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稿的长度应该适中,不要过长,以免让听众失去兴趣,在讲话稿中,我们经常会找到引言部分,用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提供演讲的背景或上下文,28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端午节学校讲话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端午节学校讲话稿篇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岁岁端阳,今又端阳。
印象中,总是感觉端阳是民族传统人文节日里最为人文的一个。缘何如此呢?未细想,只是知道,无论元宵还是中秋,连同近年来也得到了法定节日身份的清明在内,它们大多起源于特定民间传说、民俗、阴阳概念或者是神话故事。像端阳这样缘起于真实历史掌故,主题在于纪念和缅怀心系苍生、襟怀天下的士大夫,还真是别无二例。
千百年来,端阳节在延续过程中,其纪念形式及与节日相伴生的活动内容日臻完善并固化,譬如包粽子、做香包、挂菖蒲、悬艾蒿等,黄淮以南的广大地区,还盛行在节日期间举办龙舟竞渡的活动。比较考量起这些内容,也可说明端阳与其它民俗节日的异同,就是在祈愿平顺幸福、顺畅安康的人文主题外,更加突出了生生不息,奋斗向上、拼搏图强的激越情怀。
我的老家在东北,东北人过端阳的做法没有关内,特别是南方那么丰富多彩和隆重多姿,我想,其中自然条件、人文历史、地缘区位等方面的原因都有。自然,一方水土一方人,在统一奉庆的民俗节日里,各有个规,各遵其俗,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一如农历除夕夜这样的普天共度节日里,北方人讲究守岁、围炉畅欢,天交子时吃饺子,而南方人却是互相走动,打牌搓麻耍社火,在初一早晨吃元宵一样。
谢谢大家!
端午节学校讲话稿篇2
(一)活动序幕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1: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2: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 1: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2: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 龙日”、 “夏节”、“ 五月节”、“ 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2: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一)端午故事
(二)端午习俗
(三)端午诗会
1: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几位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端午节的诗篇。 2:那就请上来念给大家听一听(鼓掌)
(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恭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学校讲话稿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七年级六班的马天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浓浓粽香,幽幽端午”。
“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美丽的六月,我国传统节日端午到来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是中国人民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这天我们吃美味的粽子,不知,你爱甜粽还是咸粽?举行激烈的龙舟比赛,挂菖蒲、蒿草、艾叶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挂香囊等等,等等。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提起屈原,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不羁的身影,徘徊在汨罗江旁,最后悲怆的纵身一跃。“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当年屈原投江后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屈原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深入我们的血脉,让我们在千年之后,度佳节时,也无尽哀思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的伟大诗人屈原。
同学们,在我们欢庆佳节,享受美食之时,也应抚今追昔,悼念我们国家各时代涌出的风流人物。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来源于无数先辈的奉献,如今,我们要做一个奋发的好少年,才不负前人为我们的今天所做的一切!
最后,预祝大家度过一个美好、安全的端午佳节,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完毕。
端午节学校讲话稿篇4
各位老师、同学:
上午好!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首先祝大家节日愉快!按照国家法定假日规定,5月31日至6月2日放假3天,3号下周二正常到校上课。为了度过一个安全有意义的假期,学校对端午节假期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安排好生活和作息时间,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劳逸结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温习功课,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和文章,不长时间观看电视,不长时间玩电脑游戏;参加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保持身心健康。
二、做好防盗工作。关好所有教师、办公室、功能室的门窗,做好防火、防盗和防恶劣天气工作,电话要切断电源,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文明离校。
三、在往返学校的路途上要选择车况较好的交通工具乘坐。乘车时要文明礼让,尊老爱幼,不乘坐拖拉机、农用车等非载客的运输交通工具;乘坐公共汽车时禁止把头、手伸出窗外,禁止尝试驾驶一切机动车。
四、放假期间或返校以后,严禁到沟塘河沟游泳,防止发生溺水事故。由于已经处于夏季,假期间经常有雷雨、暴雨,同学们不要在雷雨时躲避于树下、电线杆下或其他容易引发雷电击伤的地方。要注意行路安全,不抄近道,不走水库边、池塘边、壕沟边的泥泞小道,不撑伞单手骑自行车,防止摔倒掉入路沟、池塘等事故发生。雷电暴雨或大风来临时,不要外出;麦收时节就要到来,路上会有人晒小麦,更要注意行路安全。
五、夏季天气热,要防止中暑;要注意饮食卫生,不买“三无”产品,不吃过期和霉烂变质的食物。粽子是端午节必吃的食品,同学在食用的时候也不要过量,不要给自己的肠胃增加负担,以致影响自己的健康。
六、“三夏”期间响应塔桥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严禁焚烧秸秆,如若发现家长焚烧秸秆要依法处理,同学们也要受到牵连:取消本期评优评先资格。也要注意生活中的安全,不随便接触电源和带电电器;不私自接电源,使用电炉;烧柴火、使用煤气炉时,要及时熄火、关好煤气罐或天然气,注意防火、防爆。
七、放假期间正直麦收,尽最大努力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向家长提出超出家长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
同学们,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身心,所以就要求我们过一种有节制、有秩序的生活。希望同学们快乐成长,健康成长。祝大家过一个健康,安全,愉快的端午节!
端午节学校讲话稿篇5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如题目是《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也许,你们早已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母亲节”送给妈妈小礼物,习惯了在“父亲节”向爸爸表达感激之情。其实,一年365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6月x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的代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端午还被称为端阳、重午、女儿节、龙日等。民间纪念端午节的风俗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等。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后,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你们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佳节呢?让我们从今年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传统节日习俗,发展传统节日习俗,创新传统节日习俗,让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和认识,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端午节学校讲话稿篇6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这个古老的节日,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恐怕最多的是屈原老师的故事。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的都城。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占领,心如刀割,但又不忍一直放弃自己的`祖国。无奈之下,农历五月初五,他写完自己最好的钢笔《怀沙》后,纵身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写出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
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欲绝,纷纷涌向汨罗江向他致敬。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河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咬屈博士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龙吃掉,人们想出了用印楝叶包裹米饭,并用彩色丝绸包裹的方法,这就是粽子的原型。
是什么样的精神促使这位伟大的诗人跳入汹涌的河流?是关心国家和人民,热爱祖国的心。
今天,当我们重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难道不是对祖国热爱的一种表现吗?
棕树叶香,又一个端午节来了。让我们一边品尝美味的粽子,一边重温屈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的爱国精神。
谢谢大家!
端午节学校讲话稿篇7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
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
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谢谢大家!
端午节学校讲话稿篇8
各位校长、园长:
每逢端午节,一个响亮的名字就会萦绕在我们的耳畔,那就是著名爱国诗人屈原。他的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振聋发聩、醍醐灌顶,赋予了端午节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当前,全县教育系统正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加快建设进程,让学校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方向、把握重心、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我认为,现阶段有五种校园文化亟待加强。
一是书香文化。当代教育家、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关于“读书”的话题》,开门见山就指出了教育上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普遍不善于读书”,他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种现象“却几乎成了许多学校的常态”。他说:“一个学校有没有文化气息,并非看墙上有没有标语口号,或看校园有没有小桥流水、台榭亭阁,或题词、绘画、雕塑,而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可以流传下去的教育故事和学校是否有书香气。”实施学校的文化建设,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倡导读书的风气。古人云:“读诗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愿我们的师生也能享受读书的过程,并在阅读中丰满人生的智慧。
二是勤俭文化。5月27日《中国教育报》第一版刊登了《李校长进城捡砖记》,报道了河南李合军校长的事迹。他带领老师们到市区捡拾城建工地废弃的旧砖,用来修建操场、花园,硬化校园地面。他说:“资金短缺,我们一边积极向上级申请,一边自己想办法改善学校环境。去年以来,靠捡拾旧砖修建的小花园、500平方米的操场,仅这两项就省下3万多元。”现在,我县每个学校的经费虽然不是特别充裕,但比起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之前,要宽松得多。学校“富”了,可是,我们决不能当“暴发户”,更不能挥霍浪费,要保持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把钱花在刀刃上。
三是精细文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精细”一词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有极强的生命力。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中庸》里也有“致广大而尽精微”之说。宋朝教育家朱熹说道:“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在军事上有“精兵简政”,在农业上有“精耕细作”,在艺术上有“精雕细刻”,在管理上有“精益求精”。上个世纪,精细化管理在企业领域焕发了蓬勃生机,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入本世纪以来,精细化管理逐渐向服务业和行政领域发展。我常说:“有多少教育可以重来?”正是由于这种危机感,我们的学校管理更要精耕细作,要关注细节、细致入微,切实发挥管理育人的功能,在反复地推敲中锤炼出一种“精致”,在不断地反思与修正中形成一种理智和高尚。
四是研究文化,勤于学习、善于研究就是重要原因之一。做事情想当然,随意性强,不注意遵循规律,不注重总结教训,自然形不成经验,只能在低层次徘徊。只有敢于面对困难,经过认真分析、正确归因、精研对策、谨慎推行、及时总结反思,才能啃下硬骨头。无论是学校精细化管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是学校采取的某项改革措施,以及教师的课堂创新,我们都应该增强研究意识,像研究课题一样开展工作。实施前进行科学的论证,推行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小”问题,最终“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校的办学水平就能取得实质性地提高,而且一定能总结出值得推广的先进经验,这样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五是精神文化。我们都觉得电视剧《亮剑》提气,独立团的战士无论怎样交替,但整个团队依然强悍,就是因为李云龙的“亮剑”精神感召了每一位战士。创造了“五不六无”奇迹的岔河中学校长张斌利曾说:“教育缺少的不是精力,而是精神!”校园文化就要给师生以精神引领,丰厚人生的积淀,拓展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因此,必须弘扬精神文化,包括团结协作、凝心聚力的团队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职业信仰,孜孜以求、坚韧不拔的恒心与毅力,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忧国忧民的远大志向……当全体师生身体力行这些大道义理的时候,学校必然会鼓起风帆、开足马达、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向着我们的梦想远航!
同志们,经过半年的努力,全县的校园文化建设整体上有了一定的进展,也出现了一批有特色、有风格的学校。但实事求是地讲总体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主要是一个“粗浅”的问题,表面的东西多、内涵的东西少,而且不宽、不深、不细。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增强动力、科学谋划、攻坚克难,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营造师生的精神家园,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实现“立德树人梦”而砥砺奋进!
谨祝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幸福!并祝各位工作顺利、早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