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8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Trick

教案应当灵活,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进展进行调整和修改,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案的适切性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教师要教授的内容和学生要达到的成就,28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8篇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篇1

角色游戏:照相馆照相馆(3)娃娃家.商店

活动目标:

1.能投入的表现照相馆主要活动内容,能当好自己的角色。

2.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人物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照相机、白纸(裁成相片大小).水彩笔.招牌及其他角色所需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在上次活动中的照片,猜猜照片里的是谁?

2.回顾"照相馆"的活动经验,请幼儿讨论:提出活动要求。

(1)尝试自己布置新的活动区。

(2)照相馆的孩子要能基本表现对象的动态和特点。

(3)活动中需要什么材料可以和老师商量一起解决。

(4)对待同伴友好,爱护玩具。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鼓励其他组的孩子参与照相馆的游戏,

(2)鼓励照相馆的孩子能积极地邀请其他宝宝到照相馆来活动。

(3)用展板展示照片,并能自主装饰。

4.整理玩具,讲述游戏情况和同伴分享。

5.教师提出建议,活动结束。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各地不同的风味小吃,并能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2、愿意与同伴协商角色,并运用不同的动作、语言、表情去表现角色,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3、养成能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的良好习惯。

4、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一起了解各地风味美食、小吃。

2、了解几种小吃的简单制作方法,并讨论替代物的使用。

3、制作各种小吃所需要的材料、工具等。

4、环境布置:美食一条街。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请幼儿向客人老师介绍“美食一条街”。

2、引导幼儿讨论分工,为美食一条街的开业做准备。

(1)师:今天我们班的美食一条街又要开张了:有新疆小吃,兰州小吃,天津小吃,还有肯德基的各种美食。你们想到哪个小吃店,制作哪种美食呢?

(2)幼儿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吃进行制作。

(3)教师巡视、指导幼儿的分组及制作情况。

3、角色游戏;美食一条街。

(1)整理制作材料,摆放各种小吃。

(2)幼儿协商分配游戏角色。

(3)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美食一条街。(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4、结束游戏。

(1)组织幼儿评价游戏情况,讨论下次游戏内容。

(2)带领幼儿整理游戏场地,收拾材料和工具。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小百科: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边小吃。其实美食是不分贵贱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称之为美食。中国素有"烹饪王国"这个美誉。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有五十六个小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后有回味,享受美食也要看场合,场合好美食吃起来才有味道。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营养物质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也让人吃的更加开心。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银行是可以存储、转帐等功能。

2、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参观银行的快乐。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开展活动之前,通过某种渠道与银行联系,告诉之参观的时间、内容以及当天的活动安排让银行人员做好幼儿在银行参观的准备。

2、幼儿自制"辛苦了"的蜡笔画、水壶、湿纸巾、毛巾、纸杯、锥形筒(交通旗)

3、做好参观前的安全教育,礼貌教育和纪律,提出参观银行的注意事项。如:有礼貌、有秩序、安静、专心听银行人员解说。

活动过程:

一、7:40-8:00幼儿来园

1)早上来园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准备工作(上厕所、检查衣服、所带物品)

2)8:00-8:30幼儿活动前准备,教师集合清点人数并讲解安全方面的要求并重复提醒

3)8:30出发前准备工作,整理仪表及随身携带物品。

4)8:50准时出发,老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二、去银行路途中

1、老师组织幼儿排整齐队伍,并要求每个人以开"火车"的拉好,注意个别行动能力差或调皮的幼儿。

2、爱途中,幼儿不得推挤、掉队,过马路时,将锥形筒(交通旗)放在马路中,让幼儿安全的过马路,之后将锥形筒(交通旗)撤走,可以在途中唱歌,教幼儿认识路途中的各种职业场所。遇到有休息的场所时,让幼儿休息,并让幼儿去上厕所、喝自带水壶的茶水,并一一检查幼儿是否出汗,出了汗的幼儿用毛巾搽汗与隔背。

三、到达目的地--银行

1、银行人员接待,老师组织幼儿向工作人员问好,并请银行工作人员介绍银行的总体概括。

2、在银行人员的带领的带领下,到每个区域进行参观并告诉不同窗口有不同的作用,如详细告诉各个窗口的具体功能,并告诉幼儿办理业务的顾客必须排号等候办理业务,不允许插队。让幼儿了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排队,理解认同并能遵守排队的规则。

3、组织幼儿向忙碌的工作人员送上亲手画的"辛苦了"的蜡笔画,然后倒水给忙碌的工作人员喝。

4、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红包,发送给幼儿,让他们传播节约,储蓄、劳动的好品格。

5、分散活动,让幼儿与办理业务的人员进行交流,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6、让幼儿提出不懂的问题,工作人员给予解释与回答。

四、结束参观银行

1、"小朋友,今天阿姨叔叔带你们参观了哪些地方呀?他们各有什么作用呀?"幼儿回答完后,夸奖幼儿真乖真聪明,记忆力真好,那你们参观银行后,你们想不想跟叔叔阿姨一起工作吗?让你们也当一回工作人员,下面由老师人员到不同区域"工作

2、表扬幼儿在参观银行时能遵守秩序,听工作人员安排。"但也有个别的幼儿也有不乖得地方,希望改进哟,竟然小朋友们这么乖,那老师下次带你们去参观你们即将踏入的小学。"

活动延伸:

回幼儿园后进行角色扮演,家长来园接幼儿时,向父母建议,让他们带上孩子到银行亲自体验一下存蓄。

活动反思

11月15日上午9:00——11:00大一班的老师们带领幼儿走进龙华支行光大银行举办的“小小银行家”光大银行进行参观,了解银行的基本操作流程,并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亲身,体验了atm机的存款、取款过程。

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基础的金融知识,通过在银行营业大厅开展互动游戏模拟理财,点钞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培养孩子们从小理财的意识。

本班总人数28人,参加活动的有21位幼儿。早上9:10,活动正式开始。为了让孩子们体验“银行家”的乐趣,从小培养他们的文明礼仪。光大银行航姐姐,带领我们的孩子来到网点大厅,首先让他们认识多媒体自助终端等自助设备、体验其功能和使用;再在自助服务区体验存取款,通过叫号机取号,排队体验现场开卡等服务。孩子们通过体验银行服务,对银行业务有了初步认识,而且整个活动现场洋溢着温馨、快乐的气氛。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展了“我是点钞小能手”体验活动,在一片“沙沙”声中,小手麻利点钞,小手真能干。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帮助小朋友们增加对钱币知识的了解,还培养他们正确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意识。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篇4

一、活动内容:

角色游戏《超市、银行、幼儿园》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能力,主题鲜明而稳定。

2、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

三、活动准备:

1、超市、银行、幼儿园等主题游戏玩具。

2、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内容。

四、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1、教师出示超市、银行、幼儿园等的主题游戏玩具,直接引入游戏。师说“今天我们来玩角色游戏,这些玩具可以玩什么主题的游戏?”

2、师幼一起回忆上次游戏情况,指出游戏中的不足,提醒幼儿在这次游戏中改进。

师:小朋友也发现了游戏时我们有些地方做得不够,这次游戏时我们更要改 正了,做个讲礼貌、爱护玩具的好孩子,好吗?

3、幼儿自选主题,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4、引导幼儿分配和协商角色,可用“自报公议”、“猜拳”的方法解决。

刚开始幼儿还在争吵着当同一个角色,在老师的建议下,学习着用谦让、猜 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启发幼儿各游戏主题串起来玩。

6、结束游戏:

(1)、组织幼儿独立地、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

(2)、让幼儿自评各自玩的游戏情况。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健康医院活动目标:1、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

2、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预防疾病。

活动准备: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医院标志,白大褂。

活 动 指 导1、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么办?到哪儿去看病治病?

(2)谁看病?谁护理病人?

(4)、认识医院标志,认清大夫听诊器、体温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2、请3~5名幼儿游戏,按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3、医生、护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进来,请几名幼儿去看病,鼓励小朋友勇敢地与医生密切配合。

4、游戏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医生按一定的程序给病人"看病"。

(1)、先给病人挂号、排队。

(2)医生热情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细地用听诊器等为病人诊治。

(3)护士护理病人,教育幼儿不把打针看成可怕的事,了解护士的辛苦。

5、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并轮流进医院游戏。

6、游戏结束时,教师对服务好的医生、护士给予表扬。

活 动 反 馈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情况,认识了一些医疗器械,个别小朋友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消除。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会一直忘记自己手中的仪器是干什么的,教师适当的给予提醒。还有部分幼儿说到打针就怕即使是假的,通过这次活动,部分幼儿觉得打针也不是很恐怖。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也加深了预防疾病的意识,目标基本完成。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圆形、方形和三角形进行图形组合,创造各种图像,表现画面场景。

2. 愿意关注周围的环境,有兴趣地表达个人的感受。

3.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图“附近的路”、幼儿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附近的路”——从图片中感知用各种图形能组合出不同的物体

1、清晨,妈妈要送宝宝上幼儿园了。你们帮忙找一找这条路上幼儿园在哪里?观察一下幼儿园周围都有些什么?(高楼、小区、花店、邮局、树木……)

2、分辨出它们都是用哪些图形拼成的?

3、小结:原来,把各种不同的图形组合起来能创造出各种物体,有高楼有树木有车子等,图形的本领可真大。

二、幼儿园门前一条路——学习用图形组合创造出马路边的不同物体

1、我们幼儿园门前也有一条宽广的马路,马路两边有许多的物体、建筑物等,如果这些物体都放在一起会变得乱糟糟的,不整洁也不美丽,怎样将这些物体整齐的排列在路的两旁,变得好看呢?今天我们也来为幼儿园门前的这条路设计路边的风景,让它变得更美丽、更整洁。

2、教师边解说示范:先画出幼儿园门前的一条路,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画出马路两边的建筑物,然后将房屋、树木等进行错落排序,布置成一条美丽的马路。

(如:椭圆形找到长方形变成了树、三角形和长方形做朋友变成了房子、圆形和长方形做朋友变成红绿灯、梯形找圆形变成了小轿车……。)

3、出示教师范例让幼儿欣赏。

三、我们是小小设计师——幼儿创造作品,教师指导重点

1、在画纸上画一条直直的、宽广的马路。

2、引导幼儿想象路边应该有什么东西,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出来,注意画面布局。

3、引导幼儿将房屋以及树木进行错落排列,提醒幼儿画出事物的大小、高低。

四、大家一起参观马路——展示作品进行交流分享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教室内,请幼儿说说看到马路边有些什么?说说马路边有趣的事情。

小百科:道理是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深化各个主题的内容,丰富各游戏,鼓励幼儿加强各角色间的联系,其他教案-中班角色游戏。

2、培养幼儿坚守岗位,以及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巩固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

各角色游戏所需的玩具材料以及替代品。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上周下午开展的各角色游戏进行讲评,让幼儿提出再次玩的愿望。

2、以谈话形式增强角色意识,强调要坚守“岗位”;并强调幼儿遵守游戏常规。

3、分配角色:按幼儿意愿,教师根据幼儿意愿加以调整。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了解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医院,以身份提醒工作人员工作认真,对待顾客有礼貌,幼儿教案《其他教案-中班角色游戏》。

(2)鼓励各角色、各主题间的交往。

(3)注意个别教育,鼓励每个孩子参与游戏,提醒个别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4)及时支持幼儿生成的新的主题。

5、游戏结束

(1)放音乐提醒幼儿收拾玩具。

(2)组织幼儿进行评议重点评各角色之间的交往以及是否坚持岗位。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篇7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运用语言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丰富和发展游戏情节。

活动准备

创设各种活动角,如娃娃家角、表演角、商店角、医院角等。

活动过程

1、选择游戏内容

① 让幼儿自由讨论,选定游戏内容、游戏伙伴,确定游戏主题和玩法。

② 幼儿与教师交谈,说出自己想参加哪个活动角的活动,为什么?

2、分配角色

① 能大胆地讲出自己想承担的角色,并征得其他小朋友的同意。

例如:“我想当妈妈,你们同意吗?”,

“我想当值班经理,你们同意吗?”

② 分配角色时,能运用语言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即当几个幼儿争当同一个角色时,能通过协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 两个幼儿都想当医生时可以这样协商:“咱们分白班、夜班,我上夜班,我先回家做饭。”

两个幼儿都想当值班经理时可以这样解决:“咱们轮流当,你当一会儿,我当一会儿。”

3、发展游戏情节

① 教师参加到游戏中去,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对幼儿的思路加以引导。通过提问,设置困难、障碍,让幼儿边想边说、边行动。

例如,做“开小饭馆游戏”。

师:请问有什么饭啊?

生:馒头、面条。

师:没有菜吗?

生:有白菜、西红柿、土豆丝。

师:请来碗面条,放点西红柿。

生:好吧,请等一会儿。 ……

② 在游戏中,根据角色的身份、特点、学习与人交往的对话技能,扮演好角色。

例如,商店的售货员在接待顾客时,能热情地同顾客打招呼,介绍货物,推荐货物。顾客能清楚地说明自己想买什么东西,并向售货员表示谢意。

4、游戏评价 引导幼儿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① 谁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即让幼儿主动发现游戏是怎样发展的?与以前的玩法有什么不同?

② 你在游戏中缺少企么材料?下次想玩什么游戏?为什么?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篇8

时间:周四下午(第一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自助餐厅旁

内容:烧烤店

人物:哲玮、宇辉、以宁

教师实录:

思滢、希颖、昕瑶开办自助餐厅,思滢与昕瑶外出分派优惠券,希颖看店。因自助餐厅玩太久了,没人来吃,希颖就无聊地坐着。这时哲玮、以宁来了,以顾客身份买了一份自助餐,在找位置时,发现了自助餐旁有个铁架子,哲玮非常兴趣地看着铁架子,对以宁说“我们来烧烤吧。”两人就去自助餐厅搬了一些食品放在铁架上烧烤。这时宇辉来了“你们在干什么?”“我们在烧烤,你要吃吗?”“好,我也来帮忙。”宇辉去拿食品,哲玮吆喝“谁要吃烧烤?不用钱的。”我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呀?”“我们在办烧烤店,要吃吗?不用钱的。”“吃东西不要钱吗?”我装作很惊讶地问。“要的,但是你有优惠券,可以不用钱的。”宇辉解释道。“那来一份吧。”哲玮他们把烧烤好的食品一份一份排在桌上。“你自己选吧,看要火腿的还是要ji块的。”他们这时的烧烤架上杂放着许多的薯条、豆腐、汉堡等,大小不一,堆放得满满的,以宁正用一双筷子在翻炒着。“那么多食品放在一起,有的都烤焦了,有的还没熟呢。”我惊讶地说。他们没人理我,继续烤他们的杂菜炉。

教师分析:

从上述可知,“烧烤店”这一主题的产生十分自然。小朋友们对自助餐厅的游戏已经玩腻了,在无意间他们发现了铁架子,并灵机一动马上玩起了烧烤的游戏。我们认为,这从某一角度反应了该小朋友有较丰富的游戏经验,同时这也平时他们长期处在一种较为宽松的游戏氛围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他们平时的游戏分为不宽松,是老师在“游戏儿童”,而不是“儿童在游戏”,那么,他们敢这样“毫无肆惮”地玩起这游戏吗?但此时他们的游戏显然带有明显的嬉戏性的成分,他们把食品放在铁架上反复翻炒着,游戏的情节更多的是停留在无目的的摆弄上。这也许是他们对烧烤这一“翻炒”动作太感兴趣,或者受其经验的制约而无法作深入的开展。以致于此时的我(“顾客”的身份)所进行的间接介入指导,所起的作用也仅是帮助他们确定了游戏主题——玩“烧烤店”,他们对“顾客”的我所提出的建议不加理会。我也就悄然退出不再介入游戏了,而是观察他们到底对这游戏有多大的兴趣?以及他们会怎样玩?小朋友们看到“老师”的我没有表态,认为我默许他们的行为,就继续很快乐地游戏。而周围的孩子都和我一样对这件事感兴趣,所以这个主题一下子成为热点,在交流中被宣传,我们静等下次游戏的发展。

时间:周一下午(第二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阳阳、昕瑶、希颖、颖瑜、佳璐、宇辉、家琪

教师实录:

游戏前,我组织了幼儿讨论了烧烤店是怎样烧烤的,幼儿说“有人吃时才放在铁架上烤,其他的食物放旁边。”“不能都拿去烧烤的”“要用棍子插着烤的”“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最后幼儿提议:用橡皮泥制作烧烤材料,用细的筷子作烧烤棍。

开始游戏了,烧烤店人数较多,希颖仍是收银员,颖瑜、佳璐、宇辉、家琪制作肉串、香肠、豆腐串等烧烤材料,昕瑶负责烧烤。在我经过时,宇辉举着他的杰作:“你要吃烧烤吗?”“这是什么呀?”“香肠”说真的,一点也不象,橡皮泥都还没搓好就随便串成一串了。“我可以自己做吗?”“可以”“那我也做根香肠吧。”我在旁边也拿了块橡皮泥做了起来,宇辉在旁边边看边说“怎么香肠是扁的呀?”(我搓长后又压扁,把筷子放在上面)“我还没卷起来呢!”我用筷子把橡皮泥卷成圆圈再搓平整。“好了,你帮我烧烤好吗?”其他小朋友看我在做,也好奇地看着,“我再做个豆腐串”“豆腐是正方形的”宇辉说,“我做的是豆腐卷呀。”“对呀,对呀,我有看过这种豆腐卷。”其他小朋友应喝着。

小朋友看我做完了,又开始做他们的肉串、香肠了,我决定去烧烤炉看看。昕瑶很负责地守着烧烤炉,将别人的香肠串等烧烤好了再送去给他们。“我的香肠好了吗?”“好了,给你。”昕瑶递了一根香肠给我。“呀,怎么没味道呢?”我假装吃着。“忘了给你放盐了。”昕瑶假装放了些盐。“怎么黑黑的?”我有些“生气”地问。“呀,要涂油的”阳阳说,并去找了个瓶子及一把刷子,“我给你涂一下”,他又拿去加工了。“好了,给你。”“真香!谢谢。”

阳阳开始与昕瑶一起看烧烤炉,并帮他们涂油、上调料。看游戏井然有序地开展着,我悄然退出了游戏。

教师分析:

在上次观察的基础上,我觉得他们对这游戏很感兴趣,但在经验方面还有待于老师给予整合、提升。因为大多数小朋友是有这方面的经验的,只是还不够明确而已。于是,在这次游戏前我就有意识地先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在“唤醒”他们已有经验的同时,也让他们对游戏情节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有个大致的安排。在活动中,我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进行指导,既有利于游戏的开展,又不会打击幼儿游戏的兴致 。从这次游戏活动的开展来看,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但幼儿的兴趣集中在制作上,合作交往现象较少。

时间:周二下午(第三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勇志、潘龙、礼熙、书鸿、奕铮、陈麟、文钦

教师实录:

一开始,勇志、潘龙、书鸿三人争着要看烧烤炉,礼熙用橡皮泥在制作肉串。三个人争了一会儿,最后商量“我们做自助烧烤,自己烤自己吃。”三个人就各自去制作烧烤串了。这时,奕铮、陈麟、文钦也加入了。

懋东来了,“我要吃圆圆的.肉串。”勇志:“肉串在这儿(他正在制作),等一下。”说完拿了一本书给懋东看。懋东看了一下,又问:“好了没有?”“好了,你自己去烤吧。”懋东拿着肉串自己去烤了,勇志继续做肉串。这时,潘龙拿了许多烧烤物过来,“老师,你看,我烤了这么多!”“你烤这么多要给谁吃呀?”我问。“要送去幼儿园的。”文钦在一旁插话。“哦!那你们快送去吧。”勇志拿了一个德克士的盘子帮潘龙一起将肉串送去幼儿园。

潘龙回来后,把服务员们制作好的肉串放在烧烤炉上排整齐,一根一根地细心上油。游戏继续进行。

教师分析:

因为上次的讲评我表扬了阳阳会寻找替代物用刷子给食品上油,大部分幼儿对刷子很感兴趣,才会发生争着要看烧烤炉事件,这时,我采用直接干预法,只说了一句“大家都要用刷子,商量一下,怎么办呢?”幼儿就自己商量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天的游戏有了很大的发展,烧烤店能与其它游戏主题结合进行游戏,幼儿的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游戏内容逐步丰富。

时间:20xx年1月1日周二下午(第四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哲玮、以宁、潘龙、书鸿、陈麟

教师实录:

一开始,幼儿自己能进行角色分工,哲玮当老板,负责烧烤,以宁负责宣传,陈麟、书鸿看店,烧烤架新增:各种调味品:有辣油、盐、酱油、糖、胡椒粉、ji精、排骨酱等(用不同的颜料瓶表示),油瓶内还有油(装水)。

游戏已经玩过多次了,今天的顾客较少,几位服务员就商量“要不我们重新装修漂亮些吧,这样就会有客人来吃了。”他们又用矿泉水瓶排了围墙、大门,哲玮还用塑料椅子叠一垒做了一个冰箱,说“这是放食品用的。”装修完后,哲玮发现还是没有多少顾客光顾,就对以宁说:“你开车去看看,有没有人要吃烧烤,载他们来。”以宁就答应了,拿了方向盘四处问“你要吃烧烤吗?”“要吃烧烤吗?有优惠的。”如果有人要,他就载他们到烧烤店,“老板,有客人到。”烧烤店的服务员就出来热情的欢迎,“你好,请问你要吃什么?”烧烤游戏又热闹起来了,他们还把铁架下的头饰用来赠送给来用餐的“小朋友”,他们说“我们是麦当劳的烧烘店,有礼物赠送的。”这下,来烧烤店的人更多了,每个人都戴着头饰,显得很热闹,幼儿们也很开心。

教师分析:

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幼儿对烧烤店的了解逐渐加深,游戏内容进一步丰富,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以前的游戏经验进行有一定服务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会想办法去解决,游戏达到了高潮阶段。

时间:周一下午(第五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潘龙、以宁、阳阳

教师实录:

最近电视正在热播《》,今天大部分幼儿都在玩“ad师”,拿着枪四处跑,其它主题人数相对较少,烧烤店也没什么顾客,潘龙、以宁、阳阳做服务员,因没顾客显得无所事事的样子,后来,以宁去拿了一些头饰来放在烧烤店的一边说:“这儿是卖东西的。”并大声吆喝“卖东西哟,卖好看的头饰哟。”许多小朋友都来买头饰了,烧烤店变成了玩具店了。

教师分析:

游戏由一开始的兴奋、介入、高潮,转入了结尾,到今天为止,这一主题已经开展了将近一个月了,幼儿的兴趣已经发生了转移,游戏降温,幼儿又开始寻找别的游戏主题了,此时,我们要做的只是静静的观察、了解,并在幼儿需要时帮他一把,也许,又一个好主题要诞生了……

后记:

当一个游戏产生或进行的时候,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轻松的心理环境、尝试着做一个旁观者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并给予孩子们以适当的帮助,也许,你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一个很好的游戏主题已经诞生。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