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师演讲稿5篇

时间:2023-06-03 作者:betray

大家在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务必要强调条理清楚,优秀的演讲稿可以让我们更加顺利进行演讲,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幸福教师演讲稿5篇,供大家参考。

幸福教师演讲稿5篇

幸福教师演讲稿篇1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老师们,大家好!

我认为,教师的幸福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

1、享受职业。一个人只有以享受的心境对待职业,才可能获得职业幸福。享受职业本身就是坚守职业。举个例子:为了提炼出镭,居里夫妇倾注居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着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一八九八年到一九○二年四年时间里,废寝忘食,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 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人们在敬佩居里夫妇的时候,往往用坚忍不拔、牺牲精神、呕心沥血等词语来赞美他们。其实,我认为这种赞美并没有理解科学家的情怀。照世俗的眼光看,他们的确做出了一种牺牲,但这种牺牲在居里夫妇那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是一种陶醉!只有把职业当做享受的人,才可能心甘情愿地废寝忘食,坚持不懈。那是一种享受职业的痴迷状态呀!回过头说我们的教师,如果我们能够以享受职业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工作,把职业事业和生活融为一体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2、赢得尊严。有句话经常被教育人说:“不要把教育当作谋生的职业,而要当作事业。”我认为这话不对。不当作谋生的职业,教师吃什么?靠自己的劳动谋生,这是很光荣的并不可耻,只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再高一些,就不要仅仅把教育当作谋生的饭碗,而应该作为事业来追求。因为作为人,特别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我们当然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还应该有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那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那就是自身的光荣感。这就是我说的“赢得尊严”。一个教师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信赖是一种尊严,所带班级获得优秀班级他也觉得有尊严,他的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他也觉得有尊严,他发表文章了或者出版专著了更是觉得有尊严。这种尊严就是幸福的来源之一。

3、学生爱戴。学生爱戴这是教师最大的幸福,这种幸福超过了任何来自领导的表扬和奖励,而要获得学生的衷心爱戴就必须寻找一切机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当中。不但在行动上和他们交往,而且在情感上和他们交融。不断被孩子感染和感动,你就会有幸福感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人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理,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时刻不忘记自己是孩子的老师,必然和孩子心心相印,而且每天都会生活在被童心感动的情怀中,生活在感动中就是一种幸福。

4、同行敬佩。这说的是校内人际关系要和谐。教师之间因为种.种评比竞赛,容易暗中较劲,甚至互相诋毁,教师一定要胸怀豁达开阔,不要斤斤计较。同行之间要相互欣赏,相互敬佩。只有生活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我们才会幸福。

5、家庭幸福。教师的确要比其他行业的人牺牲更多的本来属于自己的家庭生活时间,所谓“七上八下”(指早晨七点上班晚上八点回家),因此,我们的家人承担了更多的家务,这实际上也是在为我们做出贡献。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取得家人的理解,同时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多照顾家庭,另外在节假日应该多陪陪家人,只有工作快乐,家庭也和谐,这样的幸福才是完整的。

6、衣食无忧。刚才我们说教师工作也是我们谋生的饭碗,这并不可耻。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我们是要把教师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但从事这项工作的底线,还是保证生活的基本质量。当然,追求物质生活是无止境的,如果仅仅是追求物质享受,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因而永远都不会幸福。但是,如果连其码的生活条件都不能保证,恐怕再高尚的人也感觉不到幸福。所以,我竭力主张提高教师的待遇。因为衣食无忧的确是教师幸福的来源之一。

7、超越自己。一个人每天做同一件事,肯定会厌倦的。同样,一个教师每天做相同的工作也会厌倦的。能不能追求做最新的自己,也就是说不要重复自己,要超越自己,在超越中提升自己,我们会获得成就感,进而感到幸福。让我们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充满创造的乐趣。每学年要提出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对我们来说也就是新的课题。

谢谢大家!

幸福教师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这个秋风送爽,硕果飘香的日子里,我们共同迎来了第27个教师节。有幸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在此,向在座的各位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祝大家节日快乐!向给予我们亲切关怀、辛勤培养的领导,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衷心的祝福!

其实在准备这个发言稿时,我犹豫了很久,那是因为我的工作太平凡,我所做的大家都在做,甚至有的比我做的还好。今天我之所以有勇气站在这里,那是因为我愿意和大家交流我近几年来教学工作中的感悟。

曾经久别重逢的好友非常好奇地问我:你薪水高吗?

多年不见的同学在电话的另一头问我:你工作环境不错吧?

远在深圳的表兄关切地问我:学校给你分房子了吗?

可是,我的好友,我的同学,我的亲人,却无人问我:你幸福吗?

我想,我是幸福的。

提到幸福,我最先感触到的,是我过得很充实,这正是我的工作教会我的。我在学校分管教务工作。教务处的事情千头万绪,不能有丝毫马虎。每周一的早晨,我就和朱校长一起,把本周的事情做个商量,理出头绪,然后依次落实。学校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时,教务处就从每件事情真抓实干做起。首先是提醒各小组每天的巡课并每天及时公示,然后是督促备课组长抓好每周的集体备课,到周三就开始组织本周周考的卷子,为周五的周检测做准备,到周五再把本周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加班加点把周检测的成绩在放学前交到班主任的手里。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我都是不打折扣及时地完成,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上出现了疑问,我总是耐心地给他们作出解答。我的备课和作业,就只好交给我的休息时间了。忙忙碌碌,周而复始,似乎很单调。可是,回头望来,我们的集体备课已经有了厚厚的一大摞,每天巡课的记录已经有几大本,学校学生的成绩在逐步提升,我们的课堂改革在杨校长和朱校长的领导下,有了一些好的经验,我们学校的课堂再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成了学生展示自己,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超市”,在全市教务主任年会上,学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今年学校的中考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想,我们每天在进步着,这是幸福的。

一个周五的晚上,我正带生病的孩子在医院挂点滴,甲学生的家长打来电话,问清楚了我现在的地方,和我们杨校长开车过来找我,看到我一个人正带着孩子输液,欲言又止。我看出了家长似乎有什么要说,我就连忙打电话叫来正忙的妻子带小孩,自己和家长来到车里了解情况,原来是他的女儿放晚学时,被班上的一个女生打了几巴掌。我一听,知道了这位家长的担心,耐心地安慰了这位家长,然后,不顾时间已晚,打车到乙学生的家里了解情况。两个女孩子是好朋友,由于一些误会,两个人有了矛盾,终于有了这个周末的冲突。我知道乙的父母离异,我就细心地跟乙讲道理,分析应该怎么和好朋友相处,她听了我的一番话,后悔得流下眼泪,主动要求到甲家里道歉。第二天一大早,我又赶到甲的家里,给甲讲道理,告诉她如何心胸宽广地浇灌友谊之花,两个女孩子又笑着抱在一起成为了好朋友,两个家长也交谈甚欢,交流各自的教育子女的心得。我看到这个矛盾终于解决了,然后急匆匆地赶回家,带孩子继续去输液。两个学生的家长对这个矛盾的消弭非常满意,对我的处事风格连连夸赞。我觉得家长的满意就是我的满意。我不记得已经处理了多少这样的学生之间的琐碎事情,我把班上的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和家长一样去关心他们,呵护他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是幸福的。

同时,我还因为拥有爱而幸福,这是我的学生教会我的。爱学生,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你爱他们,他们也会爱你;你给每个人的,只有一份爱,他们爱你,却是六十多份爱,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

今年正月十五,我正在办公室备课。门房师傅喊我,说有人找。我匆匆走下教学楼,一群青春靓丽的姑娘小伙子站在我面前。我正在愣神,以为他们找错了人,一句句亲切“孙老师,新年好”的喊声唤回了我熟悉的记忆。

其中一个正是当年爱哭的夏柳,那时还是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小女孩,考试考砸了,总是撅着嘴,一边流泪,一边不服输地看试卷。现在,只比我低半个头了,乌黑的头发束在脑后,显得青春活泼。“孙老师,您还像以前那样年轻啊。”这个小女孩敢跟我开起玩笑来了。

有个卷头发的英俊小伙子我以为是谁的男朋友,可是他主动喊我,我记起来了,是高道金。当年,他的个头在班上最矮,成绩最棒,圆圆的头,圆圆的脸,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微微笑着,脸上两个酒窝。“孙老师,您身体不好,特别是胃病,您可得当心啊。”这个小男孩如今已是这么细心懂事的小伙子了。

“孙老师,我在学校的英语演讲比赛中,在学校歌曲大赛中,都得了一等奖。谢谢您那时的悉心指导。这个功劳您可得有一份啊。今年我就要去美国学习了。”这是盛梦同学,当年班上的文艺积极分子,总为数学科目把头皮都挠破了。

……

这些学生,这些话语,让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我居然有些措手不及了。这些我曾经的学生,现在都是大学生了,这次约好一定要来看我。6年没有见面了。6年的幸福,浓缩在这一瞬间,已经将我紧紧包围!

我记不清有多少次早来晚走;记不清有多少次与学生推心置腹的交流,也记不清多少次不顾疲乏赶着批改作业……我只记得孩子们在我生病时悄悄放在桌子上的感冒药;我只记得在我疲惫时学生那声声深情的问候;我只记得那些特别的日子里,学生送我的一份份小礼物表达的真诚的谢意……

原来,我一直被这么多人爱着,记挂着,拥有着这么多的幸福。

我身边有这么多同行者,我也是幸福的。有时,我也会感到工作的枯燥而疲累,同事们在办公室里开开玩笑,这种轻松的气氛我感到是幸福的;有时,我也会为同事的不理解而沮丧,朱校长宽解我,工作中的压力和遇到的困难总是有的,我又会增添起无限的勇气与动力;有时,我也会感到工作开展的困难,同事们会喊我早上一起过早,不停鼓励我,这样的因被关怀而感动,我是幸福的;有时,为学生没有进步我会焦急,可是,看到身边那么多同事都在埋头备课改作业,和我一起在战斗,我知道我深处这样一群优秀的群体,我是幸福的……

记得这样一句话: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深感辛苦并快乐着。我欣慰,因为我付出了,努力了,也收获了;我收获了领导的支持,同事的帮助,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爱,我也获得了“孝感市优秀教师”“孝感市骨干教师”“”安陆市人民满意教师”“德安中学优秀行政干部”等许多的荣誉,我的论文也获得省市各级奖励。在此,我要真诚地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感谢老师们给我的帮助;感谢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更应该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给了我耕耘与收获的沃土,在那里我找到了实现我人生价值的坐标,我会把这些当作我人生的财富,化作我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我们既然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和收获;选择了寂寞与艰难,也就选择了豁达和成熟;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尊敬的老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把教师节作为一个新起点,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充实自己,爱岗敬业,潜心钻研,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吧!昨天的,今天的,明天的,所有的教师都应该享受社会的祝福与崇敬。再次祝愿尊敬的领导和老师们节日快乐,永远健康!谢谢大家!

幸福教师演讲稿篇3

各位老师:

大家好!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身份,就会有不同的回答。小时候,幸福就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后,幸福就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成熟后,蓦然发现幸福原来是一种心态,领悟就幸福。当今,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享受文化等词语在各类媒体上频频出现。然而,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压力,我们很苦、很累,职业幸福对教师来说似乎成了一种奢望。我们的职业到底有没有幸福可言呢?当然有,在我看来,教育就像硬币的两个面,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教育苦的一面。其实,这是对教育的一种误解,如果用辩证的观点看教育,教育也是一种幸福,享受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们教师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幸福,有探索求解未知之谜的幸福,有分享生命成长的幸福,和物质享受的幸福相比,这是一种更高、更深层次的精神上的幸福。怎样做才能惬意地享受自己的职业幸福呢?

转换角度,感受幸福。随着《教师法》的深入实施,教师的待遇虽然不断提高,但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尚未真正形成。而作为教师,我们要转换角度寻找幸福。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我们的任务是培养人,我们是在和有生命力的人共同成长。我们可以享受孩子的感悟,可以享受孩子的童真,可以享受孩子的灵感,可以享受孩子的想象,可以享受孩子的辩论,可以享受孩子的独创,可以享受孩子的差异发展……,可以享受到其他职业所享受不到的一切。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体会,这种享受便随处可见。因此,教师这个职业充满情趣、充满美感、充满神圣。她可以给我们带来值得荣耀的受到学生、家长情真意切之敬重的信赖之乐;也可以给我们带来特别充实的播撒爱、收获爱的耕耘和收获之乐。这不是一时一事之乐,而是悠长的精神之乐,是最高层次的幸福,是教育价值的最高层次。

专业发展,追求幸福。教师只有游刃有余地面对教学情境,得心应手地处理教学事件,才能享受到教育生活带来幸福。因此,我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专业发展的道路,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一路耕耘一路收获,在付出与收获的过程中,我切切实实体验到了职业的幸福。我在一篇文章《于行行复行行中探求语文教学的真谛》写道:“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经历了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初登讲台时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认认字、读读文,写写话,会考试就行。后来,全国上下掀起了素质教育的浪潮,才知道只重双基的应试教育会扼杀学生的兴趣,泯灭学生的天性,语文教学还要兼顾艺术音乐、美术等教育,但某些学校学生成绩的下滑让我思考“艺术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吗?”2003年,我积极投身到新课改的过程中,听过无数专家名师的课,折服于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解读教材的功力和精湛的教学技能,但个别课堂轻视工具性,过度彰显人文性的思想又引起我的思考,语文教学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我重新解读于永正、支玉恒等老专家的教学实录,发现语文教学根本就是扎扎实实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其次就是阅读和积累。今年春天我认认真真把《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过几遍之后,我发现自己的认识是对的,那一刻我感到自豪和幸福。就这样,从教18年来,一边行走,一边思索,从市优质课教师到省优课教师,从写市级小论文到能够独立主持省一等奖课题,从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到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到这次省名师的参选,我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把工作看作一种事业,一门艺术,深刻思考、创造性地工作,在学习、反思中锤炼自己的教学思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逐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这一刻,我真的感觉好幸福!

超越自我,品味幸福。一个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享受教育的成功需要唤醒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成功在于坚持,只有不断坚持自己的目标,有持之以恒的韧性,不被世人所左右,不断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一定能享受到教育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和幸福感;只有享受体验的教师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爱生乐教,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品味幸福——教育的最高境界,理应成为师生共同的感受,仅有教师品味教育的幸福是不完美的,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努力做好教育,努力展示教育的美、学科的美、情境的美,彻底改变那种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享受幸福。

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好品味教育幸福的“引领者、实践者、传播者、受益者”,和学生共同经历、共同体验、共同创造、共同理解、共同分享充满幸福的教育生活。

幸福教师演讲稿篇4

几年前,当我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我常常在作文中这样形容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是当我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牺牲,并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真正内涵,至少用来比喻教师是不够准确和全面的。

叶澜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中这样写道: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完善自身时,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换句话说,我们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要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幸福感。

在教育论坛、博客中,有一篇文章被广为转载《我不愿做这样的老师》,这篇文章出自成都新都一中夏昆老师之手。大二那年,我有幸听了一次夏老师的讲座,络腮胡、牛仔裤、不修边幅,他完全颠覆了我心中的好教师形象。按照常理,我想这大概是一个桀骜不驯的摇滚歌手为了学生、为了教育事业牺牲爱好、放弃追求最终创造高考传奇的心灵鸡汤吧!可是这家伙让人大跌眼镜,他不仅没有放弃爱好,反而将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东西带进了课堂。于是他教语文的时候,学生学会了音乐,他教音乐的时候学生学会了语文,他自称“国子监四门博士”因为除了主课语文外,他还开设了“诗歌鉴赏”“音乐鉴赏”“电影鉴赏”,不仅如此,他还将师生的鉴赏成果整理成册,先后出版了《唐诗的江山》,《教室里的电影院》等多本著作。讲座的结尾他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记忆犹新: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快乐的人,这样才能把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将自己的个人资源充分良好的运用到工作中,这样的教师学生受益他自己也幸福快乐。

教室是什么?有人筑之以为牢房,有人戮之以为屠场,而有一位幸福老师的教室,歌之而成音乐厅,咏之而成诗园,静观沉思而成电影院。夏昆做到了,所以他的学生是幸福的,他自己也是。

当然,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基本功尚未打牢,更没有夏老师那样率性教书的境界了。但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幸福总与我相伴,它来自我两位敬爱的师傅悉心的教诲和指导,来自我可爱的同事们点滴的关心和帮助,来自自己取得的哪怕微小的进步,也来自学生带给我的丝丝感动。她们会在下课的时候神秘兮兮的递给我一袋小零食,仅仅因为这个小零食的名字叫“宅小翠”,和我的名字接近;也会在交上来的地图边画一点可爱的小漫画并配上旁白“i like geography”;在我23岁生日那天,去教室上晚自习的时候,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祝你生日快乐,坐在最后排的平日一个很内向的小女生送了我一朵花,还为我唱了几句生日歌,虽然在所有学生都期待我发表点获奖感言的时候,我只笑着淡淡的说了一句:“谢谢大家,接下来请同学们把导学案拿出来”,但我内心的幸福感早已不言而喻了。这幸福弥足珍贵,所以为了这幸福,我必须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关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为了这幸福,我也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关心家人和朋友。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不易,但追求幸福的脚步应该永不停息。最后,借用海子的那首诗作为结束:从现在起,做一个幸福的老师/阅读、健身、热爱生活/从现在起,关心蓝天和土地/给校园里的每一棵树、一朵花取个温暖的名字/陌生的老师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教育中获得幸福。

幸福教师演讲稿篇5

福是一杯浓烈的酒,幸福是一杯芬芳的茶,幸福是两情相许,心心相印。追求理想的人,幸福是实现理想。幸福之于莘莘学子,就是考上名牌大学;幸福之于科学家就是科研成果之问世;幸福之于农民就是多打粮食。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并不能保证因此获得更多的幸福。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幸福指数”。经济在快速增长,幸福也跟着在增长吗?

长期以来,人们总希望能够找到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关于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我想:做为一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大之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

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

教师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点: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与“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德性生活之乐相并列,而称之谓“三乐”,明显含有对教育劳动的精神审美意蕴。教师只有摆脱了职业感的束缚,不把教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那么他才能在教的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达到‘孔颜乐处’的境界。”

(一)教师的幸福能力及其培养实际上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

幸福不是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自然性、即时性的快感。幸福是人之为人意义实现所给予主体的精神性愉悦。

幸福能力需要培养另外一个理由是大量幸福病态的存在。

日本社会学家千右保曾经在一些国家作对比调查,问题为:如果有足够的钱供你一生享乐而无须工作,那么你是去享乐还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说“根据大约二十年以前的调查,基本上没有人回答靠玩过日子。美国的比率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来,‘玩派’骤然增多”。“根据1983年世界青年意识调查对11个国家提问的结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占39.8%;日本为19.8%,美国为21.8%”。“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9%,四年时间增加了7.1个百分点”。至于中国,千右保写道:“令人难以掩饰惊讶的是中国的数字。玩派着着实实接近半数,占49.8%,创世界最高记录”。

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幸福等同于俗福。俗人很难体会真正的幸福。

(二)幸福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但是创造幸福的能力却不仅取决于精神品位和德性,它还要求创造或实现幸福的其他条件,幸福能力就是主体实现目的和自由所需的主观条件。

首先,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实际上是教师应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包括对教学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等等。教师的知识不仅是“心理学化”了的学科知识,而且必须是“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识。没有对学生及其学习机制的切实了解,没有民族和世界文化的整体支撑,不能将学术语言生活化,一个教师即便能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他也是一个枯燥乏味、没有成效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学生听其课味同嚼蜡,躲其课不以为害,评其课嗤之以鼻”。失败的教师当然是不能收获教育幸福的。

其次,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这里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劳动的实践能力。韩进之教授认为包括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观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机智。林崇德教授概括为“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包括对教育活动的计划安排,对这一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以及对教育过程的调节和校正能力。林崇德教授还认为,“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一种心心相印的主体际性的交流活动。教育过程中充满变数。因此教育不仅是一个严谨的知识授受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灵活性、创造性的艺术过程。没有包括自我监控能力在内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师就不会收获教育的成功,更不会体验教育幸福。

最后,教师还应当具有审美的素养。幸福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对主体自由的审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种生活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要收获教育幸福,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创造性的教育能力,还应当具有对教育活动过程以及教、学双方的审美能力。这一审美能力既是乐教、乐学的中介环节,也是激发进一步创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自觉掌握教育的审美评价尺度,学会以审美的心态看教育、看学生、看自己。审美是发现幸福、创造幸福的重要法宝。这一点,正是作者本人近年来不断呼吁建立教育活动第三标准的重要原因。

幸福需要靠似乎与幸福无关的能力去获得,这是一个悖论。但是这正是幸福和幸福能力的辩证法。教师的幸福实现与否取决于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一个真正大写和全面发展的人。

其实一个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获得几种能力就行,教师也不例外: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术能力,三是知识能力,四是与社会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