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可以是针对各种领域的,例如科学、社会、商业等不同层面的研究,调查报告可能会区分事实和观点,以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气污染调查报告7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篇1
我校位本市西部,与大型综合化工厂相邻,该总厂每天排放的烟气,含有大量的煤烟、粉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等有害物质,使周围空气遭受严重污染,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为此,我们特组织了环保科研,以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培养我们的环境科学意识,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同时我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一共同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地球。
二活动内容:
1.请有关专家为我们作指导,并开设环保知识讲座。
2.调查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3.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设定专门监测点,对污染物质的环境浓度进行实测,并取得各污染物的浓度值。
4.通过实践活动,依据真实、具体的各类技术参数,撰写科学小论文。
三.大气污染监测记录:
晨雾环保调查小组在20xx年2月1日到2月5日期间,在西郊检测点对污染物质的环境浓度进行实测
四.问题及危害
我们将每一类污染物以5天为单位,计算出实测数据的5日平均值,和标准值作比较,计算们的环境,尤其是臭氧缺少,会改变地球气候。
五、措施和建议:
大气层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外界环境因素之一。在通常情况下,每人每日平均吸入10~20m3的空气,以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大气正常化学组成是保证人体生理机能和健康的必要条件。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篇2
组长:xxxx
本组组员:xxxx
一、问题的提出:
大气污染有什么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对植物的危害
(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
维护大气的清洁,防治大气污染;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二)实施阶段
1.资料收集:
人类体验到的大气污染的危害,最初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后逐步发现了对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危害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对大气污染物造成危害的机理、分布和规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外出实地访问调查:
实地考察情况:
1,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多
2,工厂废气排放量大,处理不当,严重污染环境
调查地点:某工业园区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0日
分析整理
考察完毕后,由于资料丰富,因此我们要尽快地把资料整理,筛选,并写好调查报告
(三)课题评价:课题主要从大气污染的现状,大气污染的原因,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大气污染的防治展开,对提高民众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有不小作用。
四研究结果:
(一)大气污染大部分原因属于人为因素,小部分属于自然因素。
(二)大气污染是存在的危机。
(三)解决措施:
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工业区一般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位置应当在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使得废气吹响居住区的次数最少。居住区不得修建有害工业企业。
2.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
3.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如饭馆、公共浴室等的烟囱、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4.控制燃煤污染。
①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②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5.加强工艺措施。
①加强工艺过程。采取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采取闭路循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除等。
②加强生产管理。防止一切可能排放废气污染大气的情况发生。
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例如电厂排出的大量煤灰可制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又可回收氮,制造氮肥等。
6.区域集中供暖供热设立大的电热厂和供热站,实行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尤其是将热电厂、供热站设在郊外,对于矮烟囱密集、冬天供暖的北方城市来说,是消除烟尘的十分有效的措施。
7.交通运输工具废气的治理。减少汽车废气排放。主要是改时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油的燃烧质量,加强交通管理。解决汽车尾气问题一般常采用安装汽车催化转化器,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转化器中催化剂用高温多孔陶瓷载体,上涂微细分散的钯和铂,可将nox、hc、co等转化为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另外,也可以开发新型燃料,如甲醇、乙醇等含氧有机物、植物油和气体燃料,降低尾气污染排放量。采用有效控制私人轿车的发展、扩大地铁的运输范围和能力、使用绿色公共汽车(采用液化石油气和压缩燃气)等环保车辆,也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8.烟囱除尘。烟气中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分干法(以固体粉末或颗粒为吸收剂)和湿法(以液体为吸收剂)两大类。高烟囱排烟烟囱越高越有利于烟气的扩散和稀释,一般烟囱高度超过100m效果就已十分明显,过高造
价急剧上升是不经济的。应当指出这是一种以扩大污染范围为代价减少局部地面污染的办法。
五、研究体会: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要素,一切生命过程、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离不开大气。如果大气环境受到了污染,就会直接危害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损害人体健康,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的防治包括“防”和“治”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对大气污染的预防,另一方面是大气污染后的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各项规定都是围绕大气污染的“防”和“治”展开的。只有做好大气污染的防范与治理工作,才能够创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健康工作和快乐生活的基本权利。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篇3
一、研究动机
近年来,大气污染非常严重,大气污染就是其中之一。
汽车、飞机、轮船排放的废气,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都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二、研究目的
因为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我想知道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
三、研究内容
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飞机、轮船排放的废气,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很大。灰尘、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能刺激人的眼睛,使眼睛发炎、疼痛;这些有害物质还能刺激人的气管、肺,使人咳嗽、气喘,甚至得肺癌。大气污染对农作物、树木的危害也很大。
例如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能使农作物、树的.叶子变黄、枯萎、脱落。二氧化硫与云中的雨滴化合会形成酸雨,使大片农作物、森林死亡。清洁的大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检测了各种大气污染物之后,发现直径小于10微米的细微颗粒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死亡的增加关系密切。具体地说,就是这些细微颗粒物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和中风(卒中)的发生及死亡的增加密切相关。
大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那么,大气污染为什么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呢?
大气污染越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大。
一项来自美国21个城市的研究发现:大城市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细微颗粒物的浓度通常为4-20微克/立方米,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将增加24%,由此造成的死亡风险将增加76%。
德国的研究人员调查了两个德国城市的3399位居民。结果发现:居住在交通要道150米之内的居民与远离交通要道的居民相比,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了1.85倍。美国曾对卡车运输、纺织从业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细微颗粒物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发生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1.4倍,死亡率增加1倍以上。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项针对暴露于废气环境中的男性工人的实验发现:大气污染可明显加重心肌缺血,如原有心脏病,则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多种细微颗粒物,包含一氧化碳和尼古丁等生物碱,以及胺类、酚类、烷类、醛类和重金属元素等。其中与冠心病和高血压有关的化学物质达十余种。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可使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增加28倍,脑梗死的发生率增加2.5倍,中风的死亡率增加2-6倍。值得一提的是,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冷烟雾中的细微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四、研究结果
调查后,我发现大气污染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病,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会导致许多人因此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五、建议
(1)应用环保产品,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改进工业生产的流程,减少细微颗粒物的排放。
(3)尽量不用煤炭、木材或植物燃烧的方法烹调或取暖。
(4)居民住宅尽量远离交通要道。
(5)严格执行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消除被动吸烟的来源。
(6)大力宣传吸烟对个人的危害,尤其是被动吸烟的害处鼓励戒烟。
(7)增加城市的公共绿化面积,尤其是居民小区绿化面积,净化大气。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篇4
一、发现问题
在庭园里种些花草,不仅能美化我们的家,还能净化我们四周的大气,让我们呼吸的空气更清新。因此有人说,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庭园就像一个不停工作的天然“氧吧”,能提供我们所需的清新空气。但近几天发现我家的天然“氧吧”“罢工”了,每天清早到院子里,再也呼吸不到以前那种清新的空气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调查研究结果
针对上述事件,查阅了大量资料,综合对花草、树叶的连日观察,发现嫌疑最大的是近日车辆的频繁来往,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加上附近的一些食店排放出来的油烟因近日风势不强,得不到有效的散解,被花草、树叶过量地吸收,造成叶片表面气孔被尘粒堵塞,以至它们不能“工作”。
咨询了相关老师,老师认为这种可能性很高,让我回家去试验一下。于是我回去采了一些花草样本,把它们栽在室内,定期让它们照射阳光,浇水次数加密,几天后,和其他的比较一下,发现经我“悉心照顾”的那些花草比外面的生长得好多了。
根据实验结果,把每天浇水的次数加密到每天3次,经过一个多星期“苦心经营”,“天然氧吧”终于又恢复了正常的工作,每天为我们提供着清新的空气。
三、研究结论
综合以上所述,得出了结论:“天然氧吧”的停止工作,是因为周围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使花草过量地吸收了大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大气中的悬浮粒子,以至花草、树叶中用于进行光合作用的气孔被堵塞,机能超荷,停止工作。
四、研究后的思考
通过这次调查,很高兴能找出“真凶”,与此同时,也不禁为人类的未来而担忧:我家的庭园已是如此,全球6亿公顷原始森林将面临如何的挑战啊!它们没有人为它们浇水,还要忍受人类给它们带来的痛苦。人们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成果时,何曾想过大自然——这位人类的母亲正在承受无限的伤痛。
众所周知,人类生活的环境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大气、陆地、海洋。可有谁会想知道这三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正在被一些不法商人一点一点地破坏着!我可不想这些“天然氧吧”、“气温调节器”被破坏,到那个时候,出动调查的可就不止一个人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防止这些凶案的发生吧!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篇5
一、问题的提出
大气污染有什么危害?
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②对植物的危害;
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
维护大气的清洁,防治大气污染。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1、资料收集
人类体验到的大气污染的危害,z初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后逐步发现了对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危害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对大气污染物造成危害的机理、分布和规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外出实地访问调查
实地考察情况:
①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多;
②工厂废气排放量大,处理不当,严重污染环境。
考察完毕后,由于资料丰富,因此我们要尽快地把资料整理,筛选,并写好调查报告。
3、课题评价
课题主要从大气污染的现状,大气污染的原因,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大气污染的防治展开,对提高民众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有不小作用。
四、研究结果
1、大气污染大部分原因属于人为因素,小部分属于自然因素。
2、大气污染是存在的危机。
解决措施:
(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
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工业区一般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位置应当在当地z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使得废气吹响居住区的次数z少。居住区不得修建有害工业企业。
(2)加强绿化
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
(3)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
如饭馆、公共浴室等的烟囱、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4)控制燃煤污染
①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②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5)加强工艺措施
①加强工艺过程。采取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采取闭路循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除等。
②加强生产管理。防止一切可能排放废气污染大气的情况发生。
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例如电厂排出的大量煤灰可制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又可回收氮,制造氮肥等。
(6)区域集中供暖
供热设立大的电热厂和供热站,实行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尤其是将热电厂、供热站设在郊外,对于矮烟囱密集、冬天供暖的北方城市来说,是消除烟尘的十分有效的措施。
(7)交通运输工具废气的治理
减少汽车废气排放。主要是改时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油的燃烧质量,加强交通管理。解决汽车尾气问题一般常采用安装汽车催化转化器,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转化器中催化剂用高温多孔陶瓷载体,上涂微细分散的钯和铂,可将nox、hc、co等转化为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另外,也可以开发新型燃料,如甲醇、乙醇等含氧有机物、植物油和气体燃料,降低尾气污染排放量。采用有效控制私人轿车的发展、扩大地铁的运输范围和能力、使用绿色公共汽车(采用液化石油气和压缩燃气)等环保车辆,也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8)烟囱除尘
烟气中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分干法(以固体粉末或颗粒为吸收剂)和湿法(以液体为吸收剂)两大类。高烟囱排烟烟囱越高越有利于烟气的扩散和稀释,一般烟囱高度超过100m效果就已十分明显,过高造价急剧上升是不经济的。应当指出这是一种以扩大污染范围为代价减少局部地面污染的办法。
五、研究体会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z基本的环境要素,一切生命过程、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离不开大气。如果大气环境受到了污染,就会直接危害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损害人体健康,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大气污染的防治包括“防”和“治”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对大气污染的预防,另一方面是大气污染后的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各项规定都是围绕大气污染的“防”和“治”展开的。
只有做好大气污染的防范与治理工作,才能够创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健康工作和快乐生活的基本权利。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篇6
在上榜的中国32个城市中,成都位列第25名,污染情况较严重。
这种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烟囱和汽车尾气,对人体呼吸系统危害大。目前,成都市对此已有监测,今年还增加了细颗粒物监测等项目。
成都污染程度只比北京好一点?
该报告依据各国在20xx年至20xx年内的报告数据,测量了全球91个国家近1100个城市空气中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即可吸入颗粒物)含量,主要分析指标为此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查询了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该报告显示,可吸入颗粒浓度数据全球的平均值为每立方米71微克。美国、加拿大为全球空气质量最好国家。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的城市和蒙古首都是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
相比以上亚洲国家,中国状况稍好点。报告列出的国内32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中,成都可吸入颗粒浓度为每立方米111微克,排名国内城市第25名,污染情况较严重。
此外,海口污染指数最低,兰州污染指数最高;北京每立方米121微克(第28)、上海每立方米81微克(第11)、广州则是每立方米70微克(第7)。
本土空气监测全市38个监测点。
成都有无关于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对此项又是如何监测?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在成都市环保局网站看到,首页左侧边栏公布着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县每日和预报明日的空气污染指数。根据其显示,大成都范围内空气质量基本都是良,而主要污染物则基本是可吸入颗粒物。
目前,成都市共有38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均为自动监测站),其中8个国控监测点位,分别位于人民公园、草堂寺、梁家巷、沙河铺、金泉两河、三瓦窑、十里店和三道堰。成都中心城区每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就是来源于这8个点位。
今年,成都市被环境保护部列为全国26个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试点监测工作城市之一。成都对空气中污染物的监测,将从原来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3项,增加为细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等共11项。
可吸入颗粒物pm10。
pm10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它能够渗入到肺部并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心脏病、肺癌、哮喘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每年全球有200多万人因吸入细小微粒而死亡。汽车尾气是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之一。
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中的“隐形杀手”
成都中心城区8个监测点位:人民公园、草堂寺、梁家巷、沙河铺、金泉两河、三瓦窑、十里店、三道堰。主要来自烟囱和汽车。
通常,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简称为pm10。可吸入颗粒在空气中存在时间较长,一般来自于污染源的直接排放,而其中主要来源就是汽车尾气排放和工业烟囱废气的排放;另外还包括由环境空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而在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厨房,烹调时候燃料不完全燃烧或油烟等,同时建筑材料、宠物的皮毛微粒也能造成可吸入颗粒。
对身体危害大
根据世卫组织关于空气污染影响的文献,每年全球有200多万人因吸入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中的细小微粒而死亡。粒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pm10微粒,能够渗入到肺部并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心脏病、肺癌、哮喘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世卫组织呼吁,如果pm10从年平均值70微克/立方米降至年平均值20微克/立方米,预计将减少15%的死亡率。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篇7
组长:xx
学号:xx
本组组员:xx
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大气污染有什么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对植物的危害
(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
维护大气的清洁,防治大气污染;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二)实施阶段
1.资料收集:
人类体验到的大气污染的危害,最初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后逐步发现了对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危害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对大气污染物造成危害的机理、分布和规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外出实地访问调查:
实地考察情况:
1,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多
2,工厂废气排放量大,处理不当,严重污染环境
调查地点:某工业园区
调查人:xx
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
分析整理,考察完毕后,由于资料丰富,因此我们要尽快地把资料整理,筛选,并写好调查报告。
(三)课题评价:
课题主要从大气污染的`现状,大气污染的原因,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大气污染的防治展开,对提高民众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有不小作用。
四、研究结果:
(一)大气污染大部分原因属于人为因素,小部分属于自然因素。
(二)大气污染是存在的危机。
(三)解决措施:
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工业区一般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位置应当在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使得废气吹响居住区的次数最少。居住区不得修建有害工业企业。
2.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
3.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如饭馆、公共浴室等的烟囱、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4.控制燃煤污染。
①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②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5.加强工艺措施。
①加强工艺过程。采取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采取闭路循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除等。
②加强生产管理。防止一切可能排放废气污染大气的情况发生。
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例如电厂排出的大量煤灰可制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又可回收氮,制造氮肥等。
6.区域集中供暖供热设立大的电热厂和供热站,实行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尤其是将热电厂、供热站设在郊外,对于矮烟囱密集、冬天供暖的北方城市来说,是消除烟尘的十分有效的措施。
7.交通运输工具废气的治理。减少汽车废气排放。主要是改时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油的燃烧质量,加强交通管理。解决汽车尾气问题一般常采用安装汽车催化转化器,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转化器中催化剂用高温多孔陶瓷载体,上涂微细分散的钯和铂,可将nox、hc、co等转化为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另外,也可以开发新型燃料,如甲醇、乙醇等含氧有机物、植物油和气体燃料,降低尾气污染排放量。采用有效控制私人轿车的发展、扩大地铁的运输范围和能力、使用绿色公共汽车(采用液化石油气和压缩燃气)等环保车辆,也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8.烟囱除尘。烟气中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分干法(以固体粉末或颗粒为吸收剂)和湿法(以液体为吸收剂)两大类。高烟囱排烟烟囱越高越有利于烟气的扩散和稀释,一般烟囱高度超过100m效果就已十分明显,过高造价急剧上升是不经济的。
五、研究体会: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要素,一切生命过程、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离不开大气。如果大气环境受到了污染,就会直接危害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损害人体健康,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的防治包括防和治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对大气污染的预防,另一方面是大气污染后的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各项规定都是围绕大气污染的防和治展开的。只有做好大气污染的防范与治理工作,才能够创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健康工作和快乐生活的基本权利。
围绕监测预警、执法监管、社会监督三个层面,完善联防联控监管体系。
一、是监测预警体系。在3家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和dcs系统,在市区设立3处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点,实时监控检测。
二、是执法监管体系。采取上级巡查与下级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三、是监督体系。及时宣传我市大气污染治理情况,畅通社会各界与环保工作沟通渠道,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一、是全面整治城市扬尘污染。住建部门加强施工现场、搅拌站管理,强化各项防尘措施,硬化施工现场,遮盖建筑材料,积极推进整治工作。
二、是积极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环保部门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制度,建立环保定期检测与安全检测同步制度,积极谋划开展淘汰黄标车工作市大气污染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市大气污染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三、是及时清扫道路扬尘。城管部门购置3辆湿扫车、辆吸扫车,城区2条主干道每天3次清扫。强化渣土运输车辆管理,查处违规车辆,保证城区道路清洁。
大气污染防治意识有待提高。多数企业虽然能配合环保部门开展治理工作,但普遍对减排治污主体责任的认识不到位,参与治理的主动性不高。个别企业以各种借口逃避新上治理设施、有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dcs系统造假逃避监管。部分建筑施工单位、搅拌场等对扬尘的危害性认识不够,缺乏落实治理措施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