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笔写心得体会之前,须找准切入点,想必有很多人对于如何写心得体会都是会感到非常头疼的,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女人节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女人节心得体会篇1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女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绝望和一生的痴情讲述给自己一生所爱的作家的故事。或者换句话说,一个单恋到死的故事。
那是一种来自远方强大的温柔。她暗恋的样子既像个孩子又像个女战士。在她身上,我看到真正的温柔是她就算爱那个人到疯狂却仍然不给他造成任何麻烦,在他每次生日的时候给他房间的瓶子里插上一枝花,不让他有责任,也不用有任何道德上的负担,因为她从始至终渴求的是一种纯粹的,而让爱人舒适的温暖。也许爱上一个善良的人的负担也是这样吧,担心自己的悲伤浸扰到他。所以这个故事才这么美。
当她被迫搬家去别的地方时。她说:我的同龄人也乐意和我交朋友,但都被我粗暴地回绝了。我不愿在没有你的时候过得开心,过得满足;于是我把自己关在阴郁的世界里,过着自虐与隔绝的生活。我不肯穿他们买给我色彩鲜艳的新衣服。我也不去听音乐会,不去剧院,不参加快乐的远足。悲哀就是我的快乐;我放弃了所有的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我沉迷于由于无法见到你而所受的苦行。
当她无法见到作家,她说:你相不相信,我把你写的书读了那么多遍,以至于我都能背下来了。你的每句话对我来说都是《圣经》。
当她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少女,有很多人追求时。她说:对另一个男人产生丝毫的好感对我来说都是犯罪。
当她抚养孩子时,她说:即使在生孩子最痛苦的时刻我也丝毫没有恨过你,即使我完全明了等待我的是什么,我还是会高兴地在经历一次,不是一次,而是许多次。
当她说到自己的信仰,她说:我不再相信上帝,因此我也不需要谁为我祷告。我只相信你。我只爱你一个人。只是为了你,我才愿意活下去。
女主最渴望的事是什么?是作家爱她,没有任何包袱的爱她,但是不行,这成了她最大的痛苦。所以她退而求其次,希望他认出她是那个13岁的女孩,但是不行,尽管有好多次的互动他依然认不出。她再退,她把爱给予她的孩子,就算是沦落风尘也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想作家的孩子受到一点的委屈,这是她唯一能做的了,将她所有的爱给孩子,但是最后孩子也死了。
最感动我的一点是什么呢?恰恰是她爱的方式,极其纯粹,极其骄傲。在怀上孩子后依然是那样,她不希望给他带来一点点的负担,不希望他因为责任而和她在一起,不希望因为道德而让他和她在一起。她希望他快乐没有负担的爱上她,在爱里不夹杂哪怕一点点的不情愿。
这样过一生真的好吗?因为一个人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做不到真正理解她,但也许可以试着去解读。女主说过这样一句话,她说直到遇见他才觉得人生第一次有了意义。理性一点,不如说,她一直觉得人生是无趣的,而年幼的作家是第一个让她觉得有趣的人。换句话说,他们那个时代过的太简单,他们的生活太贫瘠,而男主是她眼中的第一个有意义的,怀着一种雏鸟心理,一直忠诚的将这种爱延续到死亡。
虽然是西方的文章,却透露着中国风的浪漫,像那句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女人节心得体会篇2
女人,永远是一种感性动物。为了爱情,总是可以奋不顾身到失去自己,却偏执的认为爱上心中的那个他是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开始读《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的时候,还在想是不是只是叙述一个失去心爱的儿子的女人向一个陌生人倾诉其对儿子的爱与不舍的故事,可故事的发展与我想象的完全不同,这个女人,却是向那位收信的作家吐露了自己对他穷尽一生的爱恋。
从十三岁开始,那个女人便无可救药的爱上这位在她看来是风度翩翩、儒雅、富有的男人,对了,他还是个作家,一个比她身边那些脏兮兮或是没素质的男人要牛逼的多的上流社会人士。他不像之前的邻居会欺凌她,会拿雪球把她的头砸的头破血流,他会发出迷人的、温暖的微笑,他会看很多的书,尽管他也经常带各色各样的女人回到住所。从十三开始,他就是她的世界,她会亲吻他摸过的门把手,嗅他吸过的烟头,她爱他爱得无可救药,即使是在随妈妈改嫁到斯鲁巴克,即使继父待她如亲生女儿,生活无忧,她却认为离开他生活便失去了阳光,整日郁郁寡欢,甚至十七八岁的时候孤身一人跑到原来的住所旁边工作,无数次站在路口只想让他想起他,想不起也罢,注意到也便是莫大的欣慰。
为了爱他,她把自己的姿态放得那么低,低到了尘埃里,终于,作家注意到这个美丽的女孩,带回了住所,一夜春宵,女孩只带走了四朵白玫瑰。肉体的欲望终究是人类致命的弱点,他们又有了两次,女孩把她当做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在她的心里,作家是最高尚的,甚至后来她说,在生下孩子之前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发誓没让别的男人碰过她的身体,她觉得,他碰过的身体多么圣洁啊,怎能让别人猥亵。自此,我不知道我抱得是一种什么心态,对于一个随意将各种各样的男人,这个女人还将他视为神祗,是该赞美的坚定的少女情怀还是爱的盲目?我真的不懂。为了作家的儿子能够像他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爸爸一样吃的舒心,穿的体面,女人去卖身。因为作家,女人拒绝过很多男人的求婚,甚至是在多年后再次碰到作家时,她都要撇下一个对他的极好的工厂主,却急于向作家献身,只想要作家想起她来,想起那个十三岁的小女孩,那个十七岁的少女,可惜,一夜春宵后作家却给了她钱,多么可笑的结果。
女人最终还是和她的孩子一同死去了。作家看完信后亦只是震惊,却想不起那个为他耗尽一生的女人是谁,亦才发现,今年的生日没有了女人默默送的白玫瑰。看完后,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看懂,我不知道对于这个女人的这一生是否该用值不值去评价,自始至终她都没有责怪过作家,自始至终都在为作家着想,可是谁又能鄙夷她?谁又能说她不值得呢?她有信仰,她爱他,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他,她做的所有只是为了让他注意她和想起她,即使没有成功过。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用理性或感性的思维去评判她,毕竟,爱,不忍心责怪。毕竟,我们自己,亦做不到她那般的奋不顾身。
作为小说来说,用“击节之作”来形容它毫不过分,我很讶异于一个男性作家能将一个女人的心思描述的这么细腻,绝望、欣喜,少女的缱绻情怀,早年徐静蕾将他翻拍成电影,不知晓效果如何。其实在开始的时候不免觉得与岩井俊二的《情书》有一点点相似之处,因为无法抑制住对已逝恋人的思念,渡边博子在其中学同学录里发现“藤井树”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时,并寄了封信过去,而收到情书的女生并不认识渡边。
女人节心得体会篇3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写的一篇经典短篇小说。看过这篇小说后,我的心始终无法平静。我不断地问自己:爱一个人深入骨髓,却一直被忽视,到底是悲哀还是圣洁?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一段年少时的青涩时光,都会想起曾暗恋的某个人;想起某个人时,曾在夜里无法入睡;想起每次放学后,悄悄打量着那个人,而又不敢靠近的心情……年少时的爱恋简单、青涩、纯洁,没有成年的情欲、利益、物质所累。然而小说中的女子,却暗恋了r作家18年,她用尽了整个生命,忽视了自己的所有。
是啊,一个女人用一生爱一个人,她没有人可以述说,甚至也不能说,更不知道该怎么说,她只有默默忍耐。她为爱的人生下孩子,为了这个孩子过上上等的生活,她甘愿做别人的情妇。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孩子死了,她生活中的最后一丝希望没有了。而这一切,她心中唯一有牵连的人——r作家——却怎么也记不得她,这该是多么痛苦啊?!可是,他们见面后,他却塞钱给她,用来支付他们一晚的欢愉。虽然她一次次暗示,但他却没有丝毫的记忆。无奈中,她带着绝望的心离开了,出门时却碰到了管家,管家却认出了她,这该有多讽刺啊?!连他家里的管家都知道她是谁了,都似乎明白了她正在承受着什么,可他呢?永远都记不起她!
记得张爱玲曾这样描述爱情的美好:“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遇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但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大概是这句话的最大反面例证。陌生女子硬生生地将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爱情,发展成了一个人的暗恋,最终以自杀作为结局。悲剧,就是她命中注定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谈论爱情,其本质上也许都是为了满足一种需要,大多数情况下想到的是利益……而茨威格笔下的这个陌生女人对于作家r的感情,却始终不带一点利益之心。她心心翼翼地都是如何做会让作家r更高兴一点,从来不奢望得到什么,即使再艰难都没有向作家渴求过什么。她从来不卑不亢,独自坚守着那份孤独。这样做,陌生女人是不是低到了尘埃里呢?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没有高低之分。但我总觉得爱情中的双方,应该是平等的!
时下,人世间大多数烦恼也源于此。其实有时候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自己的生活也不会发生多大的改变,正如陌生女人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依旧没有让作家r记住她。可现实呢?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所以,开始着眼于眼下的生活吧,那样你就会发现生活也没那么糟糕。面对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学会放弃和释然,潇洒转身。尤其是在爱情中,也许和平地离开会很痛很痛,但把时间拉长来看,一切都不算什么了,所有的伤痛都会成为口中的故事,学着像个“江湖侠客”一般勇敢地离开,也许是留给对方最后的温柔。
女人节心得体会篇4
高尔基在给茨威格的回信曾写到:“以其惊人的诚挚语调,对女人超人的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震动。读着这个短篇小说,我高兴的笑了起来--您写得真好!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丝毫不感羞耻地哭了起来。”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
著名的小说家41岁生日的那天,从外面游玩回到家里,在信箱里看到一封厚的奇怪的信,他好奇的打开信封坐下来看:
一个女人,在生命以最美绽放的十八年,去守侯一份仅仅是她所珍惜的爱情.看着深爱的人周旋在香肩软腰里,一次邂逅,一次遗忘;再次邂逅,再次遗忘,心是怎样的痛?
不是没有失望,只是任失望一次次侵袭,却控制不住自己继续爱着,又或者,她根本没想去控制.从年幼的她撞到他怀里那一刻开始,爱,是那许多年一直支撑她活下去的勇气.“世间再没有比置身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我一心想着你,在心灵深处始终单独和你呆在一起.”不在他身边六年,就是这样靠回忆,不到一年的点点滴滴的回忆度日.然后,回到他的周围,希翼着能到他的身边.
“我一回来就去找你!”这是他离开前的承诺,一个男人是这样可以轻易的将承诺说出口,却又完全不留任何痕迹的忘记.可以不拥有,但是不要拥有后再失去,那种空白的痛让人难以承受。这个坚强的女人却带着深深的失望,和一个属于他们的孩子,孤身远行了,带着爱离开了。
“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念.纪念那忘却的时刻。”然而,他却不会想起,如果没有这最终的一封信.
8年,又是8年的时间,她回来了,她游弋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中间,为了让他的孩子,可以过和他同样的生活,不沾染灰尘,杂质的生活.她永远接受不了任何人,在内心,她只爱一个人,一个将她遗忘的那样彻底的一个人。可以放弃自尊,放弃一切去爱他,不在乎自己会不会让他觉得低贱。又是一次离别,同样的房间,同样的话语,“我一回来就去找你。”她灼灼的看着他,希望他可以回忆起她曾经的幸福,但是,他没有,终没有记起这个女人。她知道,这又是一次永远不会实现的承诺。
她这样失落的穿戴着,即将离开那间承载着她一生梦的房间时,在镜子里看到他往她暖手套里塞进钞票时,我体会着心如刀割的感觉。在他眼中,她只是个风尘女子。是的,没有自尊的风尘女子。那一刻,她绝望了吧?疼到颤抖......
头发花白的管家都能记得的,而他却能这样忘记。眼泪终于在无人看见的地方滴落。
“可一夜之间他就残忍的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复回。我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恒久以来她的爱转移的承载体也失去了,终于,内心不可承受的坍塌的了。绝望,彻底离开,结束自己的伤,自己的痛。
这样一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女人,让我心疼,让我动容。这就是女人,为爱可以不计一切,可以飞蛾扑火,为了一点点的幸福,即使再短暂的幸福,可以用一身的伤痛去守侯。无论那是个怎么样的男人,无论是否值得。爱了,永不回头。
信终于看完了,一些零碎的片段似乎可以拼凑起来,他似乎记起当初的小女孩,记起那三天的相处,那个年轻女郎的美丽,可是他不知道她的名字!他的身体已经麻木,手上的信滑落在地,桌子上的花瓶,在今天他生日的这一天,第一次空着,他也知道已经也将空着,他似乎吻到了白色玫瑰淡淡的味道还弥漫在这个屋子!他的眼泪终于掉下!
他努力的站起来,走到门口,推开房门,望向对面的屋子,隐隐约约,那个不起眼的小房间,有依稀的灯光,窗户微微的开着一线,窗户后面是女人十八年前童年时的样子,她纯洁,美丽的眼睛,偷偷的观察着他的一切......
女人节心得体会篇5
停电中,颤颤烛光下,翻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的心象被什么堵住了,连呼吸都变得有点困难,眼睛有些模糊。
有人说,书中反映了一种新的爱情观,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可是我却不这样觉得。书中的她深深地爱着他,却因为深知他最爱的是自由(其实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也许他会因为怜悯或者是孩子而留住她,可是她知道他却不会觉得幸福。他穿梭在各种女人之间,从不停留,因为他要的仅仅是新鲜的快乐和短暂的刺激。留住他,困住他,成全了她从小到大的梦想却违背了他的意愿,所以她选择用他想要的方式来爱他--出现,消失,出现,消失。这让我想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似乎就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另一个版本。当两人生活在一起后,也只能是悲剧。
少女时期那种傻气的暗恋,这种感觉对每一个女孩来说都不会陌生,我们都曾那么好笑地喜欢过某个人,也许是你的同桌,也许是你的同班,也许是你隔壁班上每天经过你窗前的那个他,也许和书中的她一样,是你的邻居。我们心底藏着这么一个人,以为这是天大的秘密,或者不对任何人言,只是一个人独享这个秘密。与他的每次不期而遇都会成为你思维的中心,与他有关的任何事总是会让你默默关注,他周围的人会让你觉得亲切,他住的地方会让你觉得熟悉,他在你面前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会让你久久揣测;或者你与姐妹互换心中的那个秘密,互相帮忙收集那个他的任何消息,互相给对方意见,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却又互相隐瞒。
只是当我们离开那段岁月时,我们会慢慢淡忘那个他,也许还记得那份心动,可是人却早已遗忘。可是她,却凭着一份暗恋,渡过自己的一生。
在书中,我们从文字上看不到任何关于她外貌的细节描写和性格描写,可是我却为她的坚强和执着而惊叹。当你生命里的每一分钟都为某一个人而存活,当这样的你站在他面前,他却陌生而冷漠时,你能够忍受而继续爱他吗?当你放弃自己的尊严追随他,他却把你当作一个卖身的女子时,你能够忍受而不恨他吗?当你为他的孩子而卖身于人,他却总是用同一个借口逃离你时,你能够忍受继续爱他吗?虽然她堕入风尘,可是我却觉得她无比纯洁。
这封临死前的信,我以为这个女人会耻笑自己的傻气,会痛恨这样的男人误了她一辈子,可是字里行间,我读到的还是爱,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是对某人给了自己这段经历的感激,是对爱人将来的嘱托。值到临死前,她还是没有告诉他她是谁,她不想打扰他的生活,最后,他也没能记起她是他生活中无数女人中的哪一个。她到底为什么写这封信呢?她说只是为了宣泄失去孩子的痛苦。我觉得,是为了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人如此地爱着你,你是那么地值得得到一份深重的爱。
一个习惯于游戏人间的男人,偏偏遇见一个痴情女子,在他生活中的某一天,突然才发现这份感情,但是他却不知道她是谁,她写了这封信便彻彻底底地消失了,他收到这封信,也许犹如重磅炸弹,从此他的心缺了一角,也许这也只是一段风花雪月而已。
更令我惊叹的是,茨威格,一个男性作者,如何能这样细致地描写出一个女人爱人的深情和痛苦呢?
女人节心得体会篇6
我想自己还不到读这本书,或者说这篇小说的时机。一年前,我姐姐给我推荐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买了之后一直放在书架上落灰。终于,书架上其他的书已经读完了,只剩下了这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第一次知道这个作家,是初中的语文课本,课文选了《人类群星闪耀时》中《争夺南极的斗争》部分。英国人斯科特,满怀希望到达南极点,却发现了对手挪威人阿蒙森留下的请求:证明阿蒙森的成功。那是怎样的绝望?失败者不仅要承受失败的痛苦,还要为他的对手证明。但是斯科特没有拒绝对手的请求,并在回程的路上死去。
当时读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震撼。不仅是为斯科特而震撼,也为为他作传的作家茨威格震撼。现在回头望望,原来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家与文章,在我们还不了解他们意义的时候,就已经与我们相遇了。
可是,当我读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所有的钢铁烈阳都消失了,代替它的是一个女人近乎疯狂的爱。书的腰封上写着: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也许是当之无愧的,但我却很不适应,也许女生读起来会比较容易被触动。
书后面的高尔基说自己“毫不羞耻地哭了起来”,看来我的泪点比较高。尽管茨威格的文字如此细腻真切,而书中“陌生女人”对作家r如同宗教信仰一般的爱却丝毫不能引起我的共鸣。这样的爱,离人世间很遥远,以致于我有一种淡淡的排斥感。
它甚至已经超出了我认为的爱的范畴:对于女主角来说,r作家就是世界的全部,连她自己都被排除在世界之外,虽然r作家在正常的观念中,在爱情方面,是十足的渣男。但是为了得到r作家的爱,女主角可以放弃一切,也可以牺牲一切。如果爱是毒品,那么她对他的爱毒性也未免太强了一些,她完全没有戒掉的可能,一丝也没有!
“在我的内心深处,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一直还在做着那个陈旧的孩子梦:也许你会再次把我召唤到你的身边,哪怕只叫我去一小时。为了这可能的一小时,我把一切都推开了,只是为你而保持自己的自由,一听召唤,就扑到你的怀里。自从童年时代之后青春萌发以来,我的一生不外乎就是等待,等待你的意志。”
多可敬,多可悲。
这样的爱,称之为病态也不为过,可是偏偏,又悄无声息。这是单恋的极致。尽管她将他看得清清儿的,但是无法自拔。
我们的这位作家r,大约是有些脸盲。前一段时间看《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家的小妹妹对华生说:“令人惊讶,这么多次,你们这些男人都没真正注意我的脸。”我想,这句话说给作家r也是适用的。
只是,对于我们的女人公来讲,未免太残忍了些。
女人节心得体会篇7
小说讲述了一个四十一岁的男作家在生日当天收到了一封信,没有署名,没有地址,厚厚的一叠。这封信解读了一个女人的一生的暗恋,她的生命里除了那个男人,其他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尽管他不知道。
最初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的精神很集中,除了心灵的震撼外,我没有对女主人公有丝毫的评价,不觉得她太执着,也不认为她太可怜。读完后,却感觉她好辛苦,更认为男作家有不对的地方。在收到这些信之前,于他而言,她是一个过客,不曾有过动心,茫茫人海中的匆匆一瞥,也不过是一个美丽却陌生的女人。而于她而言,他却是她这十八年来的希望,她唯一的爱,如飞蛾扑火,在所不惜。都说爱情开始于对对方的好奇,进而发展成爱。于一般人而言,他们会选择向对方表达出自己的爱,或者暗恋一段时间后,感觉无望,便放弃了。但是对于她来说,由刚开始的好奇,到之后的崇拜、羡慕,最后变成了爱。他于她而言,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英俊、富有、博学,但也是高不可攀的,他身上的一切都是好的,甚至于他的风流也是理所应当的,他成了她的精神支柱。她渴望着与他接触,观察着他,却又只敢默默地爱着。她不可自拔地沉醉在自己的暗恋里。
时光不待人,她的精力在缓慢地消逝,她的狂热的爱,是耗光了她的生命,还是璀璨了她苍白的感情世界?
而现在重读这本书后,可能因为年龄及见识的变化,却又有了新的看法。虽然我认同她的爱,但是她的想法以及做法让我不认同。她说,我爱你,与你无关。那为什么在经历两次欢爱后,她因为他认不出她而感到悲哀绝望,在遇到老管家后,强忍的泪水终于落下呢?哪有人不渴望被爱呢?
她和他的孩子,却是她的情人抚养,心甘情愿的为她打理好一切,愿意照顾她,而她也需要他。在她可以不为生技发愁,可以有空想念爱人的时候,她却因为那个男人放弃了情人的照顾。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把她的爱埋在心底,这并不妨碍与一个合适的人组合一个家庭。她的爱,太炙热,太深沉,也牵扯到太多的人,与太多人有关。她的暗恋捆住了自己的心,也阻碍了那些爱她的心。或许,真正爱上一个人后,我们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但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比爱情更重要。
不知道这是不是柏拉图式的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在生活中极少存在的疯狂的爱,有人向往她的纯粹,但也有人惧怕她的极致。可能是女人长期处于弱势的地位,没有事业心,又是感性的动物,所以多数希望有一个全身心爱自己的男人,心思细腻,总会为感情轻易的让心神波动。如白薇与杨骚。自己爱的男人一直最爱他的旧情人,总是拈花惹草,让自己染上了性病,甚至打骂自己,但是她就是离不开他。但是她的这种时刻注视对方、抚摸对方用过的东西的疯狂行为,或许一些人难以接受。当然,她的这些事对方不知道。
想到女主人公与她的情人,我感到一丝遗憾。或许,是因为我没有经历过爱情的原因,我不认为没有爱情不能够结成夫妻,毕竟亲情能够让婚姻持续下去,谁都不能确定会爱一个人一辈子。紧紧抓住手中的幸福,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女人节心得体会篇8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所叙述的情感广泛地存在于我们人类之中,是现实的距离不敢让我们把这种人生本能的情感,向感情载体直面表白。也许距离产生着美,我们深怕直露的情感,会破坏彼此间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朦胧的美。
得不到的依然坚持,应是人类现实中的最大障碍。现实的功利性教我们懂得了怎样去放弃,固守着没有根据的幻想,并不能有助于生活的展开。
人类的悲剧在于,有共同的生存环境,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却是悬殊,于是把简单的生理需要,想像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我们在处理复杂的局面时,又执意要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把好端端的顺其自然给弄得一团乱麻。或者是,我们总喜欢把自己想像成至高无上的圣人君子,明知唾手可得却偏偏做出一番诚惶诚恐的样子,等到失去了又来强烈争取,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执着与后悔,结果都跟当初的想法不一样,就算你得到的,也不是你原来想像的那个样子。我们生活中,根本没有一模一样的东西来让你实践,无数个角色构成的一幕幕悲喜剧,是人生永远不可能复制的结局。
对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是带着几分探索的心情去读的,在“我”的生活周围,有太多的女人围绕着,而组织起一个“情有独钟”的女子,是多么地不容易。社会总在得失之间存在着,时间都是单维地把过去给遗弃,你永远组织不起一个理想中的形象。
当我们创造出一个近似完美的形象时,总是和现实中的原型相去甚远,甚至,生活中根本没有这样的原型。“我”想像出的女人,应是凝聚了众多的闪光点,但不可能把“她”当成了“我”心中的太阳,因为,人的一生不能只在阴郁中度过,“有快感,你就喊出来”吧。
确实,在生活中,很多很多的闪光点我们是无法抓住的,因为它们分散在各个地方,很难收集。对于每一次感动,多是让我们心跳一下而已,难得让它们在记忆中留存,考虑到每个人的生活不仅仅只在感动中度过,为了整个情感世界的有序运作,人们总是在现实中放弃着一些梦想。
陌生,却让人觉得是那么地熟悉;熟悉,而很多时候又让我们感到陌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把一个人错认,是对这种悖论的最好诠释,多少的一见钟情,无不是在某个陌生人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最熟悉的东西。
理想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尽力去追求,而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只能把它存放在梦中。在梦中,仅仅在梦中,而且也只是短暂地停留一下而已。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让“我”审视着社会的现实,在人人为己的环境里,逃避现实的情感是无法存活下来的。而且,金钱衡量一切的世界里,根本没有无私的爱,哪怕你是在对别人付出。
从一个纯洁的小姑娘,到一个涉世太深的夜总会的女人,是怎样的社会现实把“她”造就成了一个悲剧人物?“我”想不仅仅是“我”对一个女子感情历程的漠视,更多的是我们的社会对于生存其中的个人,而表现出的一种漠不关心吧。
真的,我们身边的人,都在为着自己的生存而忙碌,自己的感情犹在忽略,又何曾由我们去关心过别人的情怀?环视周边的风情,猛然发觉,在我身边的,都是些熟悉的陌生人。他们让我乐于相处,而处处又让我不敢相信,“质本洁来还洁去”,本就是一句安慰自己的话语。