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多和少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23-09-13 作者:Lonesome

教案可以作为教师的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课程,教案的编写需要反思和改进的意识,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识字多和少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识字多和少教案通用6篇

识字多和少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读流利优美,在头脑中再现画面。在朗读中体会量词的用法。

2.认读“海——领”十四个汉字;掌握“沙——苗”六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自读课文,选最喜爱的一句画成一幅画。

2.课件:识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展示预习内容

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还选了自己喜爱的一句话画成一幅画。现在请小画家们把自己的精彩作品拿出来,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画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师参与交流,选四幅图贴于黑板。

二、情境导入课文学习

1.从第一幅图引入:海滩的风景真美啊!谁可以当导游,带我们去海边玩一玩?

2.指名介绍第一幅图。

3.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相应的一句,自读,指名读,齐读。

4.课件展示生词:海鸥、沙滩、军舰、帆船

5.开火车读,同桌互相考读。

6.课件隐去熟字,留生字:海、鸥、滩、军、舰

7.自读,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8.总结学生识字方法:

猜谜识字:每天都有水(海)。小区里飞来一只鸟(鸥)。水爬沙滩,太难太难(滩)。把车盖住(军)。看见一只小船(舰)。

三、引导学生小组自学其余三句

1.小组户主学习。

下面再看另三幅图,小组商量一下,看你们最喜爱哪一幅,讲出图意,再找到相应的一句自学,要求读优美,圈出要学的字,想办法把字认准记牢。哪组学得好,我们请他们上来做小老师教大家学。

生自学,师临场指导。

2.自学展示:

请学习良好的四人小组上台,一人做导游,指图讲解,带大家“游览”。一人带同学们读相应的一句,另二人(可用生字卡片)教大家学本句中的生字。台下同学可自由提问,台上四位“小老师”作答。

如:一条大布巾,风儿一吹就前进(帆)。两个好朋友,都有禾字旁,春天绿又绿,秋天黄又黄(秧、稻)。周围有土,中间养鱼(塘)。虽说叫小溪,却把大字踩脚底(溪)。有的长长有的弯,大口一吹它就响(铜号)。干字戴顶竹叶帽(竿)。

四、复习巩固

师展示“一只海鸥”等十六张词卡,指名看图找词卡,贴词卡,并做小老师带大家读。

指导学生借图及词卡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入情境背诵

1.展示四张图画,看图背诵。

2.师带生边做动作边背诵。

二、巩固识字练习

1.听老师报“带颜色”的词,生听词在词语卡上填色。如师报“一片金色的沙滩”,生则把“一片沙滩”涂成金黄色。

2.“带颜色”读词,如读“一只洁白的`海鸥,一片金色的沙滩”等。

三、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学生书空。

沙、海:都有三点水。左右结构。要写得左小右大。注意“沙”字右边的“小”要去钩。

桥:注意右边的第一笔为撇,不要写成横。

竹:注意右边最后一笔要写成竖钩。

军、苗:都为上下结构。注意要写得上小下大。

2.指导学生静心、坐正,描一个,写一个。

四、拓展知识

说出十个带量词的词组,并写下来。

识字多和少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利用熟字,辨析比较,认识生字。

4、了解益虫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识并书写生字词。

2、借助诗歌内容理解字义,归类认记同声旁的汉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青蛙、蜻蜓的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小客人,看一看认识吗?(引出课题)并齐读课题,然后问:“你们想不想成为它们的好朋友?”可是,要和它们交朋友,就必须闯过他们设的三道关,你们有信心吗?来,我们一起闯关吧!

二、维持兴趣,游戏学文。

第一关:认识我们的字宝宝。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并注音,还可以组词,说话、说识字方法等。

(2)重点观察“蜻”“睛”、“静”的字型有什么相同之处。(指名回答)

(3)找课文中带有“青”字的字。

(4)回忆学过的字中带“青”的字。

(5)观察带“青”的字的`音,发现问题。(大多数带“青”的字的读音和“青”相同或相近,因而我们可以采用“读半边”的识字方法来识字,但有一些字的声旁就不一定准确的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所以,我们也要养成查字典或请教别人的好习惯。)

(6)请学生再观察一下本课最难写的字──静。(指导书写)

第二关:了解我们的故事。

1、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对青蛙和蜻蜓的认识。(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2、在你的心目中,青蛙和蜻蜓的表现如何呢?(指名说,然后带着自己的感情读一读课文。)

3、指导感情朗读

4、怀着感激之情齐读全诗。(同学们,青蛙、蜻蜓这些益虫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捉了许多的害虫,保护了庄稼和一些植物,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感谢它们,让我们怀着感激之情再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第三关:背诵我们的儿歌。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恭喜大家顺利过了这三关,现在你们已经成为青蛙和蜻蜓的好朋友了。很高兴,是吧!但不要忘记了做为朋友,我们就要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它们,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哦!

识字多和少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材分析 识字1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推荐

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难点

诵读中体会春色美景。

教具

生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

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

出示春风一吹,柳树。指名读。

嫩芽(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识字多和少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习目标:

1被崛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奔し⒀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注意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教学准备:

师: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生:课前观察秋天,了解秋天,查找、搜集有关秋天的词语及诗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文、识字。

学习目标:

1被崛12个生字。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奔し⒀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 导入

借助本组导语导入。

二、 读文

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三、 生字

四、 扩展活动

小结。

五、作业 课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今天开始学习第一组“美丽的秋天”。板书课题。

1提示: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方法:看下面苹果里的生字注音。

3下面自己再读一读,要边读边想象,看看你脑子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4游戏: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

生字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吗?

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1教师注意方法的提示与总结。

2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

板书:“粮仓”。

将学生说的词语板书在粮仓内。

1 继续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诗文。

2 把这美丽的秋天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写字。

学习目标:

1 复习生字词。

2 指导学生写好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 指导写字

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积累词汇的`习惯。

三 作业

注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出示生字卡片。

2游戏:读字找字。

师读字。

3出示一片关于秋天的短文,并让学生试着读一读,找出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2教师范写。

检查、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1 继续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诗文。

2 把这美丽的秋天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资料袋:

1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2 关于秋天的文章

识字多和少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而《识字5》是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习目标

(一)认识“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5条谚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课件、生字卡、一把一次性筷子

(二)学生的准备:1.认真预习课文。(画出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2.用卡纸画好、剪好边框,以备制作谚语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温故而知新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四个单元的课文了,从中,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也懂得了不少道理。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第五单元的课文又是讲什么的呢?请翻开语文书第83页,读一读单元导语,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识字5》。《识字5》收集了几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板书:谚语)

3.简单介绍谚语。(课件出示: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

4.复习旧知: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学过了一些关于气象方面的谚语,你们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过渡: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和道理,你们想学习更多的谚语吗?那赶快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认真读,注意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听录音朗读,体会读书的节奏。

4.齐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

过渡:同学们真棒!一次比一次读得好!请把书本放下。看,生字宝宝带着他的好朋友排好队来迎接我们了,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生字词)

1.自由拼读生字词。

2.说说在读音上,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在读音上要注意的地方。)并相

机利用开火车的方式重点读一读容易读错的生字。(如:柴、折、搓、绳)

3.如果没有了拼音宝宝的帮助,你还能把生字读准确吗?(自由读、指名读、开8竖列火车读)

4.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能认识这些生字,想必一定有什么很好的记字方法。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指名汇报)

5.师小结:通过这么多小朋友想出的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我们记字就容易多了!真是“人多计谋广”。(卡片同时出示:人多计谋广)

6.游戏巩固生字:踩地雷

四、再读课文,体会谚语的意思

过渡:生字宝宝玩累了,回到了谚语里,谁来把你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听?

1.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真是团结力量大,(板书:贴卡片──团结力量大)同学们读得多好,声音多响亮啊!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幅画面。你觉得课文里哪一句话送给他们最合适了?

4.课件出示谚语相关的图画:

(1)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柴多火焰高。)

(2)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树多成林不怕风。)

(3)出示“搓绳”的画面。(线多搓绳挑千斤。)

(4)众人抗洪、抗震图。(人心齐,泰山移。)

(5)百花齐放的情境图。问: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百花盛开的季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5.实验: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折一根筷子,其他小朋友观察,筷子怎么了?(筷子轻轻就被折断了)请班上最大力的同学折一把筷子,其他小朋友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他使劲折筷子,筷子没有折断。)从这个实验,你懂得了什么?(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团结力量大。)

五、书写生字

1.出示“斤”与“折”。

2.观察两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斤”。提示要注意的地方:第一撇要平,第二撇是竖撇,横要右伸,竖要垂直。

4.师范写“折”,把“斤”的写法引申到“折”字。提示要注意的地方:字体左窄右宽。

5.学生先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再动笔书写。

六、实践活动──做谚语卡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绘制好的卡片里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谚语,以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选做:制作一张谚语卡,把它送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板书设计:

识字5(谚语)

团结力量大

识字多和少教案篇6

一、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中感知字是有偏旁的,并初步认识四种偏旁。

2.通过游戏扩大幼儿的识字量。

二、准备

教师演示教具一份,幼儿每组一份字卡、计算板,各种书

三、过程

(一)探索操作

1.幼儿自由进行探索操作,将各种相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

2.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交流讨论

1.幼儿展示他们的成果。教师启发提问:“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字放在一起?”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四种偏旁。

(三)游戏巩固

幼儿自由地在各种书中找这四种偏旁的字,并将它写下来,互相交流。

四、提示与建议

1.此活动要在幼儿有较大识字量的基础上进行,且幼儿已认识活动中的汉字。

2.该活动适合中、大班。

附字卡:

偏旁四种:“草字头”、“反犬旁”、“三点水”、“木字旁”各一。

每偏旁各四个字或词:

“草字头”:菠菜、花、芹菜、草

“反犬旁”:狐狸、狗、猫、猪

“三点水”:海洋、河流、湖泊、溪流

“木字旁”:树枝、桃树、森林、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