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教案5篇

时间:2023-09-12 作者:Gourmand

我们的教案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教案的灵活性有助于应对不同的教学情境,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啄木鸟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啄木鸟教案5篇

啄木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

2、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啄木鸟》音乐磁带

2、图谱一张

3、啄木鸟以及大树头饰

重点难点:

让幼儿理解音乐并能自己辨别三段音乐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导入:在一个森林里,有几棵大树生病了,于是请来了啄木鸟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是害虫在捣乱,于是啄木鸟笃笃笃、笃笃笃。把虫子给捉完了,大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所有的树枝开心的跳起舞来。今天刘老师带来的音乐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我们来听听看。(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赏乐曲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音乐分别说了些什么事情?啄木鸟在干什么?(啄木鸟在给大树检查,啄虫子)现在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我们跟啄木鸟医生一起去给大树看病。(边欣赏音乐边做动作)

1、欣赏第一段音乐

(1)师:刚才我们跟着啄木鸟医生给大树看病给它捉虫子,那你们有没有看见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做检查的呢?(从上到下)那我们一起来跟大树学一学。提问:检查了几颗大树呀?(四棵)复习第一段。还可以在么检查(两只手一起检查)师幼一起表演。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刚才我们跟啄木鸟医生一起去给大树做好检查了,那刚刚啄木鸟医生是怎么给大树啄虫子的呢?怎么用动作表示的呢?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师:每棵树的蛀虫一样多吗?(不一样),第一棵树上有三条虫子,我们一共啄三下,第二棵树和第三棵树各啄三下,第四棵树只有一条虫子我们只啄一下。我们听音乐一起来给大树啄虫好不好?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大树经过我们的检查,经过我们的捉虫,它的病终于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提问:那它是怎样长出茂盛树叶跳起舞来的呢。(一起听音乐做动作)那我们刚刚用的是这个动作,还有没有其他的小朋友有更好的动作可以做?(往上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二)完整欣赏一遍音乐,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

师:大树树的病好了,变得多精神啊!那我们现在把啄木鸟给大树检查、给大树捉虫的、大树跳起舞来的动作一起连起来完成一遍好不好。(完整表演)

师:刚刚我们在座位上有点挤,请小朋友一起来中间,我们再来一遍,你可以跟老师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哦。(完整表演)

(三)分角色用适当的`肢体动作来表演乐曲,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师:刚刚老师看到有很多小朋友都做得特别好看,有谁愿意来扮演大树和啄木鸟来完整的表演一遍给大家看呢?我们请来了四棵大树,一只啄木鸟。那请问小朋友哪一段是做啄木鸟的动作,哪一段做大树的动作,谁先做,说后做?(完整表演)表演的真好,我们给他们拍拍手。

师总结:先是啄木鸟检查大树,然后在给大树捉虫,第三段的时候大树开心的跳起舞来。

师:现在请所有小朋友来分角色来玩,一个人做大树,一个人做啄木鸟,自己商量一下。大树在做的时候就要请啄木鸟医生先休息一下了,因为它刚刚在做检查的时候已经很辛苦了(完整表演)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啄木鸟给大树的病治大树真开心,啄木鸟也很高兴。小朋友,你们喜欢啄木鸟吗?(喜欢)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啄木鸟呢?(保护它,和它做朋友)太好了,下面我们一起和啄木鸟朋友飞出去为更多的大树捉虫子吧!(听音乐《啄木鸟》飞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欣赏,《啄木鸟》,选自一首意大利民歌音乐,全曲的结构是abc三段,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适合大班儿童欣赏。a段乐曲节奏平稳流畅(可理解为啄木鸟在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根据音乐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1、欣赏乐曲,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2、尝试用动作来表现乐曲中不同的音乐形象。3、表演时能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在组织本活动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策略:一、借助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理解音乐内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音乐欣赏不同于歌唱和韵律等其他形式的音乐教学,它更侧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而建立语言故事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就好比给幼儿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可以更好的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二、借助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图谱”(即四棵树)来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通过动作来理解乐曲的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学会具体的音乐技能,而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表达能力。通过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活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乐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创造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不足之处:

1、开始的故事导入环节限制了幼儿的肢体动作,局限了幼儿的思想。

2、创编环节由于教师的固定动作较为明显,所以幼儿在创编时动作较为单调。

3、道具准备不够充分,在最后的表演环节,较为凌乱。希望在以后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能改掉本次活动中的缺点及不足,尽量做的更好。

啄木鸟教案篇2

【设计意图】

传统的猜拳、击鼓传花这些游戏大家百玩不厌,为什么能带来这么多乐趣,就在乎一个“猜”字。那我们就抓住这个兴趣点来设计孩子们喜欢的游戏。要有“猜”,必有“疑”,怎么来质疑呢,我们传东西吧。怎么在传字上作文章,创意新的玩法,又能符合大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想到了卫衣,有帽子的衣服,尝试用自己衣服的一部分——帽子来传东西,可行吗?会不会有一点神秘感,帽子里谁都看不见,然后帽子里的东西又不见了,会不会有变魔术的感觉,孩子应该喜欢吧。怀揣着种种假设开始设计“猜猜在哪里”这个音乐游戏。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们尽可能考虑选择直观、情境、游戏化的方法,来给幼儿多种刺激,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获得最直接的体验。在这个游戏活动中,我们创设了大树和啄木鸟这个游戏情境,在大树和啄木鸟发生一连串故事的同时,游戏情节也在不断推进,师幼在不知不觉中共同建构游戏。在这里我们把学习新游戏放在另一个游戏情境里面,让孩子们充满乐趣的学,做到有效整合。音乐、情境、游戏,只有自然整合、顺应幼儿学习规律,才能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发展得更好。

【活动目标】

1、在啄木鸟和大树的情境中展开一连串的游戏,最终学会“传果子”的游戏。

2、能分角色开展游戏,并在合作中将游戏共同推进。

3、体验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传果子”音乐,幼儿戴帽t恤每人一件,“小果子”一个,幼儿围圈坐在地上。

【活动过程】

一、创设大树和啄木鸟的情境,初步体验音乐并开展“传果子”的前游戏阶段。

1、创设情境,感受音乐。

t:在一片大森林里,长着好多大树,高高的树干,翠绿的树叶非常漂亮。可是,这几天,大树生病了,树叶都变黄了,怎么办呢?

t: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捉虫子的?

t:我们一起做啄木鸟给大树捉虫子吧。

2、同伴合作模仿啄木鸟捉虫子。

t:啄木鸟还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捉虫子,真聪明。

刚才我们给自己的大树捉虫子,现在我们给旁边的大树捉捉虫子,让他更健康。

两个朋友一起玩,商量一下谁做大树谁做啄木鸟。

交换角色玩一遍

3、大树长出“果子”,并用果子玩游戏。

t:虫子都捉完了吗?大树的病终于治好啦!大树长啊长啊,长出了一个……果子。

你想要吗?你想要吗?好,我做啄木鸟,你们做大树,我把果子传给你们。

会传吗?我们一起来(语言提示练习两遍)。

我的果子真的要传出来,大树要把果子一个一个往下传哦。

4、听音乐传果子

果子又传回来啦,大树你们都会传果子啦,好,现在我们听着音乐传果子,听一听什么时候拿果子什么时候传出去。(适当用语言提示幼儿)

t:果子传到哪里啦,继续往下传,看看音乐结束的时候果子又会传到哪里。

二、逐步体验、推进、建构游戏并完整开展游戏。

1、演变传果子的方法,教师示范玩一次。

t:啄木鸟说这样玩太简单了,一猜就知道果子在那里?

我要换一种传果子的方法,让大树猜不到。

t:大树起立,你们是高大神气的大树

我是啄木鸟,我来传果子。

果子在哪里,请大树猜。

听音乐玩一遍,故意让大树猜到。

t:大树你们太厉害了,一猜就猜到啦。

刚才啄木鸟是怎么传果子的?(飞一飞,传一传)

“在这里,在这里”啄木鸟在干什么?

啄木鸟就这样把果子从这棵大树传到那棵大树。

2、教师藏果子,传果子。

t:啄木鸟还想玩一次,这一次要让大树猜不到。

现在啄木鸟要把果子藏在一棵大树上,你们说藏在哪棵大树身上。

追问在那棵大树上,

待会果子还会不会在哪里呢?大树要看仔细了!

没猜到,为什么?

3、大树藏果子,两只啄木鸟传果子。

t:传果子的游戏好玩吗?谁愿意和我一起传果子。现在有几只啄木鸟啦?

果子就交给大树啦,果子藏在哪棵大树身上呢,你们商量一下(教师旁观)。另一只啄木鸟不能看。

听音乐两只啄木鸟传果子。啄木鸟待会我们每一棵大树身上都要找一找,如果你摸到了果子要记得传出去哦。

4、尝试一群啄木鸟传果子。

t:刚才是两只啄木鸟传果子,好玩吗?如果有许多啄木鸟来传果子会怎么样呢?我们玩玩看。

一半幼儿做啄木鸟,一半幼儿做大树。

t:这么多啄木鸟传果子,你们会传吗?怎么传,你们说说看。

大家一起在乐曲唱名提示下联系动作两遍。都会啦,我们开始。

t:失败的一方只能接受惩罚,

大树没有猜到,啄木鸟我们小小的惩罚一下大树,刮个鼻子吧。

5、交换角色玩游戏。

t:现在你们做啄木鸟啦,会传果子吗?传给我看看,唱名玩两句。都会啦,开始游戏!

请幼儿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惩罚失败的一方。

6、穿粉红色衣服的孩子做啄木鸟。

t:还想玩吗?请穿红色衣服的小朋友做啄木鸟,兰色衣服做什么,大家做好准备,先藏果子。

5、4、3、2、1好了,啄木鸟回来,开始游戏。

7、穿蓝色衣服的幼儿做啄木鸟。

教师完全退出

建议惩罚的方式:挠痒痒等

结束语:

这个传果子的游戏好玩吗?好,今天就玩到这里我们下次再玩。

啄木鸟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啄木鸟》这首乐曲属于三段体意大利民歌音乐,a段乐曲节奏平稳(可理解为啄木鸟在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教师利用图谱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

2、 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3、 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啄木鸟》音乐磁带

2、图谱一张

3、啄木鸟以及大树头饰

活动重点难点:

让幼儿理解音乐并能自己辨别三段音乐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入活动,激发兴趣,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

故事导入:刚才我们在果园里摘苹果的时候,老师发现有几棵小苹果树很不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几天它的叶子不知怎么了开始变黄,树枝叶开始枯萎,小朋友想个办法来帮助小苹果树吧。我们请谁来帮助它治病呢?(引导幼儿回答啄木鸟)对了,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它可以给苹果树治病。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名字就叫《啄木鸟》,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听听啄木鸟在干什么?(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赏乐曲:

师:小朋友,音乐里的啄木鸟在干什么呢?(帮大树治病、捉虫子)对了,这段乐曲讲的就是啄木鸟给苹果树治病的故事。那么,啄木鸟给苹果树治病先要做什么呢?下面这段音乐会告诉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分段欣赏乐曲: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你们觉得这段音乐中啄木鸟在干什么呢?(给苹果树检查)那它是怎么样给苹果树检查的呢?谁来表演一下?

(1)出示节奏图谱一,让幼儿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观看老师表演。

师:小朋友看啄木鸟好厉害呀!它是怎么样给苹果树做检查的呢?对了,先飞四下到苹果树前,然后从上往下抚摸树干四下,然后重复两遍。

(2)欣赏第二遍音乐,让幼儿随音乐根据图谱来进行表演。

师:啄木鸟给大树检查时,可以从上到下来检查,小朋友说还可以怎么样来检查?(从左到右或转圈检查)

(3)幼儿把小椅子当成大树,欣赏第三遍音乐并进行表演。

2、欣赏第二段音乐

(1)师:啄木鸟在给苹果树检查以后发现了什么?(虫子)那接下来啄木鸟要干什么呢?让我们听听第二段音乐(欣赏第一遍)

(2)师:这段音乐啄木鸟在干什么呢?(捉虫子)那他是怎样捉虫子呢?(出示节奏图谱二)咱们看着图谱伸出小手来给苹果树捉虫子吧!(看图谱欣赏第二遍)

师小结:捉虫子时一定要找准蛀虫洞,每条虫子啄一下,第一棵树上有三条虫子,我们一共啄三下,第二棵树和第三棵树各啄三下,第四棵树只有一条虫子我们只啄一下。

(3)幼儿边欣赏第三遍音乐边根据图谱来进行表演。

3、 欣赏第三段音乐

(1)师:啄木鸟的本领可真大啊!给苹果树捉了那么多的虫子,那苹果树的病怎么样了呢?苹果树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下面的音乐。(欣赏乐曲第一遍)

(2)师:苹果树的病怎么样了呢?(治好了)(出示节奏图谱三)你们瞧苹果树的叶子变得好绿呀,而且长的很茂盛,还结出了一个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咱们指着图谱来一起听听音乐吧!(看图谱,欣赏乐曲第二遍)

(3)师:小朋友你们听了这段曲子有什么感觉?(苹果树很开心)那么我们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呢?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表演吧!(欣赏乐曲第三遍)

(三)完整欣赏一遍音乐,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

师:苹果树的病好了,变得多精神啊!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完整的欣赏一遍音乐,来,伸出小手,听好前奏!(完整播放一遍音乐)

师:听完了这首曲子,你觉得这首曲子有几段呢?(三段)对,这首曲子有abc三段,第一段音乐很欢快,讲啄木鸟在仔细的为苹果树做检查;第二段音乐是跳跃的,讲啄木鸟在用力的捉虫子;第三段音乐优美抒情,讲苹果树的病好了,不但长出新叶子,还结出了苹果。象这样的曲子就叫做abc三段体。

(四)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来表演乐曲,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师:请你们将椅子下面的头饰戴好,我们请小女孩来做啄木鸟,小男孩来做大树。我们一起来表演一遍吧!(表演乐曲第一遍)

师:刚才我发现啄木鸟在给苹果树检查时很仔细,捉虫子的时候很准。下面我们交换一下角色,互换头饰再来一次。(表演乐曲第二遍)

师:我们大树有粗有细,粗的我们可以三个小朋友围在一起表示,这次老师再请出五只啄木鸟,让我们一起在粗细不同的树木中表演吧!(表演乐曲第三遍)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啄木鸟给苹果树的病治好了,苹果树真开心,啄木鸟也很高兴。小朋友,你们喜欢啄木鸟吗?(喜欢)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啄木鸟呢?(保护它,和它做朋友)太好了,下面我们一起和啄木鸟朋友飞出去为更多的大树捉虫子吧!(听音乐《啄木鸟》飞出活动室)

啄木鸟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折纸和讨论的方法,掌握啄木鸟的基本折法。

2.用添画的方法为所折的啄木鸟添画眼睛。

3.重点:掌握啄木鸟的基本折法。

难点:看懂步骤图。

活动准备:

手工纸、记号笔、教师范例,ppt,树等。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

谜语:小小鸟儿本领大,长着尖尖长嘴巴。森林里面捉害虫,飞来飞去工作忙。你要问问它是谁,大叔医生就是它。(啄木鸟)

师:对了,它就是啄木鸟。(教师出示ppt)啄木鸟是大树的医生,大树生病了找啄木鸟来帮它治病。

2.了解大树医生——啄木鸟的基本制作过程和方法。

(1)森林里有好多树都生病了,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帮忙,请啄木鸟去帮它们治病,好吗?(好)那我们今天就来折啄木鸟吧!

(2)教师出示作品,幼儿欣赏。

师:瞧,这是老师折的啄木鸟,它刚才对我说请你们赶快也来折些啄木鸟,让它和它的朋友一起去帮大树治病。

3.共同分析、探讨啄木鸟本折法。

出示折叠啄木鸟步骤图,师生共同分析步骤图,对幼儿不懂的几个环节进行重点演示。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啄木鸟是怎么折的,首先看第一步(教师出示ppt),依次一步一步的看着学折。

4.幼儿进行折啄木鸟。

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指导并给予适当的帮助,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作品。

4.作品展示,共同欣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为家长开放日展示活动,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啄木鸟是树木的医生,孩子们对啄木鸟了解以后,知道要保护啄木鸟,针对这个学习目标来学习折啄木鸟,表达感谢它能给大树治病,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很快折出了大树的医生——啄木鸟。

通过这次活动既培养了幼儿热爱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及动手能力,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啄木鸟教案篇5

设计意图:本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有趣的动物》。《啄木鸟》这首乐曲属于三段体意大利民歌音乐,a段乐曲节奏平稳(针对大班幼儿欣赏,可理解为啄木鸟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采用《苹果树找医生》的故事作为欣赏线索;利用“欣赏图谱”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选择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

2、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的经验准备:课前听故事《苹果树找医生》,初步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具准备:欣赏图谱一幅、画有不同线条的卡片若干、幼儿表演用道具(树叶、啄木鸟鸟嘴)、磁带、录音机。

重点难点:

活动过程:

1、利用有关啄木鸟的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教师用简短的谈话帮助幼儿回忆啄木鸟的特征。(尖尖的嘴巴,细长的舌头,又短又粗壮的脚趾可以紧紧的抓住树皮,又硬又有弹性的尾巴可以支撑身体。)

2、初听乐曲(1"2遍),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出示欣赏图谱并讲述故事“苹果树找医生”。(苹果树生病了,啄木鸟医生仔细地为它们检查,发现原来是坏蛀虫在捣乱,“咚咚咚”啄木鸟把虫捉完了,苹果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啄木鸟医生高兴地跳起了舞。)

4、结合图谱和教师动作,复听乐曲。

a段(共四句):每乐句由上而下均匀地抚摸一棵树干,表示啄木鸟在为苹果树作检查。

b段:第1、2、3句中每句三个跳音,第4句一个跳音,每个跳音一个洞,表示啄木鸟捉虫。

c段:每四小节划半个树冠,表示果树恢复健康,茁壮成长。

5、分段欣赏,了解乐曲结构和音乐特点。

教师分别清唱a段、b段、c段的旋律,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每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形象,并引导幼儿积极地感受,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线条来表示每段音乐。

6、幼儿耳听音乐,眼看图谱,手按音乐结构随着老师的手在图谱上“书空”一次,完整地感受音乐。

7、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1)幼儿随音乐集体创编啄木鸟的动作。

(2)幼儿随音乐表演苹果树生病的样子和恢复健康的样子。

(3)分角色(苹果树和啄木鸟)合作表演。

活动延伸:

将扮演啄木鸟和苹果树的道具放入表演区,供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表演。

自评反思: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是幼儿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组织本活动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策略:

一、借助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理解音乐内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音乐欣赏不同于歌唱和韵律等其他形式的音乐教学,它更侧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而建立语言故事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就好比给幼儿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可以更好的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

二、借助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通过“欣赏图谱”(即四棵树)来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用不同形式的线条来帮助幼儿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学会具体的音乐技能,而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

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表达能力。

通过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乐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创造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