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演讲有水平,就要学会反复揣摩你的演讲稿,大家在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语句通顺,注意逻辑严谨,28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付出演讲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付出演讲稿篇1
各位老师、各位教练、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成功来自勤奋,付出终有回报》。
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会获得丰硕的成果,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勤奋属于珍惜时间、爱惜光阴的人,属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人,属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属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
因为勤奋,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故事王;因为勤奋,巴尔扎克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人间喜剧》;还是由于勤奋,爱迪生才有了一千多种伟大的科学发明,爱因斯坦才得以创立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中国古人也给我们留下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千古美谈。同学们,大家正处于学习阶段,应该具有像爱迪生、巴尔扎克那样的刻苦努力、不懈追求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追逐梦想的舞台上一显身手。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勤奋,才能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才能最终走向成功。若是连学都不想学,吝啬于付出自己的劳动,怎么能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呢?又怎么会品学兼优,出类拔萃呢?同学们,耕耘了总有收获,付出了必有回报。天道酬勤,有多少付出才会有多少收获。学习需要勤奋,勤奋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实学;认定的成才之路,是发愤学习。中国人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学习的格言,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等,也流传着很多名人珍惜时间、发愤苦读的故事。
在群星闪耀的中国体坛上,大家都知道乒乓球选手邓亚萍身体条件并不出众,然而她却成为了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的秘诀就是——勤奋。邓亚萍身高仅1.50米,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料。5岁时就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 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0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 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岁时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而后,正因为她有着坚强的毅力,凭着刻苦专研、勤奋学习的精神,她顺利读完博士课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她给我们大家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体育人并不比其他行业的人差,只要努力拼搏,照样可以凭出色的文化成绩证明我们的才能和能力。奥运五环象征着和平、友谊和拼搏精神,大家都是体校学生,都是体育人,体育精神将持之以恒,它将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永不服输是各位同学的坚定信念。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要把各位同学培养成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有才能,全面发展的新体育人。学生的文明言行关系到个人的品牌形象,也关系到一所学校的文明形象和发展前景。体育出成绩,文化上台阶;以教育求生存,以体育谋发展,以双赢创品牌。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拼搏,一起为着川中北校的美好明天而发愤学习,为着自己的美好未来,为着成为国家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努力奋斗!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一起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不负祖国母亲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齐心协力努力向前,共同为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努力奋斗!
付出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们嘴边常念叨着付出,可真正把它当回事的却很少,当今社会,人们最缺的便是一种奉献精神,你付出得越多,回报也就越大,我们每个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哪个用的力量越大,发挥出的效果也就越好。就像著名老一辈科学家钱伟长一样,为人民,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所创造出的价值是弥足珍贵的,是受世界瞩目的。
过关斩将英雄路,一帆风顺能几人。古今中外,但凡成大事者,谁人没有付出百倍的辛劳,谁人没有遭遇万倍的艰辛。诸葛亮曾说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用尽一生的力量,平生做了上千次的实验,谁又能体会得到她比常人更为特殊的那种意志,比常人所多付出的那份艰辛呢?她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要做到。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型的社会,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应看他取得什么,应看他奉献什么。因此,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应该说具备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千万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坚信,付出总是快乐的,付出总有回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未来如何发展,奉献的主旋律都始终不会停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十几年的风里来雨里去;十几年的坚持不懈,造就了多少寒门学子奔向锦绣前程。如今的我,也徘徊在这生与死的边缘,用尽余力想奋力一博,不管结果如何,只愿此生不留遗憾,要想成功的几率大,就得比别人付出得多,就要从实力上压倒对方,我相信,付出的征程不会太长,等待我的将是金灿灿的一片。
人生这场戏;这首歌,都注定了要演奏下去,演奏者的能力则决定了感染力,我们都是人生的演奏者,我相信,无悔的付出也是一首悦耳的交响乐。
付出演讲稿篇3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成功来自勤奋付出终有回报》。
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才会有成果,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奠基石,是补拙益智的催化剂,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是自学课堂里的老师,是人生航道上的灯塔。
勤奋属于珍惜时间爱惜光阴的人,属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人,属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属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因为勤奋,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王;因为勤奋,罗曼·罗兰获得了二十年心血的结晶《约翰·克利斯朵夫》;因为勤奋,巴尔扎克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人间喜剧》;还是由于勤奋,爱迪生才有了一千多种伟大的科学发明;爱因斯坦才得以创立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中国古人才给我们留下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千古美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高尔基有这么一句话:“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更曾激励我们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正处于学习阶段的我们,就应该具有像爱迪生、巴尔扎克那样的刻苦努力、不懈追求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追逐梦想的舞台上一显身手。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勤奋踏实的将一点一滴的知识掌握,才能最终走向成功。若是连学都不想学,吝啬于付出自己的劳动,怎么会学懂知识,掌握知识,又怎么会品学兼优,出类拔萃?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耕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付出辛勤的劳动,收获的时候才会有满意的果实,才会成果丰硕。人生能有机会搏?人生能有几个花季,雨季?过去的就无法改变了!所谓“白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就是这个道理。
同学们,努力学习,相互友爱,用学问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样的你才是出类拔萃的!
作一名成功的中学生吧!
付出演讲稿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付出与回报。
付出真的会有回报吗?也许很多人都会质疑这个问题,“好人怎么就没有好报”也是我们时常可以听到的悲剧性事件的评论。不过,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付出是会有回报的,只是有些回报是可以立即显现的,而有些则要隐藏一会儿。在对爱的研究结果显示,付出能对人体健康提供全面的保护,对心脏疾病的抗病力竟然是阿司匹林的两倍。如果付出不是免费的,制药厂肯定会大肆宣传这一发现,然后推出一种新药,叫做“付出灵”而不是“百忧解”。付出可以让人获得长寿,减轻疾病的痛苦,缓解焦虑提供安慰,也许前两者大家难以体会到,但是缓解焦虑提供安慰这点日常生活中却是很容易感知的。
既然付出有这样不错的回报,那么我们有哪些方法来进行付出呢?通常大家认为付出就是牺牲自己,帮助他人。其实付出并不一定意味着牺牲自我,对他人的帮助也有很多方面。付出有十种方法,分别为:赞美、传承、勇气、幽默、尊重、同情、忠诚、倾听和创造。先来说说第一种付出的方法——赞美吧。你不会知道你的赞美对他人是多么大的鼓舞。赞美是一种纯粹的快乐,它看得见摸得着,生日聚会、感恩卡片、团队胜利的欢呼都是赞美的形式。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被要求在每个同学的演讲后说“你真棒”,也许一开始我们都觉得这句话很奇怪,而礼貌性的鼓掌更为自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话是比鼓掌更为明确的赞美方式。对于家人,朋友,情侣,工作团队甚至是陌生人,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吧!这种付出是如此简单又能让双方都获益,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要说的一种付出的方式是尊重。尊重在英文中是respect,它的字根是拉丁文respectare,意思是再看一次,这是本质上的一种美好意象。它需要我们再看一遍,超越第一印象以及不由自主的偏见。为了了解另一个人的生命旅程和观点,我们需要回望凝视。有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妇女来到急诊室说她有剧烈的头痛,但却没有任何神经方面的疾病。在场的医生都说她是个疯子,决定把她转到精神科。可是几个小时后,她就死了,大家这才发现她患了脑瘤。大家很自责,可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个事件最大遗憾不是她的脑瘤,因为脑瘤最终会要她的命,医生们最大的过失是把她当成了疯子,没有人重新观察她的问题,她死的时候,没有人对她表现出任何的关怀和尊重。没有得到尊重给那个患者带来了孤独的死亡,没有付出尊重给医生们带来的更是一生的自责内疚。
由于时间关系,十种付出的方法我不能一一阐述,但在每节课的最后,我们都会说“感谢大家的全情投入”,大家的全情投入中,自然就蕴含了种种付出了,那么,付出带来的回报,大家隐隐约约也能感受到的吧。
谢谢大家!
付出演讲稿篇5
过去,我们一直在讲:只管付出,不望回报;只讲奉献,不讲报酬。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是对人性心理的一种扭曲。
其实,就人的心理而言,大凡付出了,就一定期望有所回报,而且付出的越多,回报的期望值也就越高。当然,这种付出和回报既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果付出了而没有得到回报的话,至少人的心理是会失衡的。至于那些曾经付出了而没有得到回报却又能一切如常的人,如果不是自欺欺人的话,就一定是心理素质比较高的人了。前者以自欺求得心理平衡,以欺人显示自己的大度。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能说出自己付出不望回报的话,这本身就昭示了渴望回报的酸溜溜的潜在心理,这就好比为爱付出了很多,却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表明自己不渴望爱的回报一样,毕竟苍白的言语难以遮掩不平的心灵。我想,这只不过是难以得到回报或根本得不到回报时的一种说辞而已,并不是其心理的真实写照。试想,如果上述表白出自真心的话,那么,当其得到爱的回报时,他是否还会再向对方说出——我为你付出了很多,但并不希望得到你的回报,那些付出都是我心甘情愿的,你可千万不要因为这个原因而给我爱的回报,这一点还是请你考虑清楚的话呢?我猜想,面对这种情况,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除了欣喜若狂以外,都是不会说出这种话的。因为,毕竟付出了爱就总想得到爱的回报。由此可见,人的内心深处还是渴望得到回报的。至于后者——那些心理素质比较高的人,即便心理素质再高,恐怕也是由于付出不过九牛一毛或者只是自认为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的原因,才能保持心理的平衡吧。这就好比给老弱病残让座,给灾区群众捐款捐物一样,当为而为罢了,自然是不求回报的了。如若他的付出超过了一定的界限,那么,他也会产生渴望回报的情结的。
其实,就一般人的心理而言,付出了就希望能够得到回报,譬如:帮助别人了,就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感谢,为别人付出了,就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回报等等。既然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常人,都有平常的心理需求以及平常的心态表现,那么,我们就应该尊重彼此的这种心理需求,使我们彼此都能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这样做,于人于己皆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想想看,如果别人为自己付出了,而且自己又心知肚明,可就是无动于衷的话,那么,我们自己往往是会产生一种负疚感的,而且这种负疚感的折磨恐怕是不会亚于心理失衡的。所以,能给别人的付出以回报的话,就给予别人回报;如果不能给予回报,就不要接受别人的付出,或许这样的拒绝会对别人的情感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但小伤害总比以后可能造成的大伤害要强得多吧。过去,我们常常说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甚至还提出了“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道德准则,这都没有错,因为这种道德准则其实就是人的一般心理需要,至于是否“涌泉相报”,这似乎倒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至少该有“报”的表示。“报”了,我心坦然;“报”了,彼心平和。当然,这种“报”指的是积极意义上的回报,与“以德报怨”和“以怨报德”无关。
总之,就常人的心态而言,如果在付出的时候能少一点回报的期望,多一点“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得到回报的时候少一点对等的要求,多一点满足的情感。那么,我们就一定会活得更加开心快乐!
付出演讲稿篇6
雄鹰高翔,白云逸飞,那是蓝天对大自然的感恩;大海壮阔,小溪幽雅,那是河流对大自然的感恩;稻谷芬芳,硕果累累,那是大地对大自然的感恩.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
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让我们学会感恩吧!
付出演讲稿篇7
别人都说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可这毕竟是一句美丽动人的歌词。
可在如今的这个社会当中往往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有的付出多,回报少,有的付出少,回报多。现实有时就是那么的残酷,渐渐的人们变得沉默,变得胆怯,什么都不敢去尝试,因为他们都知道付出与回报往往不成正比……
我只想说“不”,这一切看上去会让人的内心很不平衡,但是你们必须认识到一点: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你不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没有人随随便便就能够成功,每一个成功人的背后经历了多少泪水和打击,他们也都曾无数次的想放弃,继续的坚持只会让他们承受更多的伤害,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纵使上帝给他们100次的打击,他们也会在101次的时候重新爬起来,继续奋斗,继续努力。女作家三毛说过:爱情是一种能力,健康是本钱。失败,没有这个字,请记住,一场付出艰辛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快乐是最大的勇气与智慧。的确,你付出了就不要害怕得不到回报。当你哪一天抛下回报,一心只想着付出的时候,你自然就会得到你应该属于你的回报。
这个世界貌似充满着不公平,可处处却体现着公平。你难道看到过整天好吃懒做,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却依旧想获得回报的人到最后得到他们想要的了吗?你难道看到过没有任何本事和技能就能获得一大笔财富的人?你又曾看到过作恶多端的人能够安安稳稳的过着他内心所憧憬的生活?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所以与其怨天尤人说为什么自己总是付出了得不到回报,还不如脚踏实地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在追求的过程中体会快乐,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吸取经验,进行总结。
人生有三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时时刻刻想着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想要得到什么,你自然就可以达到第三重境界。
付出演讲稿篇8
有这样一句话:"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得到他人的关爱更是一种幸福";有这样一首歌"让爱传出去,它像阳光温暖我和你";有这样一段情"那是一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有这样一个故事"那是一个真爱付出,真情回报的故事"……这句话、这首歌、这段情、这个故事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爱的力量,爱会让心融化。
故事就发生在我和一个男孩儿之间。在我任教班级有个智力有些障碍的男孩儿,平时默不做声,少言寡语,却是一个有情有义、懂得感恩的孩子。由于智力的原因,在课堂上很多老师就忽视了他的存在,对他采取特殊化"政策",学不学都无所谓。而我却从不这样做,对待所有的学生我都会一视同仁。我觉得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接受教育,即使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学生,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要尽力挽救,因为学生一生的命运很可能就在老师的手中改变。我想与其放任自流,不如让他或多或少学点儿知识。在课堂上我都会给每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刚开始,他还怯生生的,因为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每次提问我会用期盼的目光注视着他:"给老师个惊喜好吗?"我会用真诚的话对他说:"别着急,再想想,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来的。"他也曾疑惑地问过我:"老师,我是个差生,您为什么还要提问我呀?"我坚定地说:"谁说你是差生?在老师的眼里没有差生,你行,你一定行!"有了我的鼓励,他像变了个人似的,课堂上,坐得倍儿直, 目光专注,积极发言。每当答对问题,都会得到我的赏识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渐渐地男孩儿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找回了从未有过的自信,也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存在。也正如此,我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在去年的圣诞节,他送我一个平安果,并且用不太流利的话对我说:"老师,给您平安果吃。"我连忙推了过去,"老师不吃,你留着吃吧!""不行,您一定要吃,这是给您的。"说着就把苹果往我嘴里塞。看着他可爱坦诚的样子,我无法拒绝,只好接过来,咬了一口,这时他满意地笑了……
如今男孩儿已经上了中学,但他也会时常来学校看我,把发生在学校里的事情讲给我听,把打不开的心结向我倾诉,把我当成他最知心的朋友……那是一个周末,男孩儿来学校看我,看到我一脸的倦容,男孩儿关切地问:"老师,您怎么了?是不病了?",在学生面前,一向坚强的我,从不让学生看出一点儿"破绽",其实难不难受,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我强装笑容"老师没事儿,你早点回家吧。"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走着走着,只觉得眼前发黑,脚也不听使唤,险些栽倒,这时我似乎感觉到好像被谁搀扶着,"老师,您没事吧?"多么熟悉的声音,是他,是那个男孩儿。男孩儿扶着我,紧紧地抓着我的胳膊,艰难地走在路上,虽然回家的路并不远,但对我来说,每迈出一步,都那么沉重,那么艰辛。不知走了多久,我隐约听到男孩儿的抽泣声,"老师,您是不太累了,快去治病吧,别总这样撑着。其实您的病很严重,病了这么多年,我们早就知道,可您……"我迟疑地望着满含热泪的男孩儿,内心深处不由泛起圈圈涟漪,掀起层层波澜,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慨,男孩儿的话仿似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间。那一刻,我的心被融化了,那是心与心的诉说;那一刻,我的心被震撼了,那是心与心的承诺;那一刻,男孩儿瘦弱的身躯也会成为我的依靠;那一刻,曾经简单的师生情也会升华为真挚的友情,浓浓的亲情……这就是真爱付出后的真情回报。
其实孩子的心是纯洁真诚的,师生间的爱又是相互的,你对他的爱,他能感受的到,哪怕一个肯定的眼神,也会感激你一辈子……他对你的爱,也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哪怕是为你送一次作业本,拿一次教科书……虽然这只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举动,却足以让你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对你的爱。
爱是什么?爱很简单:爱是电脑旁的一杯热茶;爱是病床边的一束百合;爱是失落时的一声问候;爱是遇到挫折时的一句鼓励;爱是一路同行的彼此搀扶……一撇一捺构成了"人"字,人字的结构就是互相支撑,互相关爱,那就让我们献出彼此的真爱,让真情涌动人间,用我们点点滴滴的爱,去谱写那一个个爱的音符,奏出那一曲曲最美的大爱之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