸巾及一张浸染后的纸巾、一个u盘。

活动过程:

一、 魔术导入

1.导入魔术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和客人老师们打声招呼吧。”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李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幼儿回答。

2.教师出示纸袋

师“请问我的纸袋里有东西吗?”幼儿回答。

师:“好,魔术开始了,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看,我变出了什么?”幼儿回答。

3.教师变出三封信

师:“小朋友们想知道这些信是寄给谁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一封信上面有字,有小朋友认识字的吗?

信封上面写了呼图壁县第三幼儿园中一班,哦,原来呀这些信是寄给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的,那小朋友们想先看哪封信呢?”幼儿回答。

师“第一封,你们怎么知道它是第一封呢?噢,原来上面有数字呀。”

4.教师让幼儿先猜测一下信里面是什么东西

师:“老师呀想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猜猜看信里装的是什么?请小朋友告诉老师答案。”

5.教师让幼儿摸一摸信里面的东西,然后让幼儿猜是什么。

6、教师出示第一封信里的白色餐巾纸。

师:“原来是白色的餐巾纸,那请小朋友告诉老师餐巾纸是干什么用的?”幼儿回答。

7、师:“除了这些用处之外,纸巾还能干什么呢?请小朋友带着问题和老师一起猜猜看看第二封信里装的是什么。”

师:“原来是彩色的纸巾,现在有谁能告诉老师,白色的纸巾为什么会变成彩色的呢?”幼儿回答。

8、师:“小朋友们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呀就在第三封信里。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封信里装的是什么?原来是一个u盘,老师把u盘按上,请小朋友们仔细观看。”

二、播放视频,介绍纸巾浸染过程。

1.教师播放视频。

师:“视频中的张老师是不是把白色的纸巾对折了几次,然后把每个角都染上了美丽的`颜色?”幼儿回答。

“小朋友们现在知道一张白色的纸巾是怎么变成彩色的了吧?(先折叠,然后再染)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浸染。”

三、幼儿浸染

1.师:“老师说了这么多,小朋友肯定都想去试一试。但是,在操作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注意不能把颜料洒了,也不能把衣

服弄脏,请完成浸染后的小朋友们将漂亮的纸巾打开放在自己的面前,老师要请表现好的小组到前面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师:“现在小朋友们赶紧行动吧!”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小结

教师请完成好的小组带上自己的作品上前展示。

师:“小朋友们染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面向老师坐下。请个别小组进行展示。”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师:“请纸巾的主人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把纸巾染那么漂亮的。”

五、教师小结

师:“其实呀,用不同的折叠方法是可以染出不同的图案的,比如将纸巾折成三角形浸染出来颜色是和将纸巾折成正方形浸染出的颜色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朋友们如果感兴趣,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染一染,如果你在浸染的过程中,知道了其他好的方法可别忘了告诉老师哦!”

师:“现在请所有小朋友起立,把你亲手做的纸巾送给客人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